"

四、國內運營管理系統方面的情況

國內汽車企業運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歷了萌芽階段、基礎應用階段、系統建設階段、應用整合階段和價值整合階段。

20世紀的幾個發展階段

在80 年代,中國汽車企業的信息化處於需求萌芽階段,企業缺乏信息化工具,基本靠手工收集數據整理報表,進行管理分析等工作。

90 年代,屬於企業信息化的起步階段,開始有了單機信息化應用,開始建立單一獨立的軟件系統應用,減少了手工操作的工作量。

90年代初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汽車企業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進入系統建設階段,這個階段各企業開始有獨立信息系統的應用,開始有局域網的建設,各系統的應用主要以部門為主。

90年代後期,進入應用系統整合階段,企業開始將各系統進行聯動整合,完善網絡應用,重在提高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

21世紀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21 世紀,企業開始實行集中信息化建設,建立面向全流程的運營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目前,汽車製造企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應用廣泛,成熟度較高。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產品數據管理(PD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資產管理系統(EAM)、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管理軟件在汽車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減低了管理成本。

"

四、國內運營管理系統方面的情況

國內汽車企業運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歷了萌芽階段、基礎應用階段、系統建設階段、應用整合階段和價值整合階段。

20世紀的幾個發展階段

在80 年代,中國汽車企業的信息化處於需求萌芽階段,企業缺乏信息化工具,基本靠手工收集數據整理報表,進行管理分析等工作。

90 年代,屬於企業信息化的起步階段,開始有了單機信息化應用,開始建立單一獨立的軟件系統應用,減少了手工操作的工作量。

90年代初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汽車企業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進入系統建設階段,這個階段各企業開始有獨立信息系統的應用,開始有局域網的建設,各系統的應用主要以部門為主。

90年代後期,進入應用系統整合階段,企業開始將各系統進行聯動整合,完善網絡應用,重在提高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

21世紀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21 世紀,企業開始實行集中信息化建設,建立面向全流程的運營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目前,汽車製造企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應用廣泛,成熟度較高。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產品數據管理(PD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資產管理系統(EAM)、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管理軟件在汽車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減低了管理成本。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圖來源AP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取得的成績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如上汽、一汽、東風、北汽、長安等)在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具體表現在:

一、大型汽車製造企業進入集成應用或協同創新階段:

企業資源管理 ERP 得到了較好普及,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自 1997 年已開始使用ERP系統進行企業管理,至今應用範圍已覆蓋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商務智能、生產計劃、物料、採購和銷售業務等領域。

自主品牌華晨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於2002 年開始使用ERP系統,吉利汽車於 2005 年開始使用 ERP系統,長城汽車ERP系統於2012 年正式上線,用於管理企業財務、成本、採購和銷售等業務。

二、物流供應鏈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開始應用:

一汽大眾在供應鏈管理(SCM)方面使用 SAP SRM 進行尋源與非生產性物料管理,2010 年開始使用 SAP EWM 管理售後配件倉儲業務;在客戶關係管理(CRM)方面使用 SAP CRM 進行客戶互動與商機管理。

上海通用使用 SAP DP 進行高級預測管理,使用 SAP APO 進行有限能力計劃和詳細排程管理;使用 Siebel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進行客戶與商機管理;使用Infor-service 經銷商管理系統進行經銷商協同。

目前,國內整車企業ERP應用情況見下表。

"

四、國內運營管理系統方面的情況

國內汽車企業運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歷了萌芽階段、基礎應用階段、系統建設階段、應用整合階段和價值整合階段。

20世紀的幾個發展階段

在80 年代,中國汽車企業的信息化處於需求萌芽階段,企業缺乏信息化工具,基本靠手工收集數據整理報表,進行管理分析等工作。

90 年代,屬於企業信息化的起步階段,開始有了單機信息化應用,開始建立單一獨立的軟件系統應用,減少了手工操作的工作量。

90年代初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汽車企業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進入系統建設階段,這個階段各企業開始有獨立信息系統的應用,開始有局域網的建設,各系統的應用主要以部門為主。

90年代後期,進入應用系統整合階段,企業開始將各系統進行聯動整合,完善網絡應用,重在提高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

21世紀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21 世紀,企業開始實行集中信息化建設,建立面向全流程的運營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目前,汽車製造企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應用廣泛,成熟度較高。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產品數據管理(PD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資產管理系統(EAM)、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管理軟件在汽車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減低了管理成本。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圖來源AP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取得的成績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如上汽、一汽、東風、北汽、長安等)在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具體表現在:

一、大型汽車製造企業進入集成應用或協同創新階段:

企業資源管理 ERP 得到了較好普及,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自 1997 年已開始使用ERP系統進行企業管理,至今應用範圍已覆蓋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商務智能、生產計劃、物料、採購和銷售業務等領域。

自主品牌華晨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於2002 年開始使用ERP系統,吉利汽車於 2005 年開始使用 ERP系統,長城汽車ERP系統於2012 年正式上線,用於管理企業財務、成本、採購和銷售等業務。

二、物流供應鏈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開始應用:

一汽大眾在供應鏈管理(SCM)方面使用 SAP SRM 進行尋源與非生產性物料管理,2010 年開始使用 SAP EWM 管理售後配件倉儲業務;在客戶關係管理(CRM)方面使用 SAP CRM 進行客戶互動與商機管理。

上海通用使用 SAP DP 進行高級預測管理,使用 SAP APO 進行有限能力計劃和詳細排程管理;使用 Siebel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進行客戶與商機管理;使用Infor-service 經銷商管理系統進行經銷商協同。

目前,國內整車企業ERP應用情況見下表。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表 國內汽車企業應用ERP的情況

三、信息化認識提升,主動性明顯增強:

多數汽車製造企業不僅在研發工藝、生產製造和營銷服務等業務環節實施了管理信息化,而且陸續在集團層面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中心,搭建了信息化管控和服務平臺,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基於大數據的商業智能分析等系統,提升了集團層面的整體管控和服務能力。

國內汽車企業運營管理體系應用水平成熟度分級

對整車企業來說,ERP系統要求更復雜,除基本的採購、財務、銷售等功能外,要與客戶管理系統(CRM)、供應商管理系統(SC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PLM)、MES等融合,才更具有生產計劃、組織、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功能。

雖然整車企業基本普及了ERP系統,但是並非所有企業都建立了完整的運營管理系統,實現系統之間有效集成的更是鳳毛麟角。

按照運營管理系統應用水平成熟度層級分析,大多數汽車整車企業還處於第二層級,正逐步向第三層級邁進。

"

四、國內運營管理系統方面的情況

國內汽車企業運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經歷了萌芽階段、基礎應用階段、系統建設階段、應用整合階段和價值整合階段。

20世紀的幾個發展階段

在80 年代,中國汽車企業的信息化處於需求萌芽階段,企業缺乏信息化工具,基本靠手工收集數據整理報表,進行管理分析等工作。

90 年代,屬於企業信息化的起步階段,開始有了單機信息化應用,開始建立單一獨立的軟件系統應用,減少了手工操作的工作量。

90年代初期,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汽車企業信息化得到快速發展,進入系統建設階段,這個階段各企業開始有獨立信息系統的應用,開始有局域網的建設,各系統的應用主要以部門為主。

90年代後期,進入應用系統整合階段,企業開始將各系統進行聯動整合,完善網絡應用,重在提高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

21世紀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21 世紀,企業開始實行集中信息化建設,建立面向全流程的運營管理信息系統,進入價值整合階段。

目前,汽車製造企業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應用廣泛,成熟度較高。企業資源規劃(ERP)、客戶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商業智能(BI)、產品數據管理(PD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資產管理系統(EAM)、財務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管理軟件在汽車企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減低了管理成本。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圖來源AP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取得的成績

國內大型汽車製造企業(如上汽、一汽、東風、北汽、長安等)在企業管理信息化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具體表現在:

一、大型汽車製造企業進入集成應用或協同創新階段:

企業資源管理 ERP 得到了較好普及,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自 1997 年已開始使用ERP系統進行企業管理,至今應用範圍已覆蓋財務管理、成本控制、商務智能、生產計劃、物料、採購和銷售業務等領域。

自主品牌華晨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於2002 年開始使用ERP系統,吉利汽車於 2005 年開始使用 ERP系統,長城汽車ERP系統於2012 年正式上線,用於管理企業財務、成本、採購和銷售等業務。

二、物流供應鏈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開始應用:

一汽大眾在供應鏈管理(SCM)方面使用 SAP SRM 進行尋源與非生產性物料管理,2010 年開始使用 SAP EWM 管理售後配件倉儲業務;在客戶關係管理(CRM)方面使用 SAP CRM 進行客戶互動與商機管理。

上海通用使用 SAP DP 進行高級預測管理,使用 SAP APO 進行有限能力計劃和詳細排程管理;使用 Siebel 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進行客戶與商機管理;使用Infor-service 經銷商管理系統進行經銷商協同。

目前,國內整車企業ERP應用情況見下表。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表 國內汽車企業應用ERP的情況

三、信息化認識提升,主動性明顯增強:

多數汽車製造企業不僅在研發工藝、生產製造和營銷服務等業務環節實施了管理信息化,而且陸續在集團層面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中心,搭建了信息化管控和服務平臺,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基於大數據的商業智能分析等系統,提升了集團層面的整體管控和服務能力。

國內汽車企業運營管理體系應用水平成熟度分級

對整車企業來說,ERP系統要求更復雜,除基本的採購、財務、銷售等功能外,要與客戶管理系統(CRM)、供應商管理系統(SC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系統(PLM)、MES等融合,才更具有生產計劃、組織、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功能。

雖然整車企業基本普及了ERP系統,但是並非所有企業都建立了完整的運營管理系統,實現系統之間有效集成的更是鳳毛麟角。

按照運營管理系統應用水平成熟度層級分析,大多數汽車整車企業還處於第二層級,正逐步向第三層級邁進。

國內汽車製造數字化發展情況(四)|AP汽車製造

表 運營管理系統應用水平成熟度分級

國內自主品牌企業中,有些企業已經實現了幾個系統之間的有效集成,比如江淮汽車。

也有在這方面領先的企業,不僅實現了系統之間的有效集成,而且正在向運營管理系統與大數據結合的第五層級邁進。

如長安汽車,將ERP系統通過集成BOM平臺,實現基礎數據統一管理;通過集成製造過程相關的MES系統,將生產信息傳遞給執行層;通過集成SCM平臺與上游供應商`實現協同;通過集成TMS系統、DMS系統實現與經銷商的聯動。

目前,長安汽車以ERP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包括:覆蓋集團的財務、銷售、製造管理和售後維修市場管理系統;涉及總裝、機加、鑄造、磨合、熱處理等工藝,全面覆蓋發動機製造的各個環節的發動機製造管理系統;覆蓋全國的與汽車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檔案、經銷商售車時的客戶購車檔案、維修站三包維修時的修車檔案高度集成的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能夠有效控制長安公司在全國各地的省總公司、分子公司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以及經銷商的信息流,快速的響應客戶需要的營銷網絡系統等。

未完待續,還有如下幾個部分:

五、國內基於模型的企業(MBE)應用情況

六、國內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情況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汽車製造AP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