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在物質缺乏的時代,紅薯成為人們維持生計的當家主糧。“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正是那個年月真實的寫真。不少老人回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口糧短缺,紅薯在當時是人們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紅薯葉、紅薯梗還能炒著吃或拌麵蒸著吃,乾紅薯秧也是喂牛很好的飼料。農村孩子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零食,紅薯就成了最解饞的東西。紅薯記載著鄉愁,也裝滿了不少人美好而無奈的食譜記憶。

跌宕起伏的命運沉浮

高光的時候,紅薯一度走進中國大江南北,其中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東、安徽等。根據我國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的差異,全國紅薯生產又分為五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薯區、北方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在物質缺乏的時代,紅薯成為人們維持生計的當家主糧。“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正是那個年月真實的寫真。不少老人回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口糧短缺,紅薯在當時是人們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紅薯葉、紅薯梗還能炒著吃或拌麵蒸著吃,乾紅薯秧也是喂牛很好的飼料。農村孩子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零食,紅薯就成了最解饞的東西。紅薯記載著鄉愁,也裝滿了不少人美好而無奈的食譜記憶。

跌宕起伏的命運沉浮

高光的時候,紅薯一度走進中國大江南北,其中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東、安徽等。根據我國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的差異,全國紅薯生產又分為五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薯區、北方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紅薯留著被山蔓野、遍佈鄉野的記憶,也曾留下落寞的身影。

紅薯的命運在1982年之後發生鉅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迅速推廣, “大鍋飯砸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口糧也變了,種紅薯的也就少了。”

當年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紅薯的產量表現顯得異常出眾。但隨著農業育種的進步、機械化的推進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特別是主糧高產育種不斷實現突破,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的產量逐步增加,而且這些作物田間管理更省心,種植有國家補貼扶持。而紅薯涉及到起壟、扦插、翻葉等工序,是勞動密集性產業,加之改革開放後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掙錢,種植紅薯的越來越少,種植面積不斷萎縮。

甚至與馬鈴薯的第四主糧之爭,紅薯也敗下陣來。雖然同為薯類,但種植方面,紅薯用水大於馬鈴薯,種植範圍不如馬鈴薯廣闊;與馬鈴薯相比紅薯的吃法也較為單調——煮粥、烤或者製作粉條,再加之紅薯所含成分會刺激著胃酸,讓大量食者感到燒心,紅薯的弊端不斷顯現。慢慢的紅薯退居主糧之列,也不再是主食的首選。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在物質缺乏的時代,紅薯成為人們維持生計的當家主糧。“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正是那個年月真實的寫真。不少老人回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口糧短缺,紅薯在當時是人們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紅薯葉、紅薯梗還能炒著吃或拌麵蒸著吃,乾紅薯秧也是喂牛很好的飼料。農村孩子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零食,紅薯就成了最解饞的東西。紅薯記載著鄉愁,也裝滿了不少人美好而無奈的食譜記憶。

跌宕起伏的命運沉浮

高光的時候,紅薯一度走進中國大江南北,其中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東、安徽等。根據我國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的差異,全國紅薯生產又分為五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薯區、北方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紅薯留著被山蔓野、遍佈鄉野的記憶,也曾留下落寞的身影。

紅薯的命運在1982年之後發生鉅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迅速推廣, “大鍋飯砸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口糧也變了,種紅薯的也就少了。”

當年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紅薯的產量表現顯得異常出眾。但隨著農業育種的進步、機械化的推進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特別是主糧高產育種不斷實現突破,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的產量逐步增加,而且這些作物田間管理更省心,種植有國家補貼扶持。而紅薯涉及到起壟、扦插、翻葉等工序,是勞動密集性產業,加之改革開放後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掙錢,種植紅薯的越來越少,種植面積不斷萎縮。

甚至與馬鈴薯的第四主糧之爭,紅薯也敗下陣來。雖然同為薯類,但種植方面,紅薯用水大於馬鈴薯,種植範圍不如馬鈴薯廣闊;與馬鈴薯相比紅薯的吃法也較為單調——煮粥、烤或者製作粉條,再加之紅薯所含成分會刺激著胃酸,讓大量食者感到燒心,紅薯的弊端不斷顯現。慢慢的紅薯退居主糧之列,也不再是主食的首選。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進入新世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主食消費結構日趨多元,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人們飲食消費的選擇。特別是2006年前後,世界衛生組織經過3年的研究和評選,評出最健康食品,紅薯被列為13種最佳蔬菜的冠軍。人們開始再次打量這個曾經再熟悉不過的紅薯來。

“紅薯”越來越“紅”

“富於澱粉與糖份,赤者尤優,可代米食,又可為造酒、醋及醬油之原料,藤與葉可飼豚”。這是一則紅薯的說明書,但重新盤點紅薯的價值,人們發現紅薯遠比想象的更有價值。

紅薯的塊根富含澱粉、膳食纖維、糖、蛋白質、脂肪等10餘種元素,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種類均多於大米和麵粉。同時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薯還具有防止亞健康、減肥和抗癌、提高人的免疫力等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健康非常有益。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在物質缺乏的時代,紅薯成為人們維持生計的當家主糧。“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正是那個年月真實的寫真。不少老人回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口糧短缺,紅薯在當時是人們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紅薯葉、紅薯梗還能炒著吃或拌麵蒸著吃,乾紅薯秧也是喂牛很好的飼料。農村孩子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零食,紅薯就成了最解饞的東西。紅薯記載著鄉愁,也裝滿了不少人美好而無奈的食譜記憶。

跌宕起伏的命運沉浮

高光的時候,紅薯一度走進中國大江南北,其中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東、安徽等。根據我國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的差異,全國紅薯生產又分為五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薯區、北方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紅薯留著被山蔓野、遍佈鄉野的記憶,也曾留下落寞的身影。

紅薯的命運在1982年之後發生鉅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迅速推廣, “大鍋飯砸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口糧也變了,種紅薯的也就少了。”

當年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紅薯的產量表現顯得異常出眾。但隨著農業育種的進步、機械化的推進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特別是主糧高產育種不斷實現突破,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的產量逐步增加,而且這些作物田間管理更省心,種植有國家補貼扶持。而紅薯涉及到起壟、扦插、翻葉等工序,是勞動密集性產業,加之改革開放後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掙錢,種植紅薯的越來越少,種植面積不斷萎縮。

甚至與馬鈴薯的第四主糧之爭,紅薯也敗下陣來。雖然同為薯類,但種植方面,紅薯用水大於馬鈴薯,種植範圍不如馬鈴薯廣闊;與馬鈴薯相比紅薯的吃法也較為單調——煮粥、烤或者製作粉條,再加之紅薯所含成分會刺激著胃酸,讓大量食者感到燒心,紅薯的弊端不斷顯現。慢慢的紅薯退居主糧之列,也不再是主食的首選。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進入新世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主食消費結構日趨多元,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人們飲食消費的選擇。特別是2006年前後,世界衛生組織經過3年的研究和評選,評出最健康食品,紅薯被列為13種最佳蔬菜的冠軍。人們開始再次打量這個曾經再熟悉不過的紅薯來。

“紅薯”越來越“紅”

“富於澱粉與糖份,赤者尤優,可代米食,又可為造酒、醋及醬油之原料,藤與葉可飼豚”。這是一則紅薯的說明書,但重新盤點紅薯的價值,人們發現紅薯遠比想象的更有價值。

紅薯的塊根富含澱粉、膳食纖維、糖、蛋白質、脂肪等10餘種元素,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種類均多於大米和麵粉。同時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薯還具有防止亞健康、減肥和抗癌、提高人的免疫力等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健康非常有益。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同時紅薯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產業鏈條延伸的空間十分廣闊。除了生產澱粉外,還可加工酒精和糖,是製造葡萄糖、檸檬酸、紅黴素、藥片填充劑、果膠、丁酸、人造橡膠、人造纖維、塑料、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說紅薯一身是寶,可謂一點不假。特別在種植結構調整的今天,開發利用紅薯被提上日程。湖北一位市農業局領導曾撰文《讓紅薯產業紅起來》,他用一組數據對比來強調以發展紅薯產業的意義和價值——

按低標準測算,每畝地平均可產紅薯6000斤,按單價0.4元/斤計算,畝收入2400元,是種小麥、玉米效益的2倍左右。若將紅薯加工成澱粉,每畝可產出澱粉1000斤,按單價4元計算,畝收入4000元,淨增1600元。若將澱粉再加工成粉絲,每畝紅薯可生產粉絲900斤,按平均單價12元計算,畝效益達10800元,又淨增6000餘元。

市場的需求激發了紅薯育種和產業端的科研進步,做大規模、做強龍頭、做精產品、做深產業,讓紅薯成為產業興農的“引爆點”。紅薯在追求產量和質量兩端開啟“雙輪驅動”:一方面追求高產量、高出粉率,延長產業鏈;一方面追求優質、口感,作為輔食消費。

"

“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這隻簡短的歌謠道出了紅薯曾經輝煌,也道出了紅薯的價值。

一度,紅薯曾經是國人的主要口糧,也曾經紅薯變為少人問津的小雜糧。如今,隨著主食的多元化,紅薯因其豐富的營養、超優的營養功能,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健康食品。

“幾尺薯藤”鋪就中國紅薯版圖

紅薯為喜溫、耐旱、耐瘠薄的蔓生性草本植物,也有蕃薯、白薯、地瓜、紅苕之稱。原產於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一帶,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紅薯傳入歐亞。而紅薯傳入中國,還有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故事。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據《金薯傳習錄》及其他史料記載,明萬曆初年(1573年),福建長樂華僑陳振龍做生意往來菲律賓呂宋島,看到當地土著“隨地掘取”、“以佐穀食”,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然而,當時正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人“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並在海關層層盤查。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由於擔心“土性不合”,陳振龍尋“舍傍隙地”,依法栽植,取得成功。

引種次年,福建南部遭遇大旱,陳振龍父子向福建巡撫金學曾上書力薦種植紅薯,以緩解饑荒。金學曾如獲至寶,曉諭閩南各縣廣為栽植。短短几個月之後,紅薯在多地大獲豐收,饑民“足果其腹、災不為荒”。

從此,番薯在遠離於原產地萬里之外的中國大地紮下了根。紅薯適應性強,可夏栽,也可秋植,可單種也可套種;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也可以在水稻、小麥不便種植的山坡地耕種,從而支撐紅薯在中國大地開枝散葉,蔓延開來。

即便種植業並不發達的年代,紅薯也能輕鬆產上千斤。這就是說紅薯的產量相對於當時稻、麥產量的幾倍,原來可以養活一個人的田,種了番薯,收穫翻了幾番。在沒有引進紅薯之前,中國的人口一直很難突破6000萬。得益於紅薯等易種植糧食推廣,到清朝乾隆時期人口突破3億。可以說出現乾隆盛世,紅薯也有一功。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在物質缺乏的時代,紅薯成為人們維持生計的當家主糧。“紅薯面,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正是那個年月真實的寫真。不少老人回憶,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口糧短缺,紅薯在當時是人們填飽肚子的珍貴食糧。紅薯葉、紅薯梗還能炒著吃或拌麵蒸著吃,乾紅薯秧也是喂牛很好的飼料。農村孩子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零食,紅薯就成了最解饞的東西。紅薯記載著鄉愁,也裝滿了不少人美好而無奈的食譜記憶。

跌宕起伏的命運沉浮

高光的時候,紅薯一度走進中國大江南北,其中以淮海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最多,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四川、河南、河北、山東、重慶、廣東、安徽等。根據我國氣候條件和耕作制度的差異,全國紅薯生產又分為五個生態區,即北方春薯區、北方夏薯區、長江流域夏薯區、南方夏秋薯區和南方秋冬薯區。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紅薯留著被山蔓野、遍佈鄉野的記憶,也曾留下落寞的身影。

紅薯的命運在1982年之後發生鉅變。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農村迅速推廣, “大鍋飯砸了,糧食產量提高了,口糧也變了,種紅薯的也就少了。”

當年在生產力低下的時候,紅薯的產量表現顯得異常出眾。但隨著農業育種的進步、機械化的推進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完善,特別是主糧高產育種不斷實現突破,小麥、水稻、玉米等主糧的產量逐步增加,而且這些作物田間管理更省心,種植有國家補貼扶持。而紅薯涉及到起壟、扦插、翻葉等工序,是勞動密集性產業,加之改革開放後青壯年多外出打工掙錢,種植紅薯的越來越少,種植面積不斷萎縮。

甚至與馬鈴薯的第四主糧之爭,紅薯也敗下陣來。雖然同為薯類,但種植方面,紅薯用水大於馬鈴薯,種植範圍不如馬鈴薯廣闊;與馬鈴薯相比紅薯的吃法也較為單調——煮粥、烤或者製作粉條,再加之紅薯所含成分會刺激著胃酸,讓大量食者感到燒心,紅薯的弊端不斷顯現。慢慢的紅薯退居主糧之列,也不再是主食的首選。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進入新世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主食消費結構日趨多元,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成了人們飲食消費的選擇。特別是2006年前後,世界衛生組織經過3年的研究和評選,評出最健康食品,紅薯被列為13種最佳蔬菜的冠軍。人們開始再次打量這個曾經再熟悉不過的紅薯來。

“紅薯”越來越“紅”

“富於澱粉與糖份,赤者尤優,可代米食,又可為造酒、醋及醬油之原料,藤與葉可飼豚”。這是一則紅薯的說明書,但重新盤點紅薯的價值,人們發現紅薯遠比想象的更有價值。

紅薯的塊根富含澱粉、膳食纖維、糖、蛋白質、脂肪等10餘種元素,所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種類均多於大米和麵粉。同時富含鉀、β-胡蘿蔔素、葉酸等。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薯還具有防止亞健康、減肥和抗癌、提高人的免疫力等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健康非常有益。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同時紅薯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產業鏈條延伸的空間十分廣闊。除了生產澱粉外,還可加工酒精和糖,是製造葡萄糖、檸檬酸、紅黴素、藥片填充劑、果膠、丁酸、人造橡膠、人造纖維、塑料、染料等的重要原料。

說紅薯一身是寶,可謂一點不假。特別在種植結構調整的今天,開發利用紅薯被提上日程。湖北一位市農業局領導曾撰文《讓紅薯產業紅起來》,他用一組數據對比來強調以發展紅薯產業的意義和價值——

按低標準測算,每畝地平均可產紅薯6000斤,按單價0.4元/斤計算,畝收入2400元,是種小麥、玉米效益的2倍左右。若將紅薯加工成澱粉,每畝可產出澱粉1000斤,按單價4元計算,畝收入4000元,淨增1600元。若將澱粉再加工成粉絲,每畝紅薯可生產粉絲900斤,按平均單價12元計算,畝效益達10800元,又淨增6000餘元。

市場的需求激發了紅薯育種和產業端的科研進步,做大規模、做強龍頭、做精產品、做深產業,讓紅薯成為產業興農的“引爆點”。紅薯在追求產量和質量兩端開啟“雙輪驅動”:一方面追求高產量、高出粉率,延長產業鏈;一方面追求優質、口感,作為輔食消費。

小紅薯的大變遷:從“養命口糧”到養生佳品,背後經歷多少故事

思路一新天地寬,於是,近些年紅薯的各類新聞多了起來。有高產紀錄的——四川綿陽紅薯實收畝產達5015.84公斤,突破萬斤大關;有擴大種植的——河南“唐河紅薯”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後,當地出臺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計劃2020年紅薯種植面積達25萬畝;有賣上高價的——海南澄邁橋頭的種植戶對紅薯進行嚴格分級,其中4兩左右果型均勻最貴,一斤賣26元;有延長產業鏈的——河北邱縣扶持甘薯產業加工型龍頭企業,開發薯泥、速凍薯塊、甘薯果脯及甘薯休閒食品等產品;有專攻烤薯的——山東煙臺“煙薯25”曾被評為“全國最好吃的紅薯”,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網紅紅薯”.......

經歷近些年的不斷迴歸,紅薯正成為不少地方脫貧致富的“甜蜜”產業。如今,我國已是世界紅薯產量第一大國,紅薯種植面積年均約7500萬畝~8000萬畝;每年紅薯產量達1.2億噸,佔到全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紅薯的品種也變得多樣化,形狀有紡錘、橢圓、圓筒、球形之分,皮色有黃、紅、紫紅、白之別,肉色有白、黃、杏黃、紫紅諸種。紅薯告別了原來單一的模樣,其未來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越來越“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