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陝南略陽縣,有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即清迋曾在觀音寺鎮設置分縣長達一百多年。

觀音寺鎮歷史悠久,位於略陽、勉縣、留壩、鳳縣、兩當、徽縣六縣中心,黑河棧道一帶,地域遼闊,山大林深,荒僻人稀,遠離縣衙,盜匪猖闕。從清代康熙年間起,安徽、兩湖、四川無業貧民,大量遷來此地墾荒耕耘,依親傍友,日聚日多。在略陽轄區內移民即達一萬數千戶;鳳縣境內三、四千戶;黑河縣境內五、六千戶;留壩境內二千餘戶;兩當、徽縣兩縣境內,亦達一千零一十餘戶。六縣邊境總計達三萬餘戶。

"

在陝南略陽縣,有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即清迋曾在觀音寺鎮設置分縣長達一百多年。

觀音寺鎮歷史悠久,位於略陽、勉縣、留壩、鳳縣、兩當、徽縣六縣中心,黑河棧道一帶,地域遼闊,山大林深,荒僻人稀,遠離縣衙,盜匪猖闕。從清代康熙年間起,安徽、兩湖、四川無業貧民,大量遷來此地墾荒耕耘,依親傍友,日聚日多。在略陽轄區內移民即達一萬數千戶;鳳縣境內三、四千戶;黑河縣境內五、六千戶;留壩境內二千餘戶;兩當、徽縣兩縣境內,亦達一千零一十餘戶。六縣邊境總計達三萬餘戶。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據出土的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碑記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政府曾在觀音寺鎮設清平分縣,置縣衙,但史志無記載。道光《略陽縣誌》這樣記載:“道光元年(1821年),四川總督蔣,以川陝、楚三省無業之民,僑居老林,宜設官彈壓,奏改磚坪縣丞為黑河縣丞,駐紮縣治東北140裡之觀音寺”。咸豐至同治年間,改名沔略分縣,仍置縣丞。光緒年間,又改名黑河分縣,置縣丞。清末,撒銷分縣及縣丞設置,改設觀音寺巡檢。民國初,復設觀音寺分縣,置縣丞。四年(1915年),縣丞改名縣佐。二十年(1931年)栽撤分縣。歷時一百十年,歷任縣丞三十人,縣佐十一人。由於地處偏避,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可以想象大多數官員都是帶著不得己、不情願而來,來後又時刻尋找升遷之機,因此平均兩年多就換一任縣官,似換走馬燈。

傳說當年置縣,四川總督對置於觀音寺鎮還是仙台壩鎮,舉棋不定。在徵求當地文人紳士意見時,大家各執一詞。置縣衙必佔地擾民,加大當地群眾負擔,最後總督便以稱土重來定奪,即同樣體積看那裡土重,結果一稱恰好仙台壩土重,仙台壩人就暗裡做手腳將土換給觀音寺,遂定在觀音寺設縣衙。縣衙下轄十二牌,即略陽縣觀音寺、娘娘壩、仙台壩、張家壩、斑竹園、兩河口、五郎坪、大黃院八牌,勉縣毛壩、二溝、張家河、長壩四牌。

觀音寺古鎮遠在略陽縣城東七十五公里,位於黑河西岸。蒼勁的安華嶺像一條乘風直下的青龍盤伏在鎮西北,蜿蜒的黑河水如一條墨綠的玉帶從鎮東飄然南去,為座落在半坡上的古鎮平添幾分壯麗。

古鎮建築多順山勢而成。近看參差不齊,雜亂無章,遠望卻錯落有致,別有一番妙趣天成的韻味。古鎮不大,一袋煙功夫便能走出頭,街道起伏不平,曲裡拐彎,用鵝卵石鋪成各種圖案的街面,早已被一代代人的腳板蹭光,街兩旁多為土木結構房屋,臨街的一面用一色木板裝就,其餘三面均由土石壘成,牆面久經風吹雨蝕,早已一片斑駁,深烙著歲月流逝的印記,唯有隔三岔五地冒出幾戶青磚瓦房、白牆小樓,向人們透露出清新氣息。特別是新修的供銷社、衛生院、鎮政府、中心小學等公共設施,則完全是一番現代化的新景象。

"

在陝南略陽縣,有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即清迋曾在觀音寺鎮設置分縣長達一百多年。

觀音寺鎮歷史悠久,位於略陽、勉縣、留壩、鳳縣、兩當、徽縣六縣中心,黑河棧道一帶,地域遼闊,山大林深,荒僻人稀,遠離縣衙,盜匪猖闕。從清代康熙年間起,安徽、兩湖、四川無業貧民,大量遷來此地墾荒耕耘,依親傍友,日聚日多。在略陽轄區內移民即達一萬數千戶;鳳縣境內三、四千戶;黑河縣境內五、六千戶;留壩境內二千餘戶;兩當、徽縣兩縣境內,亦達一千零一十餘戶。六縣邊境總計達三萬餘戶。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據出土的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碑記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政府曾在觀音寺鎮設清平分縣,置縣衙,但史志無記載。道光《略陽縣誌》這樣記載:“道光元年(1821年),四川總督蔣,以川陝、楚三省無業之民,僑居老林,宜設官彈壓,奏改磚坪縣丞為黑河縣丞,駐紮縣治東北140裡之觀音寺”。咸豐至同治年間,改名沔略分縣,仍置縣丞。光緒年間,又改名黑河分縣,置縣丞。清末,撒銷分縣及縣丞設置,改設觀音寺巡檢。民國初,復設觀音寺分縣,置縣丞。四年(1915年),縣丞改名縣佐。二十年(1931年)栽撤分縣。歷時一百十年,歷任縣丞三十人,縣佐十一人。由於地處偏避,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可以想象大多數官員都是帶著不得己、不情願而來,來後又時刻尋找升遷之機,因此平均兩年多就換一任縣官,似換走馬燈。

傳說當年置縣,四川總督對置於觀音寺鎮還是仙台壩鎮,舉棋不定。在徵求當地文人紳士意見時,大家各執一詞。置縣衙必佔地擾民,加大當地群眾負擔,最後總督便以稱土重來定奪,即同樣體積看那裡土重,結果一稱恰好仙台壩土重,仙台壩人就暗裡做手腳將土換給觀音寺,遂定在觀音寺設縣衙。縣衙下轄十二牌,即略陽縣觀音寺、娘娘壩、仙台壩、張家壩、斑竹園、兩河口、五郎坪、大黃院八牌,勉縣毛壩、二溝、張家河、長壩四牌。

觀音寺古鎮遠在略陽縣城東七十五公里,位於黑河西岸。蒼勁的安華嶺像一條乘風直下的青龍盤伏在鎮西北,蜿蜒的黑河水如一條墨綠的玉帶從鎮東飄然南去,為座落在半坡上的古鎮平添幾分壯麗。

古鎮建築多順山勢而成。近看參差不齊,雜亂無章,遠望卻錯落有致,別有一番妙趣天成的韻味。古鎮不大,一袋煙功夫便能走出頭,街道起伏不平,曲裡拐彎,用鵝卵石鋪成各種圖案的街面,早已被一代代人的腳板蹭光,街兩旁多為土木結構房屋,臨街的一面用一色木板裝就,其餘三面均由土石壘成,牆面久經風吹雨蝕,早已一片斑駁,深烙著歲月流逝的印記,唯有隔三岔五地冒出幾戶青磚瓦房、白牆小樓,向人們透露出清新氣息。特別是新修的供銷社、衛生院、鎮政府、中心小學等公共設施,則完全是一番現代化的新景象。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1949年解放設觀音寺、孟家河2個鄉,1957年撤銷孟家河鄉併入觀音寺鄉,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轄爐子壩、孟家溝、包家溝、張家壩、觀音寺街、海棠溝、紀家溝、茅埡子、安華莊、前後溝10個行政村。2011年撤鄉設鎮。

觀音寺人傑地靈,傳說頗多。餘自1981年至1987年,曾二進觀音寺達六年,足跡遍至,曾讀縣誌,訪老者,深究古往,細觀今來,風土人情深記於心,風物景觀不絕於目。觀音寺遺址在現鎮政府與舊鎮政府院之間。鎮西南寺坪,為古廟群遺址,有“僧侶九十九,差一不足百”之說,其中東嶽廟民國初尚存,現尚有遺存塔林。觀音寺鎮南五里吳王壩,相傳為南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屯兵之處,其地面臨黑河,背靠峻嶺,地勢開闊,堪為用武之地。西南二十里觀音洞,洞穴高深,善男信女攀巖上山朝拜,至今懸崖棧道方孔依舊。鎮東南三十里有名寺祖師店遺址,其寺雄踞高山之巔,曾經香火鼎盛,遠近聞名,後毀於大火。鎮西北三十里姊妹山中,有石棋大如磨盤,傳為呂洞賓弈棋所棄。

觀音寺鳳景獨特優美,愚以為當推“美女晒羞”、“斷巖春景”、 “將軍把門”、“姊妹山秀”、“富足鱉窩”、“君嶺朝煙”、“山陰積雪”、“九嶺晴嵐”、“祥洞觀音”、“棒錘搗衣”、“連理蒼橡”、“夜涉寒溪” 等幾處最為有名。而餘益樞所詠“石巖晚渡”、“ 古寺鐘聲”巳時過境遷,“隔江返照”、“ 雨夜鳴泉”也似不具典型。餘考證,“斷巖春景”在鎮東北古石巖,崖高二百餘米,從黑河中突兀而起,直指天際,仰視令人頭暈目眩,俯瞰使人心驚欲墜,巖縫多有翠樹豔花橫空伸出,四季觀嘗,各有韻味。崖下東北是通張家壩、前後溝、鱉窩、石門子溝大道渡口,即“石巖晚渡”所在。鎮東“一字山”下五丘田,與河東張家壩隔河相望,即“隔江返照”處。“九嶺睛嵐”指河東北二十里九嶺山的三座山峰高插雲端,九條山嶺逶迤而來,其山綿亙數十里,鋪翠溢彩,常年雲嵐繚繞,變幻莫測,令人百看不厭。“君嶺朝煙”在東南十五里老君山,清晨憑古鎮極目遠眺,山重嶺復,雲濛霧鎖,與綠禾翠樹、農舍炊煙融為一體,相映成趣。“山陰積雪”在南十五里洞平山(亦名西山),聞名遐邇的“黑河豬”即出於此,其山座南朝北,高聳入雲,山朗則晴,山雲則雨,是當地百姓的晴雨表。入冬雪後,四周雪化冰消,唯此一片潔白,實為景中一絕。此外,十二連峰“姊妹山”、柱地撐天“將軍石”、倒掛黑河白色大理石“棒棰巖”、形似巨大團魚的安華莊“鱉窩”及黑河第一灣、古老的王家山“連裡橡樹”、 三伏天冰冷刺骨的“寒溪溝”等處勝景,有的鬼斧神工,有的妙趣天成,神奇莫測,變化萬端,各呈千秋,令人流連忘返。清代黑河縣丞餘益樞(字辰垣,湖南平江人,1878—1884年在任) 曾作“黑河八詠”留於世,愚曾作觀音寺景十二首,收進詩歌散文集《山情水韻》。

舊時,觀音寺古鎮雖常住不足百戶,但客商數倍,異常繁華,鎮民除3戶務農,餘皆經商。有雜貨鋪7家,客店10餘家,燒房(釀酒)5座,藥鋪4家,染房2家,錢鋪1家,肉鋪4家,至於飲食店則居首位,已說不準到底多少家。凡逢集日,南北商販,充斥於市,擺攤沒點,三教九流,人頭傳動,熱鬧非凡。入夜,滿街燈火,猜拳行令,打牌耍錢,通宵達旦。年節歲首,戲班子唱起大戲,配之以高蹺、花燈、龍燈、獅子、綵船助興,更是別有一番陝南山野的喧鬧繁華氣氛,引來周圍數十里村民川流不息,熱鬧非繁。

解放前在黑河第一灣後鱉窩(現安華莊),住著遠近聞名的大財主人稱“郭鱉”的郭順慶。其田地萬餘畝,分佈在略、勉、觀三縣,收年租約四十餘萬斤,家中“長年”、“短工”成群。“郭鱉”處世頗有手腕,常在本地辦些慈善之事,以取悅於民。每逢春荒,以大鍋粥、粗土布施捨路人,有時一日多達百餘人。郭家為尋求保護,與勉縣曹團頭聯姻,並給當地的地方官衙多有貢奉。

"

在陝南略陽縣,有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即清迋曾在觀音寺鎮設置分縣長達一百多年。

觀音寺鎮歷史悠久,位於略陽、勉縣、留壩、鳳縣、兩當、徽縣六縣中心,黑河棧道一帶,地域遼闊,山大林深,荒僻人稀,遠離縣衙,盜匪猖闕。從清代康熙年間起,安徽、兩湖、四川無業貧民,大量遷來此地墾荒耕耘,依親傍友,日聚日多。在略陽轄區內移民即達一萬數千戶;鳳縣境內三、四千戶;黑河縣境內五、六千戶;留壩境內二千餘戶;兩當、徽縣兩縣境內,亦達一千零一十餘戶。六縣邊境總計達三萬餘戶。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據出土的清同治五年(1866年)石碑記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清政府曾在觀音寺鎮設清平分縣,置縣衙,但史志無記載。道光《略陽縣誌》這樣記載:“道光元年(1821年),四川總督蔣,以川陝、楚三省無業之民,僑居老林,宜設官彈壓,奏改磚坪縣丞為黑河縣丞,駐紮縣治東北140裡之觀音寺”。咸豐至同治年間,改名沔略分縣,仍置縣丞。光緒年間,又改名黑河分縣,置縣丞。清末,撒銷分縣及縣丞設置,改設觀音寺巡檢。民國初,復設觀音寺分縣,置縣丞。四年(1915年),縣丞改名縣佐。二十年(1931年)栽撤分縣。歷時一百十年,歷任縣丞三十人,縣佐十一人。由於地處偏避,路途遙遠,條件艱苦,可以想象大多數官員都是帶著不得己、不情願而來,來後又時刻尋找升遷之機,因此平均兩年多就換一任縣官,似換走馬燈。

傳說當年置縣,四川總督對置於觀音寺鎮還是仙台壩鎮,舉棋不定。在徵求當地文人紳士意見時,大家各執一詞。置縣衙必佔地擾民,加大當地群眾負擔,最後總督便以稱土重來定奪,即同樣體積看那裡土重,結果一稱恰好仙台壩土重,仙台壩人就暗裡做手腳將土換給觀音寺,遂定在觀音寺設縣衙。縣衙下轄十二牌,即略陽縣觀音寺、娘娘壩、仙台壩、張家壩、斑竹園、兩河口、五郎坪、大黃院八牌,勉縣毛壩、二溝、張家河、長壩四牌。

觀音寺古鎮遠在略陽縣城東七十五公里,位於黑河西岸。蒼勁的安華嶺像一條乘風直下的青龍盤伏在鎮西北,蜿蜒的黑河水如一條墨綠的玉帶從鎮東飄然南去,為座落在半坡上的古鎮平添幾分壯麗。

古鎮建築多順山勢而成。近看參差不齊,雜亂無章,遠望卻錯落有致,別有一番妙趣天成的韻味。古鎮不大,一袋煙功夫便能走出頭,街道起伏不平,曲裡拐彎,用鵝卵石鋪成各種圖案的街面,早已被一代代人的腳板蹭光,街兩旁多為土木結構房屋,臨街的一面用一色木板裝就,其餘三面均由土石壘成,牆面久經風吹雨蝕,早已一片斑駁,深烙著歲月流逝的印記,唯有隔三岔五地冒出幾戶青磚瓦房、白牆小樓,向人們透露出清新氣息。特別是新修的供銷社、衛生院、鎮政府、中心小學等公共設施,則完全是一番現代化的新景象。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1949年解放設觀音寺、孟家河2個鄉,1957年撤銷孟家河鄉併入觀音寺鄉,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鄉,轄爐子壩、孟家溝、包家溝、張家壩、觀音寺街、海棠溝、紀家溝、茅埡子、安華莊、前後溝10個行政村。2011年撤鄉設鎮。

觀音寺人傑地靈,傳說頗多。餘自1981年至1987年,曾二進觀音寺達六年,足跡遍至,曾讀縣誌,訪老者,深究古往,細觀今來,風土人情深記於心,風物景觀不絕於目。觀音寺遺址在現鎮政府與舊鎮政府院之間。鎮西南寺坪,為古廟群遺址,有“僧侶九十九,差一不足百”之說,其中東嶽廟民國初尚存,現尚有遺存塔林。觀音寺鎮南五里吳王壩,相傳為南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屯兵之處,其地面臨黑河,背靠峻嶺,地勢開闊,堪為用武之地。西南二十里觀音洞,洞穴高深,善男信女攀巖上山朝拜,至今懸崖棧道方孔依舊。鎮東南三十里有名寺祖師店遺址,其寺雄踞高山之巔,曾經香火鼎盛,遠近聞名,後毀於大火。鎮西北三十里姊妹山中,有石棋大如磨盤,傳為呂洞賓弈棋所棄。

觀音寺鳳景獨特優美,愚以為當推“美女晒羞”、“斷巖春景”、 “將軍把門”、“姊妹山秀”、“富足鱉窩”、“君嶺朝煙”、“山陰積雪”、“九嶺晴嵐”、“祥洞觀音”、“棒錘搗衣”、“連理蒼橡”、“夜涉寒溪” 等幾處最為有名。而餘益樞所詠“石巖晚渡”、“ 古寺鐘聲”巳時過境遷,“隔江返照”、“ 雨夜鳴泉”也似不具典型。餘考證,“斷巖春景”在鎮東北古石巖,崖高二百餘米,從黑河中突兀而起,直指天際,仰視令人頭暈目眩,俯瞰使人心驚欲墜,巖縫多有翠樹豔花橫空伸出,四季觀嘗,各有韻味。崖下東北是通張家壩、前後溝、鱉窩、石門子溝大道渡口,即“石巖晚渡”所在。鎮東“一字山”下五丘田,與河東張家壩隔河相望,即“隔江返照”處。“九嶺睛嵐”指河東北二十里九嶺山的三座山峰高插雲端,九條山嶺逶迤而來,其山綿亙數十里,鋪翠溢彩,常年雲嵐繚繞,變幻莫測,令人百看不厭。“君嶺朝煙”在東南十五里老君山,清晨憑古鎮極目遠眺,山重嶺復,雲濛霧鎖,與綠禾翠樹、農舍炊煙融為一體,相映成趣。“山陰積雪”在南十五里洞平山(亦名西山),聞名遐邇的“黑河豬”即出於此,其山座南朝北,高聳入雲,山朗則晴,山雲則雨,是當地百姓的晴雨表。入冬雪後,四周雪化冰消,唯此一片潔白,實為景中一絕。此外,十二連峰“姊妹山”、柱地撐天“將軍石”、倒掛黑河白色大理石“棒棰巖”、形似巨大團魚的安華莊“鱉窩”及黑河第一灣、古老的王家山“連裡橡樹”、 三伏天冰冷刺骨的“寒溪溝”等處勝景,有的鬼斧神工,有的妙趣天成,神奇莫測,變化萬端,各呈千秋,令人流連忘返。清代黑河縣丞餘益樞(字辰垣,湖南平江人,1878—1884年在任) 曾作“黑河八詠”留於世,愚曾作觀音寺景十二首,收進詩歌散文集《山情水韻》。

舊時,觀音寺古鎮雖常住不足百戶,但客商數倍,異常繁華,鎮民除3戶務農,餘皆經商。有雜貨鋪7家,客店10餘家,燒房(釀酒)5座,藥鋪4家,染房2家,錢鋪1家,肉鋪4家,至於飲食店則居首位,已說不準到底多少家。凡逢集日,南北商販,充斥於市,擺攤沒點,三教九流,人頭傳動,熱鬧非凡。入夜,滿街燈火,猜拳行令,打牌耍錢,通宵達旦。年節歲首,戲班子唱起大戲,配之以高蹺、花燈、龍燈、獅子、綵船助興,更是別有一番陝南山野的喧鬧繁華氣氛,引來周圍數十里村民川流不息,熱鬧非繁。

解放前在黑河第一灣後鱉窩(現安華莊),住著遠近聞名的大財主人稱“郭鱉”的郭順慶。其田地萬餘畝,分佈在略、勉、觀三縣,收年租約四十餘萬斤,家中“長年”、“短工”成群。“郭鱉”處世頗有手腕,常在本地辦些慈善之事,以取悅於民。每逢春荒,以大鍋粥、粗土布施捨路人,有時一日多達百餘人。郭家為尋求保護,與勉縣曹團頭聯姻,並給當地的地方官衙多有貢奉。

罕為人知的黑河縣與觀音寺古鎮

觀音寺古鎮以“黑河豬”、“黑河烏雞”及黑木耳久負盛名。“黑河豬”以頭大體長腿高,性溫順、耐粗食,適應性強,生長髮育快,易育肥而見長;“黑河烏雞”以通體烏黑,體大肉嫩,營養豐富而著稱,均被列入國家地方名優畜禽良種,黑木耳也以朵大肉厚質好而聞名遐爾。

考觀音寺人文地理頗有意思,這裡地處漢江三源之一的黑河流域,黑河發源於漢中市留壩縣紫柏山西麓,在勉縣新鋪灣與漢江的另一源頭玉帶河相匯,其紫柏山到茶店段稱黑河,茶店至新鋪灣段稱沮水,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謂漢江為沔水。略陽建縣之始謂沮縣,置於今勉縣茶店鎮附近沮水之側。黑河水因出自深山老林且水量較大,清澈中透黑色而名,僅觀音寺鎮境內就有寒溪溝、王家溝、包家溝、大溝、小溝、海棠溝、紀家溝、前溝、後溝、磨刀石溝、大安橋溝、小安橋溝、石門子溝、老茅溝等10多條大河溝。黑河的另一大支流曰白河,因其兩條支流肖家河和張家壩河均處沙質土壤地帶,常年沙白水清而名,在黑河壩匯入黑河。由於黑河流域山高水險,歷史上洪水、泥石流等多種自然災害瀕發,1981年7月22日大洪災,僅觀音寺鄉死亡、失蹤人數過50人,而時隔9年的1990年8月2日,僅紀家溝1村就有49人被泥石流吞沒,其況慘不忍睹。因多災,歷史上觀音寺土著人幾乎所剩無幾,現居民多為移民或流民。

解放後,觀音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年代先後修通了架子車路和汽車路,80年代修通了黑河吊橋並通了電。改革開放以來,聯產承包責任制給山鄉帶來綿綿福祉,勤勞堅韌的觀音寺人民在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商品流通上做文章,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日益改善,加之近年來黨和政府連出惠農政策,古鎮面貌日新月異。觀音寺古鎮正煥發出新的風姿。


作者:蹇開亮 | 攝影:朱立榮

來源:家在略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