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
"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現選取《史記》中50句傳世名言,供大家學習。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考慮得比較周全。

"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現選取《史記》中50句傳世名言,供大家學習。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考慮得比較周全。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2.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釋: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旨在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

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釋:項莊舞劍的目的,在於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4.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釋: 眾口所責,雖堅如鐵石之物,亦能熔化;毀謗不止,令人難以生存,而遭毀滅。後喻人言可畏,能置人於死地。

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記·管晏列傳》)

釋: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史記·刺客列傳》)

釋:大丈夫甘願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願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7.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釋:狡猾的兔子被殺死了,驅趕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會人拿來煮。天上的飛鳥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來沒有了用處。敵國一破,出謀劃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8.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釋:大鳥不飛就不說了,若飛則上摩青天;不叫罷了,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自己雖然暫時不露聲色,實際上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旦行動起來便是震驚天下的遠大舉動。

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滑稽列傳》)

釋: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10.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釋: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說明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對自己說出的話要敢於負責。成語"一諾千金"源於此。

11.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釋: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盪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1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安書》)

釋: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為人民而死);有的比鴻雁的毛還輕(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而死)。

1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釋: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4.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史記·太史公自序》)

釋:原指天道和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後指依順他的就能昌盛,違逆他的就遭滅亡。

15.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贊》)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1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釋:天下人嘈雜喧鬧,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來;天下人擁擠奔忙,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這幾句常用於描寫舊社會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人們各自為了一己的私利爭先恐後。

17.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釋:應當採取果斷行動時沒有果斷採取,貽誤了時機,反而會遭受到禍亂。

1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能做的人未必能說,能說的人未必能做。

19.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史記·滑稽列傳》)

釋:過度的縱酒享樂會導致禍亂,樂極也就悲來,因為事情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現選取《史記》中50句傳世名言,供大家學習。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考慮得比較周全。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2.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釋: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旨在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

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釋:項莊舞劍的目的,在於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4.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釋: 眾口所責,雖堅如鐵石之物,亦能熔化;毀謗不止,令人難以生存,而遭毀滅。後喻人言可畏,能置人於死地。

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記·管晏列傳》)

釋: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史記·刺客列傳》)

釋:大丈夫甘願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願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7.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釋:狡猾的兔子被殺死了,驅趕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會人拿來煮。天上的飛鳥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來沒有了用處。敵國一破,出謀劃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8.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釋:大鳥不飛就不說了,若飛則上摩青天;不叫罷了,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自己雖然暫時不露聲色,實際上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旦行動起來便是震驚天下的遠大舉動。

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滑稽列傳》)

釋: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10.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釋: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說明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對自己說出的話要敢於負責。成語"一諾千金"源於此。

11.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釋: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盪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1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安書》)

釋: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為人民而死);有的比鴻雁的毛還輕(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而死)。

1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釋: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4.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史記·太史公自序》)

釋:原指天道和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後指依順他的就能昌盛,違逆他的就遭滅亡。

15.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贊》)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1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釋:天下人嘈雜喧鬧,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來;天下人擁擠奔忙,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這幾句常用於描寫舊社會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人們各自為了一己的私利爭先恐後。

17.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釋:應當採取果斷行動時沒有果斷採取,貽誤了時機,反而會遭受到禍亂。

1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能做的人未必能說,能說的人未必能做。

19.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史記·滑稽列傳》)

釋:過度的縱酒享樂會導致禍亂,樂極也就悲來,因為事情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20.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將領在軍隊中,君王的命令有些可以不接受。將領在外率軍作戰,有權根據敵情的變化,便宜行事,不必時時處處聽遠在朝廷中的君王的命令。

21.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失敗了的將軍只應總結教訓,而奢談什麼勇敢是無用的,只會招來恥笑。

22.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史記·孝文本紀》)

釋: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所有事的緊迫性都沒有大過它的了。

2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釋:當人們處在生死關頭,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貞與否;當人們一會兒貧窮,一會兒又富有起來,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淺;當人們一會兒得勢升遷,一會兒又失勢貶謫,才能考驗出友情的真假。

24.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史記·貨殖列傳》)

釋:物價上漲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跌下來,物價下跌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漲上去。這兩句說明了商品的供求關係對價格的影響。

25.家貧則恩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釋:家庭貧窮就想到應有賢良的妻子,國家混亂就想到要有賢能的宰相。

26.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史記·滑稽列傳補》)

釋:相馬者往往因為馬瘦而看錯馬的材質,相人者往往因為人窮而忽略人的才能。說明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貧賤而忽略人的才能,以致失去有才之士。

2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商君列傳》)

釋: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敗亡。

28.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釋:人家現在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正是魚和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29.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釋:即使是家有萬貫,也保不定會遇到屋簷上掉下瓦片傷人的危險。用來指不要做無謂的冒險。

30.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記》)

釋: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決定了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利。比喻有才能的人無需自己親自上陣。

31.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商君列傳》)

釋:千人唯唯諾諾,低首順從,不如一個志士的直言爭辯。告誡當權者要能聽進逆耳的話,容得下敢於批評自己的人。

32.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原指領兵越多越好,後比喻越多越好。.

33.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釋:個人僅注重小節操,不會有美名;不能忍耐小恥辱,就不能建立大功。

34.不知其人,視其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論》)

釋:不瞭解他的為人如何,看看他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了。

35.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史記·日者列傳》)

釋:官職不是自己所能勝任的,就不去做;俸祿不是自己功勞所應該得到的,就不接受。

36.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史記.報任少卿書》)

釋:常常想著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自己能夠為了國家發奮向前,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

37、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史記 李斯列傳》)

釋: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流沒有挑揀細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遠;為國之君,不推卻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38、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贊》)。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是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現選取《史記》中50句傳世名言,供大家學習。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失誤;愚笨的人考慮一千次,總有一次考慮得比較周全。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2.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釋: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旨在提醒人們記住過去的教訓。

3.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釋:項莊舞劍的目的,在於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4.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釋: 眾口所責,雖堅如鐵石之物,亦能熔化;毀謗不止,令人難以生存,而遭毀滅。後喻人言可畏,能置人於死地。

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記·管晏列傳》)

釋: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史記·刺客列傳》)

釋:大丈夫甘願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願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7.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釋:狡猾的兔子被殺死了,驅趕追逐兔子的走狗也就會人拿來煮。天上的飛鳥都被抓完了,好的弓箭也只能收起來沒有了用處。敵國一破,出謀劃策的臣子也就得死了。

8.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釋:大鳥不飛就不說了,若飛則上摩青天;不叫罷了,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自己雖然暫時不露聲色,實際上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旦行動起來便是震驚天下的遠大舉動。

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史記·滑稽列傳》)

釋: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10.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釋: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說明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對自己說出的話要敢於負責。成語"一諾千金"源於此。

11.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釋: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盪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1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安書》)

釋: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為人民而死);有的比鴻雁的毛還輕(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而死)。

1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釋: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4.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史記·太史公自序》)

釋:原指天道和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後指依順他的就能昌盛,違逆他的就遭滅亡。

15.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贊》)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16.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釋:天下人嘈雜喧鬧,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來;天下人擁擠奔忙,都是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這幾句常用於描寫舊社會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人們各自為了一己的私利爭先恐後。

17.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釋:應當採取果斷行動時沒有果斷採取,貽誤了時機,反而會遭受到禍亂。

1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能做的人未必能說,能說的人未必能做。

19.酒極則亂,樂極則悲。(《史記·滑稽列傳》)

釋:過度的縱酒享樂會導致禍亂,樂極也就悲來,因為事情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20.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將領在軍隊中,君王的命令有些可以不接受。將領在外率軍作戰,有權根據敵情的變化,便宜行事,不必時時處處聽遠在朝廷中的君王的命令。

21.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失敗了的將軍只應總結教訓,而奢談什麼勇敢是無用的,只會招來恥笑。

22.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史記·孝文本紀》)

釋:農業是國家的根本,所有事的緊迫性都沒有大過它的了。

2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釋:當人們處在生死關頭,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貞與否;當人們一會兒貧窮,一會兒又富有起來,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淺;當人們一會兒得勢升遷,一會兒又失勢貶謫,才能考驗出友情的真假。

24.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史記·貨殖列傳》)

釋:物價上漲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跌下來,物價下跌到一定的極限,反而會逐漸漲上去。這兩句說明了商品的供求關係對價格的影響。

25.家貧則恩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史記·魏世家》)

釋:家庭貧窮就想到應有賢良的妻子,國家混亂就想到要有賢能的宰相。

26.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史記·滑稽列傳補》)

釋:相馬者往往因為馬瘦而看錯馬的材質,相人者往往因為人窮而忽略人的才能。說明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貧賤而忽略人的才能,以致失去有才之士。

2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記·商君列傳》)

釋:靠德政的昌盛,依靠暴力的敗亡。

28.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紀》)

釋:人家現在正是刀和砧板,我們正是魚和肉。比喻生殺大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29.家累千金,坐不垂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釋:即使是家有萬貫,也保不定會遇到屋簷上掉下瓦片傷人的危險。用來指不要做無謂的冒險。

30.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記》)

釋:在小小的軍帳之內作出正確的部署,決定了千里之外戰場上的勝利。比喻有才能的人無需自己親自上陣。

31.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史記·商君列傳》)

釋:千人唯唯諾諾,低首順從,不如一個志士的直言爭辯。告誡當權者要能聽進逆耳的話,容得下敢於批評自己的人。

32.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淮陰侯列傳》)

釋:原指領兵越多越好,後比喻越多越好。.

33.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釋:個人僅注重小節操,不會有美名;不能忍耐小恥辱,就不能建立大功。

34.不知其人,視其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論》)

釋:不瞭解他的為人如何,看看他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了。

35.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史記·日者列傳》)

釋:官職不是自己所能勝任的,就不去做;俸祿不是自己功勞所應該得到的,就不接受。

36.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史記.報任少卿書》)

釋:常常想著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自己能夠為了國家發奮向前,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

37、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史記 李斯列傳》)

釋:泰山不拒絕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流沒有挑揀細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遠;為國之君,不推卻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38、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史記·鄭世家贊》)。

釋:因權勢利益而結合的朋友.一旦權盡利絕,交情就會疏遠。

《史記》精選50句傳世名言,讓人拍案叫絕,不愧為二十四史之首

39、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史記·汲鄭列傳贊》)

釋:當人們處在生死關頭,才能看出友情的忠貞與否,當人們一會兒貧窮,一會兒又富有起來,才能看出友情的深淺;當人們一會兒得勢升遷,一會兒又失勢貶謫,才能考驗出友情的真假。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史記 李將軍列傳》)

釋: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41、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釋:價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隻狐狸的腋皮製成的;樓臺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樹上的枝條能建成的;夏商周賽賽的工業,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42、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

釋:災禍傍依著福,幸福隱藏著禍。

43、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 張儀列傳》)

釋:羽毛雖輕,堆積多了也可以把船壓沉;一大堆不重的東西,堆積多了也能壓斷車軸;眾人異口同聲的言論,能夠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也足以致人於毀滅之地。

44、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記 孟嘗君列傳》)

釋:事物發展有它必然的歸宿,人情世態有它本來的面貌。

45、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史記 齊太公世家》)

釋:洗一次頭三次提起頭髮,吃一頓飯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為的是接待來客。

46、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

釋:女子無論美醜,入宮便會遭到嫉妒;士無論賢與不賢,一旦走上仕途,難免會受到的懷疑。

47、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史記 遊俠列傳》)

釋:人說話必須講信用,做事要果斷,已經許下的諾言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去履行。

48、興必慮衰,安心思危。(《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釋:興盛時要考慮到衰敗,平安時要想到時刻都會有危險。

49、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 季布欒佈列傳》

釋: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

5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陳涉世家》)

釋:燕子和麻雀怎麼能知道大雁和天鵝的志向呢?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