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1

剛來北京的時候,我有幸採訪到主持界的一名前輩,我問他:“您覺得,什麼時候最幸福?”

他想了想,說:“睡覺前的那一個小時吧。”

我詫異的問他為什麼,他笑著說:“因為那一個小時的時間都是我自己的,我想發呆就發呆,想聽音樂就聽音樂,想看書就看書,我不用考慮外界,整個世界都是我的。”

雖然已經過去好幾年,但他說的這句話我一直都記得。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就越是發現,他當初那番話的深意。

2

我們每天的生活吵吵嚷嚷,身邊人來人往,湧現著各種各樣的聲音,一不小心就會為了迎合誰,而忘記初心。

可越到這個時候,就越要明白,那些所謂的社交,如果沒用,還不如放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獨處的能力。

大家一定還記得《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他不善與人相處,從來不會為了取悅誰而刻意融入某段關係。

但也因為如此,他才能有時間和機會去挖掘自己的世界。

謝耳朵是一個物理天才,他擁有各式各樣的愛好,還有著廣闊無邊的知識,他的成就沒什麼捷徑,他只是把別人花在社交上的時間撿起來,用於精進自己。

獨處的時候,其實是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你只有安靜下來,才能聽見內心的聲音,才能知道,那些即使車馬喧囂,也會在心裡默默修籬種菊的人有多了不起。

之前有一位聽眾跟我說,她很害怕獨處,她說:“我自己一個人待著的時候,就會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所以每當有人叫我去吃飯、唱歌、參加聚會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我總是最好約的那一個。

除此之外,她也會組各種局,約著大家一起見面,還會囑咐她的朋友,可以多帶一些人來一起玩。

時間久了,她就覺得自己交友廣泛,人脈豐富,還時常跟別人吹噓自己,朋友圈好友已經好幾千人了,這些都是她的“資源”。

可殊不知,下了飯桌,彼此就已經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她原以為的“朋友”不過是泛泛的點贊之交。

別人從未走心,她卻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社交圈的中心。

直到有一天,她生病了,發了一條朋友圈之後,她發現那些人除了給她點贊,評論,什麼也不能夠幫助到她。

你要知道,低質量的社交,遠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3

你害怕一個人待著,不過是因為你沒有生活目標,你對待自己的生活毫無期待,所以你才渴望在熱鬧的環境裡找存在感。

這樣的人,其實是最脆弱,內心最敏感的一類人。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就認為,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只有放棄那些沒意義的社交圈子,你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才能實現真正的自我滿足。

你要相信,獨處,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我現在的工作很忙碌,一個月可能要去好多個城市,手機裡每天也會有很多回不完的消息,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在晚上睡覺前,挑一兩個小時,一個人待一會兒,放空自己,發發呆。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是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堅持的時間久了,才更加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前段時間,韓雪成為熱搜的寵兒,因為她在一檔節目裡拒絕了何炅的飯局邀約。

何炅在節目裡跟韓雪說:“錄完節目,我們去吃飯吧。”

沒想到韓雪竟然說:“何老師,我要回去了,回家寫作業。”

聽完這句話,我既震驚又欽佩,更何況還是以“我要回家寫作業”這樣的理由。

要知道,韓雪是圈子裡出了名的享受獨處的人,她給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所有的社交活動,都要給提升自己讓路。

像韓雪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不怕孤獨,享受寂寞,他們會給自己安排很多事情做,一個人的時候也絕不會覺得無聊,閒的發慌。

因為他們明白與孤獨和解有多重要,也知道與自己和平相處有多可貴。

4

最後送給你們一句我很喜歡的話:“在花事荼蘼的人生市街,敢於獨自走入無人甬徑的人,最能品位獨處之美。”

我們這一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既能享受聲勢浩大的快樂,也能享受獨處時候的安靜自在。

而最厲害的那種人就是,能夠勇敢捨棄無意義的社交,專注走入自己內心世界的人。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垃圾社交,不如獨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