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這是古代美好的嚮往。其實現代社會,人與城市的關係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甚至高考之後,大家也會選擇一個合適的城市安放自己的青春、學業與未來!

城市是人的聚集,從這裡誕生出巨量的需求、滿足,發展出來大量的產業、創意與各種觀念,並輻射其他城市,同時也接受其他城市的反饋。

有一點很清楚:資金是流動的,人也是長腳的。也是流動的,既可以逃離北上廣,也可以蜂擁至北上廣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豐富多彩,小城也有小城的安逸,即便荒蕪人煙的地方,也有適合當地的生活方式。然而,人畢竟是社會動物,相比較過去,人和人之間的聯結更為緊密,經濟的、情感與社會的。

以前有個專欄作家,賣掉北京的房去大理,結果北京的房子在賣了之後又大漲了幾百萬。除此之外,自以為隱逸於世外桃源,然而,她的收入全部來自於大城市的讀者及廣告客戶。

也就是說,表面上,她去了大理,但她其實還是北京生活方式的一種延伸,仍然是城市版塊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她的讀者在大城市,她的收入也在大城市,她每天交流的觀念、審美和內容還是在大城市。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對於普通人,選擇一個城市決定了他的生活方式。畢竟,城市發展與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如果時光倒流,如若重新來過,你會選擇哪一個城市工作、生活?究竟什麼是考慮最關鍵的因素?

於普通人而言,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值得傾注努力,主要取決於:收入、發展與房價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白領的平均薪酬,京滬深位列全國前三,其中,北京、上海是唯二月薪超過1萬的城市。

顯然,儘管房價高高在上,但對於大量求職者而言,京滬深依舊是求職首選。畢竟,中國最強的大公司大企業絕大多數位於京滬深,無論央企還是上市公司的質量與數量,上述城市都佔據著絕對優勢。對於年輕人而言,最直觀的就是薪酬,這個吸引力最大。

當然,人才的匯聚也有區域因素,比如北方的乾脆就直接選北京,華東的就直接選上海,華南的就直接選深圳。起碼在這些城市,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而且平均收入較高,北京、上海平均達到1萬以上的月薪,深圳也接近1萬。

從收入上看,杭州是新一線城市領頭羊,受移動互聯網、科技金融等領域的激振,月薪排名中國第4,僅次於京滬深,甚至超過了傳統一線城市廣州

廣州經濟體量依然巨大,相對而言偏傳統商貿,平均收入反而遜色於杭州。

南京,不聲不響的排名中國第6,領先於其他城市,得益於金融、軟件信息、高端服務業的蓬勃發展,經濟結構更多含有智力因素的驅動,南京的高校、科研機構及大量上市公司,為高收入人群提供了眾多崗位。

緊接其後的珠海、寧波、蘇州、東莞表現出色,進入全國薪酬榜前十,這些城市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經濟富庶超過絕大多數城市,要麼商貿與外資經濟出色,要麼民營經濟出色,雖然並非省內絕對的經濟中心,但經濟有鮮明特色,中高收入也有保障。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2018年上市公司統計(國內上市)

把能代表高收入的上市公司納入考量維度,其中,中國前6的上市公司排名與收入排名完全一致,其實未必巧合: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南京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城市的薪酬差距排行,前4的城市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非常有意思,中國收入最高的即為京滬深杭。但收入的差異化,富豪階層與普通白領之間,杭州躍居第2,甚至超過了上海。這一點,其實也有原因。在杭州,互聯網及相關行業的崛起,誕生的億萬級富豪非常多,收入差距超過上海能理解,畢竟上海是百年老牌城市,成熟度較高,規矩而不草莽,不像浙商雲集的杭州那麼激進。

薪酬差距排行,南京收入排名中國第,6,收入差距排名第25。說明南京的薪酬區分度不大,高收入與低收入的區間較小,這也說明南京不在風口行業,但穩定性單位較多。

這種薪酬差距,從房價上也能看出端倪。同樣是長三角經濟副中心的南京、杭州,房價均價差不多都在3萬/㎡左右,但杭州的房價梯度拉得很開,從低價房1萬多到豪宅15萬/㎡,一應具有。而南京的豪宅房價並不高,但低價房普遍也較少。大多位於2萬~7萬/㎡的範疇。

這種房價的梯度與區間,與兩個城市的經濟結構與薪酬收入非常有關係。

當然,收入誠然重要,但房價也非常有意義,京滬深的房價也是遙遙領先,其次就是廣州、杭州、廈門、南京等城市。

目前最受關注的二線城市中,哪些城市房價收入痛感更高,哪些城市房價收入比更為宜居合理?

天津、杭州、南京、蘇州四五個月收入才能勉強夠得著一平米房子的時候,成都、重慶、西安、長沙,只需要兩三個月收入就能買的下一平米房子了。

但,無論是房價數據還是白領的月薪數據,都只能作為參考維度之一。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裡,一個人的收入很有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幾倍不止,一個小區的房價也可能比周邊另一個小區高上很多。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有這樣一段話:

平民去長沙,去西安,去重慶,去南昌;

中產去杭州,去南京,去蘇州,去廈門;

富二代去北京,去上海,去深圳,去廣州。

對於毫無積累的年輕人,對於城市的選擇,最直觀的當然是收入,其次也要看收入的發展情況與城市前景,資源越多、越豐富多彩生活的城市,享有很高的城市溢價。

什麼是城市溢價?有很多量化指標。但一個細節更能直觀說明問題。一家上市公司,曾經與一位業內專家關於收入交流,爭取其入職。

如果在上海研究所工作,年薪60萬;

如果在南京研究搜工作,年薪要70萬;

而在連雲港的研究所工作,年薪要80萬。

不是越大越好的城市,收入越高嗎?在這裡,不一樣了。

現在的人才除了注重收入,還注重城市的生活方式與體驗,這些就是城市溢價。

對於人才,職位的吸引力= 年薪 + 城市溢價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當然,無論是上海斯公式、薪酬還是人才新引力, 整體上,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國內城市前列,始終佔據頂層地位。其次是廣州、杭州,整體略弱於前三強,但也強於其他城市,次一層是南京領先的“新一線城市”,二線強城市的升級版,目前正在大力搶人,理直氣壯做大做強城市。

這是中國城市吸引力層級。

第一層級


北 京

北京是最可怕的城市

過去十年,北京在金融、科技、創新、總部資源等方面是無短板的強,很多方面超過上海,不僅僅是政治中心,也會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龐大的高校及研究所資源,奠定了這座城市的王者之氣。

稍不如意的是,北京的自然環境和氣候一般,雖然有牛逼的區域,但整體城市面貌不如南方城市,北方習氣較重,高端尚可,但服務業整體水準一般。城市總體觀感遠不如上海。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忙碌的北京北二環車流

深 圳

10年前,深圳還在哀嘆“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特區不特,深圳向何處”,但此後異軍突起,金融、高科技與高端服務業,三劍齊出,亮瞎全國,直接從強二線城市晉升為一線城市,憑藉的是厚積薄發實力。

如今的深圳,有著中國城市中最年輕的人口結構,吸引的高端人才比肩京滬,已然從當初依附香港的改革試驗田,成為深港並列的雙子星,堪稱“深圳神話”。當然,深圳的短板是高校資源,幾乎沒有一所拿得出手的知名大學。這一點,深圳也意識到並在逐步改變,與國內知名大學展開合作,培養自己的智庫和人才倉庫,為未來的城市戰爭做準備。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深圳南山人才公園

上 海

表面上看,上海的巨大優勢在削弱

過去幾乎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比如1980年的中國,上海經濟體量無以倫比,是其他城市的綜合相加。如今經濟體量還是第1,但相對優勢實際下降。

與京深的原創且規模的互聯網科技力量相比,“上海製造”早就褪去了光環,這一輪經濟週期,上海新的亮點產業不夠突出,缺乏領袖型平臺企業。

然而,上海腹地廣闊,中國最富庶的長三角提供了大量優質人才倉庫、資源池與市場,而且,上海重視規則、重視商業、尊重法律的特質滲透在城市每個層面,雖然不容易誕生野生的創造力量,但財富的沉澱更重視法治精神與文明度,這點,上海的本質優勢依然存在,並生生不息。

上海的區位、城市面貌及周邊城市的集體拱衛、商業環境極為出色,無論是北側的南通,還是南部的嘉興,都在爭相融入上海都市圈,上海不缺小弟,還是一群實力不俗的小弟。這與幾乎孤峰聳立的北京形成了鮮明對照。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遠眺陸家嘴

從就業角度,上海、北京、深圳是中國多數頂級人才的選擇。畢竟處在食物鏈的終端,接觸到的視野、格局是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不僅僅經濟產業,文化藝術、服務業、娛樂也是頂級的,一線城市的規模細分人口及消費能力才能支撐起國際級的音樂廳。

在這樣的城市,每天有很多人湧進來,也有很多人撤離。

畢業生來到京滬深,找到工作、組建家庭,三口之家構成了移民家庭的主體。那些幼年時親友鄉鄰共聚一堂暖融融的感覺,多數只能靠回憶。

另外,單女數量也眾多,多元價值觀、多元審美和陌生人社會讓單女不至於活在口水中。畢竟,在北京、上海、單女的數量之多,反正都不“退而求其次”,與其兩個人尷尬,不如一個人自在。

有一點需要提醒,過去,城市化尚未啟動,北京、上海高校眾多且傾向於本地生源,但如今,隨著城市化的集聚發展,人才高度集中,北京、上海雖然高考招生名額有優勢,但重視教育的競爭家庭極為龐大,北京、上海的“高考福利”在如今,基本消失殆盡。因此,只圖教育的福利去京滬,未必是上策。當然,這僅僅是競爭層面,從教育資源層面,京滬雲集著中國最優質的科教文衛資源,這點無疑。

次一層級

廣 州

這個層面,廣州各方面有優勢,但位置之獨特在於和一線和二線都有點距離。綜合實力明顯比普通二線強,但也明顯落後於京滬深。

相對京滬深,廣州的明星感不強,依仗的多為傳統商貿和服務。但根底尚在,天河CBD的氣魄與大氣感依然是國內最好的前三。

中國南方人才市場每年接納在廣州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一直穩定在26萬-30萬人之間,近幾年並沒有明顯波動。每年近30萬人的留穗畢業生,無論是租房還是購房,都是房地產市場主要的剛需客源。

一般來說,留在廣州如果超過4年的大學生便陸續有購房需求,畢業約8年便會出現購房高峰。“購房後,很多大學生會從集體戶口遷出,變成個人戶口。”廣州的本錢還很足

從房價層面,廣州也是低價房多,豪宅也多,房價的梯度拉得很開,這體現著廣州是一個高度市場經濟的城市,從某種意義上,京滬深房價如此高,而廣州則有些大大咧咧的生活感,這是一座包容性強、非常適合生活的南方大城市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廣州的豐富多彩與包容

杭 州

杭州的薪酬數據與上市公司數據非常漂亮,因為趕上了這一輪經濟週期。

互聯網和良好的城市口碑使得杭州對於人才有著很高的吸引力。不僅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大華、華3等都是行業的領頭公司。

杭州城市美譽度幾乎完勝其他二線城市,宜居、時尚、魅力、精緻成為杭州的一張身份標籤

全國位置簽名和點贊最多的就是西湖,這些種種意象構成了杭州這座城市的軟實力。一個畢業生沒有去過杭州,但從網絡搜索和眾口相傳的口碑上就能對杭州形成非常好的形象感受。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杭州西湖是名片

當然,也不要過分神話杭州:10年前,2007年杭州經濟排名中國第8,10年後的2017年,互聯網和新經濟大紅大紫,杭州經濟排名反而掉落到第10。此消彼長,經濟上也不只是有互聯網亮點,還要看到產業冰山下更大的結構。

另外,杭州的城市骨架偏小,主城區人口規模不算大,尚在發展。G20和亞運會是杭州城建的動力引擎,臨安的撤縣並區與杭州灣的提出,體現出杭州的世界級定位野心

就業的話,杭州的高薪顯然比肩京滬廣深,新經濟的實力使然。

對杭州城市特點有這樣的歸納:浙江是浙商的大本營,民營經濟發達,製造業和貿易發達,杭州這座城市尤擅長面對消費者的商業模式,阿里巴巴從杭州崛起不是偶然,一方面是浙江有著中國活性最強的民營製造業經濟模式;另一方面,浙江廣大的商品與消費者之間存在極為廣闊的商業模式通道。那麼,阿里巴巴恰逢互聯網的發展優勢與浙江的產業優勢,其發展也有偶然中的必然因素。

杭州,是非常擅長市場、營銷及企業家思維的城市。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第二層級


南 京

城市品牌和美譽度上,南京在二線城市中遜色於杭州、成都,一度過多渲染了故都的濃郁色彩。傳統上,南京一直都是中國的頂級城市,解放後淪落為一個普通二線城市。但歷史的光影放置於過去一千年任何一個時刻,南京是中國少數幾個大城市之一,影響著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

揚州因大運河而興,因大運河而衰,杭州也歷經數次興衰,蘇州作為江南的經濟城市,一直富裕但也一直在政治地位上不佔優勢。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南京的科研、智能電力、信息與金融實力超群

相對而言,南京從來不以消費經濟著稱,歷朝歷代,蘇州府有時經濟比南京更強,南京的特點是中心感。衣冠南都之後,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政治、文化和軍事中心,貴族與世家雲集,王謝堂前燕,金陵懷古風。與西安、洛陽等古都相比,南京位於長江,臨近淮河,又與黃海相近,中國南北方的交匯點。

城市也是帝王之氣,山河城林,獨具特色。這些特殊優勢讓南京在新時代並未如其他古都衰落,這是南京的幸事,說到底,並非是省會城市給了南京這座城榮光,而是它自己本身的區位決定了它的歷史發展進程。

雙一流的高校眾多,僅次於北京、上海,學科專業的齊全能吸引全國專業人才,全國各地人都有,並不限於區域。就業層面,南京的薪酬均值並不低,排名全國第6,龐大的高校/研究所、金融單位、數量眾多的體制單位/國企等作為支撐,上市公司的總市值與利潤等綜合指數,也排名中國第6。

但高薪的數量級比起京滬廣深和杭州為低,城市品牌和美譽度上,南京在二線城市中相對居中,這對求職者的選擇也造成了困惑,被貼上高房價、低收入標籤。在大內鬥省裡,南京的自嘲指數排名中國城市第一。以至於南京市長都說了,“要理直氣壯講城市首位度”。這恰恰說明,南京在江蘇省內的發展層面,一直得不到戰略重視,城市發展還需特意提出來“理直氣壯”

我總結南京的城市特點:與杭州比,不擅長消費領域,南京的產品很少有享譽全國的,曾經銷往全國的汽車、手機、日用品品牌,如今基本消逝。但,南京的特點在於行業性、系統性,偏基礎科研類,相對嚴謹有序靠譜,南京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信息集成、智能電力等方面有很強的優勢。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南京房價格局(來自米宅)

因產業特點,南京的收入整體還比較高,但也缺乏暴富性的行業。房價格局非常明顯反應出南京的產業和收入特質,區分度很小,很富和很窮的群體相對少,中間群體龐大。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這一輪搶人大戰,南京吸引了10萬淨增人口,佔據江蘇一半。新增參保大學生達30萬人。目前正打造“創新名城”,頗有聲勢。

另外,南京也是中國少數房子可以幾乎閉著眼買的城市之一,房價長期穩健趨上。尤其很多家庭,當孩子去南京讀書時,“順便”在南京買房成為一種風氣。

成 都

成都是中西部的門戶城市,城市宜居程度高,城市美譽度也好,使館數量也很多,達到17家。中高檔消費力甚至超過沿海城市。

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畢業生,成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項。比重慶相比,成都的腹地更廣闊,歷史文化和心理認同上,成都也高於重慶,成都是中西部一個重要樞紐與節點,大軍區的設置就看出戰略地位。

從數據統計上,成都的高學歷人才流入明顯增強,在二線城市中僅次於杭州

成都雖為省會獨大城市,但美譽度卻明顯超過同類城市。從歷史、文化到美景、美食、美女,樣樣不缺。內有眾多旅遊資源輻射,外有眾多國際航線相連。

商業、酒店的品牌齊整度甚至比肩一線。雖然成都房價大漲,但相比沿海城市,還是較低,誘惑力不可謂不大。成都向來以宜居和美食著稱,甚至美女都有口碑,這是一個很適合生活的城市。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成都九孔橋

廈 門

廈門,這是一個看上去妖孽的城市。

GDP低於福建省內的泉州、福州,如果放在江蘇省,還不如普通的常州、南通、徐州等,但房價之高令人咋舌。

薪酬均值比杭州南京低,但房價遠比杭州南京高一頭。這點,我來簡單解釋一下,房價不是看絕對值,而是增速與發展前景。廈門城市發展快、人口增速快、金融存款多,產業競爭力強。而且特殊的廈門島地理環境,也導致廈門的供地緊張,但卻是福建富豪們的最愛之地,強烈的供需關係導致廈門房價異乎尋常的昂貴。

廈門的上市公司42家(2018年),新三板掛牌企業160多家,均在福建省排名第1。智能化、軟件信息等領域,廈門競爭力非常強。另外,因為建設用地指標和地理條件,供地較少而實際需求多,房價貴但有“合理性”。

但對於普通背景的年輕人,留在這座城市的確痛苦,這是一個有錢人喜歡的地方,是海風吹拂的天堂。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廈門房價格局(來自米宅)

青 島

青島又稱“琴島”,“島城”,又被譽為“東方瑞士” ,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山東一直被認為有點北方習氣,但青島不像山東。雖然“青島大蝦”嚴重打擊了青島的旅遊與城市美譽度,但青島依然是一個以宜居、品牌、風光秀麗著稱的城市。青島和大連曾是北方最盛名的明星城市,雙子座。

但如今,大連已經頹勢明顯,青島也略顯疲憊,但與大連相比,山東本身經濟強勁,體量位居中國第三,省內的支持度,青島也一向好於濟南。

產業上,上市公司不少,境內A股上市公司(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28家,境外上市公司13家,還有英派斯、青島農商行、青島銀行等7家企業先後上報證監會首發申請材料。山東省共有星級飯店792家,其中青島128家,遙遙領先。受困於之前的產業,青島在這一輪略顯黯淡,房價上最直觀的反映,之前與南京、蘇州等城市同在一檔,經過這一輪發展,青島房價被拋開

高端住宅青島依然有市場,但房價均價上反應了整體資源、人才的集聚度相對下降。未來如何,還得看轉型是否成功。

總之,青島是上一週期中的明星城市,好於大連,但還是跑步得慢了,即便在山東省內,金融機構存款指標也逐漸被濟南趕上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魅力的青島

蘇 州

莫種意義上理解,江蘇的經濟特區是蘇州,而不是南京。

蘇州的政治地位不高,既不是省會,不是副省級城市,不是計劃單列市。但江蘇對其支撐還是很充分,從早年的蘇南模式到外貿外資、製造業的扶持,自是不遺餘力,各方面的建設指標上,也傾斜於蘇州。前些年,江蘇省把眾多大項目特別是重要的研發項目也放在蘇州,可見倚重。

但,蘇州也確實非常有實力,非常爭氣!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從姑蘇老城看園區新城

目前江蘇經濟產業格局,似乎有所轉移。南京首位度之低,全國倒數,現在要提升了。現代經濟發展模式從外資、外貿、製造業切換到金融科技智性與服務業領域,蘇州這方面還需要加油。

目前,蘇州園區房價上漲很快,成交價屢屢突破7萬/㎡。而且連續很長時間,蘇州房價漲幅遙遙領先全國。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蘇州,自古富裕之地,又近上海,大量外資和上市公司的存在,高端住宅市場一向有支撐。

大樹底下種好碧螺春,這是蘇州的明智。對於畢業生,選擇蘇州是一種選項,很好的城市美譽度,“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十足的江南感,精細程度,蘇州也不亞於杭州。

武漢、西安、長沙、鄭州、合肥等

這些單核城市獲得了各省無條件的支持,首位度很高,省內沒有任何競爭對手,沒有一個城市能夠與之爭奪資源。這點,南京、濟南是非常羨慕的。

武漢的城市提升力很快,倫敦市長訪問武漢,對其城建規模表示吃驚。

武漢三鎮,如今正在發展長江新城,試圖“三鎮變四鎮”。烽火、光迅等企業行業有很強優勢,雖然收入與東部城市相比不高,甚至偏低,但研發力量強。這與產業基礎、眾多高校和行業佈局有關。

武漢搶人也是轟轟烈烈,制訂了最低年薪標準和住房優惠措施推動應屆生留存率增長。

現在,武漢是中部城市中吸引力第1名

20世紀初,武漢的榮耀在於大上海、大武漢,分屬長江的兩大超級城市,人口過百萬,九省通衢。但武漢的隱患在於上市公司較弱,其總市值與利潤等指標相對一般,說明在全國的競爭格局中,缺乏頭部企業。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新的網紅城市西安

西安入選了國家中心城市,這對於城市發展是極大的鼓勵。

多年前,西安交大並不弱於上海交大,甚至部分專業強於後者,但因為城市的區位不同,西安交大逐步喪失高級人才的吸引力,上海交大則步步趨上,清北復交甚至是一個“術語”。上海大學這種普通高校的分數線甚至比其他內陸身省份的985高校都高,這就是城市贈與高校的附加值,身在不發達省份,對於高校也是內傷。反之,欣欣向榮。

事實上,西安意識到這個危機。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如今,西安搶人到了政治高度。2018年1月以來,西安新增落戶人口已經突破三十萬,並且這個數字仍在持續增長。按照規劃,這場以放寬戶籍制度為主導的西安“人才、人口”攻堅戰將會持續三年時間。從2018年至2020年底,實現西安市主城區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全域人口達到1500萬的目標任務。

鄭州是一個躥升很快的城市,米字型的高鐵樞紐,人口大省河南的加持,鄭東新區的高起點、高規劃與發展,讓鄭州成為中原地區的明星城市。

政策上,鄭州的新一線城市/國家級中心城市也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持。鄭州市府高層層在南京參觀,感慨南京的高校資源豐富,表示要合作。鄭州對自己的清晰長短,城市發展非常務實。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鄭州

鄭州、合肥是這一輪的明星城市,房價的躥升體現大家對它的認同度。從灰頭土臉不起眼到如今大紅大紫,這也是有跡可循。畢竟城市骨架夯實得那麼大,城建投資驚人,省內的首位度強力支持,在房價上也體現了飆升感。

2年前,合肥1萬房價很高,2年後的現在,1萬房價簡直地價。省會城市崛起,這就是現實。低估者,被事實教訓。這些城市都有省內最好的科教文衛資源,薪酬不算高,但區域吸納力強。

另外,合肥的崛起讓南京很尷尬,其實,合肥的科研實力很強。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合肥天鵝湖商務區

天 津

天津,一個大城市,北京旁邊。

甚至可理解為北京的一個大板塊,GDP很高,但質量不算特別高。各方面資源都具備,但亮點又不突出。高考層面,天津是隱含的優勢者,一本率達25%,同時競爭者比起上海、北京為少,因此,天津存在非常明顯的“高考福利”

另外,天津豪宅也相當之多,高價房比比皆是,均價於南京、杭州、廣州相比略弱。天津固然是大城市,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天津亦是中國北方最重要的海港大都市,近代的經濟體量長期壓制北京,八十年代仍有"天南海北"之譽。雖然北京的存在長期刷低了天津的存在感,但倚靠其直轄市地位,總體上還是能與北京協同發展。機場客流快被北京吃沒了,港口吞吐卻是被北京撐起來的。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其他重要的城市

無錫,是有亮點的城市,江南錦繡地,城市面貌漂亮,收入比起中心城市有差距,但總體不錯。高端人才相對偏少,產業優勢不夠突出。經濟體量上,無錫的排名其實相對下滑,最近十多年來,相繼被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等超過,而且長沙等城市都在迅速追趕。

要知道,10幾20年前,無錫可是全國排名前10的經濟城市。目前,城市的中心感不強,高端服務業優勢少,逐漸被中心城市吸附——高薪崗位主要基於此:無非高科技、金融、高端服務業。無錫不佔便宜。因此,其他城市如無錫、寧波、大連等,在過去是明星城市,外貿和製造業發達,但目前的困境就是轉型之痛。

無錫的發力之處在於民富層面,高端製造業發達,物聯網也有很強的特色,基礎教育也很出色。這種土地上,向來富庶發達。一直以來,也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翹楚之地。


2019,這些中國城市才有房價前途


▲ 無錫太湖新城

生活在一個城市,幸福是一個感覺指標,但並非量化指標,能量化的無非是經濟、產業、上市公司、收入和房價,冷冰冰的一系列現代化數據將一個城市定義,決定著每個城市的人口流動與歸宿。

層級越高的城市機會越多,金礦越多,當然工作生活也越辛苦。

其實,簡單參看收入/房價指標,北京、上海的月薪超過1萬,南京的收入超過8000,但北京、上海的房價是南京的差不多2倍,為何不是比例關係?

因為,這是城市層級的“邊際效應”。

越好的城市有越高的溢價能力。打個比方,類似考試,從70分提高到90分需要努力,但從90分提高到95分,更需要極為艱深的努力,其困難程度遠超過之前。

城市大洗牌,“隨便買房”的時代確實結束了,有的城市如鶴崗,房價才兩三萬一套而不是一平米,而有的城市,房價十多萬一平。巨大的差價,說明了城市正在徹底分化,同樣是買房,有的買的是資產,而有人買的是大坑!

長期以來,我總結出三個簡單公式

  • 買房 = 參股城市
  • 房價增值 = 城市發展給有房人派發紅利
  • 房價 = 地段價值 +其他

高考之後,很多人填志願,除了學校與專業之外,其實城市的選擇也非常重要,提供了一個人在他年輕時最初的生活方式節奏、氛圍與審美,奠定了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判斷城市的真實價值,決定了一個人的初始化!

其實,人才會用腳投票,而房價則是最直觀的晴雨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