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其中,有一支紅巾軍,約有2萬人,他們想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直搗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可沒想到元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伐的紅巾軍接連戰敗,只能就近逃到朝鮮。

此時的朝鮮還不敢跟元朝鬧翻,於是他們假意安撫這些紅巾軍,賞賜給他們很多美女和金銀,暗地裡卻趁他們麻痺大意之時下了刀子。兩萬紅巾軍被悉數斬殺,血流成河。

等到朱元璋將元廷趕到大漠之後,突然想起紅巾軍戰友被朝鮮殺害一事,便派出使節向朝鮮問罪,說不給個說法的話就要率大軍前來討伐。

朝鮮國王知道朱元璋得罪不起,於是便下表稱臣,還乞求賞賜國姓,朱元璋對兩面三刀的朝鮮國王非常厭惡,於是不許他姓朱,仍舊命他姓李。

後來,在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幫助朝鮮人趕跑了豐臣秀吉派來的日本大軍。

於是,一為了表現對大明的徹底臣服;二為了感激大明的再造之恩,朝鮮就有很多人把姓氏改成了“僕”以表達世世代代為明朝僕役之意。

大清建立後,明朝滅亡,朝鮮人再說自己是明朝的僕役,搞不好是要被清朝暴揍的,怎麼地,我們對你不夠好?你們如此懷念明朝,要不要送你們一起歸西?朝鮮人很識趣,“乃改一偏旁,為樸也。”

這便是樸姓的來源。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其中,有一支紅巾軍,約有2萬人,他們想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直搗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可沒想到元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伐的紅巾軍接連戰敗,只能就近逃到朝鮮。

此時的朝鮮還不敢跟元朝鬧翻,於是他們假意安撫這些紅巾軍,賞賜給他們很多美女和金銀,暗地裡卻趁他們麻痺大意之時下了刀子。兩萬紅巾軍被悉數斬殺,血流成河。

等到朱元璋將元廷趕到大漠之後,突然想起紅巾軍戰友被朝鮮殺害一事,便派出使節向朝鮮問罪,說不給個說法的話就要率大軍前來討伐。

朝鮮國王知道朱元璋得罪不起,於是便下表稱臣,還乞求賞賜國姓,朱元璋對兩面三刀的朝鮮國王非常厭惡,於是不許他姓朱,仍舊命他姓李。

後來,在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幫助朝鮮人趕跑了豐臣秀吉派來的日本大軍。

於是,一為了表現對大明的徹底臣服;二為了感激大明的再造之恩,朝鮮就有很多人把姓氏改成了“僕”以表達世世代代為明朝僕役之意。

大清建立後,明朝滅亡,朝鮮人再說自己是明朝的僕役,搞不好是要被清朝暴揍的,怎麼地,我們對你不夠好?你們如此懷念明朝,要不要送你們一起歸西?朝鮮人很識趣,“乃改一偏旁,為樸也。”

這便是樸姓的來源。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金、李、樸到底有多少?

在韓國有句俗話:“一顆石頭從首爾中心的南山頂上丟下來,被砸到的人不是姓金就是姓李”。在韓國的大約5000萬人口中,每5人就有一位姓金,每10人就有一人姓樸,而金、李、樸這三大姓加起來,佔了韓國總人口的將近一半。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其中,有一支紅巾軍,約有2萬人,他們想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直搗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可沒想到元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伐的紅巾軍接連戰敗,只能就近逃到朝鮮。

此時的朝鮮還不敢跟元朝鬧翻,於是他們假意安撫這些紅巾軍,賞賜給他們很多美女和金銀,暗地裡卻趁他們麻痺大意之時下了刀子。兩萬紅巾軍被悉數斬殺,血流成河。

等到朱元璋將元廷趕到大漠之後,突然想起紅巾軍戰友被朝鮮殺害一事,便派出使節向朝鮮問罪,說不給個說法的話就要率大軍前來討伐。

朝鮮國王知道朱元璋得罪不起,於是便下表稱臣,還乞求賞賜國姓,朱元璋對兩面三刀的朝鮮國王非常厭惡,於是不許他姓朱,仍舊命他姓李。

後來,在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幫助朝鮮人趕跑了豐臣秀吉派來的日本大軍。

於是,一為了表現對大明的徹底臣服;二為了感激大明的再造之恩,朝鮮就有很多人把姓氏改成了“僕”以表達世世代代為明朝僕役之意。

大清建立後,明朝滅亡,朝鮮人再說自己是明朝的僕役,搞不好是要被清朝暴揍的,怎麼地,我們對你不夠好?你們如此懷念明朝,要不要送你們一起歸西?朝鮮人很識趣,“乃改一偏旁,為樸也。”

這便是樸姓的來源。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金、李、樸到底有多少?

在韓國有句俗話:“一顆石頭從首爾中心的南山頂上丟下來,被砸到的人不是姓金就是姓李”。在韓國的大約5000萬人口中,每5人就有一位姓金,每10人就有一人姓樸,而金、李、樸這三大姓加起來,佔了韓國總人口的將近一半。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演員金秀賢



由於韓國姓金、李、樸的人實在太多,為了進行區分,他們通常會在姓氏前加上自己的祖籍(被韓國人稱為“本貫”),單單一個金氏就有300多個不同的本貫,這在地域狹小的朝鮮半島,已經是一個很客觀的數字了。

為避免近親結婚造成種族退化,韓國曾規定同姓之間不能通婚,這在姓氏稀少韓國不啻於引發了一場十級地震,不知道棒打了多少對苦命鴛鴦。

直到1988年之後,韓國才廢除了這條法律。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其中,有一支紅巾軍,約有2萬人,他們想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直搗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可沒想到元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伐的紅巾軍接連戰敗,只能就近逃到朝鮮。

此時的朝鮮還不敢跟元朝鬧翻,於是他們假意安撫這些紅巾軍,賞賜給他們很多美女和金銀,暗地裡卻趁他們麻痺大意之時下了刀子。兩萬紅巾軍被悉數斬殺,血流成河。

等到朱元璋將元廷趕到大漠之後,突然想起紅巾軍戰友被朝鮮殺害一事,便派出使節向朝鮮問罪,說不給個說法的話就要率大軍前來討伐。

朝鮮國王知道朱元璋得罪不起,於是便下表稱臣,還乞求賞賜國姓,朱元璋對兩面三刀的朝鮮國王非常厭惡,於是不許他姓朱,仍舊命他姓李。

後來,在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幫助朝鮮人趕跑了豐臣秀吉派來的日本大軍。

於是,一為了表現對大明的徹底臣服;二為了感激大明的再造之恩,朝鮮就有很多人把姓氏改成了“僕”以表達世世代代為明朝僕役之意。

大清建立後,明朝滅亡,朝鮮人再說自己是明朝的僕役,搞不好是要被清朝暴揍的,怎麼地,我們對你不夠好?你們如此懷念明朝,要不要送你們一起歸西?朝鮮人很識趣,“乃改一偏旁,為樸也。”

這便是樸姓的來源。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金、李、樸到底有多少?

在韓國有句俗話:“一顆石頭從首爾中心的南山頂上丟下來,被砸到的人不是姓金就是姓李”。在韓國的大約5000萬人口中,每5人就有一位姓金,每10人就有一人姓樸,而金、李、樸這三大姓加起來,佔了韓國總人口的將近一半。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演員金秀賢



由於韓國姓金、李、樸的人實在太多,為了進行區分,他們通常會在姓氏前加上自己的祖籍(被韓國人稱為“本貫”),單單一個金氏就有300多個不同的本貫,這在地域狹小的朝鮮半島,已經是一個很客觀的數字了。

為避免近親結婚造成種族退化,韓國曾規定同姓之間不能通婚,這在姓氏稀少韓國不啻於引發了一場十級地震,不知道棒打了多少對苦命鴛鴦。

直到1988年之後,韓國才廢除了這條法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以金、李、樸為代表的中國姓氏在韓國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其他姓氏也或多或少跟中國有著淵源,說到底都是在歷史上與中原漢文化頻繁交流的結果。

在現今的韓國,其實有不少姓氏都來源於中國。


"

熟悉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多的人姓阮,還有黎、李、陳、吳等大姓。

為什麼呢?因為越南曾是中國的藩屬國,這些姓向上追溯幾十代,都是從中國中原地區遷徙過去的。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清末越南官員



一水之隔的日本,唐宋之際也與中國交往密切,但是在中文傳入日本的時候,日本是沒有成體系的姓氏,自然也用不上。

真正繼承了中國的姓氏文化的,除了曾為附屬國的越南,就是與我們淵源頗深的韓國了。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漢姓的由來

最早的時候,朝鮮人並沒有姓,只有名,互相之間的稱呼,估計都是“二蛋、狗剩”之類的。

自從周武王伐紂,箕子朝鮮就成為了西周的一個諸侯國,存在於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北部。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等到漢武帝設立四郡,將朝鮮半島納入漢政府的管轄範圍內,朝鮮與中原的交流就更加頻繁了。

恰逢中原遭遇五胡亂華,很多遼東四郡的漢民為了躲避戰亂,遷入高句麗甚至朝鮮,這其中不乏文化名門,比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毖就帶領族人遷入了朝鮮。

朝鮮人一看人家中原人知書達禮,我們也不能太粗俗啊。

於是,朝鮮貴族的階層開始競相模仿漢人姓氏,從高句麗末期的名將乙支文德、名儒李文真等人的姓名來看,當時貴族階級的姓氏已經完全漢人化了。

然而,在高句麗被大唐滅亡之後,其臣民絕大部分都留在了今天中國的境內,融入百濟、新羅的人極少,因此朝鮮人不得不“從零開始”給自己找姓氏,也因此留下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傳說和故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借來的李、被賜的金

早在唐代,李這個姓氏就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由於仰慕大唐的強盛和富饒,朝鮮人出於“抱大腿”的思想,就紛紛將自己原本的姓氏改成了大唐的國姓,也就是李氏。

另外,朝鮮的一些李姓大戶可能本來就是從中國移民過去的。

比如朝鮮著名的陽城李氏,其始祖是北宋人李秀匡,他曾經是宋仁宗的保鏢,開創朝鮮王朝的李成桂則據說是遼東人

而關於金姓,則來自金國的賞賜。

唐朝滅亡後,女真人興起於北方建立了大金國,出兵攻打朝鮮,朝鮮人投降時,要求改姓“完顏”,但是金國皇帝覺得這些蠻夷不配姓完顏,只賜他們姓“金”。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瓠”還是“樸”?

話說元朝末年,修黃河的民工挖出來了一隻眼睛的石人,所謂“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從此紅巾蜂起,狼煙遍地,老百姓紛紛造了大元的反。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圖片來源於維基百科



其中,有一支紅巾軍,約有2萬人,他們想採取“黑虎掏心”的戰術,直搗元朝的統治中心——大都。

可沒想到元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伐的紅巾軍接連戰敗,只能就近逃到朝鮮。

此時的朝鮮還不敢跟元朝鬧翻,於是他們假意安撫這些紅巾軍,賞賜給他們很多美女和金銀,暗地裡卻趁他們麻痺大意之時下了刀子。兩萬紅巾軍被悉數斬殺,血流成河。

等到朱元璋將元廷趕到大漠之後,突然想起紅巾軍戰友被朝鮮殺害一事,便派出使節向朝鮮問罪,說不給個說法的話就要率大軍前來討伐。

朝鮮國王知道朱元璋得罪不起,於是便下表稱臣,還乞求賞賜國姓,朱元璋對兩面三刀的朝鮮國王非常厭惡,於是不許他姓朱,仍舊命他姓李。

後來,在抗倭援朝戰爭中,明軍幫助朝鮮人趕跑了豐臣秀吉派來的日本大軍。

於是,一為了表現對大明的徹底臣服;二為了感激大明的再造之恩,朝鮮就有很多人把姓氏改成了“僕”以表達世世代代為明朝僕役之意。

大清建立後,明朝滅亡,朝鮮人再說自己是明朝的僕役,搞不好是要被清朝暴揍的,怎麼地,我們對你不夠好?你們如此懷念明朝,要不要送你們一起歸西?朝鮮人很識趣,“乃改一偏旁,為樸也。”

這便是樸姓的來源。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金、李、樸到底有多少?

在韓國有句俗話:“一顆石頭從首爾中心的南山頂上丟下來,被砸到的人不是姓金就是姓李”。在韓國的大約5000萬人口中,每5人就有一位姓金,每10人就有一人姓樸,而金、李、樸這三大姓加起來,佔了韓國總人口的將近一半。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演員金秀賢



由於韓國姓金、李、樸的人實在太多,為了進行區分,他們通常會在姓氏前加上自己的祖籍(被韓國人稱為“本貫”),單單一個金氏就有300多個不同的本貫,這在地域狹小的朝鮮半島,已經是一個很客觀的數字了。

為避免近親結婚造成種族退化,韓國曾規定同姓之間不能通婚,這在姓氏稀少韓國不啻於引發了一場十級地震,不知道棒打了多少對苦命鴛鴦。

直到1988年之後,韓國才廢除了這條法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以金、李、樸為代表的中國姓氏在韓國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其他姓氏也或多或少跟中國有著淵源,說到底都是在歷史上與中原漢文化頻繁交流的結果。

在現今的韓國,其實有不少姓氏都來源於中國。


5000萬韓國人,這3個姓佔了2500萬,還都跟中國有關

韓國前總統盧泰愚



比如張姓,是唐朝時過去的移民,閔姓始祖是宋朝使者閔稱道,印姓始祖是晉朝使臣印瑞,杜姓是北宋真宗時逃過去的兵部尚書杜慶寧後裔。

韓國盧姓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山東,甚至在2000年,韓國原總統盧泰愚還來山東尋根,還直接說姜子牙是他的祖先...

不過這些姓氏相比於上文所講的三大姓,真可謂人丁稀少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