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羈旅篇(一)

古詩 寧靜 寒山寺 文章 浦林漁歌 浦林漁歌 2017-11-04

導言:中國古詩詞,文化蘊涵豐富,體類眾多,將其梳理之後,多角度分類呈現,更能加深認識和理解。這對於瞭解古人生存狀態,理解古人思想和行為,汲取古人文化精髓,將會有所裨益。當然,這也是提升自身文化修養,以智養性的絕佳途徑。

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根據唐詩的主要內容和主體思想進行分類賞析,旨在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劃分:人物、情感(喜怒、哀怨、愁悔、思念、思鄉等),繪景、狀物,動物、植物,地域、時令、節日,出行、送別、相逢、羈旅,生活即事、男女情事,物是人非,出世入世,國事民生等等。本篇為唐詩分類第二十篇,其它篇類詳見本號主頁文章,今後會定期更新剩餘部分,歡迎喜歡的朋友們加關注噢~。


★上期鏈接:即事

本期主題:羈旅(一)

1、《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譯文:山上寺院的高樓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樣子,人在樓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這裡,我不敢大聲說話,唯恐(害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詩人夜宿深山裡面的一個寺廟,發現寺院後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經樓,於是便登了上去。憑欄遠眺,星光閃爍,李白詩性大發,寫下了這一首短詩。此詩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詩人藉助大膽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聳和夜晚的恐懼寫的很逼真,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象的宏偉建築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驚天人,這些彷彿是童稚的想法,被詩人信手拈來,用入詩中,讓人頓感情趣盎然,有返璞歸真之妙。

唐詩|羈旅篇(一)


2、《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裡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賞析:此詩是詩人途經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此外,這首詩也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裡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不僅是中國曆代各種唐詩選本和別集選入此詩,連亞洲一些國家的小學課本也曾收錄此詩。寒山寺也因此詩的廣為傳誦而成為遊覽勝地。

唐詩|羈旅篇(一)


3、《旅夜書懷》-唐·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譯文:微風吹拂著江岸的細草,那立著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裡孤零地停泊著。 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 我難道是因為文章而著名嗎,年老病多也應該休官了。 自己到處漂泊像什麼呢?就像天地間的一隻孤零零的沙鷗。

賞析:這首詩既寫旅途風情,更感傷老年多病、漂泊無依的心境。首聯寫江夜近景,刻畫了孤舟月夜的寂寞境界。頷聯寫遠景,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悽愴心情。首四句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頸聯正話反說,抒發休官的憂憤。詩人說,自己有點名聲,哪裡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尾聯詩人以沙鷗自比,面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隻沙鷗,轉徙江湖,聲聲哀嘆,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全詩前二聯寫點明“旅夜”,後二聯緊扣“書懷”,景中有情,融情於景,內容深刻,結構謹嚴,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瀰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

唐詩|羈旅篇(一)


4、《商山早行》-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遊子悲思故鄉。 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餘輝;足跡依稀,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 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的泥牆上。 因此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裡。

賞析:此詩描寫了旅途中寒冷悽清的早行景色,抒發了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意,字裡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整首詩正文雖然沒有出現一個“早”字,但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緻地描繪出來。全詩語言明淨,結構縝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遊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唐詩中的名篇,也是文學史上寫羈旅之情的名篇,歷來為詩詞選家所重視,尤其是詩的頷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膾炙人口,備受推崇。

唐詩|羈旅篇(一)

5、《題金陵渡》-唐·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譯文:夜宿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 斜月朦朧江潮正在下落,對岸星火閃閃便是瓜洲。

賞析:這是詩人漫遊江南時寫的一首小詩。詩人張祜宿鎮江渡口時,面對長江夜景,以此詩抒寫了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寂寞淒涼。江中夜景如畫,情境悠然。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裡,在煙籠寒水的背景上,忽見遠處有幾點星火閃爍,詩人不由脫口而出:“兩三星火是瓜州”。將遠景一點染,清美之至,寧靜之至。那兩三星火與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襯,融成一體,如一幅淡墨山水畫。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把美妙如畫的江上夜景描寫得寧靜悽迷,淡雅清新。

唐詩|羈旅篇(一)


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濛,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一個犬吠人歸的場面。然而對這首詩的詞句釋義和意境理解,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此詩表面看似乎字字“明白”,實則言簡意約,含而不露,“情在景中,事在景中”,而情非直抒、事不明寫,這給解讀帶來難度,歧義難免,多解必然。

唐詩|羈旅篇(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