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裡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裡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沉冥不願醒。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裡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沉冥不願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祭祖先、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古詩裡的中元節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鬥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寄道侶》

【唐】陸龜蒙

學餌霜茸骨未輕,每逢真夕夢還清。

丁寧獨受金妃約,許與親題玉篆名。

月苦撼殘臨水珮,風微飄斷系雲纓。

須臾枕上桐窗曉,露壓千枝滴滴聲。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裡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沉冥不願醒。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中元節 | 以古詩寄哀情

花木芳香,草長鶯飛,一年一年的中元節,一天一天的牽掛,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記憶。

所有故世的親人們安好,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活在我們的生命裡,點一支蠟燭,燃一段心香,為了那永遠的懷想......

詩詞天地,與你一起品詩賞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