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朱彝尊《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古詩欣賞及解析'

"
"
清代朱彝尊《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古詩欣賞及解析

創作背景:

天龍寺,在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的天龍山內,為北齊時所建。此寺內舊有避暑宮,相傳北齊神武帝高歡曾在此築行宮避暑(以上據《中國名勝詞典》及《大清一統志》)。康熙五年(1666),朱彝尊入幕山西布政使王顯祚,曾於本年及次年遊覽太原附近的名勝古蹟,此詞約是此時所作。

朱彝尊簡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註釋: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人說當年。離宮築向雲根。燒煙一片氤(yīn)氳(yūn),想香姜、古瓦猶存。琵琶何處?聽殘《敕(chì)勒(lè)》,銷盡英魂。

北齊神武帝高歡,英勇善戰可主三軍顛覆,顛覆北魏以建齊。本地人告訴我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築在這片山石之上!如今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的古瓦吧?當年伴著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

賀六渾:即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壺關王氣曾分:這裡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氤氳:瀰漫的煙氣。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春風嫋(niǎo)娜,依然芳草羅裙。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鬆門。

射獵之事已逝,“王業”也已泯滅,曾經造了無數亭臺樓閣,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歲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風春草,遊女遊冶。驅馬遊覽漸至黃昏,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鬆門。

霜鷹自去: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於後,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於是怒而射殺其狗。這裡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

朱彝尊的主要作品有:

桂殿秋·思往事、賣花聲·雨花臺、雲中至日、一葉落·淚眼注、出居庸關、鴛鴦湖棹歌·一百首選二、解佩令·自題詞集、長亭怨慢·雁、霜天曉角·晚次東阿、憶少年·飛花時節、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高陽臺·橋影流虹、洞仙歌·蕭郎歸也、洞仙歌·韶光最好、金縷曲·初夏、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一、齋中讀書 其五、生查子、南鄉子·鬥賬杏樑西、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三、齋中讀書 其十一等。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併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