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下篇《德經》總結髮言

國學 老子 王弼 莊子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2017-04-02

作者:楊本樞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九十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下篇《德經》總結髮言

道德經全文共有81章,分為上篇《道經》,下篇《德經》。為什麼會這麼分呢?分章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們追本溯源梳理一下:我在開講的早期曾經說過《道德經》有三個版本,一是王弼的通行本;二是1973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三是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出土的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組文字。三組文字最早的當屬郭店竹簡,成書於戰國末期,最晚的是王弼通行本,成書於魏晉時期。後期的上百個釋文、註疏都是在通行本的基礎上展開的。

王弼通行本和帛書《老子》都分為《道經》和《德經》,郭店竹簡沒有區分,司馬遷的《史記》也說“老子修道德,著書上下兩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可見,老子的五千言分兩篇大約形成於漢代。

為什麼分為81章呢?

一些學者展開豐富的想象,猜測古人分章理由。有些學者認為,《道德經》源自於《易經》,是對《易經》樸素思想的解讀,特別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觀,其思想源泉就是《易經》中的《乾》

《坤》兩卦,《道德經》分為81章是取自《易經》的陽爻“9”,“9”代表著天地之間的最大數,又代表著陽氣、剛健有力的本質,《易經》中又有九九歸一的說法,而“道生一”恰恰是老子思想的精髓,這就是《道德經》81章的由來。

我在第50講撰寫過《道經》總結髮言,第51講撰寫過《道與德的關係分析》,詳細闡述了老子筆下“道”的本質,老子筆下“德”的內涵以及“道”與“德”的密切關係。

“道體德用”是整部經文的核心。

歷代學者在闡述《道德經》的中心思想的時候,總是會說一個詞彙“道體德用”。道是體,德是用。體是什麼?體是本質,是支撐一件作品的主要內容。

如果用人來做比的話,就人的身體而言,全身200多塊骨頭是支撐人體的道體,道體具有普遍性、具有共性、是最本質的、最核心的東西。能夠區別甲、乙、丙、丁的是填充物—肌肉與脂肪,而肌肉與脂肪就是德用,區分不同的人的標誌就是肌肉與脂肪。同樣的道理,不同的人實施的德行是不一樣的,德有深有淺,又分為上德下德,人的生長過程就是蓄積德行的過程。

老子的道體分為天道和人道。天道與自然、宇宙息息相關,是有關宇宙天地運行的規律。我們經常說,日月星辰此起彼落,雷電風雨交替出現,寒來暑往四季更換,春種秋收順應時節,這些都是老子天道觀的內容,也是我國樸素的唯物主義萌芽期。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多次闡述過老子的天道觀、人道觀;闡述過老子的上德與下德。

老子的“道體德用”是依託於天道修煉人道,在修煉人道的基礎上獲得一些成果,這些成果就是“德”,即得到了一些體會與領悟並踐行在實際生活當中。德在古代既代表著美好、正直的品行,也代表著“得到”的意思。

老子希望一國之君能夠成為聖人,按照“天之道”的法則修煉“聖人之道”,學習如何治國理政,如何治理百姓,如何修身養性,所以,老子筆下的“人道觀”主要是“聖人之道”。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下篇《德經》總結髮言

“尊道貴德”是老子的道德觀。

老子在51章提出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意是,在萬物生長過程中是相伴而生、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萬物的動態生命體,構成了大千世界的勃勃生機。所以,萬物生活在世界上都遵循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尊道而貴德”。“尊道而貴德”的基本方式就是遵循自然規律,任其自然,沒有各種各樣的命令,沒有各種各樣的強權。

這幾句話是老子有關“尊道貴德”的方針,不尊道,生命就不會存在;不貴德,生命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傷害。

上德與下德是有區別滴!

老子在《德經》第一章全章第38章提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即最高境界的德是內化於心,可謂實至名歸的有德。最低層次的德是外顯於形,只能是形式意義上的有德而實質無德。

我對此有些疑問,德實質上是道在人類身上的具體體現,道是抽象的精神範疇,具有自然屬性,其自身無法表現出來,藉助於人類這個媒介,以德的形式演繹道的精神。所以說,道是本體,德是實用,不存在上德與下德之分。老子將人類社會的倫理價值分為德、仁、義、禮,而且這四種倫理價值有上下、高低的區分。本樞認為,下德完全可以歸入仁或義中,不需要再將德分為三六九等,這樣的分類反而複雜了。當然,老子距離我們幾千年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現代社會差距也是相當大,我們無法穿越到先秦時代追蹤尋源,老子為什麼這麼說,只能成為歷史之謎,留待後人再去探索。

莊子就老子所說的第38章的內容寫了一篇專論《德充符》,虛擬出四位德行高尚的殘疾人士,通過四位上德之人的行為表現說明上德是如何內化於心並且不表現出來的。莊子借魯國國君魯哀公和孔子的對話,說明上德不德就是內德不外露。莊子指出,所謂的道德修養,就是保全中和之氣,使萬物自動親近、依附上德之人。

“失道而後德”是老子的道德秩序。

第38章還提出,“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是老子在對德、仁、義、禮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的價值判斷和偏好性選擇。道是人們的精神領袖,天下大道盛行,百姓在無為的主線中各行其是、生活有序。隨著時間的流逝,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心不古,道也就漸漸消失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德站出來,作為人們的精神支柱,統領人們的精神生活和行為準則。

請各位讀者朋友注意,“失道而後德”並不是道失去以後德才會出現,道與德之間是有著過渡階段和緊密銜接關係的,二者之間的關係是先有道後有德,人們在尊道的路上發現了德,就出現了尊道貴德的局面,在發展的過程中,道漸漸離去,德逐漸成為主線。

81章經文大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大意是,樸實的語言最見真心,華麗的辭藻難掩虛假之情。見素抱樸之人不屑於辯解,能言善辯之人離道越來越遠。有智慧的人迴歸道的本原,知識淵博之人稱不上有智慧。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大意是,聖人總是功成而不有,本著奉獻的越多自己越富有的原則為人處世。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大意是,天之道是遵循生命生長規律,有利而無害;聖人之道是順應天之道,有所作為但不爭、不恃、不有。

81章通行本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帛書》甲本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後記:

老子的《道德經》自此全部完結。

寫到最後81章的時候,忽然發現《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竟然是99篇,九九八十一正是諸多學者解讀《道德經》為何是81章的原因,九九歸一、天長地久也是老子《道德經》裡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

我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天意,大概這就是我和千年之前的老子結下的緣分吧!

希望以普通百姓角度與眼光解讀的《道德經》能夠給讀者朋友們一些啟迪。

謝謝各位朋友的欣賞與閱讀!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下篇《德經》總結髮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