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所談的“下德”穿越了千年

國學 老子 儒家 中國歷史 煮史問道 2017-05-17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以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中所談的“下德”穿越了千年

38章有點兒小複雜。

一方面,老子搬出了系列頗為拗口的概念“上德”、“下德”……;另一方面,老子將道、德、仁、義、禮這五個分別隸屬道家與儒家的概念一鍋煮了。

鑑於38章是《德經》的起始部分,我們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老子概念中的“德”到底是個啥?

根據37章的總結,“樸”、“無為”、“靜心寡慾”這些是道的基本特性,當這些基本特性集於人身時,人所表現出來的東西就叫“德”。21章時老子談到過“孔德之容惟道是從”,所以這種德也可以叫做孔德,在37章之後,老子陸續又整出了一些新的名字,諸如上德、大德、玄德,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個就是德,道德經的德,也可以叫做道德。

38章的經文意譯是件略顯困難的事情,我查閱了諸多的翻譯版本,或嚴重偏離老子的本意,或語言文字組織得跟《道德經》一樣的,讓人不知所云。

經文意譯:

身懷上德的人,不會裝B,會是樸實的形象,所以世人看不出他們有上德,正因為如此,他們才真的具備了上德。

那麼什麼是上德呢?

上德之人就是那種順應自然,不做作,卻又無所不為,無所不能的人,即便如此他們依然不以自己無所不為、無所不能而驕傲或沾沾自喜(無以為)。

下德的那類人就是看起來很有德,其實都是裝出來的。

那麼什麼是下德呢?

一個字:裝。

下德之人的無為都是裝出來的,都是有心、有意設計包裝出來的,並且還拿著這些包裝出來的東西而沾沾自喜(有以為)。

上仁之人,並不遵從道的無為而為,他們是有為(所謂的有為就是不順應自然,刻意追求,並刻意用巧智、巧力去達成目的)的一族,但是,即便如此,上仁一族也表現得極為謙虛,胸懷極為廣闊,不嘚瑟、不以為自己有所作為,不認為自己是至仁之人。

由此可知,上仁的層次是低於上德的。

上義之人的情況則還要糟糕,比上仁的層次更低一些。

上義之人不僅不遵從道的無為而為,為追求“義”的境界而不不擇手段,更要命的是,這種上義之人還更執著地認為自己在義方面是有所作為的,是可以名垂青史,千秋萬代的。

上禮之人則在“上德”、“上仁”、“上義”四者中墊底了。

上禮之人不僅撇下了無為這一道的基本本性,而且時時刻刻都可以為禮節而為,當他們的這種禮得到不世人的響應與迴應時,他們將毫不客氣地暫時連禮也放下,伸直了胳膊、扯高了嗓門:“你們這幫子人還有沒有禮,還有沒有節!!”。

所以關於道、德、仁、義、禮這五者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當世界失去了道,然後就都會刻意地去追求德;當世界失去了德,才都會去追求仁;當世界丟了仁,才會刻意去追求禮。有點江河日下的味道。

當滿世界的人都在刻意追求禮的時候,忠和信將被表面之禮、表面之節的滾滾洪流而淹沒,換一句話來講,“禮”這個玩意兒,應該是忠信不足所生下的怪胎,是禍亂的開始。

所謂“前識”的人,並不是這一族真的能先知先覺,而是背道而馳的自以為聰明一族,他們將樸實的道整得相當虛華,他們以虛華之禮為指導思想,運用各種巧智和手段去達成自己的目的。其實,這才真正是愚昧的開始,愚昧的根源。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這句總結,最容易理解。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應該守著深厚、樸實的大道,而不拘泥於淺薄、浮華的禮(禮節)。

翻譯完畢。

《道德經》中所談的“下德”穿越了千年

38章,老子首次直接批判了儒家,尤其是儒家所尊崇的禮。

關於老子與孔子之間的巔峰對決,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有明確的記載,讓我們換個角度直接欣賞一下兩位聖人之間的思想碰撞。

非常有趣的事情是,孔子前去拜訪老子的時候,正是帶著“禮教”這一問題前往的。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引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道德經》中所談的“下德”穿越了千年

孔子去了一趟周(周朝的都城洛陽),向老子請教一些關於周朝禮制的問題,眾所周知,周朝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王朝,是一個禮樂制的社會。

子(老子)曰:“孔,你所問的這些關於禮教、禮制的事情,那些倡導禮制、並曾經讓禮制鼎盛的先王們不僅都死了,而且連屍骨都爛了,只剩下一大堆的歷史而已。”

子接著曰:“孔,你也是如今的大紅人,大家都稱你為聖人,你該懂得:君子時和運都來了的時候,就能駕車而行,成為達官貴人;當時機和運氣都還不到的時候,即便是個君子也活得像根草。”

子繼續曰:“孔,你聽我說,善於經商的人總是將滿倉的貨物都深度隱藏,搞得跟什麼都沒有似的。與此相似,那一些盛德的君子,總是一副非常樸實的形象示人,搞得好像很愚笨似的”。

子最後教訓子(孔子)曰:“子,你還別不高興,我得好好批評你一下,你應該收斂一些你身上的那些傲氣,你應該剋制一下你那些過多的慾望,你應該去掉身上的那種與眾不同的神態與高高在上的神色,你應該去除那些不切實際的遠大抱負。因為這些東西對你無益。子,你今天遠道而來問禮,我能告訴你的只有這些”。

孔子起身捧手鞠躬行禮,別過老子。

回家之後,孔子安安靜靜地呆大天,既不講學也不大說話,一直在反覆理解消化老子所言。

弟子們終於忍不住問孔子:“老師呀,老子到底跟您談了些什麼,是不是可以分享一下下?”

孔子:“別提了,那人是龍,高深莫測的龍”。

弟子:“龍?莫非是老子要稱王稱帝了不成?”

孔子:“哪兒跟哪兒啊,你們今天怎麼都這麼笨呢!關於鳥,我們都知道這東西能在天上飛,開弓射箭就能將這玩意兒給射下來;關於魚,我們都知道這玩意兒只能在水裡遊,所以我們織個網就可以將其捕撈;關於獸,我們都知道它們只能在地上跑,那麼我們可以在地上挖個坑,我們可以在地上織個網,都可以搞定。但是,龍能下海,能上天,能乘雲駕霧,我們是沒有辦法瞭解的,我們更是沒有辦法將其收服的。”

子對子的“教導”內容,與38章核心主旨完全一致。

司馬遷所著史記是可信的。

據文物發掘與歷史學者們的考證,孔子與老子應該有多次交流,《史記》所記載發生於洛陽的這一次最為詳細,其餘則不知所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