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國學 老子 文化 一把金鑰匙 2017-03-25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道。

其出也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

老子《道德經》|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1.悟道的人不用出門就可以知道天下之事;不用往窗外看就可以知道天道。獲取信息要儘量獲取有用的知識,並且要依循天道的方向。而天道無須出門就可以領悟。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的一句老話,“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能夠不用出門就可以知天下事,是有參悟了道的智慧的人,他的智慧到了最高處,就是真正的神通;神通並不是稀奇的事,而是真實智慧的成就。一個按照“道”的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不必出門,就會知道天下的事。如果有真智慧修養的人,用不著到外面實際經驗,就可以瞭解事實的究竟。

2.“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瞭解太多可能會陷入“知識障”,導致無法接近道。“其出彌遠”的“出”字,並不一定講一定需要出遠門,其實是指知識越多,越愚鈍;換言之,知識學問越好,煩惱越深。因為普通的常識越多,真智慧反而被矇蔽了。現代人資訊太發達,我們花了太多時間關注各種小道雜文、花邊新聞等等,對我們自身的智慧成長不一定是有幫助的。所以“出”字並不是指出外之出,是付出去,我們在精神生命上,在腦力上,付出得太多,真正的智慧當然就越來越低了。因此,聖人之道是做內省工夫的,“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所以有道的並按照道的原則做事的領導者不用遠行就可以知道“道”的規律,不用看就能明瞭,放下私慾就能成就事業。心中有“道”,放下私慾,無需尋找見聞,事業便可成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