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國學 孔子 中國歷史 米芾 趣遊山東 趣遊山東 2017-08-02

曲阜是全國古樹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在這眾多的古樹中,尤以“先師手植檜”最為著名。

"先師手植檜"是位於大成門內東側石欄圍護的檜樹,樹東石碑是明萬曆年間楊光訓手書。 古檜挺拔高聳,樹冠如蓋。據記載,古檜原為孔子親手所植。今存檜樹為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於古樹樁下復生的新枝長成的。樹東有明人楊光訓"先師手植檜"被人視為孔子思想和孔子後裔興衰的象徵,倍受敬仰。至今約有2400年樹齡,依然保存完好。

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這棵檜樹粗可合抱,樹冠亭亭如帷蓋,青蘢蒼翠,樹身似銅,高達20多米,樹頭向南傾斜。樹旁至今立有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所立《先師手植檜》石碑一幢。從一些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孔子當年確實種植過三棵檜樹。

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關於孔子本人栽種的檜樹,最早記載見於唐人封演所著 《封氏聞見記》:“兗州曲阜文宣王廟內並殿西、南,各有柏葉鬆身之樹,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實際上最初孔子所栽的,到晉代就已經枯死了,後來又發新枝,幾番榮枯,如今看到的這棵已經不是原來那棵了,但依然是在原有基礎上生根發芽。那麼在這幾千年中,這棵古樹又有怎樣不平凡的經歷呢?

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歷代的孔子後裔們,都把這棵樹當作神靈般保護起來,誰也不準動一枝一葉,有人說這棵檜樹枯榮死生,可以占驗家運國運。這棵樹要是枯死,那麼國家就會蒙受災難,相反如果它枝繁葉茂就預示著風調雨順,國家昌盛,難道這棵樹真的有這麼大的魔力?

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據說在孔子手植檜枯死的永嘉三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旱災,田裡的莊稼枯死,老百姓流離失所,之後國家陷入了動亂,連年的戰爭,人口銳減,百姓顛沛流離,生活困苦。等到唐乾封二年(667年),當時朝廷驕奢淫逸,廣建蓬萊、上陽、合壁等宮,崇尚佛教,並且連年征戰,致使國庫漸空,孔廟的孔子手植檜再一次枯死,之後國家也是歷經動亂,直到宋康定元年(1040年)的太平時期檜樹才又萌發新芽。

這棵樹被視為一個大家族興衰的象徵

手植檜經歷兩次劫後重生之後,枝繁葉茂、鬱鬱蔥蔥,隨著時間的流逝,危險也再一次臨近這棵已經歷經千年的古樹。

金貞祐二年(1214年),手植檜又再次毀於戰火。根據《孔氏祖庭廣記》的記載,貞祐二年正月,在元朝軍隊侵入中原,佔領孔廟時,燒殺搶掠,放火燒了孔廟,在烈火中孔子手植的三棵檜樹也難於倖免,有兩棵被焚燬,再也沒有發出新枝。孔子第五十一代嫡孫太常博士衍聖公孔元措嘆息道:“天地否而復興,正道厄於晉宋齊樑陳隋之間,至唐而復興,此自然之理也。”此後一直戰亂不已,儒學衰微,孔氏族人也是顛沛流離,直到元朝統一之後,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倖免的一棵檜樹再次萌生。

春回大地,這株唯一倖存的孔子手植檜樹,就這樣又過了幾百年。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一天,孔廟不慎著火,孔子手植檜在大火中不幸被焚,之後枯死。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不好的兆頭。根據史料記載,這之後普安土司女首領米魯起兵,號稱無敵天王,搶掠邊境。韃靼小王子入居河套,經常進攻騷擾延綏地區,對北方邊疆造成嚴重威脅。當時很多人都說這與孔廟孔子手植檜焚燬有關,是上天的懲罰。

根據記載,這棵檜樹最後一次經歷劫難,是在清朝雍正年間。

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一天,這棵檜樹再次遭遇火災,燒燬樹身,僅存下約半米高的樹樁,孔氏族人非常害怕,因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棵樹的榮枯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預兆。

孔子手植檜復活的那些年份,據說都是風調雨順,民風淳化,百姓安居樂業,正是朝廷尊孔重道,信奉儒教之時; 枯死的時候國家就多災多難,孔氏族人也多顛沛流離。這在我們今天看來或許多少就是一些巧合,但在古代人們往往把它神話了。

對於這株神奇的檜樹,孔子的後代們特別看重,曾不惜筆墨地對它讚頌和描述。孔子四十六代孫孔舜亮,在詩中這樣寫道:

聖人嘉異樹,移對誦弦堂。雙本無今古,千年任雪霜。

右旋符地順,左紐象乾綱。影覆詩書府,根蟠禮義鄉。

盛同文不朽,高與道相當。洙泗滋榮茂,龜蒙借鬱蒼。

毓靈全木帝,鍾秀極勾芒。氣爽群居席,煙凝數仞牆。

陰連槐市綠,子落杏壇香。布露周千尺,騰凌上百常。

傍欺泮林小,遠笑嶧桐黃。屹若擎天柱,森如出日桑。

風中雕虎嘯,雲際老龍驤。直欲警魑魅,端凝待鳳凰。

鱗差闕鞏甲,千錯羽林槍。大節忠臣概,堅心志士方。

魯宮侵不得,秦火縱何傷。宣子休誇樹,姬人漫愛棠。

鬆卑虛視爵,花賤枉封王。誰念真儒跡,何當議寵章。

當然也少不了歷代一些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以孔子手植檜為題,吟詩作賦,讚頌孔子手植檜。

北宋崇寧二年,也就是公元1103年的一天,孔廟裡來了一位文士模樣的人,這人氣質高雅、舉止瀟灑,原來,他就是太學博士、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米芾。只見他在孔子四十八代孫孔端友的陪同下,先是祭拜了孔子,然後又周覽起孔廟的聖蹟來。

當他們來到孔子手植檜旁時,孔端友介紹說:“這株檜樹,就是先祖當年種植的。”一聽說是孔子親手所植之樹,米芾頓生肅然起敬之情,他仰首上望,只見這株檜樹,樹身蒼勁挺拔,披鱗掛甲,昂然直立,而茂密的樹冠,如傘蓋一般,遮天蔽日,而枝幹扭曲盤旋,好似虯龍飛舞。

孔端友說:“從古至今,對先祖親手種植的檜樹,不知有多少賢達文士,賦詩留墨,進行褒揚。米博士今日前來拜謁聖廟,瞻仰先祖所植之樹,當有佳作墨寶才是。”經孔端友這麼一說,米芾有些謙虛地說:“在孔聖人家裡舞文弄墨,恐怕你聖公會見笑的。”孔端友說:“米博士這是講的哪的話,米博士的墨寶留在祖廟,定會給祖廟增光添彩的。”於是,孔端友立即吩咐備來筆墨紙硯。

米芾醮墨提筆,對孔端友說:“孔子有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我就依孔子此語,作一首三字言詩如何?”孔端友連連稱是,表示贊同。只見米芾筆飛墨舞,不會一兒,一首《孔聖手植檜贊》便躍然紙上:

煒皇道,養白日。御元氣,昭道一。動化機,此檜植。 矯龍怪,挺雄姿。

二千年,敵金石。糾治亂,如一昔。 百氏下,蔭圭璧。

孔端友看到此作後,自是讚不絕口。後來,他把這首《孔聖手植檜》刻成碑石,樹立在了孔子親手種植檜樹旁邊。

時間到了清代,著名文人施閏章,在瞻仰了孔子手植檜後,有感而發,賦詩一首:

靈檜無枝葉,虯龍百尺長。何人見榮落,終古一青蒼。

元氣收東嶽,孤根接大荒。遲迴思手澤,俯仰愧升堂。

另外《闕里志》載一首《前人題手植檜》詩云:

夫子庭前檜,傳來夫子栽。霜皮皆左紐,野火漫餘灰。

翠色滋杏壇,虯根上石苔。斯文應未喪,重發待時來。

這棵古樹承載了幾千年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歷經千載,卻依然枝繁葉茂,被後人瞻仰。《西行漫記》記載,毛澤東在回憶青年往事時,依然記得在1920年春途經曲阜參觀孔廟的時候,還特意提到孔廟這棵孔子親手栽的檜樹,不禁感慨萬千。這棵飽經風霜閱遍人間滄桑的古樹,成了活的文物,是孔子精神不死的象徵,也是孔氏家族綿延不絕的一種歷史見證。而對於我們今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像古樹一樣,做好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中國古老文化生生不息。(張令偉)

編輯:劉玉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