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輝華:國企改革歷程有過哪些“新名詞”

【財新網】(記者 周東旭)“無論是看重大改革文件的出臺時機,還是中央文件的發佈頻率,都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規律性現象:越是國企處於困難時期,越是可能發佈大量國企改革的文件。換言之,國企的危機往往成為國企改革的良機。”近日,人民大學國發院副院長聶輝華等完成報告《國企改革歷程中的新名詞和新動力》,歸納總結1978-2016年間276份與國企改革直接相關的中央文件,概述不同階段國企改革的動力和舉措。

報告認為,一般來說,文件發佈的頻率越高,級別越高,表示中央對此項改革工作越是重視。報告主要關注了兩類與國企相關的重要文件,一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發佈或者由中辦、國辦發佈的文件,一是中央部委發佈的文件。

聶輝華:國企改革歷程有過哪些“新名詞”

報告將國企改革分為四個階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前為國企改革探索期,1992-1998年為國企改革加速期,1999—2008年被視為國企改革陣痛期,2008至今為國企改革緩和期,據此,統計出1978-2016年間的文件分佈情況。

從密度上看,1992-2008年是國企改革文件發佈最多的時期。在整個1990年代,總共發佈了95箇中央文件,如果加上2000年,則每年平均發佈了10箇中央文件。報告分析,這一事實與90年代國企經濟績效陡然下降的趨勢完全吻合。

報告還發現,2000年之後,2003年發佈的中央文件最多,數量達22個,也是1978年以來發布與國企有關的中央文件最多的一年。2004年次之,多達19個。2009年發佈的文件數量為18個,排名第三。

報告認為,“這都不是偶然現象。2003年成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質性地推進了國有資產戰略性佈局調整,並且從當年開始到第二年,大量國企實行了轉制,因此這一時期屬於國企的深層陣痛期。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國企績效在經歷了2003年以來的緩慢增長之後,再次出現明顯的下滑,因此2009年中央發佈了大量國企文件,推動國企薪酬改革和股權分置改革,以便減輕全球危機帶來的負面衝擊。”

從改革文件的分佈數量分析,報告表示,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基礎。一旦國企經濟效益不好,就會直接動搖國家財政基礎。為了緩解財政壓力,國家必須對國企進行改革,確保國企不成為財政包袱。

“從政府的角度講,國企績效越是不好,對國企改革的壓力越大,動力也越強。”報告稱。

報告還稱,改革的動力除了反映在改革文件的數量上,也體現在改革文件中的“新提法”或新名詞上。這些新名詞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國企改革的時代背景、改革困境或者改革舉措。

報告梳理出主要的新名詞。比如,199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一份關於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文件,明確提出“國有資產流失”名詞,“表明當時有關部門對於國企改革比較慎重,擔心國企改革過程中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1998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佈《關於切實做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的通知》,“職工再就業”、“下崗”首次出現於這份中央最高級別的文件,“表明當時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很不樂觀。”

報告還計算出新名詞出現之後在其他改革階段出現的頻率。仍以“國有資產流失”為例,國企改革加速期(1993-1998年)被提及6次,在改革陣痛期(1999-2008 年)和之後的改革緩和期(2009年至今)分別被提及15次和23次。報告認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在改革加速期國有資產流失尚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之後這個問題被認為更加嚴重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國企改革的底線在收緊,制度在完善。”

再比如,“下崗”在改革陣痛期被提及137次,“足以說明當時這個問題的嚴峻性,但是之後在改革緩和期只被提及2次,說明這個問題已經基本解決。”

報告還統計了關鍵詞,所謂關鍵詞“是指具有明確改革指向和實際措施的專有名詞,這些名詞可能在文件中反覆出現。出現次數越多,說明這一舉措越是重要,或者相關的問題越是嚴重,或者至少反映了改革的側重點。”

比如,1992-1998年的國企改革加速期,一個主要標誌是,“產權改革成為了改革的主要舉措。因此,產權一詞出現頻率高達565次,比上一個改革階段出現的次數多了一倍左右。其次,破產一詞出現了347次,兼併出現了278次,也都說明那個階段的國企改革主要涉及國企的重組問題,這也屬於產權改革範疇。”

“國企經濟形勢下滑之時,往往是國企改革動力發力之際。”報告希望藉此尋找國企改革的新動力,“除了經濟效益下降是國企改革的動力,競爭也是國企改革的動力。不管是內部競爭還是外部競爭,對於加速要素流動,加強資源重置,改進經濟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