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到今,作為我們的鄰國的日本,一直對我們國家的文化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在他們自己文化的形成之中,也在不斷地汲取中國文化的營養。比如日本的文字、建築、繪畫、書法還有茶道等等都是來自於中國,成為漢文化圈的重要一員。今天,對於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日本民眾依舊十分關注,並且拍攝了多部關於中國的紀錄片。比如《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等紀錄片,不僅僅在日本廣受好評,也在中國網友之中引起了熱議。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日本NHK是日本最大的廣播電視機構,他們的紀錄片是招牌性的產品。NHK的紀錄片主題不僅僅侷限於國內,還會將視線注視到其他國家,從1974年開始,NHK就已經開始拍攝關於中國題材的紀錄片,至今已經有6000多期相關節目。1996年,日本NHK拍攝了紀錄片《故宮》,其素材包括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館的藏品。

細節之美

關注故宮博物院的網友們一定看過央視版的幾部關於故宮的紀錄片,無論是《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和《上新了,故宮》都反映了故宮的宏偉和歷史沉澱之美,為了能夠展現作品的內涵,創作者們非常善於利用情景重現的手法,對文物進行分析和解密,試圖引起中國觀眾更加深入的思考。而NHK拍攝故宮的紀錄片和中國的紀錄片不同,因為他們面對的人群是對於中國一知半解的日本大眾,所以更側重於科普歷史、文化知識。所以每介紹一件藏品,他都會非常詳盡介紹細節和背景,力圖以簡短的語言向群眾普及知識。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在挑選藏品介紹的時候,NHK會刻意挑選一些對於日本民眾比較熟悉的工藝品或者書法作品等。比如青銅器,瓷器,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等等,都成為獨立的素材。中國瓷器從古代開始就聞名世界,傳入日本之後一直深受日本貴族的喜愛。而中國的書法更是對日本的"書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自從唐代開始,中國的書法作品漸漸傳入日本,一些中國書法大學,比如蘇東坡、王羲之等等都是日本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對於王羲之,日本人極其嚮往之,NHK專門用了一集詳細述說故宮博物院的王羲之真跡。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NHK以乾隆的書房"三希堂"開始說起,"三希"意喻"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乾隆十一年是他極為幸運的一年,他在這一年收集到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NHK認為,三希堂便是乾隆根據他自己對王羲之作品的理解,而為書房起的名字。NHK對於王羲之作品的理解更具人情味,他們在解說王羲之的作品時,對於書法成就和技法只是三言兩語帶過,而側重於對王羲之生平的介紹。其中不僅穿插了王羲之曾經為窮苦的賣扇老婦人題字作畫,幫助她早些賣出扇子的善舉,也詳細解說了《蘭亭集序》的創作過程。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第25集之中展示的主題則是皇帝的玉手箱,這一集之中,創作者則是通過皇帝的藏品來展示古代藝術品工匠的超凡技藝。從玉器、金器、靈芝、玉雕等等各方面詳細講解。相對於中國紀錄片側重的技藝,NHK更看中一些"新奇"的藝術品,比如翠玉白菜和豬肉石,象牙扇子等等。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價值連城,雍容華貴。NHK整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非常寫實,每一件文物的故事都是娓娓道來。相比於故宮的紅牆琉璃瓦,NHK的鏡頭更加註重藏品的細節,更加真實地呈現出它們背後的故事。

敬畏之心

日本人傳統思想上對強者是十分畏懼和敬佩的,在歷史上,日本和中國一衣帶水,曾經多次向中國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技術等等。至今無論是京都、奈良留存下來的古建築,或者是日本的書道、茶道之中,我們都能看到我們傳統文化的影子。一直到了近代,日本漸漸對西方文明認識深刻,崇拜和學習的對象轉而成了美國、英國、德國等等。雖然美國曾經向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但是在上世紀,有媒體對日本人做了廣泛的調查,日本民眾最為喜歡的國家,竟然是美國。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在NHK歷年的作品之中,對中國經濟、社會、交通等等方面的紀錄片,在中國網民之間的評論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覺得NHK的紀錄片能夠一怔見血的揭露中國的現實狀況,比較客觀真實地反應我們生活之中的現實問題。而更多的網友則認為NHK在拍攝時以點帶面,並沒有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而是始終將視線瞄準中國社會的陰暗面。但是紀錄片《故宮》在中國網友之間卻深受好評,通過這部紀錄片,創作者們還是隱隱對中國古代登峰造極的工藝品顯示出敬佩之意。

日本NHK紀錄片《故宮》,日本人對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另外,《故宮》系列紀錄片一共26集,其插曲卻是由日本樂團"神思者(SENS)"創作的《故宮三部曲》,其中一共34首曲子,最為著名的就是《故宮的記憶》。這首曲子至今還會常常用來作為國內紀錄片和影視劇的插曲,十分恢弘莊嚴。NHK對《故宮》選曲的慎重,也從側面表現出創作者對於中國歷史和故宮博物院的敬畏之心。

總結

為什麼NHK的《故宮》會讓我們有真實之感,因為他們對故宮博物院藏品的刻畫更加細膩富有人情味。整部紀錄片都是以物為線,我們雖看不到中國歷史上的金戈鐵馬的浩瀚場景,也能看不到眾臣跪拜的莊嚴場面,但創作者注重的,是對故宮博物院文物的細節描寫,不僅僅是外觀形狀和用途,還詳細闡述了花紋所表達的寓意和創作者的故事。

所以,這部紀錄片給予觀眾的,則是在歷史大背景之下藝術品欣賞,多角度、外觀細節的突出拍攝,帶給觀眾更多的是對寶物之美的傳達,也是對創作者技藝的崇拜尊敬。

參考資料:

王建民——《中日文化交流史》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周兵——創新、實驗、傳承《故宮》創作構想和反思

黃大慧——日本大國化趨勢與中日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