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突如其來的降溫和小雨讓常熟顯得有些陰冷,風雨之中,空蕩的觀致汽車常熟工廠,更讓人感覺有些淒涼。

4月23日,部分觀致汽車經銷商在上海車展觀致汽車的展臺進行維權。期間,有經銷商向《新車新技術》表示,觀致工廠早已停產,店內新車均為2018年7-8月生產,同時觀致汽車還停止了備件的供應,有的經銷商被迫拆解試駕車來保證維修時備件的供應。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為了證實這一消息,《新車新技術》來到了觀致常熟工廠。觀致常熟工廠周邊難以看到往來運輸物料的卡車以及運送新車的板車,工廠內也基本看不到工人走動,原本應有上千名員工工作的工廠顯得異常冷清。

“現在基本不生產了,一個月去個兩三天就可以了,更不用說加班拿加班費了。唉,反正我也準備離職了,去博郡汽車。”在觀致員工宿舍的門口,一位觀致總裝車間的工人這樣和《新車新技術》說到。

正在休長假的員工證實了觀致工廠已陷入停產的傳言。但是不同於經銷商7-8月間停產的傳聞,觀致員工向《新車新技術》表示,實際上到2018年12月,工廠仍在開工,但2019年上來,工廠基本就陷入了停滯的狀態。

停產、裁員皆是寶能壯士斷腕?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觀致汽車立志成為一個享譽國際的汽車公司。為此,我們傾注激情與真誠,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以優質的產品、雅緻的設計和個性化服務,為全球用戶帶來愉快的駕乘體驗,更為員工、夥伴、股東和社會持續創造價值!”當年觀致汽車的願景言猶在耳。

時至今日,不少人依舊認為,作為中國車企品牌向上的先行軍,觀致的產品稱得上中國車企的巔峰之作,當年觀致3完全能在產品力上和它的“假想敵”速騰掰掰手腕。

但假想敵始終是假想敵,缺乏大眾這樣深耕中國多年的品牌背書,加上堪比速騰的定價,觀致3沒能威脅到速騰,更沒有打響觀致品牌的“頭炮”。資金上的匱乏,更是讓成立將近十年的觀致僅僅擁有觀致3和觀致5兩條主要產品線,觀致汽車陷入了“銷量差-沒新車-缺營銷”的惡性循環當中。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低迷的銷量也讓觀致從品牌發佈至今,接連更換了6任CEO,從奇瑞時代的郭謙、墨菲、劉良、陳安寧,到寶能時代的李峰、矢島和男,8年連換6任CEO,觀致CEO更替的頻率堪比王思聰身邊的網紅。

2019年2月,由寶能掌控的觀致汽車完成了新一輪的人事調整,這輪調整中走馬上任的高層幾乎全部來自雷諾-日產聯盟,而當年由戈恩帶領的雷諾-日產聯盟,便是以成本控制著稱,在這一輪人事調整中,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缺錢的觀致,已經向外界釋放了即將進行嚴格成本控制的信號。

只是觀致的這次成本控制比所有人想象的都更加決絕。

“和以前相比,現在宿舍區的人要比以前少了很多,生意也差了。”觀致宿舍區旁一家服裝店的老闆這樣說到。在停產的同時,觀致仍舊保持著正常的工資發放,但裁員的大刀已經落下。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據瞭解,目前觀致正在進行人員的裁撤,其中勞務派遣員工、入職1年以內的正式員工成為了首先被裁員的對象。“被裁掉的同事大概佔到了五分之一吧”觀致的產線工人這樣說到。

在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停產亦是觀致控制成本的手段之一。

“從今年1月開始,我們這邊基本就沒有接到觀致的訂單了。”在觀致常熟周邊配套的工業園區內,不止一家零部件供應商向《新車新技術》反應了這一現象,這一時間也恰好和觀致常熟工廠停產的時間相吻合。

同時供應商也提出了自己疑問,2018年他們為觀致提供的零件應該能夠支撐7萬臺以上的產量,但觀致去年實際銷量僅在4萬臺左右,那麼多餘的3萬臺產能究竟去了哪兒?

如果這位供應商能夠到觀致工廠周邊走一圈便能發現答案:觀致常熟工廠的周邊密密麻麻地停滿了新車,這些便是2018年過剩的3萬產能。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以觀致4萬左右的年銷量來看,這批過剩的產能仍能夠支持觀致大半年的銷售。但從一般車企的規劃來說,產銷並不會有太大的脫節,觀致的大規模過剩難保不是計劃之中的舉動:2018年大規模生產,上量之後降低成本,其過剩的產能則用以支持2019年工廠停產時期的需求。

“去年7、8月,我們還在兩班(24小時)生產。”觀致產線工人的話解釋了為什麼經銷商如今拿到的新車都是去年7、8月生產的。

並且經銷商拿不到維修備件也與觀致降本有關。早前觀致為了對標合資品牌,使用了大量高成本零部件。如今的大勢之下,更換供應商、降低零部件成本,也是降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但是,掌權的寶能太過心急。一刀切式地切換供應商導致部分供應商停止了對觀致的供應,這也就造成了目前經銷商部分零件無件可用的尷尬境地。

人員、生產、零部件,寶能領導下的觀致可以說將降本做到了方方面面,現階段對於觀致來說正是最難熬的階段。

“門外漢”寶能能否讓觀致破而後立?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不過,我這邊收到了觀致五月一些零件的訂單。”一位本特勒員工的話似乎告訴我們觀致復產並不會太遠了,本特勒是觀致最主要的底盤零件供應商。

裁員、停產,破之後的觀致應該要想想自己如何“後立”。

顯然長期耕耘物流、房地產、保險業的寶能在造車、賣車上是門外漢。寶能想將在房地產和保險行業擴張、取得巨大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汽車行業並不容易。

有報道稱,2018年下半年,姚振華對研發團隊要求,在2019年期間投產一款新車,從研發到SOP僅給出一年的時間,這顯然違背了汽車工業的規律,寶能或者說觀致也沒有這樣的硬實力。作為觀致底盤最主要的供應商,本特勒也沒有收到觀致有全新車型的信息。一般來說,本特勒這樣的一級供應商,不僅僅會提前收到車企的新車信息,甚至會參與到車型的設計流程中,以便減少零部件生產時的問題。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在經銷商的申訴函中,第一條便是“欺騙性招商承諾6-9個月向市場推出新產品,一直未兌現。”資本市場對“爆發式增長”垂涎欲滴,偏偏汽車行業要的卻是一個“穩”字,產品研發、造型設計需要時間,品牌營銷、渠道建設同樣需要時間。

在品牌營銷、渠道建設上,寶能缺乏足夠的耐心。管理團隊的反覆更替,隨意調整商務政策,後續建店標準降低都損害了現有經銷商的利益,4個月內兩次維權便是經銷商對於寶能的迴應。

這對於觀致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即便寶能希望觀致能夠採取一些新的零售模式,但短時間內觀致仍將依靠現有的一批經銷商來銷售獲利;同時反覆出現維權這樣的新聞,對於觀致本就薄弱的品牌形象更是雪上加霜。

經銷商申訴中的“未能及時地提供常規的基礎維修配件,導致經銷商無法正常經營引發客戶投訴”也是寶能“門外漢”的表現之一,一般整車廠在降本、切換供應商的過程中,很少會出現供應商拒絕供貨的情況。


觀致常熟工廠已停產4個月 廠區庫存車堆積如山



對於寶能和觀致來說,破並不困難,但立需要時間。

前雷諾-日產聯盟高管團隊入駐觀致,他們重新建立起管理體系需要時間;長久以來缺乏新車的觀致,在產品研發上需要時間;更替供應商,重建供應體系需要時間;安撫現有經銷商,建立全新渠道也需要時間。

寶能已經讓觀致完成了“破”,那麼在“立”的時候,寶能是否還能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支持呢?

寫在最後

陷入“維權危機”、工廠還處於停產狀態的觀致似乎已經到了自己的至暗時刻。但是中國有句老話:“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重塑後的觀致也有著鳳凰涅槃重生的機會。

— THE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