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輛產能


文 | AI財經社 田晏林

編輯 | 鹿鳴

沿著天津的津漢快速路往東南行,駛進位於濱海高新區的高新二路,再穿過兩三個路口,空曠的馬路邊上,“恆大國能汽車”幾個大字,尤為醒目。

從廠房周邊的情況來看,幾名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在廠房附近進行試駕,這或許意味著恆大的電動汽車或已進入新車的磨合階段。早前恆大曾透露,預計在今年6月,旗下首款電動汽車將在天津基地全面投產。對於進展,恆大國能汽車未給出正面回覆。

這裡是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籌備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主要基地之一。作為房企大佬傾注心力的全新業務,恆大新能源汽車尚未入市便引發密切關注。

6月11日,恆大集團與廣州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佈投資1600億,在廣州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新能源電池研發生產基地、電機研發生產基地等三大基地。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計劃未來的年產量要達到100萬輛。6月15日,恆大又與瀋陽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恆大投資1200億在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助力瀋陽建設國家汽車產業中心。

不管與賈躍亭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和競爭,在與FF和解後,這半年來,許家印的造車行動一刻都沒有停止。

僅僅是上半年的六次收併購,已經讓恆大完成了在整車資質、電池電機、銷售渠道等方面的產業鏈佈局。許老闆更是放出豪言,計劃三年內實現50萬輛—100萬輛的產能建設,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之一。

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輛產能


恆大國能汽車天津基地 攝影/田晏林

01

趕路


直到6月初,許家印的歐洲行才結束。6月12日,他又應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的邀請,飛赴韓國進行考察。

SK集團是與三星、LG齊名的韓國三大跨國企業集團之一,旗下SK Innovation是全球首家採用高密度三元系材料製造鋰離子電池的企業,在動力電池領域擁有先進技術,是戴姆勒、大眾、現代等知名車企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即便已經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佈局,但為了造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許家印並不排斥繼續引進優秀的合作者。從5月底開始,他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得很滿,只有兒童節那天稍微輕鬆。

6月1日,他與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董事長周金輝飛往西班牙,看望了恆大西班牙分校的小球員,看了一場“恆大杯”馬德里足球冠軍決賽。在與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吃過午飯後,哥兒仨繼續趕路。

瑞典當地時間6月3日,許家印、張近東、周金輝以及中渝置地董事長張鬆橋、恆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兼恆大NEVS董事長蔣大龍等一行人,出現在位於瑞典特羅爾海坦的恆大NEVS總部。

這是許家印在收購英國頂級輪轂電機公司後,第一次帶朋友參觀他的新能源汽車事業發源地。5月30日,恆大宣佈全資收購英國Protean。後者在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擁有頂級乘用車(如小轎車、SUV、麵包車等)的輪轂電機技術。

熟悉汽車行業的人士知道,電機、電控、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三大核心部件,而輪轂電機則代表了電機領域的先進技術。誰能掌握這項汽車驅動新模式,誰將有可能摸到那枚打開萬億新能源汽車市場大門的鑰匙。

雖然去年中國汽車工業出現了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但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和50.8%。

當一個總資產達萬億的地產企業,遇到一個具備萬億規模潛質的行業,以許家印這種“要麼不做,要麼做強、做大、做成功”個性,不會輕易拒絕嘗試。

今年3月,許家印以5億元控股荷蘭e-Traction公司,率先獲得了商用車(如公交車、貨車等)的輪轂電機驅動技術。至此,恆大全方位包攬了輪轂電機技術,似乎距離那把鑰匙更近了。

自從與FF分手,一心要迎新能源汽車進家門的恆大,不斷相親,陸續結親。從去年11月份開始,除上述併購事件外,恆大在整條產業鏈的佈局速度驚人:2018年11月6日,恆大集團斥資144.9億元入股廣彙集團;2019年1月15日,恆大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恆大健康,以9.3億美元收購瑞典國家電動汽車有限公司NEVS的51%股權並獲得多數董事席位;1月24日,恆大健康以10.59億元拿下卡耐公司58.07%股權,獲得日本頂尖技術,擁有行業前三的動力電池產能;1月29日,恆大NEVS以1.5億歐元與瑞典頂級超級跑車公司科尼賽克,組建成立合資公司(NEVS控股65%),獲得整車研發製造能力。

據AI財經社非全口徑統計,截至目前,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恆大已經落實的投資金額超過400億元。

在許家印的心中,這一業務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與地產主業相媲美,5月28日,許家印聘請蔣大龍擔任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後者正是早前被許家印收購的電動汽車公司NEVS的創始人。蔣大龍同時被任命為恆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這是繼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之後,第二位擁有該頭銜的恆大高層。

一位接近恆大的業內人士透露,雖然在股權架構上,新能源汽車屬於恆大健康,但在具體業務上,它和地產、旅遊、健康一樣,並列為集團層面的重點業務。

一位不願具名的內部人士透露,許家印在高科技方面的投入早在三四年前就已開始,不惜花重金挖人,在內部組建了一支非常強勁的科研團隊。他曾在內部會議上表示,恆大也可以去研發遊戲,但是沒有必要,太小眾了。

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輛產能


恆大國能汽車車身製造項目研發中心施工現場 攝影/田晏林

02

找錢


想買就得有錢,在許家印“買買買”的造車激情正值沸騰時,恆大在市場的融資動作也非常頻繁。

根據同策研究院統計的今年1-5月,40家房企的融資情況。中國恆大以403.55億元的融資金額領先其他房企,斬獲“融資王”稱號。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恆大借款為人民幣6731.4億元,其中一年以內的短期借款為3183億元,佔比47.3%;一至兩年的借款為1815億元,佔比27%,兩至五年的借款金額1280億元,佔比19%,五年以上的借款金額為453億元,佔比6.7%。

公開資料表明,截至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恆大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2.89%、83.52%和80.30%,雖然近三年負債率表現持續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在募集說明書中,恆大稱,負債率表現持續下降是因為公司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資本結構,減少資本支出,促進了經營利潤增長,但隨著公司房地產開發業務規模的逐步擴張,項目開發支出將相應增加,如果公司持續融資能力受到限制,或未來若房地產行業形勢和金融市場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較大規模的有息債務將使公司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

從2006年初僅擁有300多萬平米的土地,到2018年3.03億平方米的土地儲備,經歷了比較凶猛的融資擴張,但也精準踩到了中國房地產飛速發展的週期。

一個筆名為“傲世浩天”的業內人士分析稱,恆大在地價的低位以高槓杆擴張,雖然這種模式用外界的眼光來看近乎瘋狂,但這種戰略是一種卡位及圈地的運動。

超前的土地儲備成就了恆大。在2018年的業績會上,夏海鈞表示,恆大的土地成本比較便宜,平均樓面價1680元/平米,目前項目銷售均價突破1萬元/平米,“扣掉1500塊錢的精裝修,利潤也很好。”

不過從去年開始,恆大有意識地降低土地購買力度,減少拿地面積,收縮土地成本。

據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1-5月,按照房企拿地面積統計,中國恆大拿地1040萬平方米,遠低於碧桂園的1980萬平方米,排位在綠地、新城、融創之後。從拿地金額上看,恆大以191億元,位列第18名,與658億元、排名第一的碧桂園,相差了17個席位。

而在2017年1-5月,恆大曾以491億元的拿地金額位列碧桂園、保利之後,在房企拿地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輛產能


圖/視覺中國

在夏海鈞看來,土地價格是恆大創造核心利潤的基礎。2017年上半年,在還清了1129億的永續債後,恆大在2017、2018年連續榮獲地產行業“利潤王”稱號。2018年,恆大實現淨利潤722.1億元,同比增長106.4%,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373.9億元,略高於萬科和碧桂園。

不過黃立衝表示,利潤對企業還債沒有太大幫助,不會減低償債風險。“恆大有很多是物業重估的利潤和非現金的利潤。對企業而言,只有經營性現金流充沛,才能減低償債的風險。”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恆大的財報上,現金餘額為2012.4億元。當時有業內人士指出,這部分現金除了保證公司維持正常發展不受市場變動影響外,更重要的是,能令其在新發展機會來時有足夠的準備。

可是造車加還舊債,光靠這筆錢明顯不夠。融資成為恆大的首選路徑。其實不只是恆大,今年以來,特別是前五個月,房企發債勢頭普遍凶猛。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指出,進入2019年,房企各主要渠道有息負債集中到期,借新還舊需求增加;且在貨幣政策穩健寬鬆的背景下,無風險利率下行,發債成本較18年下半年有所下降,房企融資因此收益,多家房企抓緊窗口積極發債,融資規模回升。

5月底,21世紀經濟報道稱,部分房企出現一些“地王”,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在住建部的指導下,央行與證監會將暫停部分房企的債券及ABS融資渠道。

儘管融資收緊主要針對房企拿地激進的問題,但標普認為,房企密集發債雖然能夠緩解開發商面臨的迫切流動性壓力,改善其債務到期期限,但新增債務累積可能使其在日後面臨更大風險。

03

平衡


在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裡,做開發商是一項風險係數很高的工作,而房企的轉型似乎風險係數更高。

很多頭部房企為了基業長青,開始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裡,分散風險。恆大造車如是,碧桂園、萬科、融創、保利等企業的多元化發展亦如是。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傑曾表示,“多元化經營是有前提的,一是企業的主業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市場佔有率、技術水平、管理水平都無懈可擊,產業的發展餘地到頂,剩餘資本還有一大坨,二是進入的領域必須是優勢所在,二者缺一不可。”

綜合來看,上述企業的探索路徑大多圍繞地產主業展開,而恆大卻踏入了新領域。如果說楊國強的機器人還能代替建築工人給碧桂園蓋房子,那麼許家印的新能源汽車對於恆大的房地產開發業務而言,又是怎樣的存在?

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輛產能


圖/視覺中國

許老闆或許在期待,如足球給恆大帶來的榮耀,新能源汽車也能複製輝煌。然而,起步階段的業績不太討喜。2018年恆大健康的淨利潤虧損了14.28億元,其中汽車業務虧損了17.26億元。首席財務官潘大榮認為,恆大的技術條件和資金實力夠強,會比普通車企更早地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盈利。

在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看來,地產開發商和其他行業不同,轉型失敗率很高。去年底,進軍汽車領域的萬通地產,宣佈終止收購新能源公司星恆電源。幾乎是同一時段,合眾新能源也將法定代表人從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更換為合眾新能源創始人方運舟。

“地產公司是項目制,獨立單元管理,缺乏大系統的協調經驗,房地產企業老闆很難管理製造型企業。”黃立衝表示。

可許家印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佈局新能源車產業,除了資金實力外,核心能力就是企業管理。“恆大1996年成立時七八個人,現在有14萬員工。我們在新的產業基礎管理方面的人才還是夠的。在企業的制度建設和基礎管理上也是心中有底的。恆大的執行力非常強,這還是來自於管理。”

早年經營的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業務,讓擅長管理的許老闆,也有無奈的時候。三項業務面世不過三年,直到2016年全部出售時,未經審核的淨負債總計為33億元。

對此,許家印的解釋是,“經過探索之後感覺到糧油、乳業、礦泉水一年銷售幾十億,但恆大房地產業務年銷售6000億,完全是規模不匹配。”在他看來,恆大在產業選擇上一定要“非常大”。

6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年-2020年)》。明確指出,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

中泰證券分析認為,之前政府補貼大幅退坡,產業鏈共同承擔降本壓力,近期政策迎來邊際改善,若取消限購,或將對2019年銷量帶來邊際增量。

這次突圍機會,腳踩鋼絲的許家印是平安落地,還是半途折戟,似乎取決於他在技術、資金和市場上的平衡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