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南園古村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紅光村(解放前原名叫潘家圍),是河源市現存規模較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較完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客家古村落。古村落共有古建築30多座,多數建於明末清初,樓體堅固牢靠,結構封閉一體。整個古村落是同姓聚居,村民都是“潘氏”一族的後代。奉政大夫,顯赫一時。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距另外據族譜記載,南園古村捐授的官宦就有23名之多,留下眾多的官宦、商賈巨宅,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區客家人在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凝結著祖先智慧與汗水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的重要見證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南園旅遊區建築群中,規模較大保存最好的民居是“大夫第”、“新衙門”、“老衙門”、“柳溪書院”。

“新衙門”位於“老衙門”的東面,建於清光緒年間,距今有130年曆史。結構也是三進式府第建築。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面積(包括兩座炮樓)達4300平方米,共3個大廳,15個小廳,64間房,4條巷子,26個天井。新衙門的主人是仙塘潘氏15世——潘寶忠。光緒3年其子潘維藏捐同知,光緒23年其孫潘鳳廉捐光祿寺署正加八級,晉贈“通奉大夫”,誥贈奉政大夫。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潘寶忠之長子(即16世潘維貞),例貢生,光緒8年其子潘鳳池捐同知,贈封“奉政大夫”,曾二任河源縣長,父子同為奉政大夫,顯赫一時。

“老衙門”建於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距今有249年的歷史。為三進式府第建築,面積有2000平方米。共3個大廳,11個小廳,40間房,2條巷,12個天井。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其主人是仙塘潘氏12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溫臺鹽運使副使,乾隆年間帶職還鄉,老衙門就是當年他回鄉之後建的。這裡除了用作辦公場所之外,還作為居家住所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柳溪書院建於清朝道光元年(1824年),至今180年曆史

廣東行 度假旅遊勝地之河源南園古村

是仙塘潘氏三股出資同造,三股分別為:13世潘存謙,18世潘應芳和潘應楊兄弟,19世潘湘瀾。書院門外有一溪流,柳樹成蔭、碧水環繞,故稱“柳溪書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