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易居研究院

3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

根據公式計算,分別獲得全國50個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數據。在此基礎上,估算出50個典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歷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相比2018年的13.9小幅下降了2.2%。歷史走勢來看,2010-2015年間,房價收入比持續回落;2016年,房價收入比開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速達17%,2017年繼續升至14.1,同比增速略有收窄;2018年,房價收入比小幅回落;2019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回落。隨著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收緊和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2019年下半年50城房價漲幅將收窄,房價收入比也將繼續下降。

50城中一二線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線城市佔比較多,這些城市2018年房價表現偏弱,因此與全國數據相比,2018年以來房價收入比走勢出現了一些偏差,充分反映了2018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易居研究院

3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

根據公式計算,分別獲得全國50個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數據。在此基礎上,估算出50個典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歷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相比2018年的13.9小幅下降了2.2%。歷史走勢來看,2010-2015年間,房價收入比持續回落;2016年,房價收入比開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速達17%,2017年繼續升至14.1,同比增速略有收窄;2018年,房價收入比小幅回落;2019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回落。隨著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收緊和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2019年下半年50城房價漲幅將收窄,房價收入比也將繼續下降。

50城中一二線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線城市佔比較多,這些城市2018年房價表現偏弱,因此與全國數據相比,2018年以來房價收入比走勢出現了一些偏差,充分反映了2018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分城市類別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儘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出現小幅回落,但絕對值依舊處於高位。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較為接近,其中二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相比2018年小幅下降,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與2018年持平,非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小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易居研究院

3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

根據公式計算,分別獲得全國50個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數據。在此基礎上,估算出50個典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歷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相比2018年的13.9小幅下降了2.2%。歷史走勢來看,2010-2015年間,房價收入比持續回落;2016年,房價收入比開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速達17%,2017年繼續升至14.1,同比增速略有收窄;2018年,房價收入比小幅回落;2019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回落。隨著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收緊和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2019年下半年50城房價漲幅將收窄,房價收入比也將繼續下降。

50城中一二線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線城市佔比較多,這些城市2018年房價表現偏弱,因此與全國數據相比,2018年以來房價收入比走勢出現了一些偏差,充分反映了2018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分城市類別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儘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出現小幅回落,但絕對值依舊處於高位。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較為接近,其中二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相比2018年小幅下降,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與2018年持平,非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小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4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排名

從2019年上半年50城的房價收入比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三亞、北京、上海和廈門,房價收入比分別為36.1、30、24.9、24.6和22,說明這些城市的購房難度最大。具體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由於土地稀缺,新增供應有限,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三亞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外地投資需求一直較為旺盛,雖然去年4月海南全域限購後成交量和房價有所下滑,房價收入比依然居高不下;廈門本輪以來房價漲幅巨大。值得注意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收入比大幅低於其他三城,廣州土地供應充足,且價格相對北上深較低,使得廣州房價大幅低於北上深,是一線城市中購房難度最小的。

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長沙、韶關、烏魯木齊、煙臺和瀋陽,房價收入比分別為6.4、7.8、8.2、8.3和8.6,說明這些城市房價較為合理,購房相對較為輕鬆。長沙近幾年來房價雖然出現了較大幅上漲,但其前些年房價較低,且經濟發展強勁,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是50城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於7的城市。其他幾個城市是東北和西北的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易居研究院

3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

根據公式計算,分別獲得全國50個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數據。在此基礎上,估算出50個典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歷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相比2018年的13.9小幅下降了2.2%。歷史走勢來看,2010-2015年間,房價收入比持續回落;2016年,房價收入比開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速達17%,2017年繼續升至14.1,同比增速略有收窄;2018年,房價收入比小幅回落;2019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回落。隨著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收緊和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2019年下半年50城房價漲幅將收窄,房價收入比也將繼續下降。

50城中一二線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線城市佔比較多,這些城市2018年房價表現偏弱,因此與全國數據相比,2018年以來房價收入比走勢出現了一些偏差,充分反映了2018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分城市類別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儘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出現小幅回落,但絕對值依舊處於高位。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較為接近,其中二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相比2018年小幅下降,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與2018年持平,非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小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4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排名

從2019年上半年50城的房價收入比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三亞、北京、上海和廈門,房價收入比分別為36.1、30、24.9、24.6和22,說明這些城市的購房難度最大。具體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由於土地稀缺,新增供應有限,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三亞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外地投資需求一直較為旺盛,雖然去年4月海南全域限購後成交量和房價有所下滑,房價收入比依然居高不下;廈門本輪以來房價漲幅巨大。值得注意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收入比大幅低於其他三城,廣州土地供應充足,且價格相對北上深較低,使得廣州房價大幅低於北上深,是一線城市中購房難度最小的。

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長沙、韶關、烏魯木齊、煙臺和瀋陽,房價收入比分別為6.4、7.8、8.2、8.3和8.6,說明這些城市房價較為合理,購房相對較為輕鬆。長沙近幾年來房價雖然出現了較大幅上漲,但其前些年房價較低,且經濟發展強勁,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是50城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於7的城市。其他幾個城市是東北和西北的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從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同比增速的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揚州、煙臺、日照、西安和南通,增速分別為18%、16.1%、15%、14.6%和13.2%,說明這些城市2019年上半年的房價同比漲幅較大。西安人才新政實施兩年多來人口增量位居全國前列,且其位處西部,本輪行情啟動要晚於東部和中部二線城市,今年6月西安出臺了二線城市中的最嚴限購令,預計下半年房價將趨穩或小幅下跌。其他幾個城市除南通外都是非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這類城市啟動最晚,2018年以來房價漲幅最大。

增速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廈門、上海、三亞、福州和北京,增速分別為-12%、-10.3%、-10.1%、-9.5%和-7%。廈門本輪以來房價漲幅巨大,積累了較大泡沫,2019年上半年房價同比跌幅是50城中最大的。其他幾個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同比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1計算方法和衡量標準

房價收入比是指家庭住房總價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對於房價收入比的計算,本報告中全國房價數據來自於國家統計系統,其中商品住宅特指一手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包括銷售型保障房與安置房。50城的房價計算方法如下,考慮到2017年以來,部分城市新房價格由於限價政策而出現異動,因此,為了更加準確的反映市場情況,本報告在新房價格的基礎上,結合二手房價漲跌情況對新房價格進行了調整,得到兩者相結合的房價數據。

房價收入比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儘管房價收入比是一個全球通用的指標,但其合理範圍卻沒有嚴格界定。世界銀行1998年對96個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家庭收入在999美元以下(最低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13.2;家庭收入在3000美元~3999美元(中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9;家庭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上(高等收入戶)的國家(地區),房價收入比平均數為5.6。各國(地區)房價收入比的數值是高度離散的,這96個地區最高的為30,最低的為0.8,平均值為8.4,中位數為6.4。一般而言,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可視為泡沫區。

本文選取全國50個典型城市數據,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大連、福州、貴陽、哈爾濱、海口、杭州、合肥、濟南、昆明、蘭州、南昌、南京、南寧、寧波、青島、廈門、瀋陽、石家莊、蘇州、太原、天津、烏魯木齊、武漢、西安、長沙、鄭州、重慶、東莞、佛山、惠州、南通、無錫、蕪湖、珠海、金華、洛陽、莆田、日照、三亞、韶關、溫州、徐州、煙臺、揚州、宜昌。

2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

根據前文提到的房價收入比公式,計算得出2019年上半年全國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為8.4,相比2018年的8.3繼續小幅上升。

從房價收入比的絕對水平來看,處於偏高區間,再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2016以來的本輪樓市短週期上行期持續至今,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2005~2010年(2008年除外)的樓市大行情。進一步來看,2005~2010年經濟增速較高,GDP增速均大於9%,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11%(2009年除外)。而2016年以來,GDP增速持續低於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8%上下,本輪房地產上行週期的房價上漲,是沒有經濟與收入增速支撐的房價透支。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易居研究院

3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

根據公式計算,分別獲得全國50個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房價收入比數據。在此基礎上,估算出50個典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歷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相比2018年的13.9小幅下降了2.2%。歷史走勢來看,2010-2015年間,房價收入比持續回落;2016年,房價收入比開始快速回升至12.6,同比增速達17%,2017年繼續升至14.1,同比增速略有收窄;2018年,房價收入比小幅回落;2019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回落。隨著部分城市調控政策的收緊和房企融資端的收緊,預計2019年下半年50城房價漲幅將收窄,房價收入比也將繼續下降。

50城中一二線城市和都市圈三四線城市佔比較多,這些城市2018年房價表現偏弱,因此與全國數據相比,2018年以來房價收入比走勢出現了一些偏差,充分反映了2018年以來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漲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分城市類別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儘管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出現小幅回落,但絕對值依舊處於高位。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較為接近,其中二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相比2018年小幅下降,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與2018年持平,非都市圈三四線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收入比小幅下降。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4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排名

從2019年上半年50城的房價收入比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三亞、北京、上海和廈門,房價收入比分別為36.1、30、24.9、24.6和22,說明這些城市的購房難度最大。具體來看,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由於土地稀缺,新增供應有限,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三亞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外地投資需求一直較為旺盛,雖然去年4月海南全域限購後成交量和房價有所下滑,房價收入比依然居高不下;廈門本輪以來房價漲幅巨大。值得注意的是同為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收入比大幅低於其他三城,廣州土地供應充足,且價格相對北上深較低,使得廣州房價大幅低於北上深,是一線城市中購房難度最小的。

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長沙、韶關、烏魯木齊、煙臺和瀋陽,房價收入比分別為6.4、7.8、8.2、8.3和8.6,說明這些城市房價較為合理,購房相對較為輕鬆。長沙近幾年來房價雖然出現了較大幅上漲,但其前些年房價較低,且經濟發展強勁,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高速增長,是50城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於7的城市。其他幾個城市是東北和西北的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從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同比增速的排名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揚州、煙臺、日照、西安和南通,增速分別為18%、16.1%、15%、14.6%和13.2%,說明這些城市2019年上半年的房價同比漲幅較大。西安人才新政實施兩年多來人口增量位居全國前列,且其位處西部,本輪行情啟動要晚於東部和中部二線城市,今年6月西安出臺了二線城市中的最嚴限購令,預計下半年房價將趨穩或小幅下跌。其他幾個城市除南通外都是非都市圈的三四線城市,這類城市啟動最晚,2018年以來房價漲幅最大。

增速排在末五位的城市分別是廈門、上海、三亞、福州和北京,增速分別為-12%、-10.3%、-10.1%、-9.5%和-7%。廈門本輪以來房價漲幅巨大,積累了較大泡沫,2019年上半年房價同比跌幅是50城中最大的。其他幾個城市2019年上半年房價同比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2019年上半年全國房價收入比創歷史新高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CRIC、易居研究院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易居研究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