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信號出現,剛需買房時代來臨,不用擔心房價上漲

購房 房產 樓盤網 2018-12-14

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很快,幾乎只用了短短20年的時間房價就可以和國際大城市相提並論,房價現在是中國老百姓茶餘飯後最愛談論的事情,又愛又恨來形容樓市一點都不為過,因為買房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夢想,能夠在城市裡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買房又並非那麼容易,現在市場上動輒幾萬的房價對於普通的剛需來說壓力很大,往往要透支自己乃至整個家庭幾十年的積蓄才行,這樣也形成了一種很奇怪的樓市氣氛,很多人都是買房前希望房價跌,買房後就希望房價漲,這就是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購房者的現狀。

又一信號出現,剛需買房時代來臨,不用擔心房價上漲

如果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來說,房子也屬於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那麼就要遵循供需邏輯,中國有接近14億的人口,對於購房的需求肯定是很大的,但是中國這些年賣出的房子可不少,新建的房子雖然沒有官方數據給出,但是從一些第三方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目前已經不缺房子住了,而且還有很多房子在炒房者的手裡空置著,在這樣的市場現狀下房價如若還能上漲那麼就明顯不符合供需理論,同時也不符合麵包比麵粉貴道理,對於整個市場而言供應端的價值決定了需求端的價值,假設一個麵包市場價只要5元錢,那麼麵粉的價格肯定要小於這個價格,但是如果麵粉的價格與麵包的價格接近,那麼這個麵粉或者麵包的價格肯定有一項出了問題。

又一信號出現,剛需買房時代來臨,不用擔心房價上漲

我們知道此前土地價格往往佔到了商品房價格的大頭,對於購房者來說這樣是很不公平的,如果想要房價下降那麼地價是肯定要做出讓步的,所以現在國家就是通過調控解決這個不合理的市場現狀。根據網絡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今年已經有800宗土地流拍,土地流拍率創造了歷史新高,這說明開發商考慮到利潤問題已經不願意拿地了,當然這裡面也與現在的樓市調控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拋開土地成本、建築成本、營銷成本、人工成本等後開發商所剩的利潤已經不大,房價不漲了開發商的利潤就間接的被壓縮了,拿地積極性肯定沒那麼高。

但是從今年11月份開始很多地方都在低價賣地,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面積上都創造了一個新高,11月1400宗的土地供應量足以說明一切,低價賣地無論是對於當地財政還是開發商來說都是好事,土地依然可以成為當地財政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低價的土地也可以讓開發商拿到解決市場的供應問題,拿地價格下降那麼開發商的商品房定價也不會那麼高,畢竟麵粉的價格已經下降,麵包的價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畢竟現在“房住不炒”的樓市調控還在,對於房價的控制依然從嚴,絕不會允許開發商肆意漲價。

又一信號出現,剛需買房時代來臨,不用擔心房價上漲

地價的下降這一信號對於樓市來說非常重要,對於剛需買房者來說也是意義重大,以前拿地成本貴再加上其他成本的累計,開發商又要利潤往往商品房的定價會特別高,如今土地價格開始下降開發商的拿地成本降低,商品房的市場價格也會呈現出回落的趨勢,而且在樓市調控的作用下房價和樓市也終將回歸一個合理的狀態,樓市的每一個環節的變化都將為剛需買房減輕壓力製造機會。所以無論是政策調控還是如今地價的降低,未來房價都很難出現明顯的上漲,對於剛需來說以後買房正當時。

看房,買房,上樓盤網!

往期熱門文章:小產權房轉正無望,購房者還能購買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