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臨床醫生要重視基本功 重視個體化醫療

關於臨床問題的幾點看法。——林治湖

首先要重視基本功。問病史也好,臨床的基本檢查也好,我覺得基本的東西還是醫生本身的經驗,醫生經驗越多,問得越仔細,那麼他的診斷正確率越高;一點經驗沒有的醫生可能還是不太行的。現在的事情是這樣的,教學方面還是強調“三基三嚴”,但真實的世界,我不知道帶學生是不是還是像過去那樣,就像葉緒瑛老師、柯若儀老師教我的時候那樣,聽診我不會聽,柯老師、葉老師可以把聽診器擺在聽診部位,拿手比量著告訴我收縮、舒張,聽雜音什麼的,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這樣。現在的診斷,只要我們的醫生真實地基於我們自己的經驗仔細地問病史,仔細地聽病人的敘述,張孝騫教授的經驗(50%的診斷可以從病史中得到)還是成立的,當然病人敘述也有真有假,你要學會判斷,加上自己的經驗,仔細地去做基本的望、觸、叩、聽就可做出診斷。記得20世紀80年代,一天我值班遇到一位急診“昏迷待查”的70歲老農,他是上山幹活暈倒在地裡的,看過病人後總覺得不像“腦血管意外”,懷疑是“服毒”,但家屬堅決否認有服毒的可能性。請柯若儀教授會診,柯教授仔細觀察病人,發現瞳孔小、微汗、肌肉細顫,與病人的老伴詳細交談,追問病史,終於得知病人襯褲是他老伴為了滅蝨用敵敵畏浸泡過的,農藥中毒診斷成立,經搶救成功挽救老農生命,可見仔細問病史有多麼重要!現在有的醫生是這樣的,心內科的醫生不量血壓,聽診是不是真的聽了,我都不知道。心臟大不大,要看心尖搏動,拿手摸一摸就知道了。當然現在也有一個問題,臨床太忙了,看不完病人,叫病人不停地說也是沒有完,要學會抓住重點。我還是覺得張孝騫教授的觀點是正確的,我不敢講50%,但至少30%以上的病人可以基於病史診斷。

第二個要重視個體化,這麼多年大家都在講循證醫學,我覺得循證醫學不能說不好,循證醫學是對的,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總體來講,醫生還是應該按著循證醫學的臨床指南來辦。可是,我總覺得我們看病是看一個具體的病人,不是看一個群體,年齡、性別,大人、小孩,思想狀態,精神狀態都不同,應該針對具體的病人更好地個體化。其實有些看心內科的病人,就是神經衰弱,我跟他們半開玩笑地講:“你回家好好幹活,沒事,多勞動,你少生點氣。”有一個過一段時間回來看我說:“林大夫,你說的真對,我今天又來了,我來不是看病了,我是看看你來了。”確實有這樣一部分病人,你耐心地、也可以半開玩笑地做他的心理工作,就是要個體化。現在臨床是不是過多地強調了規範化,強調了大規模循證醫學這些東西,而忽略了個體的事情?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幾歲的小孩確實有不少得房性早搏,一看到房早,家長嚇得要死,如果我們大夫語言上再說:“你這個將來事就多了……”麻煩了,這個家長就從大連跑到北京,從北京跑到上海,最後再跑回來,大概看病的醫生觀點都是一樣的:“彆著急,以後觀察看,也許長長就好了,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所以我覺得應該個體化。現在循證醫學講得多,個體化醫療講得少,就拿高血壓來講,現在規定是150/90mmHg,可是80歲也要150mmHg嗎?160mmHg不行嗎?160mmHg真的就有事嗎?血糖現在要求的很嚴,動不動降糖藥就上來了,一個80歲的人8.0mmol/L可不可以,算病嗎?7.5mmol/L行不行,要打胰島素嗎?我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生理會有一些變化,老年人有一些變化也許是生理性的,血壓、血糖、血脂都是大規模數據獲得的,是不是我們現在的規定都適合每一個年齡段?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重視控制過度醫療,至少從三甲醫院這個範圍內,個人感覺過度醫療的事情應該引起注意,不管是裝支架也好、裝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也好、裝起搏器也好,真正地、嚴格地按照需要去做,這個事應該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很早以前是我們醫療不足,沒有那個技術和設備,不敢做,該做的也不做,現在技術、設備有了,我們是不是做的過了?過的原因很多,一個是醫生的認識不夠,認為應該做,比方說,心動過緩是不是應該裝起搏器?但如果這個人就是有那麼一回出現了三度,心肌炎確實有恢復了,動態心電圖檢測沒有發現新的問題出來,還要做嗎?按從前的觀點,有過就應該做,保命嘛,現在都是這樣,我覺得過度了。一個人裝7個支架,就像胡大一教授說的一句話:“身上裝7個支架不成了鋼管心臟了?”第二個原因,某種醫療技術過去沒做過,現在要做啊,要趕啊,別的醫院做1000例,我要做1500例,要比誰更先進嘛!當然也不否認有一個經濟因素的問題,但這個不是第一位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