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後,我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高考 大學 農民 農村 安陽網 2017-06-23

□記者 郭雯 李坤

“如果當年我沒有考上大學,這輩子的生活會截然不同。”李全有看著手中的畢業紀念冊感慨地說:“作為農民的兒子,如果不想在莊稼地裡接受命運的安排,那麼高考便是所有農家子弟‘鯉魚躍龍門’的唯一機會。”恢復高考後,李全有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這不僅改變了他的命運,甚至連父輩、子輩的生活都深受影響。

貼補家用,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

今年60歲的李全有是安陽縣瓦店鄉萬莊村人。1976年,19歲的他高中畢業後像同齡人一樣,回到村裡的生產隊參加“掙工分”。“受當時政策影響,那時的教育理念是面向農村,修柴油機、修電機這種‘獨特’的功課成為我們那一代人上高中特有的回憶。農忙時種地,農閒時做工,是農家子弟生活的常態。

當時一個“工分”大概能掙個兩三毛錢。李全有家裡條件不好,為了補貼家用,他到鶴壁的土磚窯打磚坯,19歲的他每天起早貪黑幹活,一天下來能打1500個磚坯子,能掙4.5元,還要交村裡生產隊1.5元。在冬天不能打磚坯的時候,他就做一些搬運工作,每天繁重的勞動累得他雙手都抬不起來。

1977年,當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時,面對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辭工在家複習了兩個月。然而由於志願填報失當,本已過線的他沒有被心儀的大學錄取。

再戰一年,家人無條件支持

高中時,李全有的成績在班裡就非常突出,他想再“戰”一年。但是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個月原本能給家裡帶來數十元的收入,現在卻要複習半年,考上學後還要繼續上幾年學,不能給家裡帶來收入,對於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幸運的是,我的父母非常有遠見。面對周邊村民鄰居的嘲笑,我父母頂住非議,毅然決然地告訴我想上大學就好好複習,家裡的事不用多操心。當時我不掙錢,還花家裡的錢,我父母一句怨言也沒有。這麼多年來,我都很慶幸我擁有這麼開明的父母。”李全有說,隨後他被高中的校長推薦到當時位於蔣村的安陽縣一中高考複習班學習,和全縣50多名高考復讀生一起,挑燈夜讀、埋頭苦學。

恢復高考後,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那時我每天都是早上五六點就起來學習,晚上十二點之前沒睡過覺。復讀的那一年,我才真正系統學習了高中課程。”李全有說。

1978年6月,復讀班結束課程,所有學生回到家裡自行復習。那個時代,農村文化生活極度貧乏,村民一年頂多看一次電影。衝刺的最後一個月,村裡在李全有家門口30米左右的地方放電影,吸引了很多人來看,然而李全有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天熱,腳就在涼水盆裡泡著,左手拿一把荷葉扇扇著,在家中安心複習做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8年,李全有被當時的安陽農業大學園林專業錄取,成為恢復高考後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安陽縣農業局擔任技術員,隨後又先後擔任團委書記、副鄉長、副書記等職務。

“高考不僅僅改變了我的命運,甚至連父輩、子輩的命運都深受影響。”在恢復高考40年之際,李全有頗有感觸地說:“現在的年輕人擁有太多機會,對於高考的體會也遠沒有我們那一代人深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