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時候,有一件事比成績還重要,家長要牢記

高考 大學 教育 王老師的粉筆 2018-12-12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高三前,家長會有很多時間陪伴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到了高三,孩子過於繁重的學業,會讓這樣的陪伴越來越少。慢慢的,家長不在理解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疏遠了家長。有人說高三最重要的是學業,是考取一所好大學。沒錯,現行的教育制度,讓我們不得不這樣做。但同時有一件事我們也不能忽視,那就是高三孩子的年齡也即將走向成人,成人或許比成績還重要。

高三的時候,有一件事比成績還重要,家長要牢記

我們在著重孩子學業的時候,不能放鬆孩子人格的塑造,尤其是在成年前。孩子年齡越大,很多毛病就會根深蒂固,不能再改變。因此我們就必須抓住孩子在成年前的這個寶貴時間,去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成人禮。

有這樣一個調查很有趣,它是針對高三孩子心理存在問題的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三的孩子主要存在1、網絡、手機依賴症。2、異性關係。3、家庭問題。這三個問題看上去彼此之間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味道,但仔細探索下去,總結在一起就是一個空心病的問題。而空心病又是孩子成年前最為普遍的問題。

高三的時候,有一件事比成績還重要,家長要牢記

什麼是空心病?空心病一詞,最早出自北京大學心理學教育的徐凱文教授之口。空心病主要是指學生中存在的強烈孤獨感和無意義感現象。主要是由於孩子不管什麼樣的要求,家長都會滿足,從而孩子找不到現實生活的意義(自主選擇權利被剝奪),對學習,人生感到無意義(缺少為他人服務的機會)。因為孩子覺得現實沒有太多意義,他們就只有將自己侵泡在網絡裡,就只有去尋找她人的安慰,只就有和家人爭吵自己的對與錯。高三的時間已經是非常緊張,孩子又是成人前的預備期,空心病的存在必將影響孩子的學業。那我們的家長又該怎樣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度過這一敏感時期了?

一、放手讓他們體驗真實的世界,不做越界的父母

現在的父母總是會照看著自己的孩子。覺得一旦孩子,離開了自己。他們什麼都不會,也做不好。有了這樣的想法,自然就會為孩子操辦一切。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卻會束縛住自己的孩子。高三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波動期。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們渴望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的一切,他們渴望自己的探索得到承認。如果我們的家長還是束縛著孩子,不讓孩子去體驗真實的世界。那麼我們的孩子將來除了分數,其他的或許真就什麼都做不好了。

高三的時候,有一件事比成績還重要,家長要牢記

二、生活不是隻有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生活中

要想孩子能獨立地形成自我人格,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能自己去承擔責任。我們高三的家長眼裡,就不能只有孩子,在成年的預備期裡,父母的眼光只圍繞著孩子。由於青春期的特殊性,這時候孩子往往希望自己能有個獨立的空間。而我們家長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勢必就沒有了這個空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家長也有自己的生活。孩子是希望看到自己的父母做父母應該做的事,而不是隻圍繞在自己周圍。我們的家長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是孩子樂於看到的狀況。他們會認為自己的父母不再是絆腳石,而是一個可以託付的幸福之家。自己的父母開心了,孩子也自然就會開心,這樣其樂融融的家庭環境,更有利於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三、幫助孩子脫離家庭,獨立面對世界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所學校,既然是學校,終究就會有畢業的時候。而孩子的成人就是這個畢業典禮。現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或者小公主。他們已經被這樣的溺愛所侵蝕,失去了很多自我應有的生活技能。如果在孩子的成年預備期,還是不能脫離家庭,學會生活技能。那麼以後等待他的必定是生活的艱辛。父母終有老去的時候,孩子必須長大。

高考很重要,但人生不只有高考。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機遇。人生路漫,成人或許比高考更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