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平行志願怎麼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知道!

高考 升學考試 教育 人民東方家庭教育 2017-05-07

對平行志願的認識,有人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等志願,幾個志願可以隨便填,只要分數高,就能被錄取到分數線高的一所學校,這是認識上的誤區。平行志願不是平等志願,它遵循著“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自身,志願優先”的投檔原則。

考生志願各院校之間是平行的,只要分數達到所填院校的投檔條件,所填院校均為該生潛在的投檔院校,無論哪一志願錄取,對錄取院校均為第一志願。但考生志願的檢索和投檔是有先後順序的,是按照志願A、B、C、D的順序依次檢索,被檢索的志願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考生檔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其他志願。

如某考生的投檔分數符合A院校投檔條件,則會向A院校投檔,在此情況下,該生的投檔分數即使符合B、C、D等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被檢索和投檔。更不會反向檢索投檔,如先D,再C或A。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

01

原創丨平行志願怎麼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知道!

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即“考生之間,分數優先;考生自身,志願優先”。投檔時,分科類(文史類包含藝術文,理工類包含藝術理和體育)將所有考生按照投檔分數(文化課分數加政策照顧分數)從高到低排列,投檔分數相同時比較單科分數,順序依次為:語文、數學、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外語。按照從高到低的排列次序和每個考生志願(A、B、C、D等)的先後順序依次檢索志願,被檢索的志願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

例如,某考生A志願如果符合投檔條件,則向A志願院校投出該生檔案;如果A志願不符合,則檢索B志願;依此類推。考生檔案一旦投出,不再檢索該生其他志願。如果考生所填志願均無法投出,則該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院校投檔比例內末位並列考生全部投檔。

02

原創丨平行志願怎麼填?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知道!

一次投檔。

平行志願實行一次投檔。因報考人數不足或報考滿額,但因院校退檔而造成的計劃缺額,採取徵集志願投檔錄取。其中報考不足而造成計劃缺額的院校,徵集志願投檔分數不得低於該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報考滿額但因院校退檔而造成的計劃缺額,徵集志願投檔分數不低於該校投檔最低分數、位次。

以上就是對平行志願的比較詳細的描述,在理解了規則之後我們需要詳細且細緻的操作。

首先,要將報考院校分數線拉開梯度,這樣才能保證填報志願時不落空。在選擇第一志願時,一般情況下建議“衝一衝”,說不定能撿個漏,最好的情況是讓自己一分也不浪費,不留遺憾。

接下來,就需要穩一下,切合實際面對現實,選擇自己門當戶對的學校,很多人不會有那麼好的運氣被第一志願錄取,錄了就當中獎了,沒錄也不用太在意,適合自己的才最好。進了一所學校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不辜負自己夢想又不用自慚形愧,還是蠻舒服。

那後面的志願就需要保一保墊一墊了。也許是預測失誤,也許是今年政策變動,但既然在梯度裡,第四第五志願也不會讓你太失望。上學首先得要有學上,社會上對學歷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看重、那麼誇張,等到了學有所成之時,“打第一志願的臉”那才叫勵志、那才叫浪漫。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志願扁平化,太平均很可能會全軍覆沒。填報志願跟高考同等重要,希望大家有目標,有方向的填報志願,在此之前必須要查閱大量資料,總結出各大高校歷年分數線,以便做出預測。

不要盲目去追求所謂“正確”,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擺正心態,別辜負了青春與崢嶸。

人民家庭教育出品 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