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不完美媽媽 心理健康 文章 睡眠 新聞 高考 奶嘴媽媽育嬰師 2019-09-15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2 "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唯成績論"對孩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且還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呢?因為"唯成績論"一直都在貶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本來就學得比較困難再加上家長、老師的貶低,於是學得痛苦,甚至開始厭惡這個世界。

在"唯成績論"導致孩子厭學的這個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

  • 一是在教育系統中存在不足:

①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發展得慢一點的孩子,常常會被貼上笨的標籤,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②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興趣愛好的不同,現行教育主要篩選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方面表現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會遭到打壓,因為不務正業。

③ 如果成績是條鄙視鏈,長期表現不好的人,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學校就再也不是個自由、平等、快樂的地方。所以他從中退出,拒絕成長,拒絕社會化。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2 "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唯成績論"對孩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且還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呢?因為"唯成績論"一直都在貶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本來就學得比較困難再加上家長、老師的貶低,於是學得痛苦,甚至開始厭惡這個世界。

在"唯成績論"導致孩子厭學的這個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

  • 一是在教育系統中存在不足:

①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發展得慢一點的孩子,常常會被貼上笨的標籤,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②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興趣愛好的不同,現行教育主要篩選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方面表現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會遭到打壓,因為不務正業。

③ 如果成績是條鄙視鏈,長期表現不好的人,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學校就再也不是個自由、平等、快樂的地方。所以他從中退出,拒絕成長,拒絕社會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二是家庭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① 最初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常常是因為知識陌生,不嫻熟,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問題,更不是什麼人格問題。家長們常常對人不對事,長期打壓孩子的自尊自信。像麗麗看見小女兒不吃飯不睡覺寫一個錯別字,就會對小女兒說:"你看看你不吃多點,腦子就轉不過來""你看你不睡覺,你怎麼學習""你就是那麼粗心,基礎也沒打好"

因為學習差,他與父母親人的關係都壞了。學習是他的剋星,勸他學習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像麗麗與孩子常常吵起來就是因為學習的事情,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常常要聽著媽媽的嘮叨:坐姿不對、握筆姿勢不對、拖拖拉拉、自己不思考老是問別人

③在焦慮盛行的年代,學習常被賦予過分神聖的意義或者是過於功利化。使學習本來有的樂趣被稀釋。像麗麗常常勸孩子要努力學習的時候就說:"你不學習看你以後出去做什麼工作!現在出去打工咯,看誰要你!"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2 "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唯成績論"對孩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且還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呢?因為"唯成績論"一直都在貶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本來就學得比較困難再加上家長、老師的貶低,於是學得痛苦,甚至開始厭惡這個世界。

在"唯成績論"導致孩子厭學的這個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

  • 一是在教育系統中存在不足:

①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發展得慢一點的孩子,常常會被貼上笨的標籤,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②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興趣愛好的不同,現行教育主要篩選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方面表現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會遭到打壓,因為不務正業。

③ 如果成績是條鄙視鏈,長期表現不好的人,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學校就再也不是個自由、平等、快樂的地方。所以他從中退出,拒絕成長,拒絕社會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二是家庭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① 最初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常常是因為知識陌生,不嫻熟,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問題,更不是什麼人格問題。家長們常常對人不對事,長期打壓孩子的自尊自信。像麗麗看見小女兒不吃飯不睡覺寫一個錯別字,就會對小女兒說:"你看看你不吃多點,腦子就轉不過來""你看你不睡覺,你怎麼學習""你就是那麼粗心,基礎也沒打好"

因為學習差,他與父母親人的關係都壞了。學習是他的剋星,勸他學習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像麗麗與孩子常常吵起來就是因為學習的事情,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常常要聽著媽媽的嘮叨:坐姿不對、握筆姿勢不對、拖拖拉拉、自己不思考老是問別人

③在焦慮盛行的年代,學習常被賦予過分神聖的意義或者是過於功利化。使學習本來有的樂趣被稀釋。像麗麗常常勸孩子要努力學習的時候就說:"你不學習看你以後出去做什麼工作!現在出去打工咯,看誰要你!"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3 看到孩子不同閃光點,拒絕"唯成績論"

孩子厭學的根源既然在於自己的"唯成績論",那麼我們就要從一言一行上拒絕"唯成績論"

  • 首先,要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

“厭學”是他遇見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制裁,是盟軍。但是往往家長們聽到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看見孩子不喜歡學習的表現,就表現得十分生氣並開始訓斥起來。

家長的著急心情我明白,但是孩子的心情需要家長自己去理解體會。這就需要家長冷靜下來,問一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孩子厭學的原因並非就如你所想。像麗麗的孩子除了是因為媽媽總是嘮叨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原因之外,我問她時她說:"有一個視頻講現在小孩子一年365天都在學習,除了一天。那天是生日,但被用來過生日了。這樣小孩子就沒有時間玩了。"

  • 其次,讓他相信,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

相信他要的那些好的東西,不僅可以從虛擬世界裡找到,從你這裡也可以找到。你要把一個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關心、信任、成就感重新補給他。一些厭學孩子常常沉迷於網絡、小說、遊戲等,是因為他們能從那獲取快樂甚至安全感、成就感。所以當孩子厭學時候,我們不要著急否定孩子,更不要放棄孩子,要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樹立信心,也可以帶孩子嘗試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下棋、打球等等。

往往厭學輟學的孩子首先是被家長放棄接著學校被學校放棄最後孩子自己放棄了自己。像一些老師接手新的班級裡都會有一些很調皮的學生,這時候一些家長會說對老師打來的電話說:"不用管他他是這樣的了""我知道,我也沒有辦法唉"當家長也不想管孩子時候,老師更是無能為力。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2 "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唯成績論"對孩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且還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呢?因為"唯成績論"一直都在貶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本來就學得比較困難再加上家長、老師的貶低,於是學得痛苦,甚至開始厭惡這個世界。

在"唯成績論"導致孩子厭學的這個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

  • 一是在教育系統中存在不足:

①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發展得慢一點的孩子,常常會被貼上笨的標籤,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②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興趣愛好的不同,現行教育主要篩選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方面表現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會遭到打壓,因為不務正業。

③ 如果成績是條鄙視鏈,長期表現不好的人,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學校就再也不是個自由、平等、快樂的地方。所以他從中退出,拒絕成長,拒絕社會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二是家庭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① 最初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常常是因為知識陌生,不嫻熟,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問題,更不是什麼人格問題。家長們常常對人不對事,長期打壓孩子的自尊自信。像麗麗看見小女兒不吃飯不睡覺寫一個錯別字,就會對小女兒說:"你看看你不吃多點,腦子就轉不過來""你看你不睡覺,你怎麼學習""你就是那麼粗心,基礎也沒打好"

因為學習差,他與父母親人的關係都壞了。學習是他的剋星,勸他學習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像麗麗與孩子常常吵起來就是因為學習的事情,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常常要聽著媽媽的嘮叨:坐姿不對、握筆姿勢不對、拖拖拉拉、自己不思考老是問別人

③在焦慮盛行的年代,學習常被賦予過分神聖的意義或者是過於功利化。使學習本來有的樂趣被稀釋。像麗麗常常勸孩子要努力學習的時候就說:"你不學習看你以後出去做什麼工作!現在出去打工咯,看誰要你!"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3 看到孩子不同閃光點,拒絕"唯成績論"

孩子厭學的根源既然在於自己的"唯成績論",那麼我們就要從一言一行上拒絕"唯成績論"

  • 首先,要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

“厭學”是他遇見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制裁,是盟軍。但是往往家長們聽到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看見孩子不喜歡學習的表現,就表現得十分生氣並開始訓斥起來。

家長的著急心情我明白,但是孩子的心情需要家長自己去理解體會。這就需要家長冷靜下來,問一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孩子厭學的原因並非就如你所想。像麗麗的孩子除了是因為媽媽總是嘮叨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原因之外,我問她時她說:"有一個視頻講現在小孩子一年365天都在學習,除了一天。那天是生日,但被用來過生日了。這樣小孩子就沒有時間玩了。"

  • 其次,讓他相信,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

相信他要的那些好的東西,不僅可以從虛擬世界裡找到,從你這裡也可以找到。你要把一個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關心、信任、成就感重新補給他。一些厭學孩子常常沉迷於網絡、小說、遊戲等,是因為他們能從那獲取快樂甚至安全感、成就感。所以當孩子厭學時候,我們不要著急否定孩子,更不要放棄孩子,要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樹立信心,也可以帶孩子嘗試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下棋、打球等等。

往往厭學輟學的孩子首先是被家長放棄接著學校被學校放棄最後孩子自己放棄了自己。像一些老師接手新的班級裡都會有一些很調皮的學生,這時候一些家長會說對老師打來的電話說:"不用管他他是這樣的了""我知道,我也沒有辦法唉"當家長也不想管孩子時候,老師更是無能為力。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接著,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今天我好好對他了,明天他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他愛護他,明天他總該去上學了吧。他今天開始看書了,明天該有好成績了吧。千萬不要這麼樂觀,時間一定比你預計的要長,所以我們要多一點耐心。孩子的厭學情緒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我們幫孩子重拾學習興趣也需要一段時間。

  • 最後,父母回到父母的角色。

不要因為學習重要,家裡所有人都搖身一變,成了老師,管他的學習。家裡都是老師,那他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親人。大人們要有更多的心理靈活性去處理教育問題帶來的壓力,而不是成為學校和社會的加壓泵,把壓力變得更大,然後交給孩子。

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他,或者讓孩子在玩耍中重新拾起學習的興趣,減少孩子對學習的心理壓力。假如孩子擅長打遊戲,你可以讓孩子教教你,讓你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真心實意地誇孩子,再鼓勵孩子把打遊戲的聰明和時間放在學習上,一定會更好。假如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可以先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當孩子不會的時候,讓孩子回去找理論並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同的,成績很重要,可是過度重視成績會扼殺很多天分,人生本就豐富多樣,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剝奪了孩子多彩的可能性。我們作為家長,要善於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緊緊盯著孩子每天的作業和每次考試的成績,關心下孩子真正的興趣,瞭解孩子的天賦所在,加以放大,給予鼓勵。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她捂著耳朵,皺著眉頭,最後把手中的筆扔掉。

她的媽媽一直在念叨著:"說你你還把筆扔掉,什麼態度!你考得很好嘛!

我坐在客廳,略有些尷尬。趕緊對朋友說:"麗麗別生氣,來坐坐。"

麗麗氣呼呼地坐在沙發上:"這孩子怎麼就討厭學習了,太讓我失望了!"

我正準備說話,沒想到孩子說了一句:"我討厭你!"我和麗麗聽到一愣,麗麗就想拿起衣架打孩子,最後在孩子面前把衣架扔在地上,沉默地坐在沙發上。

我知道麗麗和孩子一直關係不太好,像個冤家似的經常吵。但是沒想到孩子還厭學,而厭學的原因是因為她的媽媽。後來我和麗麗聊聊,才發現麗麗已經有根深蒂固的"唯成績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1 我們不自覺的"唯成績論"

"唯成績論"是指對孩子的評判只依靠成績,孩子成績好那麼他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成績不好那麼就是各方面不優秀。雖然說很長一段時間社會都呼呼人們不要只看孩子的成績,還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和不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有代表就極力呼籲家長和學校要重視素質教育,許多高校也紛紛開始實施素質教育,高考也在逐漸改革要打破"為成績理論"。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長還是不知不覺地"唯成績論":一個孩子,只要成績好,那麼他身上的任何問題都不成問題;如果成績不好,那麼沒有問題我也要給你製造點問題。

像麗麗其實還有一個18歲的女兒,成績優異剛好考上一個重本學校。這個暑假大女兒在家,麗麗從來不說大女兒什麼。小女兒成績並不符麗麗的意,麗麗常常說小女兒的不是。一天,家裡買了一張摺疊桌子,桌子腳部有塑膠可以套上防滑。小女兒發現了但是力氣不夠拿給姐姐裝,麗麗就說:"看你姐姐多聰明,知道那個可以裝桌子。"小女兒就委屈了:"明明是我發現的。"

這樣的"唯成績論"觀念影響了我們的行為,我們常常在一言一行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其實從我們曾經自身經歷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得到這種"唯成績論"的影響,成績不好的學生不被允許和成績好的學生玩,成績不好的學生提出的觀點和想法都是被嘲笑和否定的,即使那個想法是大多數人的想法,成績不好的學生只能坐到教室最後面……

不僅成績差的學生受到影響,成績優秀的學生由於長期只被關注智力、學業的發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北大弒母案令人、成績優異學生跳樓抑鬱自殺等等新聞令人震驚。這就是因為我們通常覺得孩子成績好所有方面都好,就不用擔心、教育孩子了。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2 "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唯成績論"對孩子的弊端越來越明顯,而且還是造成孩子厭學的根本原因。為什麼呢?因為"唯成績論"一直都在貶低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本來就學得比較困難再加上家長、老師的貶低,於是學得痛苦,甚至開始厭惡這個世界。

在"唯成績論"導致孩子厭學的這個過程中,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

  • 一是在教育系統中存在不足:

①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不均衡,那些智力不差,但是能力發展得慢一點的孩子,常常會被貼上笨的標籤,極大地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② 無法照顧每個孩子興趣愛好的不同,現行教育主要篩選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方面表現不好的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會遭到打壓,因為不務正業。

③ 如果成績是條鄙視鏈,長期表現不好的人,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學校就再也不是個自由、平等、快樂的地方。所以他從中退出,拒絕成長,拒絕社會化。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二是家庭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① 最初孩子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的時候,常常是因為知識陌生,不嫻熟,一般上升不到智力的問題,更不是什麼人格問題。家長們常常對人不對事,長期打壓孩子的自尊自信。像麗麗看見小女兒不吃飯不睡覺寫一個錯別字,就會對小女兒說:"你看看你不吃多點,腦子就轉不過來""你看你不睡覺,你怎麼學習""你就是那麼粗心,基礎也沒打好"

因為學習差,他與父母親人的關係都壞了。學習是他的剋星,勸他學習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像麗麗與孩子常常吵起來就是因為學習的事情,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常常要聽著媽媽的嘮叨:坐姿不對、握筆姿勢不對、拖拖拉拉、自己不思考老是問別人

③在焦慮盛行的年代,學習常被賦予過分神聖的意義或者是過於功利化。使學習本來有的樂趣被稀釋。像麗麗常常勸孩子要努力學習的時候就說:"你不學習看你以後出去做什麼工作!現在出去打工咯,看誰要你!"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03 看到孩子不同閃光點,拒絕"唯成績論"

孩子厭學的根源既然在於自己的"唯成績論",那麼我們就要從一言一行上拒絕"唯成績論"

  • 首先,要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

“厭學”是他遇見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制裁,是盟軍。但是往往家長們聽到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看見孩子不喜歡學習的表現,就表現得十分生氣並開始訓斥起來。

家長的著急心情我明白,但是孩子的心情需要家長自己去理解體會。這就需要家長冷靜下來,問一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孩子厭學的原因並非就如你所想。像麗麗的孩子除了是因為媽媽總是嘮叨她這不好那不好的原因之外,我問她時她說:"有一個視頻講現在小孩子一年365天都在學習,除了一天。那天是生日,但被用來過生日了。這樣小孩子就沒有時間玩了。"

  • 其次,讓他相信,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

相信他要的那些好的東西,不僅可以從虛擬世界裡找到,從你這裡也可以找到。你要把一個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關心、信任、成就感重新補給他。一些厭學孩子常常沉迷於網絡、小說、遊戲等,是因為他們能從那獲取快樂甚至安全感、成就感。所以當孩子厭學時候,我們不要著急否定孩子,更不要放棄孩子,要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樹立信心,也可以帶孩子嘗試其他方面的事情比如下棋、打球等等。

往往厭學輟學的孩子首先是被家長放棄接著學校被學校放棄最後孩子自己放棄了自己。像一些老師接手新的班級裡都會有一些很調皮的學生,這時候一些家長會說對老師打來的電話說:"不用管他他是這樣的了""我知道,我也沒有辦法唉"當家長也不想管孩子時候,老師更是無能為力。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 接著,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

今天我好好對他了,明天他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他愛護他,明天他總該去上學了吧。他今天開始看書了,明天該有好成績了吧。千萬不要這麼樂觀,時間一定比你預計的要長,所以我們要多一點耐心。孩子的厭學情緒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我們幫孩子重拾學習興趣也需要一段時間。

  • 最後,父母回到父母的角色。

不要因為學習重要,家裡所有人都搖身一變,成了老師,管他的學習。家裡都是老師,那他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親人。大人們要有更多的心理靈活性去處理教育問題帶來的壓力,而不是成為學校和社會的加壓泵,把壓力變得更大,然後交給孩子。

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行為感染他,或者讓孩子在玩耍中重新拾起學習的興趣,減少孩子對學習的心理壓力。假如孩子擅長打遊戲,你可以讓孩子教教你,讓你們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真心實意地誇孩子,再鼓勵孩子把打遊戲的聰明和時間放在學習上,一定會更好。假如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可以先讓孩子從生活中的數學學習,當孩子不會的時候,讓孩子回去找理論並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同的,成績很重要,可是過度重視成績會扼殺很多天分,人生本就豐富多樣,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剝奪了孩子多彩的可能性。我們作為家長,要善於從中找到孩子的閃光點,不要緊緊盯著孩子每天的作業和每次考試的成績,關心下孩子真正的興趣,瞭解孩子的天賦所在,加以放大,給予鼓勵。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家長的“唯成績論”是孩子厭學根源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