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服裝 長春暴雨 帕米爾高原 新疆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9-06-30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劉慎 周超

她是邊境線上首批女性義務護邊員,偶然的事件讓她決定在石頭上刻下“中國”。如今50多年過去,這些刻有“中國”字樣的石頭,不僅僅是重要的路標,更是邊境牧民愛國情懷的傳承。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布茹瑪汗在石頭上刻下“中國”。

初夏時節,位於中吉邊境的帕米爾高原上寒風呼嘯,雨雪交加。

前不久,新疆克孜勒蘇軍分區斯姆哈納邊防連巡邏分隊剛踏進海拔4290米冬古拉瑪山口,便在寒風中見到一位白髮蒼蒼、身軀佝僂的老大媽,她在兒孫們的攙扶下,雙手緊抱著一塊刻有“中國”字樣的石頭。

這位老大媽就是布茹瑪汗·毛勒朵,是祖國最西陲邊境上的一位普通牧民婦女。19歲跟著丈夫來到冬古拉瑪山口,成為邊境線上首批女性義務護邊員。先後獲得“中國十大傑出母親”、“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傳承。吳明賢 攝

在通往冬古拉瑪山口的巡邏路上,道路兩側到處鋪滿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每一塊都刻有“中國”字樣,每一塊都是布茹瑪汗·毛勒朵戍邊經歷的見證。

“冬古拉瑪山口”在柯爾克孜語裡是風吹石頭滾動“咚咚響”的意思,山口海拔4290米,山頂海拔超過5000米,狂風夾著刺骨的嚴寒全年不斷……就是在這樣惡劣艱苦的條件下,布茹瑪汗·毛勒朵從來沒有缺勤過一天,不厭其煩地重複了50多年。

50多年的寂寞堅守,她在雪域高原上一邊守家、一邊護邊。長年高原的磨礪,讓她的膚色成了溝壑縱橫的紫銅色,但她無怨無悔。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巡邊路上的布茹瑪汗·毛勒朵。

在山口前,她向身邊的子孫說道:“只有守好邊境線,我們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

有一年,有兩名牧民群眾向連隊報告,有幾名犯罪分子進山偷挖野生珍稀藥材。接到了通報後,連隊邊防官兵迅速實施抓捕,遇到正在山口放牧的布茹瑪汗·毛勒朵,但是由於她地形不熟,給官兵帶錯了路,導致時間拖延,最終撲一場空。

“這樣的事情決不能再發生……”回來的路上,臉紅的茹瑪汗·毛勒朵向連隊官兵做出了深刻檢討,並在心裡暗暗起誓。隨即,她萌生了用石頭做“中國”標記的念頭。

剛開始,沒有上過學的布茹瑪汗·毛勒朵並不會寫“中國”,每次看到官兵執勤到這裡,她就會請教官兵教她寫漢語“中國”的寫法。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向駐地學生講述中國石背後的戍邊故事。吳明賢 攝

她至今仍記得,第一次刻“中國”二字的場景。羊在安靜地吃草,她放下羊鞭,找了一塊石頭,跪在亂石堆上,先蘸著雪水在石頭上寫下兩個不規則的“中國”,然後用尖利的石塊雕刻,手被石頭磨出了血,但布茹瑪汗·毛勒朵依舊一筆一畫地刻著。當西陲的最後一縷陽光落下時,第一件作品“中國”石就這樣誕生了。她興奮地指著“中國”石說,它們還救過我的命呢!

那是2002年夏季,布茹瑪汗·毛勒朵趕著100多隻羊在外放牧,走到“老虎崖”處突遇暴雨,眼看天就要黑下來了,但暴雨還是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布茹瑪汗·毛勒朵當即決定,冒雨摸路趕羊回家,暴雨噼裡啪啦打得人什麼都看不見,再加上山裡霧大路滑,走到一半時,布茹瑪汗·毛勒朵突然發現,自己迷路了,心急如焚的她陷入糾結,不知該怎麼辦。

這時,遠處一塊刻有“中國”字樣的石頭模糊地出現在她的眼前。那一刻,布茹瑪汗·毛勒朵激動地流下淚水,她大步向石頭方向走去,看著自己刻下的“中國”石,她一下子撲倒在地,摟在懷裡放聲哭了起來,也正是在“中國”石指引下,布茹瑪汗·毛勒朵這才安全地回到了家中。

“是‘中國’石救了我的命,這也再次堅定了我刻石的決心。”站在邊境線上,布茹瑪汗·毛勒朵回憶道。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巡邏途中刻“中國石”。吳明賢 攝

還有一次放牧出去,布茹瑪汗像往常一樣到山口巡邊。沒走多遠,她就意外發現邊境線上刻有“中國”的界標被人動了手腳。她轉頭趕著羊向回跑,在高山缺氧的山道上,她一口氣跑了3公里多。回到家中,她嘴脣發烏,眼冒金花,汗水溼透了衣服。

來不及休息的布茹瑪汗又騎上馬,向哨所飛奔報告,60公里的山路,其間懸崖、山谷、河溝、亂石坡,能叫上名字的危險地段有17處之多,馬和駱駝在這段路上經常折斷腿,或者被摔死,也曾有牧民在這些危險地段不慎墜崖。

可是年過半百的布茹瑪汗顧不了這麼多,她連續奔波6個小時,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在傍晚趕到了連隊。接著,她帶領官兵連夜順著“中國”石路標,趕到冬古拉瑪山口,經仔細勘查後,布茹瑪汗與官兵一道將界標恢復到了原位。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撫摸“中國”,布茹瑪汗思緒萬千 。向文軍 攝

做完這些,布茹瑪汗累倒在了地上。她說:“界碑一點兒不能動,邊境土地一點兒不能丟。”聽到這句話,官兵們紛紛給她樹起了大拇指。

一輩子只會寫“中國”二字的布茹瑪汗·毛勒朵堅持巡邊寫“中國”,巡邏路上,只要見到大些的石頭,她就席地而坐刻寫“中國” 石字樣。五十餘個春秋,刻下了多少塊“中國”石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正如她言:“我熟悉冬古拉瑪山口的每塊石頭,就像熟悉我家抽屜裡放的東西一樣。”

“祖國邊界,寸土不讓,凡是有中國的地方,我都要刻滿‘中國’石”,布茹瑪汗·毛勒朵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高原的石頭上刻下“中國”,這件事她堅持了50多年……

布茹瑪汗·毛勒朵為巡邏的官兵準備乾糧。

時光荏苒,隨著年事的增高,布茹瑪汗·毛勒朵的體力也開始下降。連隊考慮到她身體原因,不再安排她擔負山口的執勤任務。但每到夏季她仍然會到這個山口裡走一走、住一住,因為在她的眼裡,這裡留下了她太多的青春印記和戍邊故事,這裡就是她恪守一輩子的家。

如今,這些刻滿“中國”字樣的石頭儼然成為戍防官兵和牧民放牧的巡邏路標。

(中國軍網微信·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