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4、秋食:粥食秋湯,防胃腸炎
秋季燥邪易傷肺,所以中秋時節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從性味來說,少食辛辣、適當增加酸味食物,能有效預防肺氣太盛而克傷肝木。
早在《禮記·月令》中就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時值中秋,喝粥可以顧護腸胃、滋養津液,可謂是正當時的養生佳品。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4、秋食:粥食秋湯,防胃腸炎
秋季燥邪易傷肺,所以中秋時節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從性味來說,少食辛辣、適當增加酸味食物,能有效預防肺氣太盛而克傷肝木。
早在《禮記·月令》中就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時值中秋,喝粥可以顧護腸胃、滋養津液,可謂是正當時的養生佳品。
秋天食療方推薦: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中秋吃月餅注意事項
小小的月餅裡,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輕咬一口,喚起我們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漂泊在外,還是和家人團圓,望著天上的那輪圓月,吃一口月餅,追憶一段往事。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4、秋食:粥食秋湯,防胃腸炎
秋季燥邪易傷肺,所以中秋時節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從性味來說,少食辛辣、適當增加酸味食物,能有效預防肺氣太盛而克傷肝木。
早在《禮記·月令》中就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時值中秋,喝粥可以顧護腸胃、滋養津液,可謂是正當時的養生佳品。
秋天食療方推薦: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中秋吃月餅注意事項
小小的月餅裡,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輕咬一口,喚起我們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漂泊在外,還是和家人團圓,望著天上的那輪圓月,吃一口月餅,追憶一段往事。
吃月餅這樣搭配更健康:
1、月餅+果醋飲料
吃月餅時可以喝點醋飲品來幫助消化、解油膩。醋飲料中的醋可以調節血液的酸鹼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2、月餅+清茶
“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於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裡的油,減少“積食”。
而吃什麼餡兒的月餅配什麼樣的茶,也是另有講究。
- 棗泥、豆沙、蓮蓉餡的月餅適合喝薄荷茶或者綠茶;
- 蛋黃酥、五仁餡的月餅則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為相宜;
- 豆沙、冰沙餡的月餅和烏龍茶則是絕配。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4、秋食:粥食秋湯,防胃腸炎
秋季燥邪易傷肺,所以中秋時節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從性味來說,少食辛辣、適當增加酸味食物,能有效預防肺氣太盛而克傷肝木。
早在《禮記·月令》中就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時值中秋,喝粥可以顧護腸胃、滋養津液,可謂是正當時的養生佳品。
秋天食療方推薦: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中秋吃月餅注意事項
小小的月餅裡,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輕咬一口,喚起我們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漂泊在外,還是和家人團圓,望著天上的那輪圓月,吃一口月餅,追憶一段往事。
吃月餅這樣搭配更健康:
1、月餅+果醋飲料
吃月餅時可以喝點醋飲品來幫助消化、解油膩。醋飲料中的醋可以調節血液的酸鹼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2、月餅+清茶
“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於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裡的油,減少“積食”。
而吃什麼餡兒的月餅配什麼樣的茶,也是另有講究。
- 棗泥、豆沙、蓮蓉餡的月餅適合喝薄荷茶或者綠茶;
- 蛋黃酥、五仁餡的月餅則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為相宜;
- 豆沙、冰沙餡的月餅和烏龍茶則是絕配。
3、月餅+酸梅湯
家庭也可以自制一些酸梅湯,有解油膩的功效,可以消除高油脂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起茶或可樂來說,同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酸梅湯配月餅更可謂是最佳拍檔。
山楂和烏梅能發揮解油膩、降血脂的保健功效,同時酸梅湯中的陳皮也能起到阻止人體內多餘糖分轉化為脂肪的作用。
中秋過後,晝溫夜涼,早晚溫差較大,蚊蟲等及各類細菌仍十分活躍,稍有不慎,即可導致病邪趁虛而引入,故更須重視養生,防患於未然。
1、秋凍:不要急著增加衣服
古語云: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中秋時節,雖然氣溫已經開始變化,但是並不穩定,依然要防備“秋老虎”來襲。
過早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容易出汗,而秋風卻沒有春風那麼溫柔,出汗吹風,容易著涼,從而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等傷風感冒症狀。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凍一凍,為入冬打好基礎,才是上策。
衣著上雖不宜捂,但夜晚和早晨涼意很濃時尚應適當加衣,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關好窗戶,睡午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尤其是老年人更應注意,不可拘泥於“秋凍”之說。
2、秋乏:早睡早起解秋乏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閉藏。另外,入秋後,因夏天過度的消耗未能及時補償,人體常出現渾身酥軟、精神疲憊、飲食不化、睡意綿綿等“秋乏”表現。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到秋三月養生應當“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其中“早臥”可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可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最近要做到起居有時,勞逸適度,保證充足的休息,注意不要熬夜,以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
3、秋行:適當運動,微出汗為妙
中秋時節,氣候適宜,正是人們參加戶外運動的大好時機。適當的戶外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排解煩惱。
然而秋天的運動不能讓其氣散,所以運動不能過急,也不能劇烈,量也不能過大,最好是微量出汗為妙。人們可以選擇登山、慢跑、騎車、散步等運動方式。
4、秋食:粥食秋湯,防胃腸炎
秋季燥邪易傷肺,所以中秋時節可以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從性味來說,少食辛辣、適當增加酸味食物,能有效預防肺氣太盛而克傷肝木。
早在《禮記·月令》中就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的說法。時值中秋,喝粥可以顧護腸胃、滋養津液,可謂是正當時的養生佳品。
秋天食療方推薦:百棗蓮子銀杏粥
【配料】百合30克、大棗20枚、蓮子20克、銀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棗、銀杏、粳米煮沸後用小火至粥稠時加入冰糖稍燉即可。
【功效】養陰潤肺,健脾和胃。
中秋吃月餅注意事項
小小的月餅裡,寄託著中國人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輕咬一口,喚起我們曾經的記憶。不管你是漂泊在外,還是和家人團圓,望著天上的那輪圓月,吃一口月餅,追憶一段往事。
吃月餅這樣搭配更健康:
1、月餅+果醋飲料
吃月餅時可以喝點醋飲品來幫助消化、解油膩。醋飲料中的醋可以調節血液的酸鹼平衡,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消食除積、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2、月餅+清茶
“一口月餅一口茶”,有助於消化,又增添雅興。茶可促進消化道分解月餅裡的油,減少“積食”。
而吃什麼餡兒的月餅配什麼樣的茶,也是另有講究。
- 棗泥、豆沙、蓮蓉餡的月餅適合喝薄荷茶或者綠茶;
- 蛋黃酥、五仁餡的月餅則搭配普洱茶、菊普茶更為相宜;
- 豆沙、冰沙餡的月餅和烏龍茶則是絕配。
3、月餅+酸梅湯
家庭也可以自制一些酸梅湯,有解油膩的功效,可以消除高油脂帶來的負面影響。比起茶或可樂來說,同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酸梅湯配月餅更可謂是最佳拍檔。
山楂和烏梅能發揮解油膩、降血脂的保健功效,同時酸梅湯中的陳皮也能起到阻止人體內多餘糖分轉化為脂肪的作用。
4、月餅+薑茶
中秋剛好在盛夏過去之後的日子,吃完月餅喝點自制薑茶,解膩的同時,也可溫脾養胃,緩解夏日裡落下的脾胃虛寒問題。
吃月餅後消化不良小妙招:
不知不覺吃月餅吃撐了,肚子又飽又脹很不舒服,怎麼辦呢?對此推薦下面一個簡單的“補救”措施,對消滯十分管用:
取麥芽、谷芽各15克,加一碗多水煮成一碗水喝。
中秋養生,你都學會了嗎?不如分享給親友,一起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