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不過,很多人都說:如果秦始皇駕崩後,即位的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大秦帝國絕不會“二世而亡”,甚至能開創一個不亞於大漢、大唐的“大秦盛世”。

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是扶蘇當了皇帝,秦朝會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胡亥從來都不是秦始皇心中的繼承人,秦始皇始終都把長子扶蘇當成下一代皇帝來培養,可以說,扶蘇得到了強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秦始皇當時最信任的大將軍蒙恬,掌握長城軍團30萬人,而扶蘇就在蒙恬的身邊。而且,蒙恬有個弟弟叫蒙毅,在朝中做官,也是扶蘇的鐵桿粉絲。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蘇的皇位還是有保障的。

扶蘇向來喜歡儒術,如果扶蘇即位,他一定會改變父親的“反儒”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轉秦朝的“反儒”政策。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扶蘇就多次反對父親的這個政策,認為嚴刑峻法不可取,只能把人心都嚇跑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更是強烈反對,他說:“大秦剛剛統一天下,四海人心還沒有,天下人皆讀孔孟之書,可父皇卻把他們當仇人,必欲殺之,實不可取。打天下可以用武人,治天下還需用文人。”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不過,很多人都說:如果秦始皇駕崩後,即位的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大秦帝國絕不會“二世而亡”,甚至能開創一個不亞於大漢、大唐的“大秦盛世”。

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是扶蘇當了皇帝,秦朝會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胡亥從來都不是秦始皇心中的繼承人,秦始皇始終都把長子扶蘇當成下一代皇帝來培養,可以說,扶蘇得到了強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秦始皇當時最信任的大將軍蒙恬,掌握長城軍團30萬人,而扶蘇就在蒙恬的身邊。而且,蒙恬有個弟弟叫蒙毅,在朝中做官,也是扶蘇的鐵桿粉絲。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蘇的皇位還是有保障的。

扶蘇向來喜歡儒術,如果扶蘇即位,他一定會改變父親的“反儒”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轉秦朝的“反儒”政策。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扶蘇就多次反對父親的這個政策,認為嚴刑峻法不可取,只能把人心都嚇跑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更是強烈反對,他說:“大秦剛剛統一天下,四海人心還沒有,天下人皆讀孔孟之書,可父皇卻把他們當仇人,必欲殺之,實不可取。打天下可以用武人,治天下還需用文人。”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看到扶蘇反對自己的政策,秦始皇大為惱火,罵了扶蘇一通,把他趕到北方,去上郡與蒙恬修長城去了。

秦始皇這麼做,不是要廢除扶蘇的儲君之位,而是讓他多看看現實,多和軍方接觸,少和迂腐的儒生攪在一起。當然,秦始皇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扶持蒙恬成為扶蘇的人馬,將來好保駕護航。

這充分說明,秦始皇心中的儲君人選,始終是扶蘇。

而胡亥,就是小一號的秦始皇,有始皇之暴,卻沒有始皇之才。胡亥的非正常即位,打個比喻就是:喝多了的老司機開歪了車,換了個代駕,結果還是醉酒駕駛,一頭把車翻進陰溝裡,而沒有喝酒的司機扶蘇,則被車上一群酒鬼半路踢下了車。

秦始皇在世時,修建阿房宮,花費巨資,民怨已經沸騰。等他駕崩後,阿房宮暫時停工,沒想到胡亥即位後,卻又大興土木,耗盡了天下財力,從而激怒了天下人。

試想:如果是扶蘇即位,以他的施政理念,他一定會停止阿房宮的修建,還利於民。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不過,很多人都說:如果秦始皇駕崩後,即位的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大秦帝國絕不會“二世而亡”,甚至能開創一個不亞於大漢、大唐的“大秦盛世”。

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是扶蘇當了皇帝,秦朝會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胡亥從來都不是秦始皇心中的繼承人,秦始皇始終都把長子扶蘇當成下一代皇帝來培養,可以說,扶蘇得到了強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秦始皇當時最信任的大將軍蒙恬,掌握長城軍團30萬人,而扶蘇就在蒙恬的身邊。而且,蒙恬有個弟弟叫蒙毅,在朝中做官,也是扶蘇的鐵桿粉絲。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蘇的皇位還是有保障的。

扶蘇向來喜歡儒術,如果扶蘇即位,他一定會改變父親的“反儒”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轉秦朝的“反儒”政策。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扶蘇就多次反對父親的這個政策,認為嚴刑峻法不可取,只能把人心都嚇跑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更是強烈反對,他說:“大秦剛剛統一天下,四海人心還沒有,天下人皆讀孔孟之書,可父皇卻把他們當仇人,必欲殺之,實不可取。打天下可以用武人,治天下還需用文人。”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看到扶蘇反對自己的政策,秦始皇大為惱火,罵了扶蘇一通,把他趕到北方,去上郡與蒙恬修長城去了。

秦始皇這麼做,不是要廢除扶蘇的儲君之位,而是讓他多看看現實,多和軍方接觸,少和迂腐的儒生攪在一起。當然,秦始皇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扶持蒙恬成為扶蘇的人馬,將來好保駕護航。

這充分說明,秦始皇心中的儲君人選,始終是扶蘇。

而胡亥,就是小一號的秦始皇,有始皇之暴,卻沒有始皇之才。胡亥的非正常即位,打個比喻就是:喝多了的老司機開歪了車,換了個代駕,結果還是醉酒駕駛,一頭把車翻進陰溝裡,而沒有喝酒的司機扶蘇,則被車上一群酒鬼半路踢下了車。

秦始皇在世時,修建阿房宮,花費巨資,民怨已經沸騰。等他駕崩後,阿房宮暫時停工,沒想到胡亥即位後,卻又大興土木,耗盡了天下財力,從而激怒了天下人。

試想:如果是扶蘇即位,以他的施政理念,他一定會停止阿房宮的修建,還利於民。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秦始皇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殘暴的兵役和傜役,僅修建阿房宮,就用刑徒70萬人,而當時秦朝的總人口也就2000萬人,還包括老弱病殘孕等不能服役的人群。

秦始皇大興兵役與傜役,可以說把老百姓僅有的一點財產榨到一乾二淨,老百姓對秦朝的忍耐已到了極限!但是,秦朝還有自救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扶蘇即位,改變秦始皇的“暴政”,實行“仁政”,來緩解老百姓對秦朝的仇恨。

後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皇太孫朱允炆(包括朱允炆之父、太子朱標)。

朱元璋的洪武時代,對官員用法嚴厲,已超過很多人的忍受程度,而朱允炆性格溫和,他即位後,緩和了官員與朝廷的這種對立。所以,燕王朱棣造反,攻破南京後,很多士大夫堅定地站在朱允炆這邊。為什麼?就是朱允炆的施政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秦始皇用法嚴厲,是符合他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的,但秦始皇的問題在於嚴厲過了頭,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相對溫和的繼承人來鬆弛一下,而扶蘇,正是由武轉文的最佳人選。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不過,很多人都說:如果秦始皇駕崩後,即位的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大秦帝國絕不會“二世而亡”,甚至能開創一個不亞於大漢、大唐的“大秦盛世”。

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是扶蘇當了皇帝,秦朝會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胡亥從來都不是秦始皇心中的繼承人,秦始皇始終都把長子扶蘇當成下一代皇帝來培養,可以說,扶蘇得到了強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秦始皇當時最信任的大將軍蒙恬,掌握長城軍團30萬人,而扶蘇就在蒙恬的身邊。而且,蒙恬有個弟弟叫蒙毅,在朝中做官,也是扶蘇的鐵桿粉絲。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蘇的皇位還是有保障的。

扶蘇向來喜歡儒術,如果扶蘇即位,他一定會改變父親的“反儒”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轉秦朝的“反儒”政策。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扶蘇就多次反對父親的這個政策,認為嚴刑峻法不可取,只能把人心都嚇跑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更是強烈反對,他說:“大秦剛剛統一天下,四海人心還沒有,天下人皆讀孔孟之書,可父皇卻把他們當仇人,必欲殺之,實不可取。打天下可以用武人,治天下還需用文人。”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看到扶蘇反對自己的政策,秦始皇大為惱火,罵了扶蘇一通,把他趕到北方,去上郡與蒙恬修長城去了。

秦始皇這麼做,不是要廢除扶蘇的儲君之位,而是讓他多看看現實,多和軍方接觸,少和迂腐的儒生攪在一起。當然,秦始皇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扶持蒙恬成為扶蘇的人馬,將來好保駕護航。

這充分說明,秦始皇心中的儲君人選,始終是扶蘇。

而胡亥,就是小一號的秦始皇,有始皇之暴,卻沒有始皇之才。胡亥的非正常即位,打個比喻就是:喝多了的老司機開歪了車,換了個代駕,結果還是醉酒駕駛,一頭把車翻進陰溝裡,而沒有喝酒的司機扶蘇,則被車上一群酒鬼半路踢下了車。

秦始皇在世時,修建阿房宮,花費巨資,民怨已經沸騰。等他駕崩後,阿房宮暫時停工,沒想到胡亥即位後,卻又大興土木,耗盡了天下財力,從而激怒了天下人。

試想:如果是扶蘇即位,以他的施政理念,他一定會停止阿房宮的修建,還利於民。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秦始皇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殘暴的兵役和傜役,僅修建阿房宮,就用刑徒70萬人,而當時秦朝的總人口也就2000萬人,還包括老弱病殘孕等不能服役的人群。

秦始皇大興兵役與傜役,可以說把老百姓僅有的一點財產榨到一乾二淨,老百姓對秦朝的忍耐已到了極限!但是,秦朝還有自救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扶蘇即位,改變秦始皇的“暴政”,實行“仁政”,來緩解老百姓對秦朝的仇恨。

後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皇太孫朱允炆(包括朱允炆之父、太子朱標)。

朱元璋的洪武時代,對官員用法嚴厲,已超過很多人的忍受程度,而朱允炆性格溫和,他即位後,緩和了官員與朝廷的這種對立。所以,燕王朱棣造反,攻破南京後,很多士大夫堅定地站在朱允炆這邊。為什麼?就是朱允炆的施政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秦始皇用法嚴厲,是符合他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的,但秦始皇的問題在於嚴厲過了頭,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相對溫和的繼承人來鬆弛一下,而扶蘇,正是由武轉文的最佳人選。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我們都知道一件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理由是“失期,法皆斬”。有這麼一個觀點:所謂“失期,法皆斬”,並不是秦始皇制定的,很有可能是胡亥制定的。如果是這樣,那就可以這麼理解:扶蘇即位後,不會實行“失期,法皆斬”的暴政,反而會用溫和的手段來安撫“天下苦秦久矣”的百姓。

如此,陳勝、吳廣的起義就沒有了群眾基礎,任憑陳勝、吳廣殺魚藏書、在樹林裡學狐狸亂叫一通,也是沒人搭理他們的。

而且,陳勝、吳廣敢於起義,打的就是公子扶蘇的旗號。

二人起義之初就討論過這事,認為公子扶蘇賢明,本是秦朝帝位的不二人選,胡亥根本沒資格即位,扶蘇被秦始皇趕到上郡,雖然被胡亥逼死了,但老百姓還不知道扶蘇已死,只知道扶蘇為人賢明寬厚,我們可以利用扶蘇的名聲來起義。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國,“六王畢,四海一。”

意氣風發的秦始皇嬴政對人說:“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理想很豐滿,可現實卻像一根毫無營養的骨頭,秦始皇所期望的“傳之萬世”並沒有實現,而是“二世而亡”。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不過,很多人都說:如果秦始皇駕崩後,即位的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大秦帝國絕不會“二世而亡”,甚至能開創一個不亞於大漢、大唐的“大秦盛世”。

真的如此嗎?我們不妨來推演一下:如果真的是扶蘇當了皇帝,秦朝會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胡亥從來都不是秦始皇心中的繼承人,秦始皇始終都把長子扶蘇當成下一代皇帝來培養,可以說,扶蘇得到了強大的政治資本和軍事資本。

秦始皇當時最信任的大將軍蒙恬,掌握長城軍團30萬人,而扶蘇就在蒙恬的身邊。而且,蒙恬有個弟弟叫蒙毅,在朝中做官,也是扶蘇的鐵桿粉絲。有蒙氏兄弟的支持,扶蘇的皇位還是有保障的。

扶蘇向來喜歡儒術,如果扶蘇即位,他一定會改變父親的“反儒”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轉秦朝的“反儒”政策。在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扶蘇就多次反對父親的這個政策,認為嚴刑峻法不可取,只能把人心都嚇跑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更是強烈反對,他說:“大秦剛剛統一天下,四海人心還沒有,天下人皆讀孔孟之書,可父皇卻把他們當仇人,必欲殺之,實不可取。打天下可以用武人,治天下還需用文人。”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看到扶蘇反對自己的政策,秦始皇大為惱火,罵了扶蘇一通,把他趕到北方,去上郡與蒙恬修長城去了。

秦始皇這麼做,不是要廢除扶蘇的儲君之位,而是讓他多看看現實,多和軍方接觸,少和迂腐的儒生攪在一起。當然,秦始皇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扶持蒙恬成為扶蘇的人馬,將來好保駕護航。

這充分說明,秦始皇心中的儲君人選,始終是扶蘇。

而胡亥,就是小一號的秦始皇,有始皇之暴,卻沒有始皇之才。胡亥的非正常即位,打個比喻就是:喝多了的老司機開歪了車,換了個代駕,結果還是醉酒駕駛,一頭把車翻進陰溝裡,而沒有喝酒的司機扶蘇,則被車上一群酒鬼半路踢下了車。

秦始皇在世時,修建阿房宮,花費巨資,民怨已經沸騰。等他駕崩後,阿房宮暫時停工,沒想到胡亥即位後,卻又大興土木,耗盡了天下財力,從而激怒了天下人。

試想:如果是扶蘇即位,以他的施政理念,他一定會停止阿房宮的修建,還利於民。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秦始皇最讓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殘暴的兵役和傜役,僅修建阿房宮,就用刑徒70萬人,而當時秦朝的總人口也就2000萬人,還包括老弱病殘孕等不能服役的人群。

秦始皇大興兵役與傜役,可以說把老百姓僅有的一點財產榨到一乾二淨,老百姓對秦朝的忍耐已到了極限!但是,秦朝還有自救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扶蘇即位,改變秦始皇的“暴政”,實行“仁政”,來緩解老百姓對秦朝的仇恨。

後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皇太孫朱允炆(包括朱允炆之父、太子朱標)。

朱元璋的洪武時代,對官員用法嚴厲,已超過很多人的忍受程度,而朱允炆性格溫和,他即位後,緩和了官員與朝廷的這種對立。所以,燕王朱棣造反,攻破南京後,很多士大夫堅定地站在朱允炆這邊。為什麼?就是朱允炆的施政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馳。”秦始皇用法嚴厲,是符合他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的,但秦始皇的問題在於嚴厲過了頭,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相對溫和的繼承人來鬆弛一下,而扶蘇,正是由武轉文的最佳人選。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我們都知道一件事,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理由是“失期,法皆斬”。有這麼一個觀點:所謂“失期,法皆斬”,並不是秦始皇制定的,很有可能是胡亥制定的。如果是這樣,那就可以這麼理解:扶蘇即位後,不會實行“失期,法皆斬”的暴政,反而會用溫和的手段來安撫“天下苦秦久矣”的百姓。

如此,陳勝、吳廣的起義就沒有了群眾基礎,任憑陳勝、吳廣殺魚藏書、在樹林裡學狐狸亂叫一通,也是沒人搭理他們的。

而且,陳勝、吳廣敢於起義,打的就是公子扶蘇的旗號。

二人起義之初就討論過這事,認為公子扶蘇賢明,本是秦朝帝位的不二人選,胡亥根本沒資格即位,扶蘇被秦始皇趕到上郡,雖然被胡亥逼死了,但老百姓還不知道扶蘇已死,只知道扶蘇為人賢明寬厚,我們可以利用扶蘇的名聲來起義。

秦始皇駕崩後,如果扶蘇當了皇帝,會開創“大秦盛世”嗎

通過這件事,可以有這麼一個判斷:在信息傳播手段非常落後的古代,扶蘇的賢名都能傳遍天下,可見扶蘇是何等的得人心。

陳勝、吳廣起義,反抗的只是胡亥,而不是秦朝。退一萬步講,即使陳勝、吳廣反抗的是秦朝,如果扶蘇能當皇帝,也不用怕這支來自大澤鄉的雜牌部隊。首先,蒙家兄弟是肯定站在扶蘇這邊的,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強悍,連匈奴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更不要說烏合之眾的陳勝、吳廣了。

即使是項梁、項羽這樣的楚國貴族造反,其實也不像扶蘇這樣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楚國統治時期,皇帝對楚國的百姓就不怎麼樣,百姓對楚國也沒有那麼深的感情,懷念楚國的,只不過是項梁這樣一小撮舊貴族罷了。只要扶蘇繼位,楚國百姓也會受到扶蘇“仁政”的恩惠,誰還會思念什麼楚懷王?

說起來,扶蘇很像漢文帝劉恆,主張實行仁政,與民休息。看看漢文帝在位期間的成績,再結合扶蘇的性格特點,大致可以做出以下斷定:如果扶蘇為秦二世,他完全可以像漢文帝那樣,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文景之治”,大秦帝國也就不會那麼快煙消雲散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