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永安吉山抗戰文化遺址群。 羅聯永攝

"

福建永安吉山抗戰文化遺址群。 羅聯永攝

八閩紅色文物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古田會議會址。 鄭獻興攝

(一)

古田,“古墾之田”。福建有兩個古田,一縣一鎮,一東一西,如果說寧德古田縣瀰漫著令人遐想的鄉土味道,那麼上杭縣古田鎮則有著榮耀的光輝。

1929年隆冬,漫天飛雪飄落在古田鎮溪背村廖氏宗祠改造而成的曙光小學青磚綠瓦上,毛澤東、朱德、陳毅在這裡點燃了一堆堆篝火,點燃了古田會議的勝利之光,點燃了中國革命的希望之光。2014年,明朗的古田山鄉晴空萬里,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主持召開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古田成為人民軍隊整裝再出發的時代地標。

從2003年開始,龍巖市委市政府開始了古田會議舊址保護利用工程,對除了古田會議會址外的革命舊址進行產權收購、修繕保護和環境整治,按國保單位的標準對這些文物保護單位進行設計維修,同時,把這些舊址聯合成群,成功申報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古田會議舊址群成為有機整體和整齊方陣。

古田紅色旅遊初興時,龍巖市還斷然否決了讓會址“面貌一新”的現代噴泉廣場方案。一度攤點林立的古田會議會址周邊歷經艱辛整頓治理,終於還清靜於會址,歸肅然於歷史。古田會議紀念館則在“生態辦館、簡樸辦展”的全新觀念引領下,在全國革命類專題博物館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

今日身臨古田其境,會址本體依然默默沉浸在歷史記憶中。會址周邊,稻浪翻波,映日荷花,更有油菜花開分外香。古田,成為一個無形而強大的磁場,吸引著全國的參觀者。

(二)

地處中國東南一隅的福建,面山而立,向海而生,文化多元,文物豐富,全省已登記33251處不可移動文物,現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建更是一塊光榮的紅色土地,整個福建都是老區,閩西和江西贛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蘇區。光輝革命鬥爭的崢嶸歲月為福建積澱了底蘊深厚的紅色文化遺產,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革命文物資源。據現有調查統計,福建全省擁有革命文物1832處(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19處。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中,確定福建全省45個(不含重複)縣區納入原中央蘇區片區、海陸豐片區、閩浙贛片區分縣名單,名列全國前茅。

三明與龍巖接壤,二者合併為地域概念上完整的閩西,也是福建的客家聚集區。龍巖的長汀與三明的寧化歷史上同屬汀州府,比鄰而居,比肩而行,恰似若隱若現般的客家雙星。斯諾《西行漫記》記載毛澤東同志的講述,二萬五千里長徵“從福建的最遠的地方開始,一直到遙遠的陝西北道路的盡頭為止。”長汀、寧化正是那個“福建最遠的地方”,與江西瑞金、於都同為長征的4個出發地,長征中絕命後衛浴血湘江的紅34師官兵主要來源也是長汀與寧化。1929年3月,毛澤東同志率紅四軍首次入閩,打下長汀城,籌款5萬大洋,第一次統一了紅四軍軍裝,又在辛耕別墅擘畫了中央蘇區的宏偉藍圖。不到一年後的1930年1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紅四軍轉戰江西,途中揮筆寫下了《如夢令·元旦》,讓寧化躍然於膾炙人口的光輝詞篇:“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寧化,畫壇“揚州八怪”之黃慎、書法“南伊北鄧”之伊秉綬等文化名人的故里,在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熱潮中,沉澱了許久的客家精神如火山迸發,熔鑄為革命熱情,在中央蘇區建設發展過程中,它不僅為蘇區常年提供著“千擔紙,萬擔糧”等有力的後勤保障,而且為革命輸送了兵源,妻送郎、父送子、一家兄弟齊上陣的場景司空見慣,寧化全縣13.7萬人,1.3萬人投身於革命洪流。

寧化革命紀念博物館有一件珍貴文物當屬鎮館之寶,那是全國唯一完整的一本《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寧化縣泉上鎮老紅軍羅廣茂在土地革命戰爭年代使用並保存下來,他當年就是按此譜吹出紅軍的“密電碼”。“人在,號譜就在”,這是他的職責,也是他的生命。可惜,羅廣茂1934年作戰負傷四處藏匿,顛沛流離中軍號譜不知去向,到處尋找而無果,整日心事重重,直到40多年後,羅廣茂在拆建家中谷倉時,意外發現了被油紙包裹的軍號譜,他霎時淚流滿面,失聲痛哭。這本《軍用號譜》和它背後的故事,記錄著忠誠、犧牲和信仰。紅色故事組歌《軍號嘹亮》和電影《我的軍號》講述的都是這個故事,讓觀眾心緒難平。

(三)

紅軍標語曾被稱為“第二武器”,對於今天的學者而言,它是解讀光輝歷史的密碼,再現崢嶸歲月的光盤,彌足珍貴。這些紅色資源和文化遺產遍佈八閩大地,閩西為甚,其中永安一地紅軍標語在全國罕見,僅馬洪村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發現的紅軍標語、漫畫和留言條多達200多條,被稱為“紅軍標語的博物館”。

抗日戰爭時期,烽火連天,思想文化界人士雲集永安,使默默無聞的山城永安名噪一時,成為福建戰時的省會長達七年半之久,也因薈萃中國東南半壁的文化名士而聲名鵲起。彼時,永安一城,出版社近30家、印刷所達20家、書店17家、報紙12種、期刊130種、專著800多種,新聞通訊機構4家,還有文化學術團體40餘個、藝術劇團10多個,郭沫若、馬寅初、巴金等100多位著名作家、學者在永安進步刊物發表過作品。數十年光陰飛逝,永安的抗戰遺址依然如故,真實而有序地集中在永安城區西南郊5公里處的吉山村。為更好保護利用革命舊址,永安在培育文物安全志願者方面探索出了成功的道路。2019年,國家文物局在陝西、福建兩省率先開展“中國文物安全志願者行動”試點工作,永安市榜上有名。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是全社會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大合唱。今年1月,《福建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實施意見》《福建省文物建築認養管理規定》相繼出臺,社會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和熱情度不斷高漲,長汀的革命舊址星羅棋佈,單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辛耕別墅、福音醫院等6處。長汀群眾以紅色革命歷史為榮,成立了30多個民間保護者協會,一址一會,有的放矢,協助文物部門進行日常管理、安全檢查,籌集民間資金、組織志願者參與文物保護。

(四)

汀州有個試院赫赫有名,是紀曉嵐來汀州的督考之所,土地革命時期,福建省蘇維埃政府選址設在了汀州試院。1935年春,留在中央蘇區的瞿秋白經長汀水口小逕村時,遭國民黨軍包圍而不幸被捕,被囚於汀州試院,同年6月18日,他從這裡經過中山公園涼亭,從容走向刑場,英勇就義於羅漢嶺。從囚室到羅漢嶺的500米是他36歲人生的縮影與最後歸程,他昂首挺胸,神態自若,唱著熟悉的俄文國際歌,仿如閒庭信步。行至羅漢嶺下,他端坐於花香鳥語中,微笑著說:“此地甚好!”而後慷慨就義。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1953年,瞿秋白就義地羅漢嶺立起了紀念碑,1987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福建革命文物資源豐富,但常處在荒郊野嶺人不知,文物部門經過廣泛深入細緻工作,基本調查摸清了家底,如組織力量對中央蘇區紅色祕密交通線(福建段)、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福建區域)、中央蘇區紅軍標語、永安抗戰文化舊址、武夷山張山頭紅軍墓群等不太為人們所熟知的革命舊址進行全面系統調查研究,並進行登記造冊,開展重點申報保護。2016年,福建省委宣傳部牽頭制定《福建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和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成為一個新的里程碑。現在,古田會議紀念館、瞿秋白紀念碑、松毛嶺戰役戰地舊址等紅色場館和基地觀眾絡繹不絕,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群、永定信用社舊址等革命舊址得到維修保護並開展復原陳列,革命舊址文物、珍貴文獻資料、紀念場館等烙刻著初心與使命的遺存,日漸鮮活地迴歸到人們的視野。

將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這是革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核心要義和時代使命。對於紅色文化資源,我們既要注重有形遺產的保護,又要注重無形遺產的傳承,大力弘揚紅色傳統。只有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才能讓紅色文化綻放燦爛光彩。

(作者為福建省文物局局長、研究員)

製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3日 05 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