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
"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文化中視身體為“臭皮囊”,又認為“身是苦本”,似乎並不注重養生。但是實際情況中,僧人往往享有高壽,身體不僅較普通人康健,樣貌也顯得相對年輕。這與寺院生活的戒律規約、修行方法、飲食起居都是密切相關的,這些都可以看作是佛門的養生之道。禪宗文化每週五起將為您連載陳星橋居士的《佛教的養生之道》一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類努力追求的一種理想。為此,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出了許多的養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理念和方法。不過,在談論佛教的養生思想之前,應略為介紹一下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宮,其父王為他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他卻不感興趣,一味要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相傳他先後於都城四門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四種情形,還於田間看見人驅牛、鳥啄蟲、鷹抓鳥這種種弱肉強食的景觀,深感眾生生命的脆弱、痛苦、無常與虛幻,於是毅然放棄王位繼承,出家學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坐禪,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後他遊行於五印度傳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團,佛教由此創立。

在佛教教團中,佛教徒依性別和受戒的不同,分為出家的僧、尼二眾和居家的男女二眾,其中,僧、尼二眾一般以寺院為單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師們制定的清規組成規模不等的修行群體。早期的印度僧人居無定所,或住於林間樹下,或住於崖洞、墳邊;乞食為生,每日早、午兩次,甚至僅於午間吃一頓;穿著更是簡單,總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禪為主,輔之以誦經;每半月集體誦戒一次,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專修,不許旅行,以免走路誤傷蟲蟻。以後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信眾增多,僧團壯大,僧人有住於一處、聚眾薰修的需要,信眾有隨時供養、請教的需要,於是一些王者大臣、長者富戶將自己的園林住宅獻給僧團,或為僧團搭建簡易茅棚,於是有了“寺院”。不過那時僧人們除了三衣、缽、臥具等十幾種隨身用品之外,不允許也沒有什麼私有財產,遵循託缽乞食制度,多數時間仍過著四方遊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於聽佛說法、結夏安居,或各處僧人云遊中暫時休憩之所。

"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文化中視身體為“臭皮囊”,又認為“身是苦本”,似乎並不注重養生。但是實際情況中,僧人往往享有高壽,身體不僅較普通人康健,樣貌也顯得相對年輕。這與寺院生活的戒律規約、修行方法、飲食起居都是密切相關的,這些都可以看作是佛門的養生之道。禪宗文化每週五起將為您連載陳星橋居士的《佛教的養生之道》一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類努力追求的一種理想。為此,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出了許多的養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理念和方法。不過,在談論佛教的養生思想之前,應略為介紹一下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宮,其父王為他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他卻不感興趣,一味要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相傳他先後於都城四門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四種情形,還於田間看見人驅牛、鳥啄蟲、鷹抓鳥這種種弱肉強食的景觀,深感眾生生命的脆弱、痛苦、無常與虛幻,於是毅然放棄王位繼承,出家學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坐禪,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後他遊行於五印度傳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團,佛教由此創立。

在佛教教團中,佛教徒依性別和受戒的不同,分為出家的僧、尼二眾和居家的男女二眾,其中,僧、尼二眾一般以寺院為單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師們制定的清規組成規模不等的修行群體。早期的印度僧人居無定所,或住於林間樹下,或住於崖洞、墳邊;乞食為生,每日早、午兩次,甚至僅於午間吃一頓;穿著更是簡單,總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禪為主,輔之以誦經;每半月集體誦戒一次,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專修,不許旅行,以免走路誤傷蟲蟻。以後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信眾增多,僧團壯大,僧人有住於一處、聚眾薰修的需要,信眾有隨時供養、請教的需要,於是一些王者大臣、長者富戶將自己的園林住宅獻給僧團,或為僧團搭建簡易茅棚,於是有了“寺院”。不過那時僧人們除了三衣、缽、臥具等十幾種隨身用品之外,不允許也沒有什麼私有財產,遵循託缽乞食制度,多數時間仍過著四方遊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於聽佛說法、結夏安居,或各處僧人云遊中暫時休憩之所。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國,與中國固有的文化相結合,不久即獲得很大的發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幾個突出的變革。一是自從吳大帝孫權立建初寺起,歷代以來,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國家剃度和監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國家供給。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漸沒有必要奉行了,這同當時印度相比是一大變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殺而不斷肉,這是因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捨什麼吃什麼,不能挑葷揀素。但中國從梁武帝開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國家權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經中所說的遺誡,這確實又是佛教華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素食之有益於健康和有助於延壽,近代醫藥科學的調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證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來貫徹一種勤勵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彌(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勞策,沙門(出家修行者,後專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勞、勤懇、劬勞、功勞。印度當時的社會傳統,修道之人不能從事勞作。釋迦創教之初自然不在這個問題上立異違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為了養成僧徒勤勞的習慣,他在生活細節上制定了詳密的規定,使事事必需親自動手,不能仰賴他人,頤指氣使。中國僧人的生活本賴國家的供給和信徒的施捨,後來由於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難(國家頒令禁止佛教),僧人開始設法自謀生計。尤其是禪宗的興起,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叢林制度,強調“農禪並重”,使佛法修行和生產勞動打成一片。這又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國的同時,中國化的進程也是很大的。中國古代就是一個重視養生的國度,從而使佛教養生之道的內涵也更加豐富。下面擬著重介紹一下漢傳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都以為是清淨而悠閒的,名山仙境,晨鐘暮鼓,青燈黃卷,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其實,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緊張的,從俗人看來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時左右聞板而起,集體上殿做早課,約需時1小時,然後排班依序到齋堂(食堂)吃飯,佛門叫做過堂。飯前飯後都有唱唸,吃飯過程中不許出聲,不許浪費,可謂紀律嚴明。飯後有的寺院還集體繞佛經行。隨後是分工打掃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時間,如務農、砍柴、種菜,看護殿堂,接待香客遊人,經銷香燭、經書、法物和素食等。沒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則到禪堂坐禪,或到唸佛堂唸佛。中午也需過堂,儀式與早上一樣,飯菜一般都比較簡單,全是素食。午間可略作午休。傍晚須集體上晚殿,時間也是1小時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飯的,但漢傳寺院僧人白天事務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飯,權當吃藥,所以將晚餐稱作藥石,不須行過堂儀式。晚間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時的坐禪或唸佛。餘下的時間則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誦經,或讀書,或坐禪。寺院每月要舉行兩次集體誦戒儀式,時間約一小時左右。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或佛教紀念日(佛菩薩聖誕等),早晚功課的時間比平時長一些,午前還須在佛前舉行供奉食物儀式。香火旺的寺院還常常須應信眾要求舉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誦經、拜懺、打水陸等。有的寺院每年還定期舉辦唸佛七或禪七,即多數僧人放下一切工作連續七天唸佛或坐禪進行專修。過去中國僧人尤其是禪僧有云遊參訪問道的傳統,生活飄忽不定。當代寺院僧人相對要穩定得多,有極少數寺院恢復了結夏安居制度,即在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個月內,全寺僧眾不許外出,專心修行。

"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文化中視身體為“臭皮囊”,又認為“身是苦本”,似乎並不注重養生。但是實際情況中,僧人往往享有高壽,身體不僅較普通人康健,樣貌也顯得相對年輕。這與寺院生活的戒律規約、修行方法、飲食起居都是密切相關的,這些都可以看作是佛門的養生之道。禪宗文化每週五起將為您連載陳星橋居士的《佛教的養生之道》一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類努力追求的一種理想。為此,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出了許多的養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理念和方法。不過,在談論佛教的養生思想之前,應略為介紹一下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宮,其父王為他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他卻不感興趣,一味要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相傳他先後於都城四門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四種情形,還於田間看見人驅牛、鳥啄蟲、鷹抓鳥這種種弱肉強食的景觀,深感眾生生命的脆弱、痛苦、無常與虛幻,於是毅然放棄王位繼承,出家學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坐禪,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後他遊行於五印度傳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團,佛教由此創立。

在佛教教團中,佛教徒依性別和受戒的不同,分為出家的僧、尼二眾和居家的男女二眾,其中,僧、尼二眾一般以寺院為單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師們制定的清規組成規模不等的修行群體。早期的印度僧人居無定所,或住於林間樹下,或住於崖洞、墳邊;乞食為生,每日早、午兩次,甚至僅於午間吃一頓;穿著更是簡單,總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禪為主,輔之以誦經;每半月集體誦戒一次,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專修,不許旅行,以免走路誤傷蟲蟻。以後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信眾增多,僧團壯大,僧人有住於一處、聚眾薰修的需要,信眾有隨時供養、請教的需要,於是一些王者大臣、長者富戶將自己的園林住宅獻給僧團,或為僧團搭建簡易茅棚,於是有了“寺院”。不過那時僧人們除了三衣、缽、臥具等十幾種隨身用品之外,不允許也沒有什麼私有財產,遵循託缽乞食制度,多數時間仍過著四方遊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於聽佛說法、結夏安居,或各處僧人云遊中暫時休憩之所。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國,與中國固有的文化相結合,不久即獲得很大的發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幾個突出的變革。一是自從吳大帝孫權立建初寺起,歷代以來,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國家剃度和監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國家供給。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漸沒有必要奉行了,這同當時印度相比是一大變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殺而不斷肉,這是因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捨什麼吃什麼,不能挑葷揀素。但中國從梁武帝開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國家權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經中所說的遺誡,這確實又是佛教華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素食之有益於健康和有助於延壽,近代醫藥科學的調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證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來貫徹一種勤勵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彌(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勞策,沙門(出家修行者,後專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勞、勤懇、劬勞、功勞。印度當時的社會傳統,修道之人不能從事勞作。釋迦創教之初自然不在這個問題上立異違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為了養成僧徒勤勞的習慣,他在生活細節上制定了詳密的規定,使事事必需親自動手,不能仰賴他人,頤指氣使。中國僧人的生活本賴國家的供給和信徒的施捨,後來由於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難(國家頒令禁止佛教),僧人開始設法自謀生計。尤其是禪宗的興起,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叢林制度,強調“農禪並重”,使佛法修行和生產勞動打成一片。這又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國的同時,中國化的進程也是很大的。中國古代就是一個重視養生的國度,從而使佛教養生之道的內涵也更加豐富。下面擬著重介紹一下漢傳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都以為是清淨而悠閒的,名山仙境,晨鐘暮鼓,青燈黃卷,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其實,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緊張的,從俗人看來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時左右聞板而起,集體上殿做早課,約需時1小時,然後排班依序到齋堂(食堂)吃飯,佛門叫做過堂。飯前飯後都有唱唸,吃飯過程中不許出聲,不許浪費,可謂紀律嚴明。飯後有的寺院還集體繞佛經行。隨後是分工打掃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時間,如務農、砍柴、種菜,看護殿堂,接待香客遊人,經銷香燭、經書、法物和素食等。沒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則到禪堂坐禪,或到唸佛堂唸佛。中午也需過堂,儀式與早上一樣,飯菜一般都比較簡單,全是素食。午間可略作午休。傍晚須集體上晚殿,時間也是1小時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飯的,但漢傳寺院僧人白天事務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飯,權當吃藥,所以將晚餐稱作藥石,不須行過堂儀式。晚間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時的坐禪或唸佛。餘下的時間則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誦經,或讀書,或坐禪。寺院每月要舉行兩次集體誦戒儀式,時間約一小時左右。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或佛教紀念日(佛菩薩聖誕等),早晚功課的時間比平時長一些,午前還須在佛前舉行供奉食物儀式。香火旺的寺院還常常須應信眾要求舉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誦經、拜懺、打水陸等。有的寺院每年還定期舉辦唸佛七或禪七,即多數僧人放下一切工作連續七天唸佛或坐禪進行專修。過去中國僧人尤其是禪僧有云遊參訪問道的傳統,生活飄忽不定。當代寺院僧人相對要穩定得多,有極少數寺院恢復了結夏安居制度,即在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個月內,全寺僧眾不許外出,專心修行。

生活 | 佛教的養生之道(一):僧人的日常

佛教以解脫生死、覺悟成佛、弘法度生為首要目標,為此,僧人嚴持戒律,精進修行,往往不在意或容易忽視健康問題。但同時,多數寺院、庵堂處於深山遠郊,醫藥條件比較差,加上僧人或離群索居,或過集體生活,必須善於自己照顧自己,平時還須幫助信眾解決有關身心健康和養生方面的問題,這又迫使僧人要研究、掌握一定的養生之道。從以上的簡單介紹來看,雖然各個寺院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不同,經濟條件差異不小,但總體來說,僧人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簡單,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好在他們精神充實,生活也比較有規律。正是在以上特殊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環境下,佛教的養生之道獨樹一幟,綻放為中國養生林苑中的一朵奇葩。(待續未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