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兔食仔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分娩 飼料 產後護理 母乳餵養 中國商務新聞網 中國商務新聞網 2017-08-27

在兔子養殖生產中,母兔食仔現象時有發生,多由青綠飼料缺乏、營養不全、母兔分娩受驚嚇等原因造成,養殖戶要綜合分析原因,採取相應措施。

一、飼料營養不全

母兔飼料缺少維生素和礦物質,蛋白質不足,特別是母兔分娩前後缺少青綠飼料的供給,飼料單一,長時間缺乏各種營養,會導致母兔出現食仔的現象。

預防措施:母兔在繁殖期間必須供給營養全面的飼料,蛋白質含量一定要滿足,適當添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必要時在飼料中添加4%的預混料,來滿足母兔妊娠期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並餵給青綠飼料或多汁飼料,如胡蘿蔔、白蘿蔔、菜花葉或少量的白菜葉等,來補充維生素的不足。

二、母兔分娩受驚嚇

當母兔分娩時受到外界驚嚇常會中斷產仔,並在產箱內亂動踩死或吃掉仔兔。特別是突然發生各種異常聲音,母兔受到外界強烈刺激,易導致食仔現象的發生。

預防措施:當母兔分娩時要保持舍內周圍安靜,防止發生各種異常聲音,減少各種應激反應和影響;防止狗貓進入,造成母兔恐慌和驚嚇。在母兔分娩時不要觀看,待分娩完跳出產箱後再處理汙物,保持母兔安全、正常分娩。

三、產窩、產箱有異味

兔的嗅覺比較靈敏,如果產窩、產箱內有異味,會使其感到厭惡,不願在其中產仔,或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勉強產仔,但也會頻頻出入產仔窩、箱,將仔兔踩死或吃掉。如果產後不處理汙物,特別是有死兔發臭變質,母兔也不願進入窩內給仔兔餵奶。

預防措施:在母兔分娩前5天左右,將產箱進行消毒,消毒後放在陽光下暴晒,然後鋪上乾淨墊草,但要防墊草發黴變質。當母兔分娩後查看仔兔,不要用有異味的手觸摸仔兔,最好用母兔糞便、尿液擦手後再處理仔兔,防止有異味,致使母兔吃掉仔兔。

四、產後缺水

母兔產仔時,邊產仔邊吃胎盤,這樣會造成口渴現象。母兔產仔後會跳出產箱找水喝,如果此時沒有足夠的飲水,母兔就會在口渴難忍的情況下,跑回產箱內把仔兔吃掉。

預防措施:在母兔分娩前後要供給充足的飲水,糖鹽水更好,同時供給青綠飼料或多汁飼料。

五、產後缺乳

由於青綠飼料不足,母兔產後缺乳,仔兔吃不飽,飢餓的仔兔在吃奶時相互爭奪奶頭,母兔由於疼痛而拒絕哺乳,甚至咬死仔兔。

預防措施:加強營養,母兔產前、產後多喂多汁飼料或產後飲用紅糖水、豆漿,以增加泌乳量。對拉毛少或不拉毛的母兔要人為幫助拉毛,拉毛可刺激母兔乳腺發育,促使乳汁分泌。對乳頭破損的母兔要及時治療,防止感染而繼髮乳房炎。對嚴重缺乳的母兔所產仔兔要進行寄養,如第二胎在嚴重缺乳時要淘汰,不能留種用。

六、初產母兔母性不強

有個別母兔特別是初產母兔母性差、泌乳少,在分娩時由於疼痛,在吃胎盤時連仔兔一起吃掉。

預防措施:在選留母兔時要選擇母性好、產仔多、拉毛早、泌乳多的母兔的後代。母兔的後臀部要發達,特別是在配種時要檢查母兔的陰門發育情況,對小而不發紅腫的不能留種。對母性不強可採取母仔分離、人為定時哺乳的方法飼養。對兩胎均食仔的母兔要淘汰。

七、寄養方法不當

在寄養仔兔時,由於時間差距大或仔兔個體差別大、氣味不同,寄養母兔對被寄養仔兔有反感,產後厭惡吃掉或咬死仔兔。

預防措施:被寄養仔兔在時間上不能超過兩天,個體要基本相同。用寄養母兔的糞、尿塗擦在被寄養仔兔身上,這樣氣味相同,母兔分辨不出寄養仔兔;也可把被寄養仔兔放入寄養母兔產箱內,放置半天或一天,母兔也分不清寄養仔兔。

八、母兔患有食仔癖

由於母兔在分娩前飼養管理不到位,缺少精飼料或青綠飼料,母兔在分娩時處於飢餓狀態,常將仔兔當胎盤吃掉,第二胎分娩時同樣也會吃掉仔兔,就會形成吃仔習慣,也叫食仔癖。

預防措施:母兔分娩後,仔兔應立即拿走,母仔兔分離飼養,母兔淘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