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資本:科創板上市企業市值50億以上為宜

風投 新三板 深交所 註冊制 新能源 華夏時報 2018-12-04
洞見資本:科創板上市企業市值50億以上為宜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陳鋒 北京報道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資本市場也逐漸完善以適應時代的發展、企業的需要,過去20年我們經歷了互聯網的革命,從PC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成就了阿里巴巴、京東、小米等一批大市值公司,但是這些企業選擇在美股/港股上市原因之一就在於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從板塊設置、上市規則、制度建設等方面難以支撐該類型企業的需要。

洞見資本投研總監石先佐表示,科創板的建立是解決資本市場的供給問題,將代表中國未來的新科技、新模式的科技創新企業留在國內,這不僅可以促進國內創新和技術進步還將進一步優化國內資本市場的整體結構,同時還可以讓國內的投資人享受到企業成長的紅利。第一批上科創板的企業可以參照中國智能製造2025計劃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個重點領域。

我國目前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主板,目前由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深交所主板自2000年起就不再吸收新企業上市;第二個層次為二板市場,即深交所的創業板;第三個層次為三板市場,由股轉系統“新三板”和“老三板”組成;第四個層次為四板市場,指的是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

石先佐認為,現在國內的資本市場出現斷層,新三板的設立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對於民營中小企業來講,不同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融資需求,而我國初創型企業融資渠道來源是國內的風投、私募股權基金,初創企業前4年獲得銀行貸款的概率為2%很難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主板、創業板更適合成熟期的企業,新三板初衷在於幫助中小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是卻沒有流動性。我國資本市場急需一個增量市場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優化、盤活現在的資本市場。

新三板作為場外市場,實行類註冊制,目前掛牌的企業超過一萬家,體量急劇擴大但是在投資人准入、交易制度、轉板、信披、退市等制度方面有待完善導致了目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石先佐表示,科創板的設立可以從三方面吸取新三板的經驗——市場化、法制化、科創化:在市場準入方面,科創板要提高企業的門檻而不是一味實行註冊制,允許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在投資人准入方面,相對新三板的個人500萬的門檻要適當降低,機構投資者的門檻要提高;在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方面,退市制度要完善,如果採取分層還需要研究轉板制度;在保護投資者利益方面,自律性監管框架之外需要研究制定違規主體的法律責任,提高企業違規成本;在上市企業篩選方面,科創板要代表未來高新技術發展方向。

關於上市條件,石先佐認為,結合我國轉型發展方向、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現狀、科創板可持續發展三個維度,建議突出“科創”屬性,適當降低目前的盈利穩定性和連續性,可以採用市值/收入門檻(參照戰略新興板標準)。如:總市值50億以上,最近一年營收超過總市值的10%,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為正。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