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生活在農村的人,經常會見到有人開著車,車上拉著風箱,在野地裡擺開,一住就是一兩個月,他們是在養蜂,這些人逐花而行,是一群特殊的人。

在種類上,有菜花蜜、槐花蜜、桃花蜜、棗花蜜等等。

蜂蜜不是現代產物,遠古時期,人們已經拿來比喻別的東西甜,比如在漢代東方朔所著的志怪小說《神異經》裡也有這樣的記載:

南方荒內有蔗林焉,其高百丈圍三丈八尺,促莭多汁甜如蜜。

這裡說的是,在遠古時期,人們發現了一片甘蔗林,汁甜如蜜。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漢代時,表達某種東西很甜時,就用蜜字來形容。

在一本原作者不詳的志怪小說《漢武內傳》中,有一段說漢武帝見王母交談的內容是這樣說的:

西王母謂帝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 。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時候的蜜已經分種類了。但是,《漢武內傳》具體是誰寫的,這個不可考,有人說是班固寫的,有人說是晉朝葛洪寫的,但應該都不真實,多半是後人假託他們的名字。所以,這裡的記載不能當成漢武帝時就一定有分類蜂蜜。

那麼,最初是什麼樣的?有過什麼樣的變遷呢?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一、從遠古到秦末,野生蜂蜜為佳品

 我國曆史古籍文獻中,記載很早,比如在《詩經.周頌.小毖》中這樣說:

予其懲,而毖後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蟲,拼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於蓼。

我們現在看到《詩經》時,常常會混淆它的成書年代,覺得寫的都是周朝,所以就自然的認為是周朝時期成書,但其實並不是,《詩經》的成書年代最早不會超過春秋,最晚不會超過戰國末期,漢朝的時候才正式命名為《詩經》。

所以,最早的記載,應該是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楚辭·招魂》中這樣記載:

瑤漿蜜勺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屈原《離騷》中也有這樣的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當時有樹蜜、石蜜和巖蜜。分別是產自什麼地方就叫什麼蜜,比如把樹上的蜜蜂窩破壞掉,取到的蜜就叫“樹蜜”,石蜜和巖蜜以此類推。

人們到這個時候並沒有馴化,主要靠挖野生的,但這麼甜的佳品,人們甘心這樣去獲取嗎?當然不會,這種情況到了漢朝時有了改變。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二、從漢朝到唐朝,野生到少量家庭養殖

到了漢朝時,記載就多了起來。

比如在東漢趙曄編撰的《吳越春秋》中記載:

雲越以甘蜜丸欓報吳增封之禮

東漢時,出現了一個開創性人物叫“姜岐”。完整記載在晉代皇甫謐所著的《高士傳》中,在裡面是這樣說的:

姜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其母死,喪禮畢,儘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天下,營業者三百餘人。

這裡說姜岐在母親死後守喪完畢,開始隱居養峰,還教了不少的徒弟。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這是我國古籍文獻中,首次出現真正的馴化養峰人。所以,人們稱他為養蜂的始祖。姜岐本人生平並不在咱們這次話題之中,他本人也是做過官的,而且從他這個姓來看,一定是有傳承的世家,但咱們不展開討論了。

但那時候的養非常簡單,就是在某些樹上,或者家裡,做出一個模仿野生蜂巢的東西來,吸引那些蜜蜂來這裡住,等過了花期後,把蜂巢搗毀取蜂蜜。

這是最原始也最古老的方法,同時也是很有效的方法,直到現在,一些地方還在用這種古老的方法。

到了三國時期,蜂蜜很貴重,比如在《三國志·袁術傳》中記載袁術稱帝后被討伐,戰敗後有一段是這樣說的:

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里。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櫺床上,嘆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鬥餘而死。

這段話說的是袁術逃跑時想喝點蜂蜜,但哪裡有蜂蜜啊?只有麥屑。袁術大喊怎麼我落到了地步後吐血而死。袁術這人心高氣傲,家族四世三公,但卻志大才疏,是個不折不扣的笨蛋,自己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最後活活氣死,但我們今天不討論這個。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博物志》記載:

以木為器,以蜜蠟塗器內外令遍,安簷下或庭前誘引野生蜂,春月築窠生育。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這時候的所謂養更多的是騙,但卻是個實用的辦法,事實上,這種方法一直延續了很多年。

另外,晉朝人郭璞還記載了分工,認識到了蜜蜂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他在《蜜蜂賦》裡是這樣說的:

吮瓊、營堂、閽衛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到了唐代時,家庭養殖開始大量出現,我們常常看到一本筆記體小說叫《酉陽雜俎》,作者是晚唐人段成式,其實他在家裡就養蜂,還這樣記載:

蜂窠成式脩竹裡私第,果園數畝。蜂膠土為窠於前簷。

另外他還記載下了蜜蜂的活動規律:

相蜂生三、四月,黑色。相蜂過冬,蜂族必空。

從漢朝到唐朝,人們是野生和家庭養殖共同進行,而且在這個時候,留下了很多習性和生活習慣的記載,為後世養蜂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三、從宋元到現在,養蜂業蓬勃發展

宋元之際,養蜂更進一步,這時候對養殖蜜蜂的觀察更加細化,有了防治蟲子、蜘蛛等影響產蜜的這些有害物。這時期,還出現了規模化養殖和技術飛躍。

比如在元代人宋基《郁離子》中這樣寫:

蕃則縱之析之,寡則與之裒之,不使有二王。

這裡已經有了人工分蜂的意識。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明朝的時候,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詳細而系統的介紹瞭如何養峰,在《天工開物·甘嗜·蜂蜜》中是這樣寫的:

畜家蜂者或懸桶簷端……皆錐圓孔眼數十,俟其進入……鄉人有撒酒槽香而招之者。

這段話裡有重要信息,首先是假槽做窩,最後說人們撒下酒槽,誘惑蜂群過來分房。

我們可以看出來,到明朝時,取法上仍然是以前的老辦法,多使用誘拐的方法,還沒有出現現在的活框技術。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活框技術在晚清才出現,是一個叫張品南的從日本帶來的,福建《閩侯縣誌》記載:

張品南1912年去了日本,1913年回來時,帶回來了搖蜜機、隔蟲板等物,並且首次帶來了意大利蜂種。張品南開啟了我國現代養蜂的先河。

古人怎麼獲取蜂蜜?從野生到養蜂,一口氣搞懂蜂蜜的前世今生

近現代,我國養蜂業增長很快,全國各地幾乎都能看到放蜂人。從最初的挖取野蜜到有東漢有意識的去誘惑蜜蜂進假蜂巢取蜜,再到宋元時時期的觀察密封習性、明朝的系統記錄和晚清的學習新技術,這才有了現在的遍地開花。這不僅僅是蜂蜜的歷史,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副歷史畫卷,而作畫者就是一隻只的蜜蜂,它們的畫筆則是生於山野鄉間的一朵朵鮮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