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果真如此,“學區房”就是哪吒三寶防身啊。這不是痴人說夢,“學區房”魔力引發的幻想和焦慮,就這麼在民間瀰漫著。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果真如此,“學區房”就是哪吒三寶防身啊。這不是痴人說夢,“學區房”魔力引發的幻想和焦慮,就這麼在民間瀰漫著。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上一輪房價翻倍之前的2016年,北京西城區的一個面積僅為10.9平米的“過道房”,掛出了150萬元的天價,真實產權、真實價格、可以落戶,對口師大附中、實驗一小前門分校。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果真如此,“學區房”就是哪吒三寶防身啊。這不是痴人說夢,“學區房”魔力引發的幻想和焦慮,就這麼在民間瀰漫著。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上一輪房價翻倍之前的2016年,北京西城區的一個面積僅為10.9平米的“過道房”,掛出了150萬元的天價,真實產權、真實價格、可以落戶,對口師大附中、實驗一小前門分校。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學區房”的全民狂歡中,“過道”就這麼輕鬆地上了全國頭條。

但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人生浮沉、貧富的劇情,不會由“學區房”的劇本設定。看似完整的邏輯鏈,實際上每個環節都充滿漏洞,都經不起推敲。

2.政策風險

前面提到,“學區房”=房子+房票。

假設一套普通二手房的價格是500萬,“學區房”800萬。那麼,這套“學區房”就是500萬元房子+300萬元學票。

這價值300萬元的學票,就是埋伏的雷。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隨時都有可能將其打回原形。

除了受到校區劃片、租售同權等政策影響外,二手“學區房”還涉及到戶口遷入年限和房產證年限的變動。

這種變動就是“五年一大變,三年一中變,一年一小變”。比如,在購房時規定,落戶一年就能就近入學,而等你快入學時,又變成了兩年。還有另一種情況,買房時在學校規劃地段內,準備入學時有可能被“出局”。

遇到市場變化,普通房子的下跌,只是隨行就市的微跌,而“學區房”則是斷崖式、腰斬式的下跌。

事實證明,“學票”的脆弱,的確不堪一擊。

前面提過的過道房,實際上作為“房子”的價值就是零,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居住、出租、使用的價值,就是一個學區入場券,就是一張學票。

經媒體報道後,2017年3月,北京市教委出臺新政,以“過道房”不具備入學資格將其封殺。150萬元打了個華麗的水漂。

從北京的情況來看,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西城等區,已開始實施“多校劃片”,而且將嚴審戶籍、片區、居住年限、房屋性質等。靠買“二手房”入名校的路子,將越來越難走通。

如果是開發商宣傳的一手“學區房”,那你就更要小心了。因為,靠“學區房”的幌子賣房,開發商已經積累了20多年的成熟經驗。

早在1993年,碧桂園在順德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爛尾樓盤”,4000套別墅無人問津。知名策劃人王志剛擔當策劃師,與北京某名校合作籌建貴族學校,結果樓盤很快售罄。

它是“學區房”營銷的經典案例,並不是“學區房”的勝利。

況且,全國各地的名校分校,已經多得數不過來。很多隻是品牌授權,就像二鍋頭兌了很多白開水。在合作共贏、各取所需的產業鏈上,業主家長位於最弱勢的鏈條低端。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果真如此,“學區房”就是哪吒三寶防身啊。這不是痴人說夢,“學區房”魔力引發的幻想和焦慮,就這麼在民間瀰漫著。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上一輪房價翻倍之前的2016年,北京西城區的一個面積僅為10.9平米的“過道房”,掛出了150萬元的天價,真實產權、真實價格、可以落戶,對口師大附中、實驗一小前門分校。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學區房”的全民狂歡中,“過道”就這麼輕鬆地上了全國頭條。

但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人生浮沉、貧富的劇情,不會由“學區房”的劇本設定。看似完整的邏輯鏈,實際上每個環節都充滿漏洞,都經不起推敲。

2.政策風險

前面提到,“學區房”=房子+房票。

假設一套普通二手房的價格是500萬,“學區房”800萬。那麼,這套“學區房”就是500萬元房子+300萬元學票。

這價值300萬元的學票,就是埋伏的雷。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隨時都有可能將其打回原形。

除了受到校區劃片、租售同權等政策影響外,二手“學區房”還涉及到戶口遷入年限和房產證年限的變動。

這種變動就是“五年一大變,三年一中變,一年一小變”。比如,在購房時規定,落戶一年就能就近入學,而等你快入學時,又變成了兩年。還有另一種情況,買房時在學校規劃地段內,準備入學時有可能被“出局”。

遇到市場變化,普通房子的下跌,只是隨行就市的微跌,而“學區房”則是斷崖式、腰斬式的下跌。

事實證明,“學票”的脆弱,的確不堪一擊。

前面提過的過道房,實際上作為“房子”的價值就是零,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居住、出租、使用的價值,就是一個學區入場券,就是一張學票。

經媒體報道後,2017年3月,北京市教委出臺新政,以“過道房”不具備入學資格將其封殺。150萬元打了個華麗的水漂。

從北京的情況來看,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西城等區,已開始實施“多校劃片”,而且將嚴審戶籍、片區、居住年限、房屋性質等。靠買“二手房”入名校的路子,將越來越難走通。

如果是開發商宣傳的一手“學區房”,那你就更要小心了。因為,靠“學區房”的幌子賣房,開發商已經積累了20多年的成熟經驗。

早在1993年,碧桂園在順德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爛尾樓盤”,4000套別墅無人問津。知名策劃人王志剛擔當策劃師,與北京某名校合作籌建貴族學校,結果樓盤很快售罄。

它是“學區房”營銷的經典案例,並不是“學區房”的勝利。

況且,全國各地的名校分校,已經多得數不過來。很多隻是品牌授權,就像二鍋頭兌了很多白開水。在合作共贏、各取所需的產業鏈上,業主家長位於最弱勢的鏈條低端。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學校騙開發商,開發商騙業主,但業主能騙自己孩子嗎?

3.硬核不硬

指望進個好學校,就能接受優於常人的良好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個邏輯也有很大的問題。

你認為的好學校,可能已經落伍時代了。

“起跑線”究竟在哪裡,這個邊界的劃定,本來就掌握在更強大的階層手中。你拼的是娃,可是,娃們在出生之前就開始拼父母了。

前段時間,在一篇刷屏的帖子中,有兩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海淀父母還在為了再清北奮鬥而自覺很苦逼的時候,順義的媽媽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避開和印度國高智商娃們的直接競爭,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藤校國際生少得可憐的名額中,彎道超車獲得顯性優勢。”

剛發現手上的貨幣在貶值,拼了老命買了個“學區房”,但等到孩子拿到光鮮的文憑出來,發現文憑會比貨幣貶值得更厲害。在目前的社會競爭格局中,文憑的競爭依然退居次要地位。

真正有實力的富人階層,發現了“學區房”隱藏著更大的“陷阱”:由於激勵機制不對,教學質量持續下滑將成為必然。

"

“學區房”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房子+學票”

1.通天邏輯

在很多人看來,“學區房”就是,買一套房、順便上個好學校,教育和房產相互加持,不僅為下一代買到了一張直通上流社會的入場券,也給自己貼了一個階層躍升的標籤。

以上邏輯是這樣推演的:買個學區房,上個好學校,讀個好成績,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進上流社會,階層晉升,人生贏家。貫穿始終的是火箭一樣躥升的升值。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果真如此,“學區房”就是哪吒三寶防身啊。這不是痴人說夢,“學區房”魔力引發的幻想和焦慮,就這麼在民間瀰漫著。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上一輪房價翻倍之前的2016年,北京西城區的一個面積僅為10.9平米的“過道房”,掛出了150萬元的天價,真實產權、真實價格、可以落戶,對口師大附中、實驗一小前門分校。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學區房”的全民狂歡中,“過道”就這麼輕鬆地上了全國頭條。

但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人生浮沉、貧富的劇情,不會由“學區房”的劇本設定。看似完整的邏輯鏈,實際上每個環節都充滿漏洞,都經不起推敲。

2.政策風險

前面提到,“學區房”=房子+房票。

假設一套普通二手房的價格是500萬,“學區房”800萬。那麼,這套“學區房”就是500萬元房子+300萬元學票。

這價值300萬元的學票,就是埋伏的雷。教育主管部門的政策,隨時都有可能將其打回原形。

除了受到校區劃片、租售同權等政策影響外,二手“學區房”還涉及到戶口遷入年限和房產證年限的變動。

這種變動就是“五年一大變,三年一中變,一年一小變”。比如,在購房時規定,落戶一年就能就近入學,而等你快入學時,又變成了兩年。還有另一種情況,買房時在學校規劃地段內,準備入學時有可能被“出局”。

遇到市場變化,普通房子的下跌,只是隨行就市的微跌,而“學區房”則是斷崖式、腰斬式的下跌。

事實證明,“學票”的脆弱,的確不堪一擊。

前面提過的過道房,實際上作為“房子”的價值就是零,因為它本身沒有任何居住、出租、使用的價值,就是一個學區入場券,就是一張學票。

經媒體報道後,2017年3月,北京市教委出臺新政,以“過道房”不具備入學資格將其封殺。150萬元打了個華麗的水漂。

從北京的情況來看,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西城等區,已開始實施“多校劃片”,而且將嚴審戶籍、片區、居住年限、房屋性質等。靠買“二手房”入名校的路子,將越來越難走通。

如果是開發商宣傳的一手“學區房”,那你就更要小心了。因為,靠“學區房”的幌子賣房,開發商已經積累了20多年的成熟經驗。

早在1993年,碧桂園在順德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爛尾樓盤”,4000套別墅無人問津。知名策劃人王志剛擔當策劃師,與北京某名校合作籌建貴族學校,結果樓盤很快售罄。

它是“學區房”營銷的經典案例,並不是“學區房”的勝利。

況且,全國各地的名校分校,已經多得數不過來。很多隻是品牌授權,就像二鍋頭兌了很多白開水。在合作共贏、各取所需的產業鏈上,業主家長位於最弱勢的鏈條低端。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學校騙開發商,開發商騙業主,但業主能騙自己孩子嗎?

3.硬核不硬

指望進個好學校,就能接受優於常人的良好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個邏輯也有很大的問題。

你認為的好學校,可能已經落伍時代了。

“起跑線”究竟在哪裡,這個邊界的劃定,本來就掌握在更強大的階層手中。你拼的是娃,可是,娃們在出生之前就開始拼父母了。

前段時間,在一篇刷屏的帖子中,有兩句話是這麼說的:

“當海淀父母還在為了再清北奮鬥而自覺很苦逼的時候,順義的媽媽們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避開和印度國高智商娃們的直接競爭,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藤校國際生少得可憐的名額中,彎道超車獲得顯性優勢。”

剛發現手上的貨幣在貶值,拼了老命買了個“學區房”,但等到孩子拿到光鮮的文憑出來,發現文憑會比貨幣貶值得更厲害。在目前的社會競爭格局中,文憑的競爭依然退居次要地位。

真正有實力的富人階層,發現了“學區房”隱藏著更大的“陷阱”:由於激勵機制不對,教學質量持續下滑將成為必然。

“學區房”是投資大陷阱,面臨斷崖式下跌,千萬不能跟風買

在“學區房”制度下,房東是唯一的受益者,因房產升值紛紛發了大財。而辛勤付出的老師,吃不到肉、也喝不到湯,還背個“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道德枷鎖。

“學區房”裡的學校可能是階段性的好學校,但老師卻未必一直是好老師。

因為買房者沒有支付額外的報酬給教師,這也是國立名校和私立最大的區別。在這種制度設計下,學校留不住名師,學校也沒有更多的動力,來維持教學質量。

學區房裡的重點,不斷地擴招,招收更多的學生沖淡質量,而師資卻流失。免費公立無好事,一旦一個學校被圈入了學區房,則必定意味著學校的辦學質量不斷惡化、走後門的泛濫。

有人說,大家都買學區房了,大勢所趨,我也得跟著買啊。從眾從來就是投資大忌。群體社會心理學的名著《烏合之眾》,有一句經典觀點: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受安全的歸屬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