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一年,口碑餓了麼用數字化拉開了與美團的差距'

"

當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經歷從流量紅海到服務藍海,從用戶運營到商戶運營的深刻變化。

"

當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經歷從流量紅海到服務藍海,從用戶運營到商戶運營的深刻變化。

本地生活一年,口碑餓了麼用數字化拉開了與美團的差距

口碑餓了麼與美團這兩大主要競爭者,在各自不同的發展策略引導下,正在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口碑餓了麼通過培育型、成體系的數字化升級,登上了互聯網經濟的“三樓”,而美團卻在利益優先、固守流量收割的傳統思維下,依然徘徊在傳統的“二樓”。兩者差距正在加速擴大。

一、 以數字化升級取代補貼,口碑餓了麼提速趕超美團

近一年來,美團遭遇發展瓶頸,口碑餓了麼卻在快速增長。

進入7月以來,口碑餓了麼在本地生活服務行業中發起的數字化升級“夏季戰役”,戰果輝煌。在北京、南京等城市,口碑餓了麼平臺上的夜宵訂單同比增長60%,在海口增速為132%,在咸陽,增速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00%。“夏季戰役”的戰果,不但表現在三位數的增長上,更表現為傳統夜宵訂單向新型“夜經濟”的升級。

口碑餓了麼的快速增長,來自於平臺推行的本地生活全鏈路數字化升級改造體系。在此戰略引導下,口碑餓了麼摒棄了美團那種依賴“補貼”和“費率”為核心的傳統流量玩法,而是以“數字化”做 為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核心推動力。

今年的“夏季戰役”,餓了麼“星選”提前開發出了多項行業領先的商戶經營診斷、菜單改造等數字化工具。商戶登錄餓了麼商家後臺,便可以看到實時更新的銷售數據及診斷分析,從餐品優化、會員運營、增長週期等多重維度協助商戶及時調整經營策略。

有這些工具在手,餓了麼商戶可以實時觀測到自家的銷售數據,並利用診斷分析工具,從餐品優化、會員運營、增長週期等多重維度指定和改良自己的經營行為。

這一系列數字化工具,為商家提供了強大的動能。東莞、佛山、珠海,杭州、揚州、廈門、海口等各地商家,以夜經濟為重要元素的每日訂單量,在7月開始後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集體增長。

與口碑餓了麼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團因為缺乏數字化能力,至今仍然停留在“二樓”,還在延續過去單純依賴費率、搞流量收割的老舊運營思維。

二、本地生活數字化一年,口碑餓了麼美團天壤之別

當下,餐飲業急需解決的是「如何留存用戶、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成本」這三大核心難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為商戶提供整套數字化工具,讓它們有能力為顧客提供兼具即時性和便捷性的服務;同時,讓顧客能通過手機APP享受到高效而又自由的點單、買單、提取等服務;更關鍵的是,建立起完整的體系,讓餐飲商戶能夠將原本高度非標準化的商品和服務,以標準化的形式高效輸出。

要達到這個目標,當前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幫助餐飲行業實現全鏈路、全環節的數字化升級。比如口碑餓了麼對餐飲業所有的選址、供應鏈、預訂、會員、配送、支付等運營環節徹底打通,形成全鏈路數字化和在線化,以及為商戶提供包括智能數據、超級流量入口、金融支付、物流配送、精準營銷、智能硬件等數字化經營工具。

這裡的數字化升級,包含用戶端(C端)、商戶端(B端)兩層。流量時代,本質上平臺是在做C端用戶運營,對B端的吸引力是平臺的流量和訂單數,而平臺依靠佣金和廣告費獲得營收;而口碑餓了麼說的數字化升級,三樓,本質上平臺是在做B端商戶運營,通過對B端的服務,提升商戶自身的服務能力,讓B端商戶通過為C端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而獲得流量和訂單的增量。

本地生活服務從運營C端用戶到運營B端商戶的轉變,是從“流量紅海”轉到“服務藍海”。 支付寶開放生態事業部總經理管仲近日表示,唯人口紅利論不再持續時,用戶價值、服務價值、商業效率價值將真正得以體現。如果以C端流量為核心競爭力,那麼必然面對人口數量的天花板,以及宏觀經濟形勢對C端的消費力的影響,是紅海,是在分人口紅利的存量,收的是流量稅;而以對B端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是做增量,是藍海,是通過服務做增量的分潤。

而平臺對B端服務又牽涉到兩層,一個是服務的能力,一個是服務的初心。從這兩點上說,單打獨鬥的美團和阿里體系裡的口碑餓了麼,是天壤之別。

思維和行動決定結果。過去一年,數字化轉型加快了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變革與重構,抓住紅利的口碑餓了麼通過體系化、培育型的策略真正邁上了“三樓”,而美團因為缺乏成體系的矩陣結構,只能機械地進行單點嘗試,結果不但沒有邁上“三樓”,反而被困在“二樓”,依然延續著鉅額虧損、份額下滑的發展曲線。

據Analysys易觀前不久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洞察》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餓了麼的總體市場份額環比提升了3.7%,達到43.9%,增速行業領先;而美團外賣的份額卻出現了2.5%的環比下滑。

過去的一年,抓住了數字化紅利的口碑餓了麼,正在加速拉開與美團的距離。

三、“數字化”能力將是口碑餓了麼、美團決勝本地生活下半場的關鍵

Analysys易觀報告指出,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從“流量紅利”的時代轉變到“數字化紅利”的時代。流量收割模式必然不能走遠,數字化賦能商戶將成為競爭的關鍵今年。

隨著口碑餓了麼的深度融合,阿里本地生活已構建了一條行業全鏈路數字化升級體系,賦能商戶實現數字化的上線、改造與升級。過去一年,從“3個100萬”,到提出暖冬計劃,口碑餓了麼一路都在降低費率,降低數字化門檻,鋪設pos機等,讓更多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可以加入數字化大軍另一方面,推出包括預訂、選址、供應鏈等在內的多種形式數字化單元供商戶組合使用,讓不同品類、不同規模的商戶都可以從數字化升級中得到好處。

而美團的做法卻正相反。今年6月30日,美團向商戶發出公告,從7月1日起,將原有支付費率提升至0.38%,費率上漲了近90%。而此前,美團外賣費率也一次性上漲了7%。費率飆升的收割流量打法,讓大批商戶對平臺失望。顯然,美團的數字化嘗試,過於強調自身利益優先,過去那種“二樓”思維痕跡太深,流量收割玩法的習氣難以革除。其實際效果成了提高費率,提升數字化門檻,無法為行業帶來真正的數字化賦能。

反觀口碑餓了麼,通過融入阿里大生態,打通與高德、支付寶、淘寶、天貓的底層,實現了與阿里商業生態內的流量、數據互通。這就實現了各個消費場景的正向疊加,各種商業生態和場景,相當於在一個大局域網內運作,互相能得到有力的支撐和補充。

在阿里大生態帶來的場景疊加效應之下,口碑餓了麼還形成了跨平臺、跨行業、打通商業生態底層的數字化能力,並在餐飲、生鮮、婚慶、健康等多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中,以整套商業操作系統賦能商家,讓用戶可以跨平臺和行業享受到統一的、優質的服務。

為了“拷貝”口碑餓了麼生態打法,美團曾經耗費巨量資源,四處進行“無邊界擴張”,搞了一系列諸如共享單車、充電寶、網約車等“新業務板塊”。然而因其固守的“二樓”模式,依賴流量收割思維的美團,這些擴張最終都沒有形成好的效益,反而成了財報上一個個鉅虧的“大坑”。

本地生活下半場,“數字化能力”的強弱將成為口碑餓了麼和美團決勝的關鍵。對比二者當前的“數字化能力”發現,口碑餓了麼要比美團強得多。

徘徊在“二樓”的美團和已經登上“三樓”的口碑餓了麼,在數字化能力上的差距正越拉越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