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讀書 法國 教育 琪琪的育兒說 2018-11-29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關於學習方法,往往容易被很多媽媽和孩子所忽視,在他們看來,學習無非就是課前預習、上課聽課、下課複習及寫作業。這話本沒錯,但是,有的孩子正是由於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經對學習成績平平甚至下降這一問題做過實驗究,結果表明:幾手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每個差生和中等生都有可能取得優秀生那樣的好成績,關鍵在於,優秀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而所謂的差生和中等生卻沒有掌握。沒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並不是終日刻苦攻讀的“書呆子”,而是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孩子,他也許在學習上付出的時間並不多。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但是他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最大價值化,他還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並能一直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而這又將有利於提高他的學習效率,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法國著名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說:“良好的方法能更好地發揮一個人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他才能的發揮。”對於孩子的學習,亦是如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像一把鋒利的斧頭,能夠幫助孩子戰勝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幫助他又快又好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時,孩子會體會到並激勵自己更加熱愛學習。如果孩子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縱使有滿腔的學習熱情、周密的學習計劃,縱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很難取得優異的成績。同時,孩子付出了努力卻難以達到目標的現狀會讓他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甚至逐漸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少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指導孩子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避免他在學旅途中觸礁擱淺,而是儘快讓他到達成功的彼岸。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教孩子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預習是課前的自學

正確的預習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以便在課堂學習時能更好地抓住重點、難點知識,從而使課堂學習更有效率。有個女孩上小學1年級,媽媽每天都會帶著她預習功課有一次,女孩第二天要學習課文“小小竹排畫中游”,媽媽先引導她看著課文中的插畫,問她想到了什麼,並讓她試著描述了一下插畫中的然後,媽媽帶領著她讀了讀課文,並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多讀了幾遍,再單獨拿出那幾個不認識的字讓她去識別媽媽指著“樹”字,問道:“你知道這個字能組什麼詞嗎?樹木“對,非常好,還有嗎?”女孩想了想,搖搖頭說:“不知道了。”“沒關係,你明天好好聽課,看看老師和同學是怎麼給‘樹'字組詞的,然後再告訴媽媽,好不好?”這位媽媽帶領孩子預習的方法值得推薦,尤其是對於就讀小學低年級女孩高興地點點頭。的孩子,我們需要帶領著他一起預習,不僅要讓他大致瞭解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還要有意識地用一些問題來激發他對學習的積極性。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我們要教給他科學的預習方法,既要習學習新內容所需的舊知識,還要大致瞭解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邊閱讀、邊思考、邊書寫的方法,先大概瞭解一下新內容,畫出字、數學公式或英語單詞,寫下自己的疑問、重點、難點,作聽講的內容。我們還可以鼓勵孩子試著做一下課後習題,以此來檢預習靈活掌握。如果時間比較充裕,就可以預習得深入一些,多思考一在複習和做並根題,做一做課後習題;如果時間比較緊,可以有選擇地進行原習等擇重點科目或相對薄弱的科目。數孩學課堂聽講,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對孩子的學習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聽課具有不可重複性,如果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無論她下課後花多長時間來補,都沒有認真聽老師講課的效果好在課堂上,老師能夠依據所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啟發孩子領會掌握。孩子只有牢牢抓住課堂的每一分鐘,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因此,我們要教孩子掌握科學有效的聽課方法先做一側,把與之無關的東西全部收起來。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並回憶一下老師在上節課所講的知備識;然後,全神貫注地聽課,不開“小差”,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開動把所需腦筋思考並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最後,抓住課堂的重點內容。一般本來具放在書桌的幾記得提醒孩子,如果課堂上有疑問一時解決不了,就先把疑問記下這師都會對來,留到課後自己思考或是請教老師、同學,然後繼續認真聽課,切勿因的點內容複習則記課筆記要有重將老師所講的重點內容、典型事例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摘要式地記錄下來,以便課後複習,但是千萬不要因忙於記筆記而忽略老師講課的。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教孩子掌握科學的複習方法

課後及時複習,是孩子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消化吸收、鞏固強化的過程,可以把知識點記得更牢固。複習不單是機械的重複,而是把所學的零碎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讓孩子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內容。根據遺忘規律,人們記住的材料一小時後只能保持44.2%,一天後還能記住3.7%,兩天後就只剩下27.8%了。所以,我們要提醒孩子,複習要“趁熱打鐵”,要在當天學習完就進行復習。此外,按照正確的學習次序,孩子應該先複習當天學習的內容,再做作業那麼,孩子應該怎樣複習呢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在輕鬆的聊天過程中幫助他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後,可以詢問他“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也可以讓孩子過把老師癮,讓他當老師,我們當學生,讓他把當天所學的內容講給我們聽。當孩子能夠自主複習的時候,我們就要教給他科學的複習方法。首先,嘗試著回憶當天所學的內容,就是不看書,把老師所講的內容在腦海中回想一遍;然後,把教科書和課堂筆記對照起來看,從中找出重點、難點,爭取把書上的內容弄懂、吃透,並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繫起來,進一步弄懂所學的每一個基本概念,從而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最後,課堂上沒弄懂的問題,要認真思考,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做到不留缺漏,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如預習,複習等,家長需陪在孩子身邊

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好習慣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不停地為他的作業而忙活,有的媽好媽媽讓孩子贏在小學媽甚至把陪孩子寫作業當成一項每天必做的工作。殊不知,我們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會讓他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儘早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有的孩子一回家就先寫作業,遇到不會的地方,再翻書看,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如果孩子沒有及時複習功課,就會存在所學知識記憶不牢、理解不深等問題,而這必將影響寫作業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孩子回家先複習功課,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強化,再寫作業當孩子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們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一步步地引導他,啟發他去思考。如果孩子通過思考還是沒能得出答案,我們可以慢慢地給他講解,並在旁邊備註一下,以便讓老師瞭解他學習的真實情況。

本文由梅花說育兒原創,關注賬號一起漲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