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開始讀書以來,最初是以紙質書為主,自己購買加上土豆老師那裡領,還算可以,並未發現什麼不順。一本本的讀,從最開始一週讀完一本寫一篇書評,到後來三天讀完一本寫一篇書評,自以為是進步,還挺欣慰。

誰知後來出現問題了,一是自己想讀的書越來越多;二是購買紙質書的資金有些斷檔;三是土豆老師領書群解散了,無法繼續免費領書了。三個問題迫使我轉向以前並不看好的電子書,最大原因就是可以免費或以很小代價獲取到大量的電子書,包括很多我想看卻一直沒捨得買的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書的來源問題好像是解決了,卻又有了新的問題,就是關於電子書閱讀的問題。

近來越來越覺得電子書閱讀的速度太慢了,而且閱讀效率也沒有紙質書的高。

於是,我開始嘗試解決這個問題:如何讓電子書的閱讀速度和效率進行有效提升?

我把這個問題拆解為3個小問題:

1.電子書閱讀速度慢、效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將紙質書的閱讀方法有效地轉移到電子書閱讀上?

3.電子書閱讀提升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一、電子書閱讀速度慢、效率低的原因

1.電子書閱讀自身原因

①閱讀環境的限制。由於電子書的存在本質早已決定它的閱讀環境或者說閱讀介質只能是像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在這些電子設備上閱讀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屏幕的寬窄大小,亮度,閱讀時的距離,電子產品本身自帶的輻射,書中文字大小、排版等因素會影響我們閱讀時相關體驗,導致我們可能在這些設備上閱讀時更容易分神,更容易眼疲勞

②電子書本身的形式限制。如果是通篇閱讀沒問題,但如果是想要找書中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句話的位置時,就有點乏力了。當然現在的電子書大多都有目錄功能,有標籤功能,但是我們如果找的不是原來標記的或者目錄直達的內容呢?這時的閱讀體驗可能就不是那麼美好了。

2.與紙質閱讀一致的通用原因

①大聲朗讀、動嘴默讀或心裡默唸。很多人習慣在閱讀的同時去注意字的發音,或者動嘴默讀或在心裡默唸,有數據證明,我們在大聲朗讀時的閱讀速度為每分鐘125字左右,即便是動嘴默讀或心裡默唸,也會把閱讀速度拉低至每分鐘200字以下。而閱讀速度快的人能夠每分鐘閱讀600字以上,據說美國肯尼迪總統能夠每分鐘閱讀1000字。125-200字和600字直接就差了475-400字,而且是每分鐘內的差距,就是說如果同樣是一篇2000字的文章,閱讀速度快的人只需3分鐘左右,而你如果習慣閱讀時朗讀、默讀、默唸的話,那你就需要16-10分鐘。這只是2000字,如果換成有10幾萬字甚至更多的一本書時,那差距又是多少呢?

②眼睛的移動。

這裡有個概念叫“辨識廣度”,即每次注視時,你可以對焦或辨認的字數。換或話說,就是你一次能看多少字,多少行字。“一目十行”可以說是對辨識廣度大的人的一個寫照。

想想你能一目幾行,我在練習之前一行都看不了,所以說差距就是這樣一點點拉開的;回視,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閱讀時會有這樣的習慣:讀著讀著,就不自覺地回到這一句、這一段或這一頁開頭的地方重新去讀,至於原因可能是跑了個神兒,思維與書中內容脫軌,又或者乾脆沒原因,只是習慣而已,但這樣的習慣也總讓我們在做重複、無用功,致使閱讀速度再一次被拉慢。

③閱讀無思考。閱讀前也沒定個閱讀目的,此次閱讀要實現什麼的目標,達到什麼效果;閱讀正文前,對全書沒有整體上的把握,全書由幾部分組成,哪部分是重點,哪部分無關緊要,哪些部分與自己閱讀目的相關要重點閱讀,對書中內容有哪些值得思考的疑問,答案又要從哪裡找到。。。閱讀中也沒思考,這裡在全章、全書起什麼作用,這個案例能不能收集起做自己的寫作素材,作者這個觀點是怎麼論證,支持的證據有哪些;閱讀後更無思考,這本書主要講了些什麼,有哪些有用概念或理論,自己的閱讀目的達到了麼,從這本書中有哪些獲益,又能做哪些閱讀後的輸出。閱讀離不開思考,無論是哪個階段都離不開,如果是機械式地閱讀,沒有思考,那你的閱讀效率可想而知。

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二、紙質書閱讀方法嫁接給電子書閱讀

以自己常用的紙質書閱讀方法為例:泛讀+精讀。

1.讀書先讀目錄、前言,把握整本書的內容,確定閱讀優先級----這個在電子書可以完全套用,因為電子書也有目錄、前言;

2.閱讀正文前對書中內容針對性的提出三個問題,並在之後閱讀時找到答案----這個同樣適用於電子書閱讀;

3.泛讀全篇,其中對重點內容、對自己有感觸的內容、可日後留作寫作素材的內容,統統做上標記,以備精讀時整理所用----在某些設備和閱讀器軟件裡有做標記的功能,儘量選擇這些設備或閱讀器軟件進行電子書閱讀;

4.精讀已標記內容,進行讀書筆記的製作和整理。----這個在電子書閱讀上是通用的,做筆記嘛,你可以手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打字在電腦上,都行;

以此,可以看出紙質書和電子書在閱讀方法上還是通用的,除了部分細節上要稍做處理外,其它並無大的差異。你也可以分析自己在紙質書上常用的閱讀方法,然後調整、對應到電子書上。

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三、電子書閱讀提升的方法和技巧

1.電子書工具上的選擇,這裡個人比較推薦kindle,有幾個特點,①大小適中,比手機大,比電腦小,宜於攜帶,方便隨時隨地閱讀;②能按目錄、書籤跳轉,比較方便進行跳讀、精讀,且能對內容進行標記,分享或添加自己的想法,kindle會對這些標記內容自動彙總生成文件,在kindle或電腦中均可閱讀、修改;③kindle設備本身自帶閱讀燈,方便晚上關燈後閱讀,屏幕還能防水;④只能看電子書,其它的不行,(可能有朋友會較真,說kindle能看網頁啊,在那上面上網,真是又慢又卡,體驗極差)

kindle也有它自己的缺點,最大一個就是反應很慢,尤其是一些特殊操作,比如做標記、分享,選中文字,等等,就要等它做完一步再做下一步,比起手機、電腦反應是有比較慢,但就日常閱讀,還是可以接受的;另一個缺點由於是水墨屏的緣故,它顯示的一切內容都是黑白色,沒一點彩色,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清晰度。

2.多種工具相互配合使用。我平時讀書都是在kindle,讀完時把kindle中剪貼加載到電腦中印象筆記裡,寫書評時方便調用,查閱,另外會在電腦打開這本書PDF版,查詢、檢索也很方便。

3.閱讀時要合理利用眼睛的移動。如果是kindle,因為本身就不是很大,把字體調到適中即可,如果是在電腦上,閱讀電子書就把縮放比調小,最好能用一目看完一整行,然後儘量多以一句話、幾句話的看,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這樣即影響閱讀速度又阻礙理解效率。

4.多以一定的閱讀目的為前提,或者根據全書內容提出兩到三個問題,帶著問題去讀,讓大腦在閱讀時保持活躍狀態,就不會再跑神,閱讀效率自然也會提升。

免費的電子書讀起來效果卻不理想,3點幫你重新解析電子書閱讀

正如著名數學家、教育家王梓坤所說:讀書時要深思多問。只讀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淪為書本的奴隸;或者走馬觀花,所獲甚微。

其實無論電子書,還是紙質書,閱讀方法上大同小異,都離不開我們的大腦和雙手,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邊動手,把書中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當中去,才是真把書讀到家了。


“讀書使我心向光明,前行不懼黑暗。”我是若見Smile,熱愛閱讀和寫作,很期待獲得你的關注,一起探討,共同成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