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C2歲,媽媽發現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都力不從心。

C媽媽認為,小C是專注力太差了。第一本玩了2分鐘,又去看第二本,一個故事讀了一半,不知道跑哪去玩別的了。

我發現,C媽媽一次給小C拿十多本書,堆在面前。

小C一會看看這本,一會挑挑那本。

一個2歲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堅持不了那三五分鐘,因為面前的選擇太多,小C的專注程度就更差了。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看到小C溜號去關注別的東西了,硬是把她拉了回來,並訓斥說: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味強調的“共同關注”,其實並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節奏來關注,而是反過來,父母根據孩子關注的事物發生改變,而去一起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在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時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繪本,一般1-2本足矣。

孩子選擇少,更能專注在手裡的繪本上。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天生專注力差,而是被家長破壞了!6種方法讓娃專心致志


誤區四、讀故事一定要講道理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C2歲,媽媽發現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都力不從心。

C媽媽認為,小C是專注力太差了。第一本玩了2分鐘,又去看第二本,一個故事讀了一半,不知道跑哪去玩別的了。

我發現,C媽媽一次給小C拿十多本書,堆在面前。

小C一會看看這本,一會挑挑那本。

一個2歲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堅持不了那三五分鐘,因為面前的選擇太多,小C的專注程度就更差了。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看到小C溜號去關注別的東西了,硬是把她拉了回來,並訓斥說: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味強調的“共同關注”,其實並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節奏來關注,而是反過來,父母根據孩子關注的事物發生改變,而去一起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在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時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繪本,一般1-2本足矣。

孩子選擇少,更能專注在手裡的繪本上。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天生專注力差,而是被家長破壞了!6種方法讓娃專心致志


誤區四、讀故事一定要講道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D5歲,明年要上小學了。

媽媽得知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於是有意識地讓小D練習看圖說話和中心思想歸納。

媽媽每給小D講完一個故事的時候,都要問小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呀?

最開始小D還能配合媽媽去思考問題,後來,他變得很反感這些問題。

媽媽讓小D講讀後感,小D乾脆扔下書就跑了。


早期親子閱讀培養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讓閱讀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

但如果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功利,會讓樂趣變成“任務”,反而削弱了孩子的積極性。

閱讀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時,父母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講完,如果孩子沒有進一步探討的意思,或者在他們沒有問各種為什麼,那麼就表明,這本書閱讀可以到此結束了。


​繪本育兒的巧妙之處在不說教、潛移默化的心理自助。

如果刻意地追求“講道理”,說教的痕跡太明顯,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誤區五、認為有伴讀機就不需要父母了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C2歲,媽媽發現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都力不從心。

C媽媽認為,小C是專注力太差了。第一本玩了2分鐘,又去看第二本,一個故事讀了一半,不知道跑哪去玩別的了。

我發現,C媽媽一次給小C拿十多本書,堆在面前。

小C一會看看這本,一會挑挑那本。

一個2歲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堅持不了那三五分鐘,因為面前的選擇太多,小C的專注程度就更差了。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看到小C溜號去關注別的東西了,硬是把她拉了回來,並訓斥說: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味強調的“共同關注”,其實並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節奏來關注,而是反過來,父母根據孩子關注的事物發生改變,而去一起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在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時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繪本,一般1-2本足矣。

孩子選擇少,更能專注在手裡的繪本上。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天生專注力差,而是被家長破壞了!6種方法讓娃專心致志


誤區四、讀故事一定要講道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D5歲,明年要上小學了。

媽媽得知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於是有意識地讓小D練習看圖說話和中心思想歸納。

媽媽每給小D講完一個故事的時候,都要問小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呀?

最開始小D還能配合媽媽去思考問題,後來,他變得很反感這些問題。

媽媽讓小D講讀後感,小D乾脆扔下書就跑了。


早期親子閱讀培養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讓閱讀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

但如果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功利,會讓樂趣變成“任務”,反而削弱了孩子的積極性。

閱讀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時,父母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講完,如果孩子沒有進一步探討的意思,或者在他們沒有問各種為什麼,那麼就表明,這本書閱讀可以到此結束了。


​繪本育兒的巧妙之處在不說教、潛移默化的心理自助。

如果刻意地追求“講道理”,說教的痕跡太明顯,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誤區五、認為有伴讀機就不需要父母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E父母工作忙,又不想落下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就給孩子買了一個伴讀機。

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伴讀機同步伴讀,兩全其美。

但是伴讀機並不能滿足小E的需求,當小E問“為什麼”的時候,伴讀機並不能像父母一樣給出啟發性的解答或接下來的提問。


伴讀機等智能早教設備,提供給孩子的只能是單向的輸出,而不是雙向的交流。

同時,父母帶孩子閱讀時候,孩子通過父母朗讀的語音語調、語氣變換,體會故事的情節,感受故事帶來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觀察父母臉上的表情,結合圖畫來揣摩故事情節。

這些,都是伴讀機這類產品給不了的。


智能設備只能作為幫助父母給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一個工具,不能全然代替父母。

親子閱讀時間,使用伴讀機的時間最好不好超過30%。

更多的時間,還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享受閱讀時光。


誤區六、閱讀只拼數量,把讀了多少本當成炫耀的資本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C2歲,媽媽發現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都力不從心。

C媽媽認為,小C是專注力太差了。第一本玩了2分鐘,又去看第二本,一個故事讀了一半,不知道跑哪去玩別的了。

我發現,C媽媽一次給小C拿十多本書,堆在面前。

小C一會看看這本,一會挑挑那本。

一個2歲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堅持不了那三五分鐘,因為面前的選擇太多,小C的專注程度就更差了。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看到小C溜號去關注別的東西了,硬是把她拉了回來,並訓斥說: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味強調的“共同關注”,其實並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節奏來關注,而是反過來,父母根據孩子關注的事物發生改變,而去一起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在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時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繪本,一般1-2本足矣。

孩子選擇少,更能專注在手裡的繪本上。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天生專注力差,而是被家長破壞了!6種方法讓娃專心致志


誤區四、讀故事一定要講道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D5歲,明年要上小學了。

媽媽得知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於是有意識地讓小D練習看圖說話和中心思想歸納。

媽媽每給小D講完一個故事的時候,都要問小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呀?

最開始小D還能配合媽媽去思考問題,後來,他變得很反感這些問題。

媽媽讓小D講讀後感,小D乾脆扔下書就跑了。


早期親子閱讀培養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讓閱讀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

但如果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功利,會讓樂趣變成“任務”,反而削弱了孩子的積極性。

閱讀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時,父母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講完,如果孩子沒有進一步探討的意思,或者在他們沒有問各種為什麼,那麼就表明,這本書閱讀可以到此結束了。


​繪本育兒的巧妙之處在不說教、潛移默化的心理自助。

如果刻意地追求“講道理”,說教的痕跡太明顯,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誤區五、認為有伴讀機就不需要父母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E父母工作忙,又不想落下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就給孩子買了一個伴讀機。

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伴讀機同步伴讀,兩全其美。

但是伴讀機並不能滿足小E的需求,當小E問“為什麼”的時候,伴讀機並不能像父母一樣給出啟發性的解答或接下來的提問。


伴讀機等智能早教設備,提供給孩子的只能是單向的輸出,而不是雙向的交流。

同時,父母帶孩子閱讀時候,孩子通過父母朗讀的語音語調、語氣變換,體會故事的情節,感受故事帶來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觀察父母臉上的表情,結合圖畫來揣摩故事情節。

這些,都是伴讀機這類產品給不了的。


智能設備只能作為幫助父母給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一個工具,不能全然代替父母。

親子閱讀時間,使用伴讀機的時間最好不好超過30%。

更多的時間,還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享受閱讀時光。


誤區六、閱讀只拼數量,把讀了多少本當成炫耀的資本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F媽媽問我,她曾經看有些親子閱讀大咖媽媽的簡介,說自己和孩子在過去的幾年中閱讀了幾千本繪本,真疑惑這是真的嗎?

同時她也很焦慮,自己家的孩子照比人家差太多了,在起跑線上就輸了!

如何才能讓孩子的閱讀量達標呢?


從一方面說,在過去的幾年中閱讀幾千書不誇張。

以我自己舉例,和維尼堅持親子閱讀4年,如果平均每天讀4本繪本,計算下來閱讀量5000+。

單從數字上看,自己也被嚇到了!

嫁到美國的閨蜜告訴我,美國兒童有一項閱讀標準,在上幼兒園前讀完3000本書。

而這個標準,並不是以“本”來計算的。

具體指的是,孩子閱讀新書及溫故曾經讀過的書的總和。

也就是說,同一本書,今天讀了一次,就算“1本”,如果孩子習慣反覆閱讀了10遍,那就是“10本”。

因為,每一次閱讀同一本書,對於孩子來說都有新發現,他們的反覆閱讀行為,其實就是在加深記憶。

所以,當父母聽說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在幾年中讀了幾千本,千萬不要驚訝。


拼數量不是目的,我的建議是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兼顧。

不僅要豐富閱讀種類,更應當吃透一本書。

如果一味地圖閱讀量,每一本都渾淪吞棗,也沒什麼意義。


父母要放平心態,根據孩子自身制定閱讀計劃,而不是看別人讀了多少本,自己家的要超過對方。

閱讀不應當是一件攀比和炫耀的事,它的本質應當是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快樂,讓一個好習慣伴隨一生,為今後的語言發展和理解能力打基礎。


"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閱讀需5-8分鐘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大語文時代,越來越多的寶爸寶媽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也開始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進行早期閱讀習慣的培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家長所願地愛上閱讀,反而對閱讀產生了排斥。

親子閱讀4年,和孩子一路走來攢了點小經驗,對於新手爸媽常見的一不小心踩的坑,歸納總結在此,各位爸爸媽媽,千萬要避坑哦!


誤區一、一上來就教孩子識字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A1歲半,A媽媽看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閱讀了,也給小A買了幾本童書。

打開書,就用手指著書中的字一個一個教孩子識。

小A卻對書中的圖畫感興趣,每次都搬開媽媽的手要看圖。

媽媽卻說:你看圖幹啥?來,認字,這是“大——公——雞”……

每次閱讀,更像是小A和媽媽的拉鋸戰。

小A的注意力執意停留在圖畫上,而媽媽卻覺得圖畫沒用,識字是硬道理。


首先,A媽媽童書選擇的側重點錯了,最適合早期親子閱讀的童書類型是圖文緊密結合的繪本,而不是文字居多(甚至帶拼音)的兒童讀物。

0-6歲,孩子的思維方式為形象思維,具體的圖形、圖畫更適合讓孩子直觀地學習和認識。

當孩子讀圖的時候,會發現隱藏在圖畫中的細節,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

孩子看圖,父母在同步伴讀文字,孩子就一下能夠理解圖畫所反應的文字信息。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各種好玩的、帶有遊戲機關和互動形式的繪本,更是激發孩子們閱讀興趣的法寶。

這樣,孩子在閱讀中不僅僅是通過視覺豐富圖畫認知,更能夠促進觸覺、聽覺、嗅覺發育。

比如,有的繪本中有扣扣子、拉拉鍊的機關,鍛鍊孩子的手指精細運動。

有的繪本中有毛茸茸的、光滑的小卡片,讓孩子通過觸摸來促進觸覺發育。


父母通常不要著急給孩子識字,我比較倡導遵從孩子的發展規律。

例如,到了識字敏感期的孩子,會不自覺地關注身邊一切有文字的事物,並且指著字問媽媽讀什麼。

一般來說,有著很好的閱讀基礎的孩子,因為繪本天天見,文字已然融入了生活,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就會從讀圖過渡到關注文字。

這些孩子的識字都比較早,而且主動識字的積極性高,識記速度快,還不容易忘。


誤區二、扔給孩子自己讀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B媽媽和孩子開始親子閱讀的時間比較晚,大約在B小朋友3歲左右,媽媽給買了一系列的故事繪本。

媽媽按照從網上看到的方式,給B設置了圖書角和小書架。

然後讓B坐到小沙發裡,扔給他幾本繪本,就忙別的去了。

不一會兒B媽媽過來看,發現B小朋友把繪本當成積木,正在搭房子。

B媽媽生氣了,說:書是給你買來看的,不是用來玩的!

B很委屈,把繪本從頭翻到尾,說:看完了!

B媽媽說:這麼快就看完了?你看仔細了嗎?書裡講的什麼啊?

B默不作聲。


早期親子閱讀的關鍵在於“親子”二字,閱讀也並不是枯坐,而是可以通過親子互動遊戲、角色扮演、家庭小劇場等形式,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科普知識表現出來。

此時,閱讀更像是一種高質量陪伴的表現方式,通過父母的陪伴、遊戲,促成孩子對閱讀的瞭解,閱讀習慣的養成。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這就需要父母在最初每天拿出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一起閱讀。

最佳的方式就是把孩子抱在懷裡,翻開一本繪本,給孩子講其中的故事,讓孩子同步閱讀圖畫。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大開腦洞。

不論是日本繪本之父鬆居直,還是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都曾經他們的著作中提到親子閱讀的重要。

鬆居直認為,父母的伴讀和孩子用眼睛來看是同步進行的,這樣更能很好地讓孩子從看、聽全方位地體會閱讀樂趣。

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中提到,即便是孩子到了能夠獨立閱讀的階段,也依舊建議親子閱讀的時間延長至12歲。


誤區三、一次讀太多,又強迫孩子“共同關注”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C2歲,媽媽發現每次親子閱讀的時候,都力不從心。

C媽媽認為,小C是專注力太差了。第一本玩了2分鐘,又去看第二本,一個故事讀了一半,不知道跑哪去玩別的了。

我發現,C媽媽一次給小C拿十多本書,堆在面前。

小C一會看看這本,一會挑挑那本。

一個2歲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堅持不了那三五分鐘,因為面前的選擇太多,小C的專注程度就更差了。

可是媽媽並不理解,看到小C溜號去關注別的東西了,硬是把她拉了回來,並訓斥說: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不是好孩子!

媽媽一味強調的“共同關注”,其實並不是讓孩子跟著父母的節奏來關注,而是反過來,父母根據孩子關注的事物發生改變,而去一起關注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在給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時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繪本,一般1-2本足矣。

孩子選擇少,更能專注在手裡的繪本上。


相關文章: 孩子不是天生專注力差,而是被家長破壞了!6種方法讓娃專心致志


誤區四、讀故事一定要講道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D5歲,明年要上小學了。

媽媽得知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於是有意識地讓小D練習看圖說話和中心思想歸納。

媽媽每給小D講完一個故事的時候,都要問小D: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呀?

最開始小D還能配合媽媽去思考問題,後來,他變得很反感這些問題。

媽媽讓小D講讀後感,小D乾脆扔下書就跑了。


早期親子閱讀培養的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讓閱讀成為伴隨一生的習慣。

但如果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功利,會讓樂趣變成“任務”,反而削弱了孩子的積極性。

閱讀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時,父母聲情並茂地將故事講完,如果孩子沒有進一步探討的意思,或者在他們沒有問各種為什麼,那麼就表明,這本書閱讀可以到此結束了。


​繪本育兒的巧妙之處在不說教、潛移默化的心理自助。

如果刻意地追求“講道理”,說教的痕跡太明顯,反而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誤區五、認為有伴讀機就不需要父母了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小E父母工作忙,又不想落下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就給孩子買了一個伴讀機。

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伴讀機同步伴讀,兩全其美。

但是伴讀機並不能滿足小E的需求,當小E問“為什麼”的時候,伴讀機並不能像父母一樣給出啟發性的解答或接下來的提問。


伴讀機等智能早教設備,提供給孩子的只能是單向的輸出,而不是雙向的交流。

同時,父母帶孩子閱讀時候,孩子通過父母朗讀的語音語調、語氣變換,體會故事的情節,感受故事帶來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觀察父母臉上的表情,結合圖畫來揣摩故事情節。

這些,都是伴讀機這類產品給不了的。


智能設備只能作為幫助父母給孩子建立閱讀習慣的一個工具,不能全然代替父母。

親子閱讀時間,使用伴讀機的時間最好不好超過30%。

更多的時間,還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享受閱讀時光。


誤區六、閱讀只拼數量,把讀了多少本當成炫耀的資本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F媽媽問我,她曾經看有些親子閱讀大咖媽媽的簡介,說自己和孩子在過去的幾年中閱讀了幾千本繪本,真疑惑這是真的嗎?

同時她也很焦慮,自己家的孩子照比人家差太多了,在起跑線上就輸了!

如何才能讓孩子的閱讀量達標呢?


從一方面說,在過去的幾年中閱讀幾千書不誇張。

以我自己舉例,和維尼堅持親子閱讀4年,如果平均每天讀4本繪本,計算下來閱讀量5000+。

單從數字上看,自己也被嚇到了!

嫁到美國的閨蜜告訴我,美國兒童有一項閱讀標準,在上幼兒園前讀完3000本書。

而這個標準,並不是以“本”來計算的。

具體指的是,孩子閱讀新書及溫故曾經讀過的書的總和。

也就是說,同一本書,今天讀了一次,就算“1本”,如果孩子習慣反覆閱讀了10遍,那就是“10本”。

因為,每一次閱讀同一本書,對於孩子來說都有新發現,他們的反覆閱讀行為,其實就是在加深記憶。

所以,當父母聽說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在幾年中讀了幾千本,千萬不要驚訝。


拼數量不是目的,我的建議是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兼顧。

不僅要豐富閱讀種類,更應當吃透一本書。

如果一味地圖閱讀量,每一本都渾淪吞棗,也沒什麼意義。


父母要放平心態,根據孩子自身制定閱讀計劃,而不是看別人讀了多少本,自己家的要超過對方。

閱讀不應當是一件攀比和炫耀的事,它的本質應當是讓孩子收穫更多的快樂,讓一個好習慣伴隨一生,為今後的語言發展和理解能力打基礎。


難怪孩子不愛看書!早期親子閱讀中的6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