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書?小學生讀書的4大高效閱讀法'

"

讀書一定要講究方法,前人總結頗豐,這裡僅擇要介紹幾種讀書的方法,供孩子們參考。

方法1.制定讀書計劃:

閱讀內容、閱讀量、閱讀時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拿破崙曾說:“成功不是站在自信的一方,而是站在有計劃的一方。”計劃能使自己明確目標,循序漸進,提高效率,增強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計劃主要包括閱讀內容和閱讀時間及閱讀量。

1.閱讀內容

內容上,建議以文學作品為主兼及其他,

首先由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傳記入手,因為這樣的書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能使讀者處於思想者、英雄、偉人的狀態中,從而汲取精神營養,如比爾·蓋茨小時候就極為熱衷於閱讀人物傳記;

其次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時間為“經”,以空間為“緯”,“系統的讀、讀系統的” 中外之“書中之書”。

2.閱讀時間

時間上,建議分散和集中相結合:

分散就是利用點滴時間,見縫插針,讀上一段亦或一兩句,古人就有“三上(宋代歐陽修:馬上、枕上、廁上)”、“三餘(三國董遇: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讀書之說;

集中就是利用假期讀大部頭作品,特別是每天抽一段相對較長的時間來讀,建議放在臨睡前,因為心境不寧不能讀書,功利浮躁不能讀書,靈魂紛亂不能讀書,讀書需要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日常的喧譁裡,常常是融不進須臾的寧靜,而晚上入睡前,當是一天中最為寧靜之時,可謂是大好的讀書時光。

如果每晚能讀15分鐘,一年就是5475分鐘,近92個小時,如果每分鐘讀300字,那麼就是160餘萬字,如果10萬字一本書,那就可以至少讀16本書,三年下來就是48本書,如果這48本都是經典之作,那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呀。語文教育家葉聖陶也曾做過類似的閱讀統計,告誡學子在閱讀上堅持不輟,積少成多。

3.閱讀量

閱讀量上,建議每天定下一個常量,比如兩千或三千字,有空就多讀點,忙就少讀點,容易的多讀點,難的少讀點,每天一統計,每週一統計,每月一統計,這樣你會發現,只要堅持下去,效果連自己也會感到吃驚。

方法2.學會讀一本書:

粗讀、細讀、複述、運用

(1)粗讀,留意文中的“路標”。當拿到書後,首先概括的讀一讀書的前言、後記、摘要、目錄,使自己對整本書有個大體瞭解。

(2)細讀,要從頭到尾的仔細閱讀,對重點的、難理解的部分反覆讀,邊讀邊思考、圈重點、劃槓槓。儘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新知識結合起來。

(3)複述,離開書本去回憶書的內容,就象俗話說的“過電影”。這是自我檢查讀書效果的方法,也是鞏固知識的手段。

(4)運用,即引用或運用書中的有關知識方法至生活學習工作中去,也就是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以後能夠篤行,在有“見地”後去“修證”和“行願”,這才是讀書的真正目的所在。

宋代大學者朱熹曾有《朱子讀書法》,裡面總結了“讀書六法”,對讀書人如何讀書作了深入的闡釋。美國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範多倫合著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從閱讀層次的角度,對如何閱讀一本書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其閱讀理論至今具有很現實的指導價值。同學們不妨讀讀這些談如何讀書的書,從中找找如何讀一本書的新啟示。

方法3.學會批註閱讀:

圈圈寫寫,每逢讀書必做筆記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在觀表而思裡、觀物而思理、觀此而思彼、觀果而思因、觀因而思果、觀難而思解中鍛鍊獨立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關於這一點,前文所述的錢鍾書先生便是我等學習的楷模。

比較著名的評註本作品如脂硯齋重評《紅樓夢》、金聖嘆評《水滸傳》等,就是很值得閱讀並借鑑的批註式閱讀和讀書筆記的閱讀的典範。

實例分析

1.《水滸》只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松粗鹵是豪傑不受羈絆,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金聖嘆)

2.老師示範:葦岸《大地上的事情》第五章

麻雀在地面的時間比在樹上的時間多。它們只是在吃足食物後,才飛到樹上。它們將短硬的喙(批註:huì)像北方農婦在缸沿礪刀那樣,在枝上反覆擦試,(批註:觀察得太細了,讓人彷彿看到了作者葦岸凝神觀察在樹下的畫面:虔誠、柔和、親切。在作者筆下,鳥也不是鳥,是大地與自然的精靈。試想,自然界——特別是樹如果沒有了鳥這一精靈,樹還會是樹嗎?鳥是大樹的花,一如蜂是花的花。)麻雀蹲在枝上啼鳴,如孩子騎在父親的肩上高聲喊叫,這聲音蘊含著依賴、信任、幸福和安全感。麻雀在樹上就和孩子們在地上一樣,它們的蹦跳就是孩子們的奔跑。而樹木伸展的願望,是給鳥兒送來一個個廣場。

方法4.專題式閱讀:

博而專,廣而精,真正愛上閱讀

什麼叫專題閱讀?簡而言之,就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廣泛而深入的閱讀,既有閱讀的廣度,更往閱讀的縱深推進,以達到閱讀的博而專,廣而精。當然,既然是專題,就有大,也有小。

1.案例:《紅樓夢》專題閱讀該讀什麼

比如,以《紅樓夢》為專題閱讀,不能僅僅讀《紅樓夢》原著就OK了。如果要作為專題來閱讀,這只是最基本的起步。

在這個起步上,從廣度上讀,我們有必要讀讀作者曹雪芹的傳記,因為傳記裡可瞭解許多有關原著的背景材料;

要讀讀王國維的《紅樓夢評傳》,因為這是王國維用叔本華的哲學觀念和“美術之眼(美學之眼)”看文藝,針鋒相對地批判舊紅學用“考據之眼”看文藝的立場,開創新紅學的奠基之作;

我們就要知道紅學研究分考證派(如胡適)和索隱派(如蔡元培),就要知道那些紅學研究學者對《紅樓夢》的基本觀點,如索隱派的蔡元培,在他《石頭記索隱》開篇即寫道:

“《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於漢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當時既慮觸文網,又欲別開生面,特於本事以上加以數層障幕,使讀者有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之狀況。……書中紅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漢也。寶玉有愛紅之癖,言以滿人而愛漢族文化也;好吃人口上胭脂,言拾漢人唾餘也。……甄士隱即真事隱,賈雨村即假語存,盡人皆知,然作者深信正統之說,而斥清室為偽統,所謂賈府即偽朝也。”

從這段文字可推知:蔡元培視《紅樓夢》為政治小說,寄寓有相當的社會現實深義,其考證疏解之目的出於民族主義思想。

2.有專題閱讀的意識,並積極嘗試

同學們可能會說:老師,你說的這個專題太大了,我要是能搞這個專題閱讀,費時也長,費力也大,我現在搞不了。說的也是實情,但現在搞不了,不等於以後弄不了,只要有這個意識,並作點嘗試,總會有收穫。

當然,老師也可以舉個小一點的例子。

魯迅先生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假如要你一個有關魯迅先生的專題閱讀,你會怎麼做?

老師現在班上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做的。她先給自己的閱讀方向取了個名稱,叫《魯迅的人際交往專題探究》;再次,確定了閱讀的目的,預想可以會碰到的困難,然後查閱了很多魯迅人際交往方面的一系列文章,併到北京魯迅博物館進行了實地的資料查詢,在兩天內,光查閱的資料與文章就有近十萬字,並從從中精選出了上萬字,最後還寫出兩千多字的專題閱讀心得文章。我想,只要會有這樣的意識,有決心,大家也一樣可以做到,不同的只是專題閱讀方向不同而已——退一步說,現在做不了,總有一天可以做得到。

3.專題閱讀能帶給我們什麼?

會進行專題,你就會在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上規劃自己的閱讀,就會讀一類書,更會讀一本書;必然的,你也就會在閱讀中進行批註與讀書筆記;必然的,你就慢慢會在閱讀中學會比較,學會分析,學會綜合,學會探究,學會提煉自己的閱讀所得,並會在閱讀中真正愛上閱讀。

記得有個專家說過你積累一萬張歷史卡片,你就可以成為歷史學家,在專題閱讀中,你深入,你比較,你分析,你綜合;你批註,你思考,你積累。長期堅持,如果進行的是小專題閱讀,你將成為小專家;如果進行是一般範圍下中等專題閱讀,你會成為專家;如果某一天,你進行的是《紅樓夢》、經、史、子、集或某一哲學、某一美學等方面的大專題,你就會成為大專家。即使我們不做這個家那個家,但懂得做專題閱讀了,你就真正懂得閱讀了。

讀書無定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世間讀書法可謂千恣百態,如諸葛孔明的“觀其大略讀書法”,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韓愈日記千言讀書法,朱熹的“讀書六法”,明末張溥的七焚七錄讀書法,郭沫若的“為學習而讀書、為研究而讀書、為創作而讀書、為愉快而讀書”的“四為”讀書法,華羅庚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讀書法……

剛才所說的怎樣讀書,只是一般讀書應該注意的重要方面,讀書有法但無定法,中小學生在閱讀時不必照搬照抄,關鍵需要自己在閱讀實踐中,既要借鑑他人,更要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