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我們以為進化都是往好裡變,但其實,是因為我們運氣好,進化的方向政治正確而已。它其實講的是一個非常辯證的進化史,李大榮全書聽得最認真的部分,就是第一章,講進化是怎麼回事兒。

上圖為第一章的最後一頁,它告訴我們,我們誰也不知道進化的未來是滅絕還是生存,答案竟是全憑運氣,也的確是很遺憾呢。

總之,這是一本好書,我自己都很喜歡讀,讀完之後也會覺得很長知識,這次去動物園看長頸鹿的時候,我跟孩子們還一起現場探討了長頸鹿為啥脖子長的問題來著。

你想想看,別人家孩子就只能看長頸鹿用舌頭捋葉子,而我們可以一邊看舌頭捋葉子一邊有問有答的討論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是不是逛個動物園都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很多?

05 History of China,我們的歷史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我們以為進化都是往好裡變,但其實,是因為我們運氣好,進化的方向政治正確而已。它其實講的是一個非常辯證的進化史,李大榮全書聽得最認真的部分,就是第一章,講進化是怎麼回事兒。

上圖為第一章的最後一頁,它告訴我們,我們誰也不知道進化的未來是滅絕還是生存,答案竟是全憑運氣,也的確是很遺憾呢。

總之,這是一本好書,我自己都很喜歡讀,讀完之後也會覺得很長知識,這次去動物園看長頸鹿的時候,我跟孩子們還一起現場探討了長頸鹿為啥脖子長的問題來著。

你想想看,別人家孩子就只能看長頸鹿用舌頭捋葉子,而我們可以一邊看舌頭捋葉子一邊有問有答的討論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是不是逛個動物園都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很多?

05 History of China,我們的歷史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除了生物之外,史地政中我認為歷史也是尤其可以提前講給孩子們聽得學科,所以我就入了一套由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主編的手繪歷史書。一共10冊,從上古傳說到開始有歷史實錘的夏商西周直至元明清的歷史進程,全都涵蓋。隨著這套書還附贈一本《100歷史大人物》的書。

5000年曆史,講給孩子聽,真的是很沉重,也不知道開始往哪裡講,高中要學三年才行的事情,涵蓋在10本書裡,可想而知得多濃縮。幸好我是文科生,歷史雖然還給老師很多,但是複習應付小屁孩還是沒問題的。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我們以為進化都是往好裡變,但其實,是因為我們運氣好,進化的方向政治正確而已。它其實講的是一個非常辯證的進化史,李大榮全書聽得最認真的部分,就是第一章,講進化是怎麼回事兒。

上圖為第一章的最後一頁,它告訴我們,我們誰也不知道進化的未來是滅絕還是生存,答案竟是全憑運氣,也的確是很遺憾呢。

總之,這是一本好書,我自己都很喜歡讀,讀完之後也會覺得很長知識,這次去動物園看長頸鹿的時候,我跟孩子們還一起現場探討了長頸鹿為啥脖子長的問題來著。

你想想看,別人家孩子就只能看長頸鹿用舌頭捋葉子,而我們可以一邊看舌頭捋葉子一邊有問有答的討論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是不是逛個動物園都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很多?

05 History of China,我們的歷史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除了生物之外,史地政中我認為歷史也是尤其可以提前講給孩子們聽得學科,所以我就入了一套由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主編的手繪歷史書。一共10冊,從上古傳說到開始有歷史實錘的夏商西周直至元明清的歷史進程,全都涵蓋。隨著這套書還附贈一本《100歷史大人物》的書。

5000年曆史,講給孩子聽,真的是很沉重,也不知道開始往哪裡講,高中要學三年才行的事情,涵蓋在10本書裡,可想而知得多濃縮。幸好我是文科生,歷史雖然還給老師很多,但是複習應付小屁孩還是沒問題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全書的第一頁,從盤古開天地講起。可能是因為歷史太長,必須濃縮的緣故,每一個典故都很短,幾乎三五行不到百字的樣子,我其實還是蠻佩服文字功底的,三言兩語就講完了。

但是它有個弊端,就是沒有故事化,孩子很可能還沒聽入迷就已經結束了……所以在我看來,它的最大功用就是我的備課大綱。照著書發揮,有重點。

每次給孩子們講歷史,我都是看眼上面講的啥,然後開始盡情發揮,各種胡扯,時不時地拉來一些之前的角色一起編故事。幸好我是個文科生,起碼在編故事和歷史知識上還是能hold住的。

如果是不太能胡扯的理科父母,很可能這本書就得放到孩子再大些來看。因為別看它是手繪的,圖雖然好,沒有故事性,每一個都是單獨的片段,很難讓孩子有代入感。裡面知識量和人物名字也是一大考驗,所以,一次不能講太多,不然孩子會亂……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我們以為進化都是往好裡變,但其實,是因為我們運氣好,進化的方向政治正確而已。它其實講的是一個非常辯證的進化史,李大榮全書聽得最認真的部分,就是第一章,講進化是怎麼回事兒。

上圖為第一章的最後一頁,它告訴我們,我們誰也不知道進化的未來是滅絕還是生存,答案竟是全憑運氣,也的確是很遺憾呢。

總之,這是一本好書,我自己都很喜歡讀,讀完之後也會覺得很長知識,這次去動物園看長頸鹿的時候,我跟孩子們還一起現場探討了長頸鹿為啥脖子長的問題來著。

你想想看,別人家孩子就只能看長頸鹿用舌頭捋葉子,而我們可以一邊看舌頭捋葉子一邊有問有答的討論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是不是逛個動物園都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很多?

05 History of China,我們的歷史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除了生物之外,史地政中我認為歷史也是尤其可以提前講給孩子們聽得學科,所以我就入了一套由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主編的手繪歷史書。一共10冊,從上古傳說到開始有歷史實錘的夏商西周直至元明清的歷史進程,全都涵蓋。隨著這套書還附贈一本《100歷史大人物》的書。

5000年曆史,講給孩子聽,真的是很沉重,也不知道開始往哪裡講,高中要學三年才行的事情,涵蓋在10本書裡,可想而知得多濃縮。幸好我是文科生,歷史雖然還給老師很多,但是複習應付小屁孩還是沒問題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全書的第一頁,從盤古開天地講起。可能是因為歷史太長,必須濃縮的緣故,每一個典故都很短,幾乎三五行不到百字的樣子,我其實還是蠻佩服文字功底的,三言兩語就講完了。

但是它有個弊端,就是沒有故事化,孩子很可能還沒聽入迷就已經結束了……所以在我看來,它的最大功用就是我的備課大綱。照著書發揮,有重點。

每次給孩子們講歷史,我都是看眼上面講的啥,然後開始盡情發揮,各種胡扯,時不時地拉來一些之前的角色一起編故事。幸好我是個文科生,起碼在編故事和歷史知識上還是能hold住的。

如果是不太能胡扯的理科父母,很可能這本書就得放到孩子再大些來看。因為別看它是手繪的,圖雖然好,沒有故事性,每一個都是單獨的片段,很難讓孩子有代入感。裡面知識量和人物名字也是一大考驗,所以,一次不能講太多,不然孩子會亂……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但這本書還是很有趣味性的,不講歷史,講風土人情的時候。比如釀酒製衣,不再光著屁股跑了這些,看得出是按照孩子的惡趣味來寫的。

不過,它雖然講起來需要家長的潤色功底,但對於成人來說也算是一本不乏味的好書。因為要給孩子講,所以我也重溫了許多以前的歷史知識,而且還增加了一些以前歷史書上沒有,用來裝逼非常好使。

就比如我們常說的“三皇五帝”,你知道都是是誰嗎?

"

上篇講了數學的部分,☞幼小銜接書單(數學篇)——數學啟蒙可不單純是加減乘除法花大篇幅來講數學是因為榮媽在此之前都沒有給孩子做過像樣的數學啟蒙,最多就是APP拿給孩子玩,但並不系統,所以要狠抓起來。

再者就是數學思維很重要,你會發現數學好的人在生活中也能遊刃有餘好多,直覺就能知道幹這件事划來划不來。像我這種超過3個數字相加就算不準的人,雙十一算價格都比別人慢半拍,要不是有高考數學148的榮爸在,生活得多艱難。

下篇,我們來講講除了數學之外的其他書。首當其衝就是語文系列了。在我看來,識字跟拼音的重要性在於閱讀,認識了字或者有拼音輔助的話,孩子就可以自己看書。我就完全可以從讀繪本抽身出來,引導孩子自行閱讀了,因為親子閱讀繪本階段我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我並不擔心孩子的閱讀習慣問題,目前尚缺的是閱讀能力。

01 四五快讀

識字領域裡,最有名的莫過於楊其鐸的四五快讀,拼音的話,我只給孩子們選擇了一套繪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四五快讀,意為四五歲就可以識字,認識四五十字就可以開始閱讀的意思,這是一本提倡早期閱讀的識字工具書。

買它是因為它號稱與小學課本同步,學完第一本能識88個字,第二冊即可讀60-70字的長段,學完第三冊可以讀200字短文,四五六冊全學完,就可以讀600字的故事,堅持半年學完7冊,可以認識960個字,4200個詞語,看書看報就都可以了。

拿到這本書,我就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這書的前30頁都在跟你講閱讀的重要性以及教字的原則性和方式方法,在沒教孩子之前,先給家長“洗個腦”,讓你首先建立起一套教字的方法論,然後再開始給孩子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教家長如何看待識字教字的問題,也是非常嚴謹的識字著作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寫給家長的部分請大家務必看完,我看了之後,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說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時候,簡直是豁然開朗。

其實在大榮三歲時我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拿字卡教他識字,但是很不繫統,看完這個書之後,更正和印證了我的很多想法,我自己是很受益的,有機會給大家分享大榮的識字經驗。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按課時分,每節課教孩子認7-12個字不等,翻篇就會直接讓孩子讀詞語。每課都會有相應的溫馨提示,家長可以根據提示來進行有趣的教學。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生字、讀詞之後,還有一個讓寶寶猜詞語,這個是為了檢測孩子字認識了,但是否理解了每個詞的意思。每一課都會有相應字的漢字教學法,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分析,對於不太會給孩子講字的父母來說,首先預習一下,可能會比較容易教。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每冊書的最後有附識字卡,家長可以每學一課就剪裁下當天的生字,方便孩子複習。目前我跟大榮學完了第一冊,剪下來的字卡足足有這麼厚,孩子看了也會特別有成就感。識字卡里不乏有設置很多重複的字,這是用來讓孩子拼詞語和句子時用的,我沒剪下來的都是重複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的教材就只有摩比豆和四五快讀,圖為哥哥在教打醬油的妹妹認字……

市面上識字的書其實挺多的,我覺得買一套就夠了,因為目的是認字,不是啟發思維,有本好用的工具書足矣。

目前我跟大榮進行到了第二本,我覺得這套書設計還是很科學,第一頁是生字,第二頁是前一課學的生字組成的詞語,用來複習鞏固,這點特別棒。

實際教學中你就會發現孩子可能前一天把整篇生字都記住了,第二天再問,就已經忘記大半,這很符合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而我們如果打算開一課新字教字的時候,切記不要選擇先複習前一,應該先教生字,否則我敢保證,複習完再開始教學,一定效果很差。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根本不是複習加新課,而是上了兩堂新課,他自然亞歷山大,想要撂挑子。

我家大榮就是這樣,最多教一課,字給他看多了腦子亂,反應也會變慢,他就會覺得你幹嘛讓我認那麼多字,好煩?其實有好多都是學過的,你上哪講理去?

識字本就是一個不斷複習的過程,第一頁生字,第二頁卻是前一刻的詞語,這在我看來是很科學很智慧的設計,能讓父母不用翻到前一課,就能檢查孩子前一課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重新再鞏固一遍,有效避免了逆反心理。

當我們學到第四課的時候,書裡就增設了讀句子的部分,當李大榮第一次一字一頓地讀出句子時,你不知道他有多興奮,滿屋找人告訴大家他能讀句子了!

這就是識字的樂趣,它能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

02 漢子是畫出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書買的早,似乎是前年的聖誕節入手的,自打買回來我家小依依舊很愛看,因為上面有很多很形象的畫。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上面的很多字,她看到圖就能認出來,雖然正經漢字不一定認得,無形中,培養出了一個古文字小學究。

因為漢字中有很多是象形字,所以通過畫來認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死記硬背筆畫要更容易,也更有趣味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很多日常生活中很具象的字,像大家知道的水、火、田、日這些,都是比較直觀還原的象形字,你一說孩子就懂。但還有諸如雲、火、馬、兔、苗、果這些,說是象形字吧,但你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的來。

很多漢字因為隸變的關係早已經不那麼具象了,但通過觀看圖畫和文字演變的過程,就能讓孩子一目瞭然的記住這個字是怎麼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就比如上圖這個“龜”,你直接告訴他這是龜的頭,這是龜的殼,這是尾巴,孩子是想不出來的,但是你給他看這個畫,他就能瞬間秒懂你說的意思。

四兒快讀裡也談到形象記字的方法,大榮對於這本書,沒有依姐的熱情,但我依舊把它當做是拓展用書,時不時地拿出來給孩子們加深孩子對於漢字的印象。

這本書的好處是低齡化,2歲時的依姐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的,當然,也分孩子哈~會講故事的就當繪本講,不會講故事的,就當識字卡來用。但書頁比較薄,禁不住孩子撕扯,這個我得強調下,所以如果孩子還是撕書的年齡,請不要讓他自行閱讀。

03 拼音真好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鑑於李大榮在幼兒園裡一直是在系統地學習拼音的,上學期的進度是韻母學完完,聲母學到q,之後他上了大班也會接著系統地學完拼音的部分。還是那句話,有老師講的,我就不要費勁教了,留給課上學吧。

所以這個暑假,拼音並不是主要項目,只是當做調節,比如今天不想學摩比豆和四五快讀,那來來來,我們講講拼音繪本吧,大榮學過的就權當複習,沒學過的混個眼兒熟也行。妹妹也可以聽,我就這麼有一搭無一搭的當繪本給兩小隻講。

這冊書也是我一年前買的,本就是想教拼音用的,後來發現幼兒園開始教了,不想打亂老師的進程,拼音的部分我就放下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套書一共是6冊,分聲母、韻母、複韻母、整體認讀和兩側練習繪本。第一頁會有個本書目的和一個順口溜,就是這個單元最精華的部分,等整本書孩子都讀過了,總結性的順口溜很很有用了。圖為複韻母的首頁。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內頁比較花花綠綠,裡面的人物都眼睛通常比較大,富有童趣。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比大榮上課的教材內頁,這個書就算是比較有情境的繪本了吧。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聲母韻母複韻母和整體認讀前四本都滾瓜爛熟之後,最後還有兩本複習用書,一冊叫《熱熱鬧鬧動物城》,如上圖所示。

考慮到孩子們對於小動物的熱情,用動物來講知識怕是他們最能調動興趣的一種可能性了,每一頁都是不同的場景,有買菜的,有施工的,都是練習孩子的拼讀。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另一冊叫做《歡迎來到一年級》,場景都是在學校裡的,比如上課、發書啥的,在認識拼音的過程中無形之中也是在給孩子引入上小學後會遇到的事情。讀個拼音順便還把開學動員都做了,算是這套書的附加值吧。

拼音和識字別雜糅

關於拼音和識字,我認為應該是平行的兩件事。識字的時候不教拼音,只認字。市面上有很多識字卡是上面拼音下面漢子的,我認為這樣雜糅著讓孩子學,很不好。

識字,是為了讓孩子記住這個字,通過辨認字形來了解字的含義,這樣日後延伸性的組詞語才不容易寫錯別字。但拼音恰恰相反,它只代表讀音,一個拼讀底下往往有無數個漢字,就比如“有”和“友”,按照拼音讀,他倆在字形上很像,讀音又一樣,如果從拼音來引入,孩子絕對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字。

不把他倆用同讀音去關聯化,只從字形解釋就很好區分。這個就講到榮媽的老本行了,研究生是學的就是音韻子書學,對於文字,我可比榮爸有發言權。

“有”跟“友”都是會意字,雖然隸變很嚴重,但是依舊可以講得通。

“有”最初代表的是一個耷拉下來的手臂拿了一塊肉,簡單粗暴地表示“有肉吃”。PS:古時往往用“月”表示肉的橫斷面,這也是為啥我們胳膊、腿、胖這些跟肉有關的都是月字旁的原因。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而“友”,最初就是兩隻手,手拉手就是好朋友嘛,這個很好講通了。但後期隸變有點嚴重,最終上面的“又”就變成了一橫一撇了。

PS:古時候對手的描述有很多,有很多不同形狀的手,“又”就代表其中一種,它就是右手的右的意思。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如果孩子知道月就是肉,又就是手,你說他還會不會弄混抽=抽象含義的“有”和具象含義的“友”呢?必然是不會的。

所以吧,從字形就直接可以講出很多漢子的意思,意思記住了,讀音也就記住了,識字是完全用不上拼音的。古人的音韻書裡也沒有漢語拼音呀,都是用反切的方式記錄讀音,所以,認字這件事兒真的不需要漢語拼音。

而拼音無疑也是有用的,它是很好的工具,用來幫助孩子記憶和閱讀。當然,這是建立在孩子有一定識字量、能夠認識書面上的大多數字的基礎上。該開始識字時,我更建議讓孩子讀無拼音的繪本,遇見他認識的字就讓他來讀,或者讓孩子自己找書裡認識的字讀出來。

等識字量有一定基礎的時候,再接觸那種滿篇都是拼音的童話書才比較合適,遇見不認識的字也可以通過拼讀拼音去幫助順通字句,理解意思。

今天的標題也說了,刷題不是幼小銜接的目的,光是語文數學自然不會是我書單上的全部,我還給兩小隻入了兩本課外延伸書籍。

04 遺憾的進化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一本日本超級暢銷書,全名叫《おもしろい!進化のふしぎ ざんねんないきもの事典》(真有趣!進化的不可思議 令人惋惜的生物辭典),最近才翻譯引進到國內,我拿到的時候應該是第一批。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本書是日本生態學家今泉忠明所著的動物科普書,裡面講述進化帶來的種種缺陷,揭祕122種動物不為人知的弱點。話說這位今泉忠明生態學家,還是靜岡縣伊東市貓咪博物館館長,是位貓奴俱樂部白金會員。

當時我在嗶哩嗶哩上看到,說是一本讓人笑尿的動物書,日本狂麥120萬本,現在累計銷量怕是突破300萬本了吧,日本NHK電視臺還出了動畫片和綜藝節目。

我知道的時候還只有日文版,那是我就很想看,但因為是日文,大榮他們看不懂,所以就擱置了。偶然發現有了中文版,我就立刻入了一本。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圖為日文版內頁,我從微博上copy下來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個是榮媽手裡的中文版,配圖跟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延續了日本人又賤又萌的風格,文字解釋也簡單有趣。

這本書目前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大熊貓,我們都以為大熊貓愛吃竹子,要是能投喂的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竹子都搬來給它吃,但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竹子,是因為自己太弱雞,好吃的沒它的分,才不得吃竹子,這麼多年的世界觀一下子就崩塌了……

因為兩小隻很喜歡小動物嘛,所以我認為這會是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這次北京之行,其他繪本都沒有帶,就只帶了這一本以備旅途無聊時打發時間,因為它輕便而且內容豐富,就是讀起來的確有點累。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大榮在北京時,無聊了也會翻開來讓我給他講,特別是我想讓他學習的時候,他就會賤戳戳地拿出這本書說,那要不就學這本吧。

這本書目前我還沒有讀完,在已知章節中,依姐最喜歡的故事是紅屁股的日本獼猴。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對於屎尿屁敏感期的小丫頭來說,這的確是她喜歡的風格。而大榮跟喜歡的是紅毛猩猩。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因為打架有關係,按照紅毛猩猩界的審美標準,大臉就是能打的標誌的話,我家李大榮看面相的話,未來應該是個很不錯的拳手吧~

總之,這本科普書,區別於DK大百科啥的,就是單純科普動物,它的切入點很有趣,講得是一個很純粹的道理——人無完人,什麼動物在進化時都有可能會攤上很遺憾的部分。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我們以為進化都是往好裡變,但其實,是因為我們運氣好,進化的方向政治正確而已。它其實講的是一個非常辯證的進化史,李大榮全書聽得最認真的部分,就是第一章,講進化是怎麼回事兒。

上圖為第一章的最後一頁,它告訴我們,我們誰也不知道進化的未來是滅絕還是生存,答案竟是全憑運氣,也的確是很遺憾呢。

總之,這是一本好書,我自己都很喜歡讀,讀完之後也會覺得很長知識,這次去動物園看長頸鹿的時候,我跟孩子們還一起現場探討了長頸鹿為啥脖子長的問題來著。

你想想看,別人家孩子就只能看長頸鹿用舌頭捋葉子,而我們可以一邊看舌頭捋葉子一邊有問有答的討論長頸鹿的進化問題,是不是逛個動物園都覺得自己逼格高了很多?

05 History of China,我們的歷史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除了生物之外,史地政中我認為歷史也是尤其可以提前講給孩子們聽得學科,所以我就入了一套由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主編的手繪歷史書。一共10冊,從上古傳說到開始有歷史實錘的夏商西周直至元明清的歷史進程,全都涵蓋。隨著這套書還附贈一本《100歷史大人物》的書。

5000年曆史,講給孩子聽,真的是很沉重,也不知道開始往哪裡講,高中要學三年才行的事情,涵蓋在10本書裡,可想而知得多濃縮。幸好我是文科生,歷史雖然還給老師很多,但是複習應付小屁孩還是沒問題的。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是全書的第一頁,從盤古開天地講起。可能是因為歷史太長,必須濃縮的緣故,每一個典故都很短,幾乎三五行不到百字的樣子,我其實還是蠻佩服文字功底的,三言兩語就講完了。

但是它有個弊端,就是沒有故事化,孩子很可能還沒聽入迷就已經結束了……所以在我看來,它的最大功用就是我的備課大綱。照著書發揮,有重點。

每次給孩子們講歷史,我都是看眼上面講的啥,然後開始盡情發揮,各種胡扯,時不時地拉來一些之前的角色一起編故事。幸好我是個文科生,起碼在編故事和歷史知識上還是能hold住的。

如果是不太能胡扯的理科父母,很可能這本書就得放到孩子再大些來看。因為別看它是手繪的,圖雖然好,沒有故事性,每一個都是單獨的片段,很難讓孩子有代入感。裡面知識量和人物名字也是一大考驗,所以,一次不能講太多,不然孩子會亂……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但這本書還是很有趣味性的,不講歷史,講風土人情的時候。比如釀酒製衣,不再光著屁股跑了這些,看得出是按照孩子的惡趣味來寫的。

不過,它雖然講起來需要家長的潤色功底,但對於成人來說也算是一本不乏味的好書。因為要給孩子講,所以我也重溫了許多以前的歷史知識,而且還增加了一些以前歷史書上沒有,用來裝逼非常好使。

就比如我們常說的“三皇五帝”,你知道都是是誰嗎?

拼音跟識字要不要混著教?家長怎麼做幼小銜接才正確?

這次我們回北京,我帶著大榮跟依姐和好朋友吃飯,吃完飯下地庫的時候,李大榮突然說:“咦,媽媽,地庫耶,三皇五帝裡不是也有個叫帝嚳的嗎?”我閨蜜頓時驚呆了,這什麼孩子啊,你平時都教些啥玩意兒啊?她瞬時仰天長嘆,文科生的孩子,好厲害~

因為在講三皇五帝的時候,其他人都很好記,唯獨只有帝嚳,什麼典故都沒有,所以我就讓他聯想爸爸停車的地庫,這個名字就這麼記住了。

PS:關於三皇五帝,大榮的記憶點是:燧人發明鑽木取火,伏羲創造了自己的黑白時尚品牌——八卦且跟女媧有一腿,神農嘗百草,大家才有藥治病。皇帝打架最厲害,堯舜禪讓制讓有能耐的人當皇帝不讓自己孩子當,這些都好記。而顓頊因為跟共工打架打贏了才當皇帝,於是共工一窩火,就頭撞不周山,這是李大榮最喜歡的上古神話故事之一(另一個是盤古拿斧子劈開天地)。

我所以,你永遠不知道,在自己胡編亂造的故事下面,孩子都能記下什麼東西。總之歷史故事的進程目前是最慢的,剛講到夏朝滅亡,大榮對於紅顏禍水還是不是特別理解,因為漂亮的女兒最敗家這一點在她母后身上並不是如此,在他的女神金金身上也沒有出現,所以他並不認同。

以上就是這個暑假所有書單,我對於幼小銜接的原則就是,老師會教的,我都不學,等著開學上課就成了。要教就教些老師沒空、不會教的東西,但是卻是豐富人格,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會有長足的裨益的事情。

我對幼小銜接的理解,不是領先起跑,而是讓孩子在可以學習的年齡,開始瞭解未來要學習的每個學科都是怎麼回事兒,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會一大堆超前的知識重要。

學習是一件長期堅持的的事業,它永遠不只是比誰快比誰成績好,我更喜歡在更廣的深度上去引導孩子,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不再需要課堂和老師,但是卻要一直學會自省、自律、自強不息的去學習。

以上書目都不是必要書目,大多都是出自我自己的想法,不代表廣義上幼小銜接的書目推薦哈~


文章中涉及的幼小銜接書,如摩比愛數學、四五快讀、學而思七大能力等有需要的,可以進榮媽微店購買,價格比天貓京東上的要實惠。有需要的請關注“榮榮媽養兒記”微信公眾號,回覆關鍵詞“微店”,即可進入店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