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一提到杜甫,中學生會馬上脫口而出:杜甫的詩是詩史,杜甫是詩聖,杜甫詩歌的特徵是“ 沉鬱頓挫”,杜甫詩歌的主題多是“憂國憂民”。

是的,這些概念都沒錯。“杜甫”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彷彿就是低眉捻鬚,用悲憫的目光俯視這片多災多難的大地的——“醉裡眉攢萬古愁”。但是,知識與內化形成的素養是兩件事。要了解杜甫,我們更值得做的事情,應該是熟讀他的作品,瞭解他的基本經歷,瞭解他所處的時代。

一、杜甫的詩為什麼能被稱為詩史?

晚唐孟棨《本事詩》中最早提出了“詩史”這個概念:“杜逢祿山之亂,流離隴蜀,畢陳於詩,推見至隱(觀察到最隱微情況),殆無遺事(幾乎沒有遺漏),故當時號為詩史。”也就是說,杜詩具有歷史意義和價值。

馮至先生的這段話可作理解“詩史”概念參照:“這部‘詩史’,生動而真實地反映了他那個時代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並對許多重要問題表達了作者的進步主張;他還有聲有色地描繪了祖國壯麗的山河、新興的城市,以及一些蟲鳥花木的動態;在自然的途徑和社會的變化中,他也敘述了作者不幸的遭遇和內心的矛盾,抒發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迫切的願望,所以它也是作者的忠實的自傳。”

莫礪鋒先生說:“你如果想真正瞭解杜甫,你應該先讀《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讀《北征》,再讀《秋興八首》、《諸將五首》、《詠懷古蹟五首》。”為什麼?因為這些詩既有很強的杜甫的個人色彩,又帶有很強的敘事性,而且通過這些敘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大時代的特徵和細節。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比如作於安史之亂前夕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裡面寫道:“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這真是對朝廷盤剝百姓進行了毫不客氣地揭露和批判。更有名的當然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定有許多人從那捧凍死的白骨邊路過,但只有杜甫看到了“朱門”的驕奢淫逸,看到了“朱門”與貧民的巨大生活差異,看到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必然。

更典型的是《北征》。這是一首“以文為詩”的詩歌,也就是用詩歌的形式在寫文章,有重大時事,有宏大議論,有個人遭際,有小我真情。“潼關百萬師,往者散何卒”,就是記錄哥舒翰率領20萬大軍鎮守潼關,但被迫出戰,導致全軍覆沒的歷史事件。此役之後,長安失陷,玄宗入蜀。“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女兒的衣服是衣不蔽體,而且“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到處打著次序凌亂、繡著圖案的補丁,這是詩人家庭生活中的細節。“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用歷史典故對應馬嵬坡之變,態度是對唐玄宗有迴護的,其實玄宗是被逼無奈,這裡變成了主動選擇,是對玄宗的褒獎,也算是一種議論和評價吧。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一家人的悲歡離合,一個帝國的興衰成敗,都在一首詩中。我想,這就是“詩史”了。

這些記錄,相較於“為帝王將相作家史”的所謂“正史”,更具民間意義,更貼近生活的真實,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

聞一多先生曾經說,“兩漢時期文人有良心而沒有文學,魏晉六朝時期則有文學而沒有良心,盛唐時期則文學與良心二者兼備,杜甫便是代表,他的偉大也在這裡。”

這個“良心”,我們可以理解為儒家“兼濟天下”的理想,“仁愛”的思想主張,表現在杜甫身上,更具體地可以說是“布衣”意識。

杜甫的父親杜閒,曾任朝議大夫、兗州司馬、鞏縣縣令。他的祖父杜審言,曾位列修文館直學士,詩文更是聞名天下,為“文章四友”之一,成就頗高。杜甫的遠祖,西晉杜預,文武雙全,曾作《春秋左氏集解》,也是西晉滅吳戰爭的統帥之一。所以杜甫不止一次地說,“詩是吾家事”,說“自先君恕、預以降,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矣。”

因此,他在詩歌上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追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在政治上,則追求“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愛國,“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他忠誠,“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他仁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中國歷史上被封“聖”的儒家知識分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了“立德”,杜甫“成聖”,也就成在這個“德”上。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我們看幾組杜甫的詩的名字吧:

《悲陳陶》、《悲青阪》、《悲秋》、《哀江頭》、《哀王孫》、《秋雨嘆三首》、《夏日嘆》、《夏夜嘆》、《可嘆》、《愁》……

悲,哀,愁,嘆,對外面的世界很遲鈍的人,對人世缺乏足夠的悲憫的人,不會這麼頻繁地使用這些詞彙吧。

還有著名的“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尤其是“三別”,種種特殊情境,讓人一睹之下,就有落淚之想。

還有許多歌行體的詩,比如《兵車行》、《麗人行》、《瘦馬行》、《今夕行》、《百憂集行》、《苦戰行》、《負薪行》、《古柏行》……字裡行間,沉澱著底層民眾的艱辛和愁苦。雖是作為歌行體的標誌放在這裡的“行”,卻在字面上直觀地給人以不斷“行走”的感覺——杜甫彷彿一直“在路上”,當然,杜甫也真的一直在路上。

馮至先生的《杜甫傳》,目錄基本就是按照杜甫的行跡安排的:童年,吳越與齊趙的漫遊,與李白的會合,長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隴右的邊警與艱險的山川,成都草堂,再度流亡,幕府生活,夔府孤城,悲劇的結局。

我們看,杜甫的足跡遍佈現在的河南、江浙、山東、河北、陝西、甘肅、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杜甫後半生顛沛流離,但他不只裝著自己和家人的安危,還心繫天下,“寧苦身以利人”。“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背後,有時間的流逝,生命的殘敗,有家人因戰亂隔絕消息的焦慮,有國家社稷危如累卵的張皇和痛苦。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成“聖”的地方。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三、杜甫的詩該怎麼讀?

我想這個“讀”分兩個層面:一是“朗讀”,一是“閱讀”。

先說朗讀。杜甫與李白重大的區別之一就是二人擅長的詩歌體裁不同。

李白可以“斗酒詩百篇”,一大助力就是他擅長“古詩”,對格律要求不高。而杜甫擅長的則是“格律詩”,要對仗,要押韻,要注意平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三顧”對“兩朝”,“天下計”對“老臣心”,這是明顯的對仗;上一句的平仄是:平仄平平平仄仄,下一句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在音調的抑揚頓挫的變化中,念起來很上口。

杜甫在格律上的追求,有時候甚至是有些過於講究了。

比如著名的《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功蓋”都是“g”作聲母,是為雙聲;名成則都是“ing”作韻母,是為疊韻。上下兩句用雙聲詞對疊韻詞,極其用心,極其講究。

比如《登高》的第一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除了上下兩句對仗工整外,句內還有“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這叫句中對。

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第三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對“白日”,乍一看沒有邏輯關聯,但仔細看,字面其實很工整:“青色的春”對“白色的日”,這叫“無情對”,也就是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嘛,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干。

《紅樓夢》裡經典段落“香菱學詩”中曾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裡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後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裡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從學詩的角度,學杜甫是放在學李白之前的,就是因為老杜的格律講究得更好。當然,《紅樓夢》把王維放在李杜之前,可能是因為傳統觀念裡認為,香菱是女性,女性學詩,不好一上來就學儒家那一套經世濟用的思想,學平和沖淡的王維倒比較合適。如果這麼看,學詩從杜甫學起,其實是最合適的。

由上可見,老杜說自己“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絕非虛言。所以,多讀老杜的格律詩,特別有助於提升我們的語言感受力。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再說“閱讀”。

閱讀詩詞,第一重要的當然是要學會運用聯想想象將文字轉變為畫面,進而感受詩詞的意境和情感。

老杜《旅夜書懷》的首聯: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草是“細”的,風是“微”的,舟是“獨”的、“夜”裡的。那種靜謐悽清的氛圍中,老杜的卑微之感、孤獨之意就此流露。還有尾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中“沙鷗”這一意象,之前有“飄飄”、“天地”、“一”三個修飾語。我們可以展開想象:天地蒼茫遼闊,而沙鷗異常渺小,且僅有一隻,孤獨無侶,在風中飄搖。聯想到王勃的“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杜的心境可以說非常顯豁了:天地越遼闊,個人越渺小,生命越孤獨;歷史越永恆,人生越短暫,生命越無力。老杜《登高》首聯中那隻“飛回”(徘徊)的鳥,與《旅夜書懷》中這隻“飄飄”的鷗,在精神內核上是高度一致的,而與陶淵明筆下“相與還”的飛鳥則大異其趣。

以上是閱讀的第一步。

第二步,則是在廣泛閱讀基礎上形成對杜甫更深入的理解。

開篇我們說杜甫“憂國憂民”,說杜甫“醉裡眉攢萬古愁”,中間又說杜甫“悲,哀,愁,嘆”,很容易讓你覺得老杜就是這麼一個單一的形象和風格,但事實未必如此。廣泛地閱讀杜甫的詩歌,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為方便諸君閱讀揣摩,給幾個思考題吧:

1.本書原“緒言”中,傅東華先生說:“我們看他對君國,對朋友,對妻子,對兄弟,以至對路人,對一草一木,哪一處沒有這種同情的流露呢?”你能找出一些作品來作為這句話的證據嗎?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2.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一書中說杜甫有強烈的功名慾望,也就是杜甫特別想做官。對此,你怎麼看?能否結合杜甫的詩作和經歷做些證明或反駁。

3.你能否看到老杜的詩風和“盛唐氣象”的關係。或者說,你能否看到杜甫和李白在詩歌創作上的相似之處?

4.如果你瞭解“魏晉風度”,能否在杜甫詩歌裡找到與之相應的內容。

5.林庚先生對杜甫在推崇的同時,也指出了杜甫律詩的一個弊病:最後一聯往往收不住全詩,常常老生常談,“所以杜甫的名句極多,而成章卻少”,“離開了感情漸遠,而加入理智的安排愈多”。你贊同林庚先生的意見嗎?能否結合杜甫的一些作品,做些證明或反駁。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杜甫是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僅如此,他還憑著他瑰麗的詩篇,成為了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留下了無盡的文化遺產。聞一多先生曾在《杜甫》一文中說,杜甫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詩人,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這讓很多文學愛好者動容,也算是詩歌愛好者對杜甫的千古定評吧。

(說明:本文是為商務印書館學生國學叢書新編《杜甫詩》所作,作為新編導言的素材來源。本書已於今日出版,主編為王寧老師、顧德希老師。)

作者簡介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陳年年,北京四中語文組高級教師。

轉載自公眾號

有魚的語文課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陳年年老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應該這樣讀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朱彩蓮

專欄畫家:黃亭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