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端午節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兒時家鄉那種獨有的過節情景又如幻燈片似的在腦海裡幕幕展現。

我出生在溫州楠溪江畔的一個小山村,那裡因為傳統習慣、地理條件等原因,對端午節尤為重視。從農曆五月初一過到初七,一天一個內容。花樣翻新,鮮活刺激,讓人在這七天裡感受到節日的美好。

隨著端午節臨近,我們小孩也活躍起來,打紙拍、玩彈珠、捉迷藏、跳草垛……嘴裡唸叨著“初一‘餅’、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草’、初五‘賽龍舟’、初六‘頭暈暈’、初七‘吃十碗’”。這句順口溜用家鄉方言編起來,每句最後一個字剛好是諧音,聽起來格外順耳、動聽。

兒時的端午節

麥塌窩

初一是進入節日的第一天,鄉親們會用精白麵粉和幾種菜餡製作一種方言叫“麥塌窩”的薄餅,這是家鄉特有的習俗和地方傳統美食。家鄉人勤勞樸實,聰明能幹,創造了豐富多彩、聞名遐邇的民間小吃。民間小吃品種繁多、口味獨特,餛飩、麥餅等風味小吃約有四五十個品種。現在看來,這些小吃是溫州地方文化的一個縮影,就像地方戲曲和被保護的文化遺產一樣有意義,它是一個最具有民間氣息的象徵,是一個鮮活的民俗,保存著普通人對生活的樂趣和想象力的印記。

製作“麥塌窩”有一定難度,首先是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攪勻成糊狀後,抓在手中掛而不掉,將麵糊往鐵煎盤中的輕拖一圈,便烙出一張直徑約21釐米,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面片來。置面片於平盤上,放進肉絲、香菇絲、綠豆芽、蛋絲、豆角和韭菜炒成的餡子,捲成圓柱狀,就製作好了。

“麥塌窩”與台州的食餅筒和北方的春餅、煎餅,形式上有點相像,但是風味完全不同。“麥塌窩”味道清爽、鮮美有嚼勁,口感非常豐富。我們一嘗之下,往往立即陶醉,感覺就像能帶來一連幾天的好心情。

兒時的端午節

箬竹,也叫棕箬

第二天要包粽子吃,家家戶戶都起個大早,去後山摘箬葉。顧名思義,箬葉就是箬竹(也叫棕箬,竹子的一種)的葉子。葉子寬而大,長近一米,可以編制器物或竹笠,還可以包粽子。採到箬葉後,用水漂洗乾淨。

在此前後,還要去門前的院子裡採摘幾撮粽葉。那時,幾乎每家每戶的院子裡都種有棕樹。棕樹的用處非常廣泛,鄉親們用棕須編蓑衣防雨,加工一下還能製成床墊。棕葉可做掃帚、扇子,還可做繩子穿扎東西。我小時候,祖父經常用嫩棕葉編織出很多玩具如鳥、蜻蜓、螳螂等動物給我們玩。棕樹開出的棕花,也是人間美味。在夏天吃,不僅新鮮,還是清熱解毒的好手。要是用來炒臘肉,比花菜的味道還好。

兒時的端午節

棕樹

把粽葉也用水漂洗乾淨,就可以編粽籠了。編粽籠是一樣很細的活,就如織毛衣一樣錯了一針就會前功盡棄;編的粽籠可大可小,要想在粽籠裡多放一些糯米,多添幾葉箬葉就行了。粽籠一般變成編成三角錐形,頂上留一個啤酒瓶口大小的缺口。編好後,便可以往粽籠裡倒糯米(已浸泡好),另外加一兩粒紅棗或花生米,有時甚至是一小塊鮮瘦肉或熟蛋黃,然後用粽葉扎牢寄好,再在粽籠兩邊穿一條棕葉,就可以把它掛起,猶如一件工藝品,小巧玲瓏,煞是好看。

煮粽子一般用灰湯,即把早稻杆燒成灰後,加水把灰沉澱掉,然後用來煮粽子。因為灰湯是鹼水成分而粽子是糯米做的,所以煮出來的粽子不但有利於消化,而且更加香、糯、軟、滑。粽子煮熟後發出一股特有的芳香,聞著讓人滴涎。

兒時的端午節

包粽子

那時,我們兄弟姐妹會興奮得一夜睡不著覺,眼睜睜等到天亮。小時候我很貪吃,總會讓母親編一個最大的,至少可裝下半斤米飯,吃一個下來,早已撐破了肚皮;後來吃膩了,只對粽子裡的紅棗、花生、鮮肉和蛋黃情有獨鍾。

初三這天,家家戶戶的飯桌上,必有一道菜:炒田螺。一吃田螺,上了年紀的人總會說:“一碗田螺九碗湯。”那時家鄉土地肥沃,有機化肥、農藥幾乎很少用,所以田裡、溝裡到處都有泥鰍、田螺,一個早上下去,總會有幾斤收穫。

兒時的端午節

捆在簷下的菖蒲和艾草

初四之前,各家各戶都要把菖蒲和艾草捆在一起插在簷下,來驅除妖魔,祈求平安。菖蒲和艾葉都是多年生草木,菖蒲形狀如劍,艾葉略成半灌木狀,植株都有濃烈香氣。菖蒲還可以提取芳香油,艾草還具有活血散寒、驅毒除瘟的作用,它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防疫驅邪的靈草。

兒時的端午節

艾草

兒時的端午節

菖蒲

到了初五,就到了端午節最熱鬧、最忙碌的一天了。溫州民間流行著一首《重五謠》:

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遊。

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麥麥,字眼學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個生員卵。

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

一大早起來,大人們就會把雄黃酒抹在我們孩子的額頭、手心、肚臍眼的位置;家中陰暗、潮溼的角落也會撒上一些雄黃,以防“五毒”滋生。因為端午節前後,溫州氣候潮溼,梅雨仍頻,據說這樣可以殺菌。大人們還要抱家裡養的家禽如雞、狗到河裡洗澡。小時候,我因調皮,擅自把自己家一隻小花狗抱到河邊去給它洗澡,結果小花狗溺水而死。

這天,我們小孩還要用草頭湯洗澡。所謂草頭湯,其實是由艾草、菖蒲、金銀花等十多味揮發性中草藥混合煮成的,據說在端午節這天用來洗澡,可以防止皮膚病,洗了之後不會長疥瘡,還能清涼解毒、驅暑避熱。

兒時的端午節

用草頭湯給小孩子洗澡

洗完澡後,我們開始吃大蒜。大蒜一般放在艾草湯中煮,煮好的大蒜已沒有了大蒜的辛辣味,但可殺菌解毒,辟邪驅瘟。

洗完澡和吃完大蒜後,接著就是一件孩子們最開心的事:吃雞蛋。雞蛋是和大蒜一起放在艾草湯裡煮的,帶有淡淡草味。那時家窮,平時能吃上雞蛋簡直是一種奢望,兄弟姐妹又多,每次過端午節前我總會特別勤快地喂母雞,盼它多下幾個蛋,到端午節時可以和小夥伴們比“闊氣”。

吃的雞蛋就當是早餐了,吃完後大人們還會讓我們帶上幾隻雞蛋去學校,和同學們“撞蛋”。母親已用彩色線為我們編好一支放雞蛋的袋子,五彩斑斕,掛於胸前,十分熨帖也煞是好看。有時還有用五彩布頭縫成,再用彩色絲線精心纏成的香草袋,內裝蒼朮、雚香、佩蘭、香附、細辛、白芷等藥料,簡單的則用樟腦丸代之。重五時掛於床頭或懸兒童的頸部,因有異香,可避穢消毒驅蚊蠅。

兒時的端午節

放雞蛋的彩色線

這一天,家鄉有一更大的節目叫賽龍舟,應是為祭奠屈原而設。姑娘們穿著大紅大紫的花衣裳,小夥子敲鑼打鼓,吹著嗩吶,浩浩蕩蕩地往渡口出發了,只等著那激動人心一刻的到來。那時驕陽正炙,一天下來,皮都會脫掉一層,但賽龍舟時大夥兒那種齊心協力划槳的吆喝聲,和觀眾的陣陣的喝彩聲、吶喊聲,以及敲鑼打鼓的威武聲,那壯觀的場面,決不亞於一場足球賽。

兒時的端午節

賽龍舟

初五過後,人們經過幾天的操勞,也比較累了,因次稱初六為“頭暈暈”。到了初七,家家戶戶殺雞宰鴨,祭祀祖宗。那天晚上,都要大吃一頓,慶祝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這些年,我一直在異鄉流浪。在一次次的人生試驗失敗或者成功後,我的思緒總會回到故鄉和故鄉的節日。我想,故鄉的風土人情、文化底蘊一定已經融進我的血液裡。在往後的人生路上,我將帶著這份傳承和精神溫暖治癒、踏實前行。

源自:白馬驚天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