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味道——油茶'

油茶 醪糟 榨菜 小吃 花生 雞蛋 豆卜 米酒 炒米粉 餘生簡單生活 2019-09-17
"

老媽讀書打發時光。讀的是汪曾祺老先生寫的散文《尋常茶話》。汪老的文字平實質樸,幾近口語,小學文化的老媽也聽得津津有味。讀完後,媽媽說,我們來做油茶吧!

我欣然同意。幾十年沒吃過油茶了,依稀記得小時候“趕場”在集市的小攤上吃過。就是把米炒熟,碾碎,熬成粥,加化豬油,加蔥末、花生碎、炸豆腐丁、榨菜和鹽巴。攪拌攪拌,大冬天一碗喝下去,香噴噴,熱乎乎,渾身都暖和。

那跟“茶”有啥關係呢?

我們老家把這種小吃用來“打尖”。就是在勞作中間休息時候補充一下肚皮,不能當做主餐,就像平時喝茶一樣。 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風俗。我曾在一個夏天到一農戶家做客,走的累累的,熱熱的。主人一進屋就熱情地說,先歇著,喝點兒茶,解解渴。結果幾分鐘後給我們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醪糟雞蛋。醪糟就是米酒,連發酵過的米粒一起喝。你別說,這種醪糟當茶喝,既解渴又提神。

我有點不甘心,既然叫茶,怎麼能和茶葉不沾邊呢?那我就改良下,熬粥的時候加茶葉,肯定別有風味。

我抓了一撮茶葉,大約就是一杯茶的量吧,然後碾成細末,這樣更容易出味些,也把茶葉吃到肚子裡去了,不浪費。接下來就是炸豆腐丁,焙花生米,熬粥。熬的時候很容易熟的,因為是炒過的米,又是細末,但一定要不停的攪拌,不然會糊鍋。在老媽的指導下,我改良版的油茶端的老媽面前。

老媽端詳了一下,準備發言。我立馬制止:“打住,先嚐嘗有什麼不同”。加茶葉沒給她說。媽媽微笑著,舀了一小勺,細細咂摸。

說:“有一點澀”

我得意地笑了:“我加了一把茶葉”。

“那茶葉呢?”

“碾成渣了。”

“就你花樣兒多。”媽媽微笑著,開始大口大口吃起來。

我也開始品嚐。舀一勺喂進嘴裡,米糊是軟的;咬一下,花生是碎的;嚼一下,豆腐乾兒是綿的;榨菜是既脆又韌。豐富的感覺使腮幫子快樂起來。炒米的焦香,花生碎的幹香,涪陵榨菜的鹹香,茶葉的清香,再加上蔥姜香,五香齊蘊在舌齒間,使大腦快樂起來了。

“怎麼樣?好吃嗎?”我得意地問老媽。

“好吃,”老媽說:“如果是加腸子油,就更好吃了。”

汪曾祺老先生會怎麼說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