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現在仍有許多值得保護修繕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還有許多老房子,有土坯三層樓、民國西洋樓,還有青磚灰瓦的東派民居。最為典型的,是由上中下三幢組合而成的‘三幢頭’。石板門堂石頭牆,磨磚奏地石頭窗,這是當年中幢景緻的生動寫照。”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現在,一些老房子已經沒有人居住了,缺乏維護修繕,如何保護這些古建築,是近些年村裡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老房子每每經歷一次日晒雨淋,就變得更加脆弱。雖然大家都想把老房子好好保留和維護,但缺乏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許多從村裡走出去的熱心人紛紛回鄉出資修繕古建築。如施晨光直接出資修繕,讓不少破敗的老房重獲新生。

傳承耕讀文化催生“狀元村”

講起林甘村的耕讀文化,它還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稱號——“高考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至今,從林甘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已經有400多名,一戶人家有三四名子女考上著名學府的就有好幾戶。

時至今日,他們中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為博士甚至教授,還有不少科學家。去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大學教授馬紫峰,就是林甘村的學子。還有著名畫家施楚卿、施明德,專攻剪紙的民間藝術家施志祥等,可謂群星燦爛。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為何能走出這麼多大學生?這靠的是林甘長盛不衰的耕讀文化。

古時,村內設私塾,適齡的孩子都要到其中進行學習。為激勵學子發奮苦讀,林甘村專門設有“養賢田”,幫扶讀書家庭。時至今日,“崇文重教”“養賢苦讀”的傳統在林甘村仍得以保留,鄉賢施文君每年都捐資助學,鼓勵優秀高考生。在村中的祠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大紅色的光榮榜,上面寫著歷年優秀學子的名字和他們對家鄉的感言。

林甘村優秀學子多,在外事業有成的鄉賢也不少,他們對家鄉通公路、建設美麗村莊等都十分關心和支持。

林甘一行,我們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能量。從冒險辦農會為農民爭取利益,到出錢出力支持革命;從9年寒暑修帕坑水庫,到一個個“狀元”的誕生。正是勤學苦讀、踏實肯幹的“林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林甘人艱苦奮鬥、作為四方!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輩的精神早已浸潤在林甘人的身體和心中。在新的時代,它將繼續激勵林甘人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

規模種植中藥材走出致富路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現在仍有許多值得保護修繕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還有許多老房子,有土坯三層樓、民國西洋樓,還有青磚灰瓦的東派民居。最為典型的,是由上中下三幢組合而成的‘三幢頭’。石板門堂石頭牆,磨磚奏地石頭窗,這是當年中幢景緻的生動寫照。”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現在,一些老房子已經沒有人居住了,缺乏維護修繕,如何保護這些古建築,是近些年村裡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老房子每每經歷一次日晒雨淋,就變得更加脆弱。雖然大家都想把老房子好好保留和維護,但缺乏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許多從村裡走出去的熱心人紛紛回鄉出資修繕古建築。如施晨光直接出資修繕,讓不少破敗的老房重獲新生。

傳承耕讀文化催生“狀元村”

講起林甘村的耕讀文化,它還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稱號——“高考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至今,從林甘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已經有400多名,一戶人家有三四名子女考上著名學府的就有好幾戶。

時至今日,他們中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為博士甚至教授,還有不少科學家。去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大學教授馬紫峰,就是林甘村的學子。還有著名畫家施楚卿、施明德,專攻剪紙的民間藝術家施志祥等,可謂群星燦爛。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為何能走出這麼多大學生?這靠的是林甘長盛不衰的耕讀文化。

古時,村內設私塾,適齡的孩子都要到其中進行學習。為激勵學子發奮苦讀,林甘村專門設有“養賢田”,幫扶讀書家庭。時至今日,“崇文重教”“養賢苦讀”的傳統在林甘村仍得以保留,鄉賢施文君每年都捐資助學,鼓勵優秀高考生。在村中的祠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大紅色的光榮榜,上面寫著歷年優秀學子的名字和他們對家鄉的感言。

林甘村優秀學子多,在外事業有成的鄉賢也不少,他們對家鄉通公路、建設美麗村莊等都十分關心和支持。

林甘一行,我們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能量。從冒險辦農會為農民爭取利益,到出錢出力支持革命;從9年寒暑修帕坑水庫,到一個個“狀元”的誕生。正是勤學苦讀、踏實肯幹的“林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林甘人艱苦奮鬥、作為四方!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輩的精神早已浸潤在林甘人的身體和心中。在新的時代,它將繼續激勵林甘人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

規模種植中藥材走出致富路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地處山區,村民勞作要上山嶺:帕坑嶺、東坑嶺、上宅嶺、上盧嶺,中午飯一般也是在山上吃的,十分辛苦。因為山多地少,特別是良田匱乏,林甘村民另闢蹊徑,種植起了中藥材。在這裡,“浙八味”藥材都有種植,其中貝母幾乎家家種植。

在改革開發之初,田地包產到戶,許多農家都種上了貝母,每年經濟收入上萬元,一些大戶收入更多,湧現出了馬齊信等“種植達人”,最多的時候年收入達十幾萬元。金華日報曾以“如要富種貝母”的標題報道“貝母大王馬齊信”。在大戶的帶動下,全村村民都外出採購貝母種子或者買賣中藥材,形成了規模種植業。

“林甘村山地資源豐富,土質適宜種植中藥材,再加上離千祥、新屋兩個中藥材市場近,所以在家的村民都會去種植中藥材。”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家也有種植貝母,他說,林甘村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改革開放40多年,林甘村民富裕起來了,一些村莊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起來。2002年,林甘村在市財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改善了村莊的交通條件。

林甘村是遠近聞名的“山城”,許多農家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近些年,林甘村在保護老房子的同時,建起了許多新房子。隨著農家新房增多,村莊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三四里長的村莊大道兩旁,農家高樓鱗次櫛比,形成美麗的風景。

全村出動 義務勞動 一鎬一鋤耗時9年建成水庫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現在仍有許多值得保護修繕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還有許多老房子,有土坯三層樓、民國西洋樓,還有青磚灰瓦的東派民居。最為典型的,是由上中下三幢組合而成的‘三幢頭’。石板門堂石頭牆,磨磚奏地石頭窗,這是當年中幢景緻的生動寫照。”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現在,一些老房子已經沒有人居住了,缺乏維護修繕,如何保護這些古建築,是近些年村裡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老房子每每經歷一次日晒雨淋,就變得更加脆弱。雖然大家都想把老房子好好保留和維護,但缺乏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許多從村裡走出去的熱心人紛紛回鄉出資修繕古建築。如施晨光直接出資修繕,讓不少破敗的老房重獲新生。

傳承耕讀文化催生“狀元村”

講起林甘村的耕讀文化,它還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稱號——“高考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至今,從林甘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已經有400多名,一戶人家有三四名子女考上著名學府的就有好幾戶。

時至今日,他們中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為博士甚至教授,還有不少科學家。去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大學教授馬紫峰,就是林甘村的學子。還有著名畫家施楚卿、施明德,專攻剪紙的民間藝術家施志祥等,可謂群星燦爛。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為何能走出這麼多大學生?這靠的是林甘長盛不衰的耕讀文化。

古時,村內設私塾,適齡的孩子都要到其中進行學習。為激勵學子發奮苦讀,林甘村專門設有“養賢田”,幫扶讀書家庭。時至今日,“崇文重教”“養賢苦讀”的傳統在林甘村仍得以保留,鄉賢施文君每年都捐資助學,鼓勵優秀高考生。在村中的祠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大紅色的光榮榜,上面寫著歷年優秀學子的名字和他們對家鄉的感言。

林甘村優秀學子多,在外事業有成的鄉賢也不少,他們對家鄉通公路、建設美麗村莊等都十分關心和支持。

林甘一行,我們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能量。從冒險辦農會為農民爭取利益,到出錢出力支持革命;從9年寒暑修帕坑水庫,到一個個“狀元”的誕生。正是勤學苦讀、踏實肯幹的“林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林甘人艱苦奮鬥、作為四方!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輩的精神早已浸潤在林甘人的身體和心中。在新的時代,它將繼續激勵林甘人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

規模種植中藥材走出致富路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地處山區,村民勞作要上山嶺:帕坑嶺、東坑嶺、上宅嶺、上盧嶺,中午飯一般也是在山上吃的,十分辛苦。因為山多地少,特別是良田匱乏,林甘村民另闢蹊徑,種植起了中藥材。在這裡,“浙八味”藥材都有種植,其中貝母幾乎家家種植。

在改革開發之初,田地包產到戶,許多農家都種上了貝母,每年經濟收入上萬元,一些大戶收入更多,湧現出了馬齊信等“種植達人”,最多的時候年收入達十幾萬元。金華日報曾以“如要富種貝母”的標題報道“貝母大王馬齊信”。在大戶的帶動下,全村村民都外出採購貝母種子或者買賣中藥材,形成了規模種植業。

“林甘村山地資源豐富,土質適宜種植中藥材,再加上離千祥、新屋兩個中藥材市場近,所以在家的村民都會去種植中藥材。”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家也有種植貝母,他說,林甘村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改革開放40多年,林甘村民富裕起來了,一些村莊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起來。2002年,林甘村在市財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改善了村莊的交通條件。

林甘村是遠近聞名的“山城”,許多農家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近些年,林甘村在保護老房子的同時,建起了許多新房子。隨著農家新房增多,村莊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三四里長的村莊大道兩旁,農家高樓鱗次櫛比,形成美麗的風景。

全村出動 義務勞動 一鎬一鋤耗時9年建成水庫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在林甘村,有一座非常出名的水庫——帕坑水庫。“這個水庫,是我們村民用肩膀一擔子接著一擔子,挑建起來的。40多年前,全村出動修水庫的時候可熱鬧了。”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帕坑水庫在1971年破土動工,到1979年底主體工程全部竣工,九易寒暑,投放義務勞力28萬餘工。

林甘村地處山區,遇上乾旱的季節,不僅農戶喝水困難,農作物也因此顆粒無收。1971年,林甘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開工建設帕坑水庫。“最初設計時,水庫壩寬80米,後來考慮到安全等因素,又提高到120米。”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現在仍有許多值得保護修繕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還有許多老房子,有土坯三層樓、民國西洋樓,還有青磚灰瓦的東派民居。最為典型的,是由上中下三幢組合而成的‘三幢頭’。石板門堂石頭牆,磨磚奏地石頭窗,這是當年中幢景緻的生動寫照。”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現在,一些老房子已經沒有人居住了,缺乏維護修繕,如何保護這些古建築,是近些年村裡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老房子每每經歷一次日晒雨淋,就變得更加脆弱。雖然大家都想把老房子好好保留和維護,但缺乏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許多從村裡走出去的熱心人紛紛回鄉出資修繕古建築。如施晨光直接出資修繕,讓不少破敗的老房重獲新生。

傳承耕讀文化催生“狀元村”

講起林甘村的耕讀文化,它還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稱號——“高考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至今,從林甘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已經有400多名,一戶人家有三四名子女考上著名學府的就有好幾戶。

時至今日,他們中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為博士甚至教授,還有不少科學家。去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大學教授馬紫峰,就是林甘村的學子。還有著名畫家施楚卿、施明德,專攻剪紙的民間藝術家施志祥等,可謂群星燦爛。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為何能走出這麼多大學生?這靠的是林甘長盛不衰的耕讀文化。

古時,村內設私塾,適齡的孩子都要到其中進行學習。為激勵學子發奮苦讀,林甘村專門設有“養賢田”,幫扶讀書家庭。時至今日,“崇文重教”“養賢苦讀”的傳統在林甘村仍得以保留,鄉賢施文君每年都捐資助學,鼓勵優秀高考生。在村中的祠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大紅色的光榮榜,上面寫著歷年優秀學子的名字和他們對家鄉的感言。

林甘村優秀學子多,在外事業有成的鄉賢也不少,他們對家鄉通公路、建設美麗村莊等都十分關心和支持。

林甘一行,我們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能量。從冒險辦農會為農民爭取利益,到出錢出力支持革命;從9年寒暑修帕坑水庫,到一個個“狀元”的誕生。正是勤學苦讀、踏實肯幹的“林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林甘人艱苦奮鬥、作為四方!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輩的精神早已浸潤在林甘人的身體和心中。在新的時代,它將繼續激勵林甘人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

規模種植中藥材走出致富路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地處山區,村民勞作要上山嶺:帕坑嶺、東坑嶺、上宅嶺、上盧嶺,中午飯一般也是在山上吃的,十分辛苦。因為山多地少,特別是良田匱乏,林甘村民另闢蹊徑,種植起了中藥材。在這裡,“浙八味”藥材都有種植,其中貝母幾乎家家種植。

在改革開發之初,田地包產到戶,許多農家都種上了貝母,每年經濟收入上萬元,一些大戶收入更多,湧現出了馬齊信等“種植達人”,最多的時候年收入達十幾萬元。金華日報曾以“如要富種貝母”的標題報道“貝母大王馬齊信”。在大戶的帶動下,全村村民都外出採購貝母種子或者買賣中藥材,形成了規模種植業。

“林甘村山地資源豐富,土質適宜種植中藥材,再加上離千祥、新屋兩個中藥材市場近,所以在家的村民都會去種植中藥材。”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家也有種植貝母,他說,林甘村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改革開放40多年,林甘村民富裕起來了,一些村莊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起來。2002年,林甘村在市財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改善了村莊的交通條件。

林甘村是遠近聞名的“山城”,許多農家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近些年,林甘村在保護老房子的同時,建起了許多新房子。隨著農家新房增多,村莊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三四里長的村莊大道兩旁,農家高樓鱗次櫛比,形成美麗的風景。

全村出動 義務勞動 一鎬一鋤耗時9年建成水庫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在林甘村,有一座非常出名的水庫——帕坑水庫。“這個水庫,是我們村民用肩膀一擔子接著一擔子,挑建起來的。40多年前,全村出動修水庫的時候可熱鬧了。”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帕坑水庫在1971年破土動工,到1979年底主體工程全部竣工,九易寒暑,投放義務勞力28萬餘工。

林甘村地處山區,遇上乾旱的季節,不僅農戶喝水困難,農作物也因此顆粒無收。1971年,林甘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開工建設帕坑水庫。“最初設計時,水庫壩寬80米,後來考慮到安全等因素,又提高到120米。”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帕坑水庫隧洞貫通時的炮工隊合影。

那個年代沒有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裝備,全靠人力,但林甘人充分發揚“愚公精神”,村民每天爬嶺五里,到水庫工地,一鎬一鋤、肩挑背扛,建築大壩。餓了,吃些帶去的乾糧;渴了,拿個碗到溪坑裡舀溪水喝;累了,就隨地休息。

"

千祥鎮林甘村,古稱“嶺幹”,位於東陽市南部,距離市區約50公里,與永康市上蔣村接壤。這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被青山綠水環抱的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

翻開東陽黨史,可以發現,這個隱於山水間的村莊,有著一抹鮮豔的“紅色”,1928年,青年教師施樂天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民主選村長。1949年1月,武工隊進入林甘立足。同年4月,永縉東磐武工隊成立,林甘是武工隊在東陽的主要活動區域。在革命年代,林甘人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讚歌。

解放後,先輩們留下的紅色基因,在時間的淬鍊中代代傳承,已成為當代林甘人的精神力量,指引著他們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近日,東陽日報記者一行走進林甘村,重溫那些感動故事。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記者跟隨村民實地走訪。

紅色種子在小山村生根發芽

施樂天,族名世康,乳名良久,生於1878年。在清末一次兩千多名考生參加的科考中,他成績優異。戊戌變法後,施樂天到金華的一所師範學校唸書,學習革命理論。畢業後,施樂天回到村裡教書,給學生灌輸新思想,並提倡女子上學。

1927年,施樂天組織村裡一批青年參加北伐革命軍。同年,施樂天祕密組織村農民成立協會,帶領學生到田間塘頭,向農民宣傳“二五”減租,深受擁護。

在農會轟轟烈烈的組織和推動下,林甘村“二五”減租運動當年即見成效,廣大佃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革命熱情高漲。1928年,由於反動勢力的控告,施樂天被國民黨政府作為“共產頭子”逮捕入獄,1929年被迫害致死。3年後,施樂天遺骨遷回家鄉安葬時,上千農民自發為其送葬,表示哀悼和敬仰。

雖然施樂天犧牲了,但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林甘村生根發芽。對革命運動,林甘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林甘村雖然地處偏遠,但村民頭腦靈活,富裕人家不在少數。由陳心髮帶領的武工隊來林甘時,進步人士施伯朱暗中資助糧食和雨具等物資,後來又將自家7間三層樓的房子無償提供給武工隊使用。

歲月變遷,和平年代出生的我們,也許很難想象當年的林甘人需要冒著多麼大風險為革命提供各種幫助,但走進村子,看看一幢幢老房子,走走被踩出坑的石臺階和石子路,仍可回味這段寶貴的紅色記憶。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現在仍有許多值得保護修繕的老房子。

“現在村裡還有許多老房子,有土坯三層樓、民國西洋樓,還有青磚灰瓦的東派民居。最為典型的,是由上中下三幢組合而成的‘三幢頭’。石板門堂石頭牆,磨磚奏地石頭窗,這是當年中幢景緻的生動寫照。”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現在,一些老房子已經沒有人居住了,缺乏維護修繕,如何保護這些古建築,是近些年村裡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老房子每每經歷一次日晒雨淋,就變得更加脆弱。雖然大家都想把老房子好好保留和維護,但缺乏資金。”

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許多從村裡走出去的熱心人紛紛回鄉出資修繕古建築。如施晨光直接出資修繕,讓不少破敗的老房重獲新生。

傳承耕讀文化催生“狀元村”

講起林甘村的耕讀文化,它還有著一個遠近聞名稱號——“高考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恢復高考後至今,從林甘村莊走出去的大學生已經有400多名,一戶人家有三四名子女考上著名學府的就有好幾戶。

時至今日,他們中有的出國留學、有的成為博士甚至教授,還有不少科學家。去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大學教授馬紫峰,就是林甘村的學子。還有著名畫家施楚卿、施明德,專攻剪紙的民間藝術家施志祥等,可謂群星燦爛。

這個偏遠的小村莊為何能走出這麼多大學生?這靠的是林甘長盛不衰的耕讀文化。

古時,村內設私塾,適齡的孩子都要到其中進行學習。為激勵學子發奮苦讀,林甘村專門設有“養賢田”,幫扶讀書家庭。時至今日,“崇文重教”“養賢苦讀”的傳統在林甘村仍得以保留,鄉賢施文君每年都捐資助學,鼓勵優秀高考生。在村中的祠堂,記者看到了一張大紅色的光榮榜,上面寫著歷年優秀學子的名字和他們對家鄉的感言。

林甘村優秀學子多,在外事業有成的鄉賢也不少,他們對家鄉通公路、建設美麗村莊等都十分關心和支持。

林甘一行,我們真切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能量。從冒險辦農會為農民爭取利益,到出錢出力支持革命;從9年寒暑修帕坑水庫,到一個個“狀元”的誕生。正是勤學苦讀、踏實肯幹的“林甘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林甘人艱苦奮鬥、作為四方!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先輩的精神早已浸潤在林甘人的身體和心中。在新的時代,它將繼續激勵林甘人為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奮鬥。

規模種植中藥材走出致富路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林甘村地處山區,村民勞作要上山嶺:帕坑嶺、東坑嶺、上宅嶺、上盧嶺,中午飯一般也是在山上吃的,十分辛苦。因為山多地少,特別是良田匱乏,林甘村民另闢蹊徑,種植起了中藥材。在這裡,“浙八味”藥材都有種植,其中貝母幾乎家家種植。

在改革開發之初,田地包產到戶,許多農家都種上了貝母,每年經濟收入上萬元,一些大戶收入更多,湧現出了馬齊信等“種植達人”,最多的時候年收入達十幾萬元。金華日報曾以“如要富種貝母”的標題報道“貝母大王馬齊信”。在大戶的帶動下,全村村民都外出採購貝母種子或者買賣中藥材,形成了規模種植業。

“林甘村山地資源豐富,土質適宜種植中藥材,再加上離千祥、新屋兩個中藥材市場近,所以在家的村民都會去種植中藥材。”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家也有種植貝母,他說,林甘村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改革開放40多年,林甘村民富裕起來了,一些村莊基礎建設也逐漸完善起來。2002年,林甘村在市財政的支持下,建起了通往村外的水泥路,改善了村莊的交通條件。

林甘村是遠近聞名的“山城”,許多農家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近些年,林甘村在保護老房子的同時,建起了許多新房子。隨著農家新房增多,村莊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三四里長的村莊大道兩旁,農家高樓鱗次櫛比,形成美麗的風景。

全村出動 義務勞動 一鎬一鋤耗時9年建成水庫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在林甘村,有一座非常出名的水庫——帕坑水庫。“這個水庫,是我們村民用肩膀一擔子接著一擔子,挑建起來的。40多年前,全村出動修水庫的時候可熱鬧了。”林甘村黨支部負責人馬新華說,帕坑水庫在1971年破土動工,到1979年底主體工程全部竣工,九易寒暑,投放義務勞力28萬餘工。

林甘村地處山區,遇上乾旱的季節,不僅農戶喝水困難,農作物也因此顆粒無收。1971年,林甘村黨支部帶領村民開工建設帕坑水庫。“最初設計時,水庫壩寬80米,後來考慮到安全等因素,又提高到120米。”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帕坑水庫隧洞貫通時的炮工隊合影。

那個年代沒有挖掘機、推土機等機械裝備,全靠人力,但林甘人充分發揚“愚公精神”,村民每天爬嶺五里,到水庫工地,一鎬一鋤、肩挑背扛,建築大壩。餓了,吃些帶去的乾糧;渴了,拿個碗到溪坑裡舀溪水喝;累了,就隨地休息。

紅遍東陽丨林甘村:紅色基因在這裡薪火相傳

建造水庫時期的林甘村黨支部成員合影。

與水庫修建同步進行的是“穿山洞”的挖掘,目的是將流向甌江的水,引流至林甘。“當時村民用雙手一點點敲,一點點挖。”村民施祖義曾是隧洞的放炮手,提起往事他彷彿歷歷在目,“安放雷管、炸藥不能絲毫馬虎,我們一般是傍晚放炮,第二天繼續挖。隧道里視線不佳,又無法點燈,村民就想了個土辦法,用鏡子反光照明。”

全長316米的隧洞挖掘花去了林甘人兩年的時間。當時,浙江日報曾以《雙手敲開千層巖》為題,對帕坑水庫隧洞挖掘工程和林甘人堅韌不拔的精神特質進行深入報道。

在帕坑水庫修建中,林甘村成百上千的村民肩挑背扛,團結一致,艱苦奮鬥,爆發出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有的村民因年邁或體弱無法上陣,就讓兄弟或者兒子頂上去;有的村民在施工時受了傷,休息一陣立馬返場……在當時,所有的工作都是“義務工”,沒有絲毫報酬。在現在的人看來,這彷彿是件天方夜譚,但林甘人做到了。

令人欣慰的是,帕坑水庫的建成投用,讓林甘村民再也不愁生活飲用水和農田灌溉水。一座人工造就的水庫,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生命。

當天,記者一行來到帕坑水庫,堤壩上厚實的石頭記錄著當年的艱苦歲月。仰望隧道上方那座高高的青山,彷彿還能聽到林甘人敲打岩石的聲音。

帕坑水庫,一泓碧水潤林甘;帕坑精神,苦幹實幹不怕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