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動物 西魏 南北朝 莫高窟 祕境天空旅行工作室 2017-05-26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聯合國大會於2000年12月20日,

通過第55/201號決議,

宣佈每年5月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讓我們走進敦煌壁畫

看看古代畫匠筆下的飛禽走獸。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動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員,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共同擁有山林和藍天。密切的生存關係,使人類不斷運用繪畫手段來表達對動物的認識情感,於是產生了動物畫

動物畫的起源,十分久遠,以致無法追溯到某個具體的年代,現在所知的只是,自從人類有了藝術活動,便有了飛禽走獸以及與之相關的神怪藝術形象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中國的西北地區從原始社會的彩陶起,到兩漢、魏、晉的墓室壁畫都留有生動的動物形象,特別是武威地區出土的青銅馬踏飛燕,以其造型的優美生動著稱於世,可謂漢代藝術代表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敦煌石窟動物畫是以佛教內容為中心的。佛教主張,人與動物之間應保持平等和諧的關係,即所謂“眾生平等”“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佛教批判射獵、屠宰,乃至一切傷害動物的行為。

早期:傳神與誇張

北涼、北魏、西魏、北周時期(公元397—581年)

敦煌最早動物畫繪於北涼時期(公元397—439年)的第272、275窟。這一時期的洞窟和壁畫題材特別稀少,以致動物畫廖若星辰。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北涼 莫高窟第275號窟 北壁

第275窟的鷹與鴿子,是敦煌石窟中最早寫實性動物畫。此圖是“屍毗(pí)王本生”中的“割肉貿鴿”故事,描寫屍毗王割下自己的肉喂鷹,並以手保護被鷹追捕的鴿子。鴿子繪成石綠色,符合本生故事原文中鴿子“身如青空”的描述。

北魏時期(公元386—557年)的動物畫,運用誇張變形擬人化的手法,創造出生動而又富有裝飾趣味的形象。動物造型線條流暢,多采用單色平塗,給人簡潔明麗的印象。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北魏 莫高窟第254號窟 南壁

第254窟的薩埵(duǒ)太子本生故事畫中,描繪了薩埵王子為了拯救快餓死的母虎和七隻幼虎,毅然跳下山崖捨身喂虎。畫匠藉助想象誇張的手法,將虎的軀幹、四肢拉長,用優美的曲線畫出結構,不細畫虎的皮毛,卻抓住了虎的精神

西魏、北周時期(535年—581年),敦煌動物畫進入第一個輝煌時期。此期的畫風逐步從北魏的裝飾概念中走向活生生的現實,其主旋律是矯健奔放,造成了飛舞流動的視覺效果。該時期動物畫比較集中而又具代表性的是第249、285窟。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魏 莫高窟第249號窟 北坡

第249窟的覆鬥形窟頂上,繪有多種內容,天上盤旋著神禽異獸,地上野獸出沒于山林之間。畫面沿著連綿不斷的山巒展開,在四坡下端構成橫卷式野生動物畫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魏 莫高窟第249號窟 北坡

249窟畫中受驚的野牛,邊跳邊回首。畫師僅用概括簡練的速寫勾勒出野牛的動態神情,逼真傳神。這充分表現出作者繪畫技巧嫻熟。該圖還表明早在南北朝時期,畫師對於野牛結構認識已經達到較高的水準。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魏 莫高窟第285號窟 東坡下段

第285窟建於西魏大統四至五年(公元538—539年),是敦煌石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這對畫史研究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與第249窟不同的是此窟在山林間繪有禪室,而不是狩獵場,也就是說動物與山林是作為修禪僧的環境背景出現的。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魏 莫高窟第285號窟 南坡

這是畫在修禪圖中的一幅小品。鹿受到驚嚇,身體動勢神態都顯出緊張、警惕的神情。

中期:寫實與理想

隋、唐(公元581—907年)

隋代(公元581—618年)不過三十七年,然而在佛教藝術史上,卻是承前啟後關鍵時期。敦煌動物畫開始在風格上明顯轉變,從早期的浪漫、誇張向唐代的寫實、傳神過渡。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隋 莫高窟第303號窟 東壁北側

第303窟畫在供養人畫像中的兩匹馬,造型明顯承襲北朝,馬頭長而嘴尖,小耳圓腹,身披長長的障泥。

唐代前期(公元618—786年)指吐蕃佔據敦煌之前的時期,約當中原初、盛唐時期。這是敦煌石窟動物畫成熟期,也是繼西魏、北周之後的第二個輝煌期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初唐 莫高窟第45號窟

這是觀無量壽經變描寫的鸚鵡,它剛剛從天空降落下來,揚著頭,鼓動著翅膀,踏在一朵蓮花上。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盛唐 莫高窟第103號窟 南壁西側

此為法華經變《化城喻品》的局部,大象揹負著沉重的行李,身體肥碩,步履沉重;而騾子卻高昂著頭,空鞍而行,顯得很精神。造型是以寫實基礎的,勾線準確流暢。

唐代後期(公元786—907年),包括吐蕃統治敦煌的公元786至848年間(即中原中唐時期),和張議潮收復河西、宗奉唐朝為正朔的時期直至唐王朝覆滅。此期間基本沿襲著唐前期形成的大唐風範繼續發展,追求形神兼備意境,動物畫佳作不少,其中吐蕃時期的動物畫大放光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中唐 榆林窟第25號窟 北壁

此為彌勒經變“七寶”馬寶兵寶,畫面表現為一匹白色駿馬,揹負摩尼寶珠,前面站立一位全副武裝的武士。白馬具有唐馬典型特徵。技法上是基本不作暈飾,全靠準確流暢線描來塑造形象。

晚期:世俗與圖案

五代、宋、西夏、元(公元907—1368年)

敦煌在公元907至1030年前後,約當五代至北宋中期,由於經變種類的繼續增多,入畫的動物題材不減前代,動物造型和表現風格以及審美追求方面,轉向徹底寫生,以求更貼近生活真實。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五代 榆林窟第16號窟 後室東壁

畫面上一棵根部露出地表而傾斜的大樹,被巨大的蟒蛇緊緊纏繞著。描繪細緻而又形體較大,在敦煌壁畫中僅見於此圖。此為勞度叉鬥聖變的局部,依據變文中勞度叉化作大樹,而舍利弗化作大蛇,“長蛇纏樹,大風勁吹,大樹根拔而欲倒”這段文字而繪製的。

自公元1030年前後至公元1368年,約三百三十多年間,沙州回鶻(hú)、党項及蒙古等西北民族相繼統治敦煌。這一時期,對動物的整體造型仍承襲傳統樣式,只是在刻畫上更加細微具體,並且越來越注重表現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夏 榆林窟第3號窟 東壁

此為“千手經變”的局部,一頭白牛和一頭灰牛共拉一犁,俗稱“二牛抬槓”。畫法熟練,造型準確,其中灰牛暈染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即所謂“隨類敷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夏 榆林窟第3號窟 西壁北側

在波浪起伏的大海里,浮現出兩尾大魚。大魚表示海中有無量珍寶,也可能同佛經中的文殊菩薩化成魚供人食用的故事有關。魚的造型是以鯉魚和鯽魚為基礎神化的,是敦煌壁畫形體最大描寫最為細膩的魚。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看敦煌壁畫中的飛禽走獸

西夏 榆林窟第10號窟 窟頂西坡

當我們沿著敦煌的動物畫畫廊尋訪繪畫歷史的時候,不僅可以飽覽古人表現形式技法,作為借鑑,還可以清晰體會到一種愛心,這種愛心恐怕就是動物畫創作之本

對於現代人來說,愛護動物,通過繪畫的手段來讚美那些與我們同住一個家園的夥伴,表現人與動物之間關係天性,又何嘗不是一項重要課題呢?

參考文獻《敦煌石窟全集19:動物畫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