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啟蒙教育兒童的教材——《弟子規》書評'

"
"
私塾啟蒙教育兒童的教材——《弟子規》書評


《弟子規》相信大家對於這個書名並不陌生吧,或許還會恍然大悟的回想起塵封在某個角落的它吧。其實我個人對於這部經典早有耳聞,印象中小學就有聽說過,只是沒有接觸。從高中開始便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無奈高中學業壓力大,難有閒暇,無奈空有想法,卻不能付諸行動。但是唯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年段長黃老師,為了推行弟子規,每個同學人手一份,不僅要朗讀,而且如果有同學犯錯,小懲背誦全文,大懲罰抄數遍。雖說我是旁觀者,但晨讀時看著犯錯的同學搖頭晃腦的樣子也不失為一種樂趣。嘿嘿~

進了大學後,空閒時間較多,也讓喜歡傳統文化的我,如魚得水,暢遊在這些經典的海洋裡,不能自拔。而《弟子規》可以算是傳統文化中基礎的基礎了。於是乎,手不釋卷。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教育家、學者李毓秀。他根據傳統對於啟蒙兒童規範方面的要求結合自己的教書實踐經驗寫成的這本書,後經友人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寫到此處,是不是不由得感到疑惑,為什麼黃老師極力推行《弟子規》呢?這本書不是啟蒙兒童的教材嗎?為什麼在高中極力推廣?難道現在的高中生還需要學習幾百年前小學生的啟蒙讀物?

《弟子規》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作者李毓秀是一個落第秀才。在清朝,一個秀才能幹什麼呢?主要活動就是教書。只能開個私塾。那麼問題來了。一個普通的秀才為什麼他寫的出《弟子規》呢?那是因為他畢生研究《大學》《中庸》。雖然學位、學歷不高,但是往往科舉不出成功的人,恰恰學有所成,比如《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和李毓秀都是一個典型。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處處是轉機呀。科舉的道路上他是一個失敗者,但在《大學》《中庸》領域裡卻是一個學有所得的學者,甚至後來創辦了名為“敦復齋”的書院。在此開始講學,講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人慕名而來聽他講課,古代的學堂門口都是泥地,踩滿了腳印,坑坑窪窪的。此後更被人尊稱為李夫子。

《弟子規》一書以《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總序,融入孔夫子所講的孝悌仁愛,加上三字一句一押韻,學習《三字經》採取的形式,共360句,1080字。對孩子的言語、行動、舉止、帶人、接物提出了詳細而明確的要求,文字簡單明瞭、淺顯易懂同時又押韻順口、樸實無華,更好的是說理透徹後又循循善誘,可以想象古人寫一本書是如何的用盡心思,如何的考慮周詳,哪怕是一部對孩子啟蒙的書。

林則徐曾提到一條有關讀書的重要教誨,就在“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所以在我接觸並學習了《弟子規》後,便努力要求自己去做到。入則孝中的第一句“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第一句對我來說都算挑戰,簡簡單單的24個字而已,雖說早已過了叛逆的年歲,但在家中時常因小事與父母爭吵起來,在此深感慚愧,父母生我養我,著實不易,在此深深懺悔。同時我也明白了黃老師的良苦用心,自古以來中華傳統都是把基本的道德規範、準則放在第一位的。但是現在的教育往往更看重“智育”而忽視“德育”。無論學生在學校呆多久,終究是要走進社會的,在社會中,這個人講不講規矩,懂不懂規矩,守不守規矩,將會極大的影響此人的前途。

《弟子規》是一部私塾啟蒙教育的教材,本人通讀全文後,更覺得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在我們耳邊輕輕地訴說著,她對人生的總結以及對我們的諄諄教導,可是現在很多人聽不到了。都以為老奶奶落伍了過時了,毫不猶豫的跑開了,那聲輕輕的嘆息,充滿了遺憾以及哀傷。對此,我希望更多的人學習《弟子規》以此為基礎從而深入接觸中華傳統文化,讓老奶奶再次洋溢著青春的氣息以及燦爛的笑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