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工程師告訴你如何利用音響練成演唱高手

音響工程師教人唱歌會不會是一個笑話?恰恰相反,看完本文後就恍然大悟了。

現代演唱少不了話筒和音響,無論現場演出還是錄音作品,聽眾聽到的聲音都是從音響裡發出來的,歌唱者的聲音是本嗓加上音響設備混音後的結合體,而非大白嗓。

因此,音響的作用不僅僅是重放聲音,對於歌唱者來說,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更不重視音響在平時排練中的作用,甚至一些音樂老師也忽略了這個問題。

很多人練習唱歌多年,水平一直無法提高,主要的原因是在氣息運用和發聲技巧上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後期無論怎麼努力都是白費。

如果把用音響唱歌的原理弄明白了,十分鐘便可明白其中的竅門,再結合專業的演唱訓練,提高唱功事半功倍。

一、把音響當樂器用,容易掌握氣息發聲的技巧,並養成正確演唱的習慣。

很多人在唱歌的時候,往往第一步就錯了,開口就唱,只顧聲音大,完全不管聲音通過話筒和音響後出來的聲音是否正確。

如果換成是吹口哨或者演奏竹笛,就不會這樣了。一般會先試吹一下,調整一下口型和氣息,不至於張口就來。另外,吹奏竹笛前還要檢查一下笛膜是否完好,在吹奏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良好的姿勢和狀態,邊吹邊聽,運用口型和氣息來控制聲音的準確度。

唱歌是同樣的道理,也需要檢查和調試話筒,演唱中保持良好的姿勢和運用氣息,還要同步監聽音箱裡發出的聲音,這樣才能知道音響裡發出的聲音是否正確。

把音響當做樂器使用,話筒相當於笛子的吹奏孔,音箱就好比笛子的發音管,邊唱邊聽,運用氣息和演唱技巧來把握音箱裡發出動聽的聲音。

明白了把音響當樂器使用的原理,唱歌時就會主動去適應和調整話筒和音響,養成正確的演唱習慣。

二、學會監聽自己的聲音。

平時清唱時,聲音的一部分是從嘴巴發出後通過空氣和臉部衍射傳播到耳朵裡,還有一部分是通過口腔、鼻腔等身體的內部共鳴通道傳送到耳朵的,因此我們平時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和從音響裡傳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監聽的目的就是要隨時把握自己的聲音從音響裡發出來是否正確和悅耳。

在平時的訓練中,以聽不見自己嘴巴里的聲音為原則,通過監聽音響裡的聲音來調整演唱方法。當演唱方法和氣息正確時,音響發出來的聲音會顯得悅耳和動聽;而一旦氣息不穩,或者發聲不正確時,聲音就變得發緊和難聽。在練歌的時候要特別把握住這種感覺,及時調整話筒的角度和遠近,並調整氣息和發聲方法,讓每一個發音都要保持悅耳通透。經常用這種方式訓練,就很容易找準氣息運用的正確方法和發聲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KTV音響是不能作為練歌和監聽用的,混響延時過多,不能反應出演唱者的真實聲音,只會起反作用。

三、巧用錄音功能練歌,反覆錄製和分析自己的聲音。

在錄音機時代,很多人都懂得將自己的演唱聲音錄下來反覆試聽,找出演唱中的不足,不斷的修正和提高,以此來提高演唱水平。很多早期的職業歌手都是利用這種方法自學成才的。

現在錄音更加方便,只要在手機上安裝“唱吧”或“全民K歌”軟件,就可以進行錄製了。但手機麥克風的性能不足,手機喇叭也太小,錄製和重放的效果較差。因此,需要另外給手機搭配外置話筒和音響,讓錄製和重放的效果變得更好,儘可能反應出演唱的真實水平,試聽時就更容易發現問題。

練歌時不斷的進行錄製和重放,從中找出不足並予以改進,如此反覆練習,假以時日,演唱水平很快就能得到提高。

錄音試聽的另一個好處是發現自己的強項和閃光點,加以鞏固和發揮,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

職業歌手的水平比普通人高,除了基本的演唱訓練以外,經常用音響進行排練和演出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說,話筒和音響就是職業歌手的第二張嘴。本文的原理和方法其實也就這麼簡單。

但專業的演唱設備普通人很難接觸得到,星工場音響的工程師們根據本文的原理研發了一款專門用於練歌的音響,有興趣者可點擊下方鏈接瞭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