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
"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一、畢業後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沒有目標。

畢業不久的遠房表妹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

“姐,你在深圳上班。那邊是一線城市,找工作好找嗎?”

“還行,工作崗位到處都有,你想要找什麼工作?”

“我也不知道,很愁。不知道做什麼,又不想找我這個專業的工作。大學期間我也沒在外面兼職過,不瞭解外面的情況。”

“你自己都不知道做什麼,我怎麼幫你看。”

“你推薦哇,你跟我說說有什麼崗位,我再來選啊。”

我是很無語的,都沒想好去做什麼,就叫別人幫忙。

二、擇業難是出於什麼心理?

大多數人在踏入社會的時候都會很迷茫,不知道去做什麼,不知道如何選擇職業、工作。

1.眼高手低。

很多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要求高,不願意到基層去工作。認為自己讀了幾年大學,是精英是人才,應該從事高大上的工作。

自己青睞的職位企業不願意錄用應屆畢業生,願意錄用的企業往往給到的職位都是邊緣職位或者基層職位。

對自己期望值太高,但是沒有想過自己剛出社會沒有實際的經驗;抗壓能力也不怎麼樣,這就造成了年輕人擇業難的局面。

舉個例子:

以前我在一家大型工廠工作的時候,廠裡招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廠裡的意思是這些大學生是來做儲備幹部的,實習期過了之後再升職。

到了工廠,聽說要下產線和員工同吃同工。頓時就不樂意了,認為憑他們的能力怎麼樣也是主管級別的,於是找到經理說理。

經理了解了情況之後,就讓他們幾個人去當了一個月的實習主管。

在這期間,每週開一次部門大會,每天處理手下幹部上報的問題。一開始還覺得挺有滋味,很威風,每天去車間巡邏就行。

當第一次召開部門大會的時候,黑壓壓一千多號人站在面前,說話都不利索。更別提要解決大小問題了,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知道。

做實習主管一個月後,那幾個人都主動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工廠。

從基層做起能更快了解企業的業務,也能鍛鍊自己的業務能力,抗壓能力。

2.心態不正。

不管說到哪個方面,心態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有一些能力不行的人,既做不了技術崗又不願意做文職,還嫌工資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遇到問題首先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推卸責任,扛不起大旗。

還是要擺正心態,結合自身定位,踏實工作才是王道。

三、如何選擇職業?

如何選擇職業?可以參考以下5點。

"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一、畢業後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沒有目標。

畢業不久的遠房表妹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

“姐,你在深圳上班。那邊是一線城市,找工作好找嗎?”

“還行,工作崗位到處都有,你想要找什麼工作?”

“我也不知道,很愁。不知道做什麼,又不想找我這個專業的工作。大學期間我也沒在外面兼職過,不瞭解外面的情況。”

“你自己都不知道做什麼,我怎麼幫你看。”

“你推薦哇,你跟我說說有什麼崗位,我再來選啊。”

我是很無語的,都沒想好去做什麼,就叫別人幫忙。

二、擇業難是出於什麼心理?

大多數人在踏入社會的時候都會很迷茫,不知道去做什麼,不知道如何選擇職業、工作。

1.眼高手低。

很多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要求高,不願意到基層去工作。認為自己讀了幾年大學,是精英是人才,應該從事高大上的工作。

自己青睞的職位企業不願意錄用應屆畢業生,願意錄用的企業往往給到的職位都是邊緣職位或者基層職位。

對自己期望值太高,但是沒有想過自己剛出社會沒有實際的經驗;抗壓能力也不怎麼樣,這就造成了年輕人擇業難的局面。

舉個例子:

以前我在一家大型工廠工作的時候,廠裡招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廠裡的意思是這些大學生是來做儲備幹部的,實習期過了之後再升職。

到了工廠,聽說要下產線和員工同吃同工。頓時就不樂意了,認為憑他們的能力怎麼樣也是主管級別的,於是找到經理說理。

經理了解了情況之後,就讓他們幾個人去當了一個月的實習主管。

在這期間,每週開一次部門大會,每天處理手下幹部上報的問題。一開始還覺得挺有滋味,很威風,每天去車間巡邏就行。

當第一次召開部門大會的時候,黑壓壓一千多號人站在面前,說話都不利索。更別提要解決大小問題了,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知道。

做實習主管一個月後,那幾個人都主動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工廠。

從基層做起能更快了解企業的業務,也能鍛鍊自己的業務能力,抗壓能力。

2.心態不正。

不管說到哪個方面,心態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有一些能力不行的人,既做不了技術崗又不願意做文職,還嫌工資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遇到問題首先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推卸責任,扛不起大旗。

還是要擺正心態,結合自身定位,踏實工作才是王道。

三、如何選擇職業?

如何選擇職業?可以參考以下5點。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1.遠離“寡婦職位”

什麼叫寡婦職位?這一概念是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就是指由於設置不合理或定位偏差而導致的低效性職位。

比如人力資源,客服,文員等等崗位就是寡婦職位。

這些職位因為業績無法具體考量,成績容易被忽視。就算你再能幹也沒用,容易使人鬱鬱寡歡,無法有好的發展。

並不是說寡婦職位不好,如果你是事業型的人儘量選擇主角業務。

主角業務就是能為企業直接帶來效益的崗位,如,銷售、研發等崗位。這些崗位能很快在公司展露頭角,升職等較為便捷。

有些人天生喜歡安逸,做些文職就可以選擇寡婦職業。有事業心有拼搏勁那麼就選擇主角業務,這都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

2.選擇專業對口的職業。

很多人畢業之後從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所學專業,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比較冷門,不好找。也有的是因為自己不喜歡,所以選擇其他工作。

不管是哪種情況,選擇專業對口的工作很有必要。

01.根正苗紅。

很多企業在找一些特殊崗位時都有明文要求,專業對口。

比如,記者,肯定是招新聞專業的人才;會計,肯定是招財務管理專業的。

從事的工作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擁有紮實的基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

02.時間越久越能體現優勢。

很多專業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打磨才能體現出優勢,這就是滯後效應。

就像我們說的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比如,醫生、律師等。

當自己的技術或者口碑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發展趨勢勢不可擋。而這些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都要通過長時間的鑽研與實踐。

03.冷門職業。

有一些冷門職業,一旦發展起來,前途不可限量。

比如,農牧、印刷等行業。因為可替代的人才太少了,所以更顯稀缺,這就是冷門效應。

專業對口也減少了被替代的風險。

3.5-3-1職業定位法。

5-3-1職業定位法是楊萃先創作的書籍《這些道理沒人告訴過你》裡提到的方法,就是嘗試5個不同的工作,做過比對之後選擇其中3個深度實踐,最後選定1個職業。

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舉個例子:

小王選定5個職業,分別是:

  • 銷售類:去服裝店裡應聘週末兼職導購員。
  • 文職類:在網上接單給小公司做PPT。
  • 技術類:幫別人設計一些圖片,電商裝修網店等。
  • 市場類:做了一場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調研。
  • 研發類:和朋友做了一款app。

經過幾個月的對比,小王選擇了其中三個職業:文職、技術、市場。經過深度實踐,最終敲定自己的職業,技術類。

把自己理想中的職業都寫下來,試一遍就能發現自己適合做哪個,喜歡做哪個,擇業就變的簡單又明瞭。

4.用過去的經歷選擇未來的職業。

很多人在大學期間都做過兼職,有人去給學生補課,有人選擇自己創業。

不管做的什麼兼職,只要做過,在擇業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去選擇職業。

有了經驗,就能快速適應工作。

"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一、畢業後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沒有目標。

畢業不久的遠房表妹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

“姐,你在深圳上班。那邊是一線城市,找工作好找嗎?”

“還行,工作崗位到處都有,你想要找什麼工作?”

“我也不知道,很愁。不知道做什麼,又不想找我這個專業的工作。大學期間我也沒在外面兼職過,不瞭解外面的情況。”

“你自己都不知道做什麼,我怎麼幫你看。”

“你推薦哇,你跟我說說有什麼崗位,我再來選啊。”

我是很無語的,都沒想好去做什麼,就叫別人幫忙。

二、擇業難是出於什麼心理?

大多數人在踏入社會的時候都會很迷茫,不知道去做什麼,不知道如何選擇職業、工作。

1.眼高手低。

很多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要求高,不願意到基層去工作。認為自己讀了幾年大學,是精英是人才,應該從事高大上的工作。

自己青睞的職位企業不願意錄用應屆畢業生,願意錄用的企業往往給到的職位都是邊緣職位或者基層職位。

對自己期望值太高,但是沒有想過自己剛出社會沒有實際的經驗;抗壓能力也不怎麼樣,這就造成了年輕人擇業難的局面。

舉個例子:

以前我在一家大型工廠工作的時候,廠裡招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廠裡的意思是這些大學生是來做儲備幹部的,實習期過了之後再升職。

到了工廠,聽說要下產線和員工同吃同工。頓時就不樂意了,認為憑他們的能力怎麼樣也是主管級別的,於是找到經理說理。

經理了解了情況之後,就讓他們幾個人去當了一個月的實習主管。

在這期間,每週開一次部門大會,每天處理手下幹部上報的問題。一開始還覺得挺有滋味,很威風,每天去車間巡邏就行。

當第一次召開部門大會的時候,黑壓壓一千多號人站在面前,說話都不利索。更別提要解決大小問題了,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知道。

做實習主管一個月後,那幾個人都主動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工廠。

從基層做起能更快了解企業的業務,也能鍛鍊自己的業務能力,抗壓能力。

2.心態不正。

不管說到哪個方面,心態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有一些能力不行的人,既做不了技術崗又不願意做文職,還嫌工資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遇到問題首先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推卸責任,扛不起大旗。

還是要擺正心態,結合自身定位,踏實工作才是王道。

三、如何選擇職業?

如何選擇職業?可以參考以下5點。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1.遠離“寡婦職位”

什麼叫寡婦職位?這一概念是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就是指由於設置不合理或定位偏差而導致的低效性職位。

比如人力資源,客服,文員等等崗位就是寡婦職位。

這些職位因為業績無法具體考量,成績容易被忽視。就算你再能幹也沒用,容易使人鬱鬱寡歡,無法有好的發展。

並不是說寡婦職位不好,如果你是事業型的人儘量選擇主角業務。

主角業務就是能為企業直接帶來效益的崗位,如,銷售、研發等崗位。這些崗位能很快在公司展露頭角,升職等較為便捷。

有些人天生喜歡安逸,做些文職就可以選擇寡婦職業。有事業心有拼搏勁那麼就選擇主角業務,這都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

2.選擇專業對口的職業。

很多人畢業之後從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所學專業,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比較冷門,不好找。也有的是因為自己不喜歡,所以選擇其他工作。

不管是哪種情況,選擇專業對口的工作很有必要。

01.根正苗紅。

很多企業在找一些特殊崗位時都有明文要求,專業對口。

比如,記者,肯定是招新聞專業的人才;會計,肯定是招財務管理專業的。

從事的工作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擁有紮實的基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

02.時間越久越能體現優勢。

很多專業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打磨才能體現出優勢,這就是滯後效應。

就像我們說的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比如,醫生、律師等。

當自己的技術或者口碑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發展趨勢勢不可擋。而這些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都要通過長時間的鑽研與實踐。

03.冷門職業。

有一些冷門職業,一旦發展起來,前途不可限量。

比如,農牧、印刷等行業。因為可替代的人才太少了,所以更顯稀缺,這就是冷門效應。

專業對口也減少了被替代的風險。

3.5-3-1職業定位法。

5-3-1職業定位法是楊萃先創作的書籍《這些道理沒人告訴過你》裡提到的方法,就是嘗試5個不同的工作,做過比對之後選擇其中3個深度實踐,最後選定1個職業。

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舉個例子:

小王選定5個職業,分別是:

  • 銷售類:去服裝店裡應聘週末兼職導購員。
  • 文職類:在網上接單給小公司做PPT。
  • 技術類:幫別人設計一些圖片,電商裝修網店等。
  • 市場類:做了一場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調研。
  • 研發類:和朋友做了一款app。

經過幾個月的對比,小王選擇了其中三個職業:文職、技術、市場。經過深度實踐,最終敲定自己的職業,技術類。

把自己理想中的職業都寫下來,試一遍就能發現自己適合做哪個,喜歡做哪個,擇業就變的簡單又明瞭。

4.用過去的經歷選擇未來的職業。

很多人在大學期間都做過兼職,有人去給學生補課,有人選擇自己創業。

不管做的什麼兼職,只要做過,在擇業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去選擇職業。

有了經驗,就能快速適應工作。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5.職業性格測試法。

01.MBTI職業性格測試法。

MBTI職業性格測試法是國際上最流行的人格評估工具,歸納提煉出人的4要素:動力、信息收集、決策方式、生活方式。

通過這4要素來分析和判斷,區分不同的個性的人。

  • 知覺+思維=概念主義者
  • 觸覺+知覺=經驗主義者
  • 知覺+情感=理想主義者
  • 觸覺+判斷=理想主義者

這種方法在500強企業用的非常多,適合大學畢業生和新入職員工。除了企業,自己也能用這個方法來評估自己的情感、感覺、判斷等,有利於自身定位以便更好的擇業。

02.職業錨定位測評。

這種測評是通過過去的行為和對未來的探索來確定能力、動機、價值觀。

這種方法對於在職員工更有效,在不斷的跳槽、轉行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錨,對自己有個真實的認知,讓擇業事半功倍。

四、擇業之後如何選擇企業?

如何選擇企業也是一個很頭大的問題,有私營企業,外企,國企等。

1.外企與國企。

外企的好處是企業已經發展成熟,各項制度非常完善。有光鮮的工作環境,體面的薪水等。

但是外企通常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且在到了一定的年齡後,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非常尷尬。

舉個例子:

前段時間熱播劇《小歡喜》中的黃磊,儘管他不是在外企工作,但是人到中年。上面有高層領導,下面有朝氣蓬勃,敢拼敢闖的年輕人。

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非常容易被踢出局。

國企的工作相對來說輕鬆,穩定,安逸。可能年輕人會心浮氣躁,工資不高不低,既嚮往著外面轟轟烈烈的創業又捨不得安逸的工作。

但是過了35歲以後,就心寬體胖了,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對於國企還是外企,要看自己想要什麼,是想安逸還是拼搏。

2.大公司與小公司。

大公司不用說了,有保障,年輕人多,有集體感。但是大公司也是制度很完善,小職員要從基層做起,即使非常有能力,也要慢慢熬,升職加薪慢。

小公司更重視人才,有能力什麼都好說,年薪也有很高的。但是小公司由於人員手,往往一個人要身兼數職,比較累。

曾經我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就想我要去大廠。大廠有五險一金,工資準時發放。

後來我去到一家小工廠,發現工資並不比大工廠低,反而因為人少,福利更好。規章制度也沒大工廠那麼嚴,在上班過程中還能偷偷懶,上上網。

並且,升職加薪更快,老闆看到了你的能力就給你加。大工廠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加工資的,只能靠加班賺錢。

所以,我後面一直都是找的小工廠。但是小工廠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老闆親戚多,一個人幹幾份工作等等。

不管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能讓自己發展的就是好公司。

"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一、畢業後不知道找什麼工作,沒有目標。

畢業不久的遠房表妹打來電話,問我有沒有工作介紹。

“姐,你在深圳上班。那邊是一線城市,找工作好找嗎?”

“還行,工作崗位到處都有,你想要找什麼工作?”

“我也不知道,很愁。不知道做什麼,又不想找我這個專業的工作。大學期間我也沒在外面兼職過,不瞭解外面的情況。”

“你自己都不知道做什麼,我怎麼幫你看。”

“你推薦哇,你跟我說說有什麼崗位,我再來選啊。”

我是很無語的,都沒想好去做什麼,就叫別人幫忙。

二、擇業難是出於什麼心理?

大多數人在踏入社會的時候都會很迷茫,不知道去做什麼,不知道如何選擇職業、工作。

1.眼高手低。

很多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要求高,不願意到基層去工作。認為自己讀了幾年大學,是精英是人才,應該從事高大上的工作。

自己青睞的職位企業不願意錄用應屆畢業生,願意錄用的企業往往給到的職位都是邊緣職位或者基層職位。

對自己期望值太高,但是沒有想過自己剛出社會沒有實際的經驗;抗壓能力也不怎麼樣,這就造成了年輕人擇業難的局面。

舉個例子:

以前我在一家大型工廠工作的時候,廠裡招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廠裡的意思是這些大學生是來做儲備幹部的,實習期過了之後再升職。

到了工廠,聽說要下產線和員工同吃同工。頓時就不樂意了,認為憑他們的能力怎麼樣也是主管級別的,於是找到經理說理。

經理了解了情況之後,就讓他們幾個人去當了一個月的實習主管。

在這期間,每週開一次部門大會,每天處理手下幹部上報的問題。一開始還覺得挺有滋味,很威風,每天去車間巡邏就行。

當第一次召開部門大會的時候,黑壓壓一千多號人站在面前,說話都不利索。更別提要解決大小問題了,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知道。

做實習主管一個月後,那幾個人都主動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工廠。

從基層做起能更快了解企業的業務,也能鍛鍊自己的業務能力,抗壓能力。

2.心態不正。

不管說到哪個方面,心態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有一些能力不行的人,既做不了技術崗又不願意做文職,還嫌工資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遇到問題首先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總是推卸責任,扛不起大旗。

還是要擺正心態,結合自身定位,踏實工作才是王道。

三、如何選擇職業?

如何選擇職業?可以參考以下5點。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1.遠離“寡婦職位”

什麼叫寡婦職位?這一概念是管理大師德魯克提出的,就是指由於設置不合理或定位偏差而導致的低效性職位。

比如人力資源,客服,文員等等崗位就是寡婦職位。

這些職位因為業績無法具體考量,成績容易被忽視。就算你再能幹也沒用,容易使人鬱鬱寡歡,無法有好的發展。

並不是說寡婦職位不好,如果你是事業型的人儘量選擇主角業務。

主角業務就是能為企業直接帶來效益的崗位,如,銷售、研發等崗位。這些崗位能很快在公司展露頭角,升職等較為便捷。

有些人天生喜歡安逸,做些文職就可以選擇寡婦職業。有事業心有拼搏勁那麼就選擇主角業務,這都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

2.選擇專業對口的職業。

很多人畢業之後從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所學專業,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比較冷門,不好找。也有的是因為自己不喜歡,所以選擇其他工作。

不管是哪種情況,選擇專業對口的工作很有必要。

01.根正苗紅。

很多企業在找一些特殊崗位時都有明文要求,專業對口。

比如,記者,肯定是招新聞專業的人才;會計,肯定是招財務管理專業的。

從事的工作是自己所學的專業,擁有紮實的基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

02.時間越久越能體現優勢。

很多專業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打磨才能體現出優勢,這就是滯後效應。

就像我們說的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比如,醫生、律師等。

當自己的技術或者口碑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發展趨勢勢不可擋。而這些不是短時間就能達到的,都要通過長時間的鑽研與實踐。

03.冷門職業。

有一些冷門職業,一旦發展起來,前途不可限量。

比如,農牧、印刷等行業。因為可替代的人才太少了,所以更顯稀缺,這就是冷門效應。

專業對口也減少了被替代的風險。

3.5-3-1職業定位法。

5-3-1職業定位法是楊萃先創作的書籍《這些道理沒人告訴過你》裡提到的方法,就是嘗試5個不同的工作,做過比對之後選擇其中3個深度實踐,最後選定1個職業。

我個人認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舉個例子:

小王選定5個職業,分別是:

  • 銷售類:去服裝店裡應聘週末兼職導購員。
  • 文職類:在網上接單給小公司做PPT。
  • 技術類:幫別人設計一些圖片,電商裝修網店等。
  • 市場類:做了一場關於大學生就業的調研。
  • 研發類:和朋友做了一款app。

經過幾個月的對比,小王選擇了其中三個職業:文職、技術、市場。經過深度實踐,最終敲定自己的職業,技術類。

把自己理想中的職業都寫下來,試一遍就能發現自己適合做哪個,喜歡做哪個,擇業就變的簡單又明瞭。

4.用過去的經歷選擇未來的職業。

很多人在大學期間都做過兼職,有人去給學生補課,有人選擇自己創業。

不管做的什麼兼職,只要做過,在擇業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去選擇職業。

有了經驗,就能快速適應工作。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5.職業性格測試法。

01.MBTI職業性格測試法。

MBTI職業性格測試法是國際上最流行的人格評估工具,歸納提煉出人的4要素:動力、信息收集、決策方式、生活方式。

通過這4要素來分析和判斷,區分不同的個性的人。

  • 知覺+思維=概念主義者
  • 觸覺+知覺=經驗主義者
  • 知覺+情感=理想主義者
  • 觸覺+判斷=理想主義者

這種方法在500強企業用的非常多,適合大學畢業生和新入職員工。除了企業,自己也能用這個方法來評估自己的情感、感覺、判斷等,有利於自身定位以便更好的擇業。

02.職業錨定位測評。

這種測評是通過過去的行為和對未來的探索來確定能力、動機、價值觀。

這種方法對於在職員工更有效,在不斷的跳槽、轉行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錨,對自己有個真實的認知,讓擇業事半功倍。

四、擇業之後如何選擇企業?

如何選擇企業也是一個很頭大的問題,有私營企業,外企,國企等。

1.外企與國企。

外企的好處是企業已經發展成熟,各項制度非常完善。有光鮮的工作環境,體面的薪水等。

但是外企通常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且在到了一定的年齡後,處於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非常尷尬。

舉個例子:

前段時間熱播劇《小歡喜》中的黃磊,儘管他不是在外企工作,但是人到中年。上面有高層領導,下面有朝氣蓬勃,敢拼敢闖的年輕人。

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非常容易被踢出局。

國企的工作相對來說輕鬆,穩定,安逸。可能年輕人會心浮氣躁,工資不高不低,既嚮往著外面轟轟烈烈的創業又捨不得安逸的工作。

但是過了35歲以後,就心寬體胖了,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對於國企還是外企,要看自己想要什麼,是想安逸還是拼搏。

2.大公司與小公司。

大公司不用說了,有保障,年輕人多,有集體感。但是大公司也是制度很完善,小職員要從基層做起,即使非常有能力,也要慢慢熬,升職加薪慢。

小公司更重視人才,有能力什麼都好說,年薪也有很高的。但是小公司由於人員手,往往一個人要身兼數職,比較累。

曾經我在找工作的時候,我就想我要去大廠。大廠有五險一金,工資準時發放。

後來我去到一家小工廠,發現工資並不比大工廠低,反而因為人少,福利更好。規章制度也沒大工廠那麼嚴,在上班過程中還能偷偷懶,上上網。

並且,升職加薪更快,老闆看到了你的能力就給你加。大工廠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加工資的,只能靠加班賺錢。

所以,我後面一直都是找的小工廠。但是小工廠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老闆親戚多,一個人幹幾份工作等等。

不管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能讓自己發展的就是好公司。

“凌晨3點,我還在亂投簡歷”,如何選擇職業?5個方法告訴你

五、擇業之前的準備。

在擇業之前還要審視自己,有沒有準備好。

1.虛榮心。

虛榮心就像愛美心,人人都有。

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人,想有體面的工作,豐厚的薪水。在高檔的辦公樓裡上班,彷彿走出去都能腰挺的更直。

如果一直抱著虛榮心,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會因為達不到心目中的標準而喪氣。

這在職場上是非常危險的,輕則工作失誤,重則萎靡不振。

所以,先問問自己,虛榮心這個魔鬼打敗了嗎?

2.學歷。

很多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學歷沒有別人高而自卑,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或者認為自己讀的大學沒別人的好,唉聲嘆氣,自暴自棄。

不管是什麼學歷,只要公司錄用了你,就說明公司認可你。要拿出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這份工作,不比別人差。

學歷雖然重要,能力更重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