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地勘單位的走向何去何從?'

"

本文節選於《從探礦者年會看地勘單位走向》

作者:李平

來源:中國礦業報

"

本文節選於《從探礦者年會看地勘單位走向》

作者:李平

來源:中國礦業報

新時代地勘單位的走向何去何從?

地勘單位屬地化後,緊隨著地礦部的撤併,上頭沒有了“管家婆”,這些曾經為國家建設長期奮鬥在野外找礦隊伍,突然間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有很長一段時期,似乎有點找不著北。近期,中國探礦者年會這樣全國性的探礦盛會召開,對地質工作者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說,“哥開的不是會,哥戀的是地質情節。”

地質工作是一項先行性的基礎工作,承載著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地質找礦取得了重大的成績,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歷史的原因,地勘單位的改革與發展,一直是決策層關心的問題,而作為地勘單位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困惑和迷茫。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作為從事基礎性工作的地勘行業,應該是整個大棋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勘單位怎樣落子其中?而國內生態紅線的發佈,給以找礦為主業的地勘單位也帶來了很大的束縛。那麼,面對當前的形勢,地勘單位下一步的發展之路究竟該怎麼走?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服務於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

回顧我國地質工作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2月。在那個積弱積貧、戰火頻仍、風雨如磐的年代,以章鴻釗、丁文江、翁文灝等為代表的地質先驅以實業救國、科學報國為己任,在裝備落後、經費匱乏、人才短缺的條件下,傳授知識、培養新人,跋山涉水、潛心學術,開創了中國現代地質事業的先河。

當時民國政府建立的農商部地質調查局,被蔡元培先生譽為“中國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科研機構”。新中國成立之後,民國時期的200多位地質先驅成為新中國地質工作的火種。70年來,地質人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地質先驅的優良傳統,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概括起來主要是五個方面:

  • 地質工作70年的歷史,是中國地質工作者找礦立功、報效國家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地質工作者奮發圖強,自力更生,取得了以大慶油田、白雲鄂博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礦、德興銅礦、金川鎳礦、大廠錫礦、東勝-神木煤田等為標誌的找礦成果,極大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落後面貌,有力保障了五大煤炭基地、十大鋼鐵基地建設。進入新時代,地質工作者立足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取得了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功試採、南方頁岩氣勘查從長江上游到中游的戰略性拓展等重大突破。地質工作不僅為我國規模龐大、種類齊全的黑色冶金、有色礦山、化工和非金屬等行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工業糧食”,也為我國現代化工業體系奠基,為300多個礦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撐。
  • 地質工作70年的歷史,是中國地質工作者拓展領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地質工作為青藏鐵路、成渝鐵路、武漢長江大橋、三峽工程規劃等重大工程與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規劃選址選線、優化建設方案、工程勘察施工等基礎支撐,發揮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先行性作用。近年來,以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等重大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土修復、脫貧攻堅、水土汙染防治攻堅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雄安經濟區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地質工作不斷從地下到地上,從淺部到深部,從陸地到海域,從民用到軍民融合,拓展了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生態地質、軍事地質等新興前沿領域,增強了多門類/多要素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能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能力,為國民經濟發展、提高民生福祉提供了一系列地球系統科學解決方案。
  • 70年地質工作的歷史,是中國地質事業科技創新、走向世界的歷史。70年來,我國科學家提出了地質力學學說、多旋迴構造學說、斷塊構造學說、地窪學說等,豐富和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古生代海相生油理論,創建了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理論、複式油氣聚集帶理論、成礦系列(系統)等成礦成藏理論,指導我國地質找礦不斷取得新突破。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技術、勘查地球化學技術等進入世界領先行列。航空重力和航空電磁探測技術、數字地質填圖技術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萬米鑽機、4500米級深海遙控無人潛水器“海馬號”研發成功和對地觀測衛星陸續發射並投入使用等,標誌著我國地質勘查技術裝備研發能力邁入國際先進行列。在地球生命與環境協同演變、黃土地質、岩溶地質、華北克拉通破壞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在國際上佔有重要位置。1996年第30屆世界地質大會在中國成功召開,標誌著我國地質科技開始走向世界。之後,岩石圈深部探測、岩溶地質、地球化學填圖等成為我國地質科學家引領國際地質合作的新方向。
  • 地質工作70年的歷史,是中國地質工作管理體制不斷髮展與完善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構建了計劃經濟條件下地質工作體系,形成了全國“百局千隊”格局。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體制逐漸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過渡,地質工作機制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下吃“大鍋飯”,到探索專業化隊伍改組、嘗試多種經營、進行“三化”(地質工作成果商品化、地勘單位企業化、地質隊伍社會化)改革,直到實現政事(企)分開的多次改革調整。1999年,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分體運行,地質工作由中央統包統攬的局面發生了根本性改變。2006年《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頒佈之後,進一步明確公益性與商業性地質工作、中央與地方地質工作關係等分工,確立了企業在商業性地質勘查中的主體地位。
  • 70年地質工作的歷史,是中國地質事業凝聚共識、積澱文化的歷史。70年來,中國地質工作者弘揚愛國奉獻、吃苦耐勞的精神,繼承和發揚“建設時期的游擊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傳統,形成了我國特有的地質工作傳統和地質文化。先後凝練、積澱,形成了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傳統和“愛國、創新、奉獻”的李四光精神。當前,“責任、創新、合作、奉獻、清廉”正在成為新時代地質文化主旋律。

中國地質調查百年曆史和新中國地質工作70年曆史表明:地質工作歷史,是地質人報效國家與服務人民的歷史,是地質科技進步與創新的歷史,是地質人才培養與成長的歷史,是地質文化創造與傳承的歷史。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的變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地質調查工作需求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地質工作發展呈現出“三期”疊加的特徵。

  • 一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需求結構與產品服務體系調整優化期。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要求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經濟、可靠的能源、礦產、水、糧食和其他戰略資源安全保障。支撐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要求地質工作發揮更加精準、有效的基礎性、先行性作用。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要求地質工作提供更高質量的成果產品與更加優質的服務供給。
  • 二是地球系統科學與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下的發展方式轉變期。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各層圈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統科學及其理論快速發展,以大地質觀、大資源觀、大生態觀、大數據觀的理念正在形成,以應對各種資源、環境、災害等問題。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在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的引導下,地質工作正在經歷著一輪全方位的革新,包括工作模式的革新,工作內容的全面拓展,產品成果和技術方法的創新等。
  • 三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的國際合作擴展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求擴大國際合作,引領推動全球地質工作的發展,推動我國地質工作的邊界和視角向區域和全球層面拓展,共同致力於應對全球性的、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資源環境和災害問題,提供地質領域的“中國方案”。

新時代賦予了地質工作者新使命,更需要新作為、新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地質調查以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地質調查工作結構調整,加快推進地質調查工作服務方向、指導理論和發展動力三大轉變,探索多要素、多門類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強化地質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雙引擎”作用,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取得若干領域新突破。地質工作者要勇立新時代潮頭,繼承和發揚傳統優良傳統,高舉“向地球深部進軍”的旗幟,以國家需求為導向,以地球系統科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優化和調整地質工作的重心和方向,實現工作對象由岩石圈向地球系統各圈層及其相互作用拓展,推進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服務社會高質量發展。

  • 一是加快地質找礦重心的調整。地質找礦是地質工作者的第一要務,要進一步突出國家急需、緊缺的頁岩氣、頁岩油、天然氣水合物、鈾等清潔低碳能源,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礦產,水資源等戰略性資源。
  • 二是加快地質工作領域和範疇的拓展。地質工作要抓住機遇,加強災害災變地質、環境安全地質、城市地質、農村農業地質、水文地質、生態環境地質、旅遊地質,多門類/多要素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資源環境綜合承載能力評價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等新興前沿領域的發展,助力提高民生福祉。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加快地質工作向境外的拓展。
  • 三是加強地質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是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的動力源泉。要著力加強地質理論、方法、技術創新,提升地質工作解決重大資源環境問題和地球系統科學問題的能力。
  • 四是加快地質工作改革的步伐。地質事業的改革永遠在路上,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需求,加快改革的步伐,建立起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地質工作管理體制,以及地質工作產品和服務體系。
  • 五是繼承和弘揚“三光榮”傳統、李四光精神,踐行新時代地質文化。

地質工作者要準確把握國家重大需求,推動地質工作戰略性結構調整,把科技創新、信息化建設和國際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高地質工作的服務水平,著力提高地質工作的供給質量和效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